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

张彦春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10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彦春  

页数:

29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有人说,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就是智慧。有人说,智慧是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和快乐的心灵之路。那么,教育家的智慧,便是给他的孩子们以幸福和快乐。中国需要教育家,因为中国的教育需要智慧。但愿本书的每一页,都能给您带来启迪和快乐! 本书汇集了国内优秀教育专家的访谈录。这些访谈围绕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等展开,展现了教育专家的智慧和研究途径。本书保持了访谈的现场感,读来轻松愉快。

书籍目录

前言魏书生篇 记录魏书生:规矩在,“不令则行” 对话快乐“书生” 文选漫谈边教学边研究 魏书生隽语李吉林篇 记录李吉林:矢志“小教”,弄潮课改 对话教师的乐趣 文选 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 李吉林隽语李镇西篇 记录李镇西:从“爱心”到“民主”的班主任 对话“我只想我能够做哪些” 文选做最好的教师 李镇西隽语顾泠沅篇 记录顾泠沅:寻找教育的中间地带 对话再造教师学习文化 文选金达莱与塑料花 顾泠沅隽语张思明篇 记录张思明:让学生享受数学 对话 “尽我所能营造一个局部的晴天” 文选重建今天的新师德 张思明隽语张化万篇 记录张化万:小学语文界的“时髦老头” 对话撬动孩子的写作欲望 文选把玩进行到底 张化万隽语刘彭芝篇 记录刘彭芝:大志大勇的强人校长 对话干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干事更重要 文选如何做一名中国校长? 刘彭芝隽语康岫岩篇 记录康岫岩:校长的感召力来自人格魅力 对话细微处养成高素养 文选 我的整体高素养教育观 康岫岩隽语龚正行篇 记录龚正行:躬耕细作“责任田” 对话用心耕种“自留地” 文选中学办学的三大目标 龚正行隽语李烈篇 记录李烈:用爱诠释教育的女校长 对话 学生和教师都是学校的主人 文选如何促进教师发展? 李烈隽语刘京海篇 记录刘京海:“成功教育”之父 对话刘京海眼中的“成功教育” 文选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刘京海隽语李希贵篇 记录李希贵:务以“细”为贵的教育局长 对话“诊断”新课改 文选经营学校文化 李希贵隽语唐盛昌篇 记录唐盛昌:志在培育精英的校长 对话乐育精英 文选从好教师到好校长的基本路径 唐盛昌隽语杨一青篇 记录杨一青:校长的“相马经” 对话校长是这样“炼”成的 文选一辈子在一所小学工作年的感受 杨一青隽语廖文胜篇 记录廖文胜:校长的价值就是“激活”师生 对话成功校长要有向善向上的态度 文选教育的源头、原点与元素 廖文胜隽语杨瑞清篇 记录杨瑞清:行知路上的“傻”校长 对话让农村孩子在赏识中学会爱 文选教育要指向孩子一生的幸福 杨瑞清隽语

