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

陈雄,黄棋,滕刚 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雄,黄棋,滕刚 编  

页数:

216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精心选编的100篇散文,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感悟,内容丰富,情感真挚,令人感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如滋养心灵的露珠,让中学生体会人间真情的温暖,欣赏大自然的美妙,带给中学生美的享受和感动,同时又能提高中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丰富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

作者简介

  滕刚,当代著名作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个人履历表》、《秘密情节》、《百花凋零》等文集。曾获《微型小说选刊》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作品奖”,《小小说选刊》1989~1990、2003~2004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个人作品集评奖优秀文集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名列2003年度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其作品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小说排行榜。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转载,收入《世界微型小说经典》、《微型小说鉴赏辞典》等百余种选本,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

书籍目录

一抹忧伤抵达的月光东篱黄菊和酒栽清晨4点的鸟语明亮的河3号床的那个男人歌之翼夏夜卧听雨打蓬生命中的水稻茶山浦流韵润,生命词牌里的一束光辉霞光是太阳开出的花看你,需要仰视菊花太阳无理由道歉,给自己和别人一个机会江南瓦不懂爱的祖父樱桃如血秤红叶:昭示人格的火焰母亲的菊花“漏勺”与人生高椅油茶与一位故人夜谈永远的伤痛高空偶遇沿着树,藤高攀小楼一夜听春雨苏轼识人爱心救了自己土茶老祖屋里的蜜蜂樟香满街卢沟情结给心放个假温暖一生的疤痕二千年的约会雪地里的红棉袄米缸,米缸,米缸……普通人的爱情品味幸福出发涂满符号的挂历人生一壶水离家老师的故事哥本哈根之痛生命连着生命落在键盘上的声音走钓乌鱼谁能把时光作旧杏花春雨江南离鸽三叶草阿尼青布山的雷声母爱如书闲话屈原父母的开关那些寂寞的树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心中有一尊神每一天与爱同行清明时节秋天的回忆一路顺风MOTHER——母亲!一把锄头,被父亲丢在田里致一位辍学生的一封信我辜负了那个冬天被上帝眷顾的小镇忙年 忙吃我比女儿大三十心口的位置采一束蒲草带回家智慧,最轻便的行囊温暖的可爱水光的盛宴缓慢消逝的旅程味觉的春天心灵的礼物水边人生最灿烂的笑声不将就的人生妹妹点燃梦想的灯盏稻子熟了短暂喧嚣与长久寂静雨中品味冬季礼物春天的魔法师月亮唱歌的夜晚一个字的故乡树荫乡村腊月风吹老了什么把日子过成一壶茶浓郁淡雅茉莉香春天来了,别乱了意象,或者记忆拜读岳麓

