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城堡
2008-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残雪
520
无
本书是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残雪创作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评论集,是一位东方艺术家对一位西方艺术家在20世纪初创作的作品的深入探讨。先锋女作家残雪凭其纯粹艺术家的感悟,独辟蹊径,以创作与评论相融合的文体形式对卡夫卡的重要作品《美国》、《审判》、《城堡》等做出了全新的阐释和描述。她一改以往众多西方作家,如奥茨、昆德拉等关于卡夫卡的陈述,创造了更加逼近真实的卡夫卡形象。残雪对卡夫卡的描摹会让所有知道卡夫卡的人大吃一惊;她所提供的创造性的评论写作方式将会让所有梦想写作的人大受启迪;同时,对于所有文学爱好者、研究者,此书无疑也是一部魅力无穷的作品。
残雪,本名邓小华。1953年生于长沙。父母是三四十年代的中共党员,父亲曾任《新湖南报》社长,母亲也在报社工作。1957年,残雪父亲作为“新湖南报右派反党集团”头目被打倒,家庭由此陷入困顿。残雪由外婆带大,外婆在她7岁时因饥饿而死。 残雪小学毕业(即“文革”开始)即失学,做过铣工、装配工、赤脚医生、代课教师等等与文学无关的工作,历时10年,后又自学缝纫,和丈夫一起成为个体裁缝。1985年1月残雪首次发表小说,至今已有400万字作品,被美国和日本文学界认为是20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文学最具创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苍老的浮云》(中篇)、《痕》(中篇)、《长发的遭遇》(中篇)、《五香街》(长篇)、《最后的情人》(长篇)。 残雪是作品在国外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中国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艺术的故乡 走向艺术的故乡——《美国》文本分析之一 灵魂开窍时的风景——《美国》文本分析之二 布鲁娜妲之歌—读《美国》艰难的启蒙 艰难的启蒙—渎《审判》 两种意志的较量——《审判》文本分析之二灵魂的城堡 理想之光 梦里难忘…… 记忆的重负 城堡的形象 黑暗的爱 城堡的意志 官员与百姓 命运与反叛 沉沦与超脱 城堡的起源 城堡的思维模式 生命力爆发时的风景 老狐狸克拉姆的痛苦 无穷的拷问 来自空洞的恐怖 理想之营造——解读《地洞》 双重折磨夹击下的创造活动——再读《地洞》 阴郁的生存处境之歌——解读《乡村医生》 永恒的漂泊——读《猎人格拉库斯》 蜕变的历程——读《致某科学院的报告》及后面未完成的片断 先知的眼睛——读《夫妇》及《小妇人》 良心的判决——读《判决》 拒绝生活的生活以及由拒绝所证实的生活——读《拒绝》 无法实现的证实:创造中的永·噎痛苦之源——读《一条狗的研究》 辉煌的再现—读《歌手约瑟芬或耗子的民族》 障碍——解读《乡村教师》 折磨:艺术家之一分为二——解读《和祈祷者谈话》 分段修建:艺术家的活法——解读《中国长城建造时》残雪与卡夫卡(代跋)《灵魂的城堡》日文版译者后记
走向艺术的故乡 ——《美国》文本分析之一 求索之路 因为犯了大逆不道之罪,为父母所遗弃,孤身一人来到幅员辽阔,象征科学、民主和自由的美国的少年卡尔,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开始了他漫长的精神求索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一种强大的势力不容反抗地使他逐渐失掉了他从古老的家乡带来的一切:他的行李箱,雨伞,身上的衣服,以及种种纯朴的美德,沦落为一个身份不明、身无分文、声名狼藉、寄人篱下的乞丐,一个警察要追捕的嫌疑罪犯。他仍然怀有良好的愿望,但是愿望,尤其是那种根本不能实现的愿望又算得了什么呢?谁也不理解,他也无法表现出来,所以等于零。他越反抗,越要坚持自己的人格,就陷得越深,越卑下,越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操守。我们跟随他踏上这无尽头的苦旅,与他一道遭受了那些野蛮的掠夺之后,不由得隐约感到:他身上原有的某种东西仍然保存着。丢掉的是看得见、说得出的东西:职位、名誉、身份和品格——一切对他进行外部规定的东西。命运总是将他赖以生存的这些依据抽空,逼得他流离失所。而没有丢掉的是反叛的欲望,求索的决心。可是他前途茫茫,永远不能给人一种哪怕小小的希望和踏实感,永远在钢丝绳上悠悠晃晃,一不小心就要掉下来,像一条癞皮狗一样被人痛打。
K被捕的那天早上就是他内心自审历程的开始。 K起先一直强调自已是无罪的、清白的。随着案情的发展。他变得越来越困惑,只有在结局到来时,他才明白自己的罪行只在于自己要抓住生命…… 本书是在中国文坛上特立独行的女作家残雪创作的一部关于卡夫卡的小说作品的评论集,是一位东方艺术家在20世纪末对一位西方艺术家在20世纪初创作的作品的长驱直入。
无
在广州的学而优书店粗粗读过一点,太厚了,从当当买回来读。真的很出色的文学评论。不艰深、不俗套、不浅薄!
在无锡北京苏州各地最大的图书商城 都买不到这本书 终于被我买到了
可以哦哦有阅读价值
刚拿到书,近期在当当定的几本书,感觉纸张都不是太好,这本书排版也不太好,太厚了,最后都感觉有点裂的样子,里面主要是对卡夫卡《城堡》进行分析的,这个我又没看。不过外界对这本书评价挺高的,后面有对卡夫卡别的文章得评价,大概看了一下,有感觉太浅了,不系统。。总体,还行吧。继续读读看看。
文学性强,价钱再便宜一点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