章节摘录

  坚持写文章  看多家之言,提高了理论水平;写日记,积累了素材,这都仅仅是搞科研的准备工作。搞科研,主要的工作形式之一就是写文章。教师这一职业决定了每位教师都具备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但有机会是一回事,有没有科研能力是另一回事。写文章就是抓住机会、利用机会进行科研的有效途径。人一旦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本职工作,那么无论他的工作多么平凡,都会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价值,同时也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大的远的不说,每天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班级管理尽可以写成文章,写成调查报告、教学杂感、实验报告等等都行,如:《谈今日6节课的节奏》、《数学课堂纪实》、《语文课堂学生兴趣分类》、《45分钟学生注意力变化》、《不同性格学生自习课表现异同》、《5分钟记忆力比赛结果分析》、《男女同学自习课自制力比较》、《课间操动作到位情况与学生性格的关系》、《眼保健操乐曲与学生动作协调状况分析》、《长跑过程中学生的耐力比较》……  单是一堂语文课,就可以从多侧面、多角度选材写成文章。如,学生因性别、性格、智力、体力、兴趣、爱好、基础的不同,在课堂上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均有不同,这就可以分别写出几十篇文章。总之,不是生活中缺少科研内容,常常是我们自己缺少发现科研内容的能力。  常有人以为,写是输出,输出是有资历、有经验、水平高的人做的事。青年人写文章,常被无知的人讥笑为:吃了一把草,便想挤出两杯奶;自身只有一杯水,却想往外倒一桶。我总认为,写作既是输出,也是输入。  因为要写,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常就要先看别人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认识的。比如我写《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要先看教育理论家对这一问题是怎么谈的,有哪几派不同的观点,还要看富有经验的老师和前辈是怎样做的,我和人家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显然这样学习理论与经验,比平时随意翻翻,吸收与消化的结果都要强得多。  写文章又是输入实践经验的一种方式。人平时工作的计划性、目的性往往不够强。如果写《谈培养学生的效率感》这篇文章,那么这个学期就会制订出一系列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效率感的计划、措施。这个学期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就明确得多。实践一个学期后,按提纲写文章,总结本学期的得失利弊,边写边明确了下个学期的措施、计划。这样,下个学期的实践效果一定会好于本学期。坚持写文章确实有助于输人教学能力,绝不像有人认为的那样,会将原有的教学能力也输出了。  刚开始写时,最好选题要小一些,这样便于驾驭。刚开始就写大题目,如“当今世界”、“谈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等等,往往有害无益。刚开始写时,不要想尽善尽美、一鸣惊人,而要有不怕“一鸣烦人”的精神准备。文章写出来了,许多人会进行批评,许多人会心烦,甚至会骂娘,我们把这些批评意见中合理的成分吸收过来再写,自己的水平也就逐渐提高了。  刚开始写时,不可急于发表,也不能发表就写,不能发表就不写。写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就算一辈子写了数百篇都没发表,但自己的科研水平、教学效率提高了,不是最大的收获吗?  以这样的观念指导自己,我每学期都坚持写几篇文章,到现在已经发表了66篇。  有的青年教师问我:“你又当书记兼校长,还当俩班的班主任,教俩班的语文,还有23个社会兼职,哪还有时间看书、写文章呢?”说心里话,我看书、写文章不是加重了负担,延长了工作时间;相反,倒为我节省了不少劳动时间,减轻了负担。如果采用重复式的劳动方式,我早就被各种事务性工作压垮了。正因为读书、写日记、写文章,才使我初步进入了科研式劳动的境界,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工作效率。  真诚地希望青年教师都能够边教学边研究,都能够看多家之言、写日记、写文章,采用科研式的劳动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向着教学的自由王国迈进。


编辑推荐

  中国需要教育家,因为中国的教育需要智慧。但愿《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的每一页,都能给您带来启迪和快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 PDF格式下载



<16位教育家的智慧档案>一书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值得一读.这本书是教育家多年教育智慧的集锦,是他们教育工作经验的积累,是教育的智慧和精华.书中的许多经验对指导我们一线教师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


学习教育家的智慧,丰富自己。


很有智慧的一本书,值!


集众家之长,增长智慧。


这书很不错,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到中国一些学校的教育及治校概况。当然,书中出现的学校都是名校居多。普通的学校或是很多好学校还没提及。有点失落。


好,很激励人


内容好,质量也好,值得购买


都是教育界前辈的经验之谈,虽然不够完整全面,但是绝对值得一看!


书写得很好,对一线老师有借鉴价值!


做为教育工作者,经常阅读此类书籍,会开拓视野,摆脱闭门造车的困境.同辈中可先辈中,不乏教育家,只是缺少宣传与发现.向他们致敬.


书名写得太大,不可以称为教育家。不能以书名招徕读者,反而使人反感。


移仓的速度真是可以,7天才到货,里面也没有包裹


居然一个礼拜才收到!


通篇都是先入为主的阿谀,看不到多少智慧在里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