章节摘录

  一抹忧伤抵达的月光 文/安宁  我是在一个寂静的秋天的夜晚,关了灯,从客厅到卧室的一小段距离,突然发现了很多年前,乡下的那抹月光。  其实,那月光在我的卧室里,已经流溢了许久。只是我一直以为,那是对面高楼上,某家定时开关的白炽灯,投射到阳台上,又透过一扇门,照亮了床前安静憩息的一双鞋子。是我无意中去阳台上看我种下的雏菊,是否悄无声息地背着我,在夜色里偷偷绽放,一抬头,便看到了飘在两座高楼之间,那一轮温润迷人的月亮。  我这才注意到,自己踩着的那片清亮温柔的光,原来是许多年前,我在乡下迷恋不舍的月光。想要关闭阳台门的手,就这样倏然地停住。我在深秋傍晚伴着微弱虫鸣的凉风里,注视着那缓缓游动的月光,穿过阳台的绿纱,爬过雏菊含苞的花朵,游过雕花的窗棂,抚过卧室洁净的地毯、壁橱、床单、棉被,最终在一面宽大的落地镜前,好奇地停下。  我不知道如何才能一步就跨到床上去,从而将那片柔软透明的月光,完美地留在绘有风情花朵的地毯上。最终,我选择脱掉鞋子,翘起脚跟,轻柔地淌过月光汇成的溪水。但我还是听到了水流的声音,看到溪水般明净清凉的月光,在我的脚踝处,一圈圈地荡漾开去。  我的记忆在涉过那片月光,回身去看的那个瞬间,便逆流而上,回到了许多年前,我嬉戏玩耍的乡间的夜晚。  我记得深秋的月光下,我穿着薄薄的小衫,奔跑在已经空旷的田地里,为将最后一车的玉米拉回家去晾晒的父母加油鼓劲。我自然是什么忙也帮不上,甚至连玉米,也剥不了几个;便在月亮安静注视下的玉米堆上,呼呼地睡去。每每都是母亲,喊我的乳名,让我起来喝熬好的玉米粥,我才睡眼惺忪地揉一揉眼睛,眯眼看一看梧桐树上,吊着的那一轮饱满莹润的月亮,听一听角落里蟋蟀的呜叫,这才哼哼唧唧地在母亲不耐烦的训斥里,踩着被露水打湿的玉米,高一脚低一脚地,去吃因为困倦,而忘记了滋味的粥饭。  乡下的月光,有着轻盈的翅膀,它从高高的烟囱,飘到青灰的瓦上,又落在静默的灶台上,而后融人薄如蝉翼的霜中。它还有清泠的声音,细碎的,窃窃私语的,恬淡的,似夜里母亲哄孩子睡去的小曲,或者路上夜行人清晰短促的呼吸,再或影院散场之后,杂沓的脚步声。而月光的味道呢,当然是一盏茉莉茶的浅香,或者晚间青草的香气,细细的,一丝一缕的,经由那天地间安静的生命,传递出来。  而今我在蒸笼般喧嚣巨大的城市里,已经很多年忆不起这乡下的月光。我一直以为,乡下的月光,它永远穿不透幽深的地铁,越不过林立的高楼,飞不进拥挤的公交,跨不进狭仄的楼道,更溶不进日日奔波在路上无暇抬头看天的城市人的心中。我在跨入城市立志在城市扎根的那天起,就不再有抬头看天上星辰的习惯。我要飞速地向前冲,要赶上那些有房有车的人,要为加薪提职而埋头苦干,要将别人头上的光彩争抢到自己的身边。况且当我在下班的路上,为鲨鱼罐头般的车上一个歇脚的位置,而眼神尖锐神经紧张的时候,怎可能透过窗户看一眼被蛛网般密集的线路笼罩住的天空,并确认霓虹闪烁处究竟有没有一片光亮,是来自于静谧的月光?  我将遗忘掉月光的缘由,推给了给我金钱亦给我巨大压力的城市。我认定月亮不会光顾这片繁华魅惑的地带,一心地想着挣到足够的钱,而后去山水间找寻心灵的宁静,却唯独忘了,如水的月光它也必如潺潺的溪水一样,可以毫无阻碍地穿越山石,丛林,灌木,原野,峻岭。当它抵达拥塞的城市,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的吝啬,照例将那清冷的光,蒲公英般温柔地落入每一个角落。它藏在公交飞旋的轮上,落在地铁出口处湿滑的台阶上,隐在下班后窗台那盆无人照管的水竹的叶问,停在一只流浪狗孤单的眼睛里,亦流进我入梦后安静的枕边。  