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

张崑将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崑将  

页数:

2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丛书》所收的都是台湾大学“东亚经典与文化研究计划”相关的同仁以将近十年的时间,所撰写或编辑的有关儒学与东亚文明研究的书籍。 本书是该系列之一的《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以伊藤仁斋狄生徂徕为中心》分册,书中发具体包括了:“王道”概念既含“君王之道”亦含“先王之道”、古代中国儒家的汤武放伐论及革命观、古学派“王霸”论辩的回响等内容。

作者简介

张崑将,台湾台南县人。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1998)、博士(2002)。曾任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兼任讲师、兼任助理教授、兼任副教授,现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人文研究所副教授。专长领域为儒学思想史与日本思想史研究。
  著有:《德川日本儒学思想的特质:神道、徂徕学与阳明学》(2007)、《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以伊藤仁斋、荻生徂徕为中心》(2004年)、《德川日本“忠”“孝”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兵学与阳明学为中心》(2004)等书。

书籍目录

黄序自序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课题的提出 二、两层比较思想史的意义 三、本书“王道”、“实学”概念之界定  (一)“王道”概念既含“君王之道”亦含“先王之道”  (二)“王道”思想的内容  (三)“实学”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成果的回顾与研究进路  (一)研究成果的回顾  (二)研究进路第二章 古学派思想渊源与背景 一、引言 二、德川前期儒者的儒道与神道之纠葛 三、伊藤仁斋与荻生徂徕思想之介绍与比较  (一)早年同受朱子学启蒙期  (二)青年危机期  (仁斋)与从政活跃期  (徂徕)  (三)学问成熟期——反宋学与复古学 四、古学派经典诠释体验之学与明清士人思想之交流 五、结论第三章 古学派王道政治论及革命观 一、引言 二、中国古代王道政治论的内涵  (一)孔子的“内圣”、“外王”之道  (二)孟子王道政治论之内涵  (三)“王”与“道”之间的关系 三、古学派王道政治论之比较  (一)仁斋“王道”与徂徕“先王之道”  (二)仁斋、徂徕之王霸观  (三)内圣与外王之推移:仁斋、徂徕的管仲论 四、仁斋、徂徕的汤武放伐及革命观  (一)古代中国儒家的汤武放伐论及革命观  (二)仁斋、徂徕的汤武论及革命观比较 五、结论第四章 古学派“王道政治论”之理论基础——儒学单位观念的质变与细致化 一、引言 二、仁斋、徂徕对于“仁”的诠释特色 三、“仁义礼智”与“道”、“德”、“性”之关系  (一)“仁义礼智”是“性”或“德”的争议  (二)“仁”与“道”、“德”之关系 四、“仁”与“礼”之关系——仁斋、徂徕的“克己复礼”章解 五、结论第五章 王道政治论在德川儒者的回响——对孟子政治思想的争辩 一、导言 二、朱子学与古学派的兴起和论争的政治思想背景 三、古学派汤武放伐论的回响:汤武是放伐还是篡弑 四、古学派道德与事功论争的回响 五、古学派“管仲是否仁者”争辩的回响 六、古学派“王霸”论辩的回响 七、孟子政治思想论辩:以“尊周”议题为中心 八、结论第六章 结论 一、“王”、“道”、“经典”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日本古学派王道政治的内涵、理论基础及回响 三、日本王道政治论后续研究之提纲附录一 子安宣邦著《事件■■■徂徕学》之评介附录二 伊藤仁斋:《孟子劝诸侯行王道论》附录三 荻生徂徕:《孟子识》选文三则附录四 日本朱子学派系谱(简表)附录五 日本古学派系谱(简表)参考书目名词索引人名索引

章节摘录

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课题的提出在东亚国家中,中国与日本以及韩国、越南无疑是儒家文化圈中最具特色的典型国家。近几年来,研究“东亚”文化课题者渐多,①本书选择以日本德川时代儒者所关怀的“王道”政治论课题,作为探究中国儒学在日本被吸收、转化之余,产生了何种质变,并借此一窥彼此之间民族文化性格的差异。由于朱子学传人日本,正值日本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民间的儒家学问大都寄托于僧院寺庙之中,德川家康开国(1603年)后,重用褪去佛学色彩的朱子学者藤原惺窝(1561—1619)以及林罗山(1583—1657),朱子学有了官方的护身符。然而民间儒者不久却也衍生出许多门派,反对官方意识形态的朱子学。①例如2002年由台湾大学历史系主办为期三天的“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发表诸多关于中、日、韩以及“东亚”概念的文章。本次会议从6月26日到28日,共发表45篇论文以及两个专题演讲,其成果最后由高明士编成《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儒家思想篇)》以及《东亚文化圈的形成与发展(政治法制篇)》(台北:台湾大学历史学系,2003)两书。翌年台湾大学成立了“东亚文明中心”,十月创刊了《东亚文明研究通讯》。迄今已经举办无数系列的学术研讨会,讨论范围除中、日、韩以外,亦扩及到蒙古、越南等儒家文化圈。研究议题亦从“东亚如何可能”到“东亚经典诠释”乃至“边缘儒学与非汉儒学”等,不仅参加学者来自世界各地,涉及议题亦多元广泛。东亚文明中心在成立之初,无疑的已经成为国际学界研究东亚文明的重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本德川时代古学派之王道政治论 PDF格式下载



此书中有缺字之处,也有错误字出现。虽然此书曾在台湾出版,此次在大陆已经是第二次,但显然并未经修订。但瑕不掩瑜。阅读此书,对于了解日本儒学之发展,尤其是日本古学派儒学的发展,极有助益。


这书是为了毕业论文而买的,
内容比较单调晦涩,除非是研究这个方向的课题的,不然就只能作催眠用了。

日本古学派和中国的气学/阳明学有类似之处,在日本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
有心了解这方面内容的话不妨一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