第一图书网

应用训诂学

程俊英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程俊英  

页数:

27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着重实用的训诂学著作。除了对训诂学的性质、范围、起因、功能和基本概念作一般的论述外,更对训诂方法进行比较详细的介绍。本书特别介绍了训诂实践所必需的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同时,又闢专章论述训诂学在古书阅读、古籍整理、辞书编写等方面的应用。在讲述训诂学知识时,注意吸收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大量证引训诂学上典型的实例,供学者参比。

作者简介

程俊英1901——1993字梦选,一字隽因,福建闽侯人。1917年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毕业留校,任校刊编辑。先后任教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自1951年开始,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副系主任。1973年被迫退休,1978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训诂概说 一 训诂名义 二 训诂起因 三 训诂内容第二章 训诂所需的基本知识 一 假借字 (一)假借字、假借义、本字、本义的概念 (二)假借字的类型 (三)关于通假 二 上古声韵的部类 (一)上古声类 (二)上古韵部 三 古音通转 (一)通转的概念 (二)通转的规律 四 几种特殊词语 (一)叠音词 (二)联绵词  (三)附加合成词  (四)简称  (五)译音词 五 词义引申  (一)词义引申的概念  (二)词义引申的类型  (三)研究词义引申的作用 六 代语  (一)避重复的代语  (二)求新雅避熟俗的代语  (三)适应格律要求的代语  (四)寓褒贬的代语   (五)避忌讳远嫌疑的代语  (六)明身份的代语 七 古书辞例  (一)倒文  (二)省文   (三)复文  (四)变文  (五)连文  (六)互文  (七)对文散文  (八)统言析言  (九)急言缓言  (十)大名冠小名第三章 训诂方法(一):以形求义第四章 训诂方法(二):因声求义第五章 训诂方法(三):比较互证第六章 训诂方法(四):目验和统计 第七章 释义方法与术语第八章 训诂用(一):古书阅读 第九章 训诂应用(二):古籍整理与辞书编写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训诂概说  一 训诂名义  要了解什么是训诂,先要明白“训”字和“诂”字的意义。《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说释就是解释。陆德明《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于“释诂第一”下引吕忱《字林》:“诂,故言也。”又引张揖《杂字》:“诂者,古今之异语也。”可见“诂”是古语,特别指与今语不同的古语,即所谓“古今之异语”。“诂”又可以写作“故”,《说文解字·言部》“诂”字下段玉裁注:“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故’即诂’也。”  训诂二字,可以分言,也可以连用。当分言单用的时候,“散言无别”,二字同义;有时“对言有异”,“训”和“诂”作为释义体制又有差别,所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毛诗故训传名义考》说:“诂第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训则兼其言之比兴而训导之,此诂与训之辨也0 9966训”“诂”连用时,往往是同义联合,其所指并无区别,如《汉书·扬雄传》说:“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训”“诂”同义。“训”“诂”同义连用时,字序是不固定的,“训诂”可以说成“诂训”,如郭璞《尔雅序》:“夫《尔雅》者,所以通诂训之旨归。”“训”“诂”连用时,也有二字不同义的情况,“训”用作动词,而“诂”用作名词,构成支配式词语,段玉裁在《说文解字·言部》“诂”字下注云:“训诂者,顺释其故言也”,就是这样理解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应用训诂学 PDF格式下载



国学基础丛书,很有阅读价值


好书,建议每个国人都要学习学习,哈哈


是好书,很想多读几遍


只是非常简单,个人资质愚钝,看时要多动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