只是,我的眼睛与心灵,不是被喧哗的灯光充塞,就是被俗世的物质占满,唯独忘记了,关上白亮的灯,祛除心灵的负累,在某个夜晚,倚在床头,看一看,那悄悄潜入卧室的月光。  这样的月光,它从经年的隧道中穿梭而至,抵达我心中的时候,并没有忘记,给我一抹年少时田野中奔跑,被我绊倒的一株玉米的忧伤。  东篱黄菊和酒栽 文/凉月满天  赤日炎炎,逃进深山。干净清冷的空气,曲曲折折的山岭,疏疏落落几户人家,住几孔砖砌灰抹的窑洞。大锅贴饼子,柴烟袅袅地香。  我出身农村,老家还有二亩薄田。我早打算好了,等我跟先生都老了,城市生活也过够了,就解甲归田。三间清凉瓦屋,一个农家小院,院前一棵钻天杨,院后一块小菜地。五爪朝天的红辣椒,细长袅娜的丝瓜,丝瓜旺盛的时候,大家抢着往绳上缠,一捆一捆的黄花。长豆角在架上爬呀爬。  清早起来,掐两根丝瓜,一把红辣椒,在大锅里用铲“咝啦咝啦”地炒。或者到菜园子里拔两棵嫩白菜,旺火,重油,三五分钟出锅,香喷喷一碗菜就上桌了。再拔两根羊角葱,在砧板上噔噔地斩碎,香油细盐调味。煮一锅新米粥,上面结一层鲜皮。转圈贴一锅饼子。放下小饭桌,二人对坐,一边吃饭,回忆一些陈谷子烂芝麻的旧事。那时候想必我的姑娘已经成家立业,一到过年过节,就会带着她的娃娃来看我们二老。小娃娃进门就一边叫“姥姥”,一边蹒跚着小短腿往前跑,我抱起来亲一下,再亲一下。  平常人家,青菜萝卜。番茄、青椒、苦瓜、黄瓜、白菜、西芹、大葱、韭黄,芹菜、菜花、豆瓣菜、油麦菜,盆里还生着绿豆芽、黄豆芽,树上还长着香椿芽。中秋前后,起垄,整地,挖浅坑,点萝卜。再过一段时间,间苗,把间下来的细缨子洗净切碎,略腌三五天,配红辣椒一炒,脆生生,很下饭的。地里长的全是壮苗,生成的萝卜怎么吃怎么好,萝卜烧羊肉,炖排骨,腌萝卜、萝卜干,立春前后棒打青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能当水果。  春天里薄雾清寒,五更时落几点微雨。这样的天气不宜出门。现成的青蒜嫩韭炒鸡蛋,一小壶酒,老两口慢条斯理对酌。眼看着门外青草一丝丝漫向天边,比雪地荒凉。  夏天很豪华,很盛大。远田近树,绿雾一样的叶子把全村都笼罩了。蛋圆的小叶子是槐树,巴掌大的叶子是杨树,还有丝丝垂柳。向Et葵开黄花,玉米怀里抱着娃娃,娃娃戴着红缨帽,齐刷刷站立,好一阵壮观。  搬把凉椅,坐在树下,仰头看叶隙里星星点点的蓝天。一群群的白云像虎,猫,像大老鹰;一片片的草绵延着往外伸展,有的脑袋上顶一朵大花,像戴一顶草帽,摇摇晃晃,怪累的。蜜蜂这东西薄翼细腰,大复眼,花格肚子,六足沾满金黄的花粉。蜜蜂的复眼由六面晶体组成,一万多片呢。我冲它一笑,它的眼前就有一万张笑脸在晃动,它一高兴,八字舞跳得更好了。  然后秋天就来了,玉米也该收了,叶子自腰间枯垂,像美人提着裤子(不是我说的,是鲍尔吉说的),不好看了。高梁红通通的,天蓝得像水,风渐变渐凉,使人忧伤。夜夜有如德富芦花的诗:“日暮水白,两岸昏黑。秋虫夹河齐鸣,时有鲻鱼高跳,画出银白水纹。”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落叶纷飞。  冬天到处一片白,干净,利索,一场厚雪下来,枯草埋住了,路旁的粪堆埋住了,一切的一切都堆成浑圆的馍馍。走出家门,一无遮拦,一马平川的白色。麻雀这东西农村最多,大冬天的也是乱飞,乱跑,喳喳乱叫,没有头脑。  说什么“且到终南山下,燃一缕炊烟,开两亩薄田,垦三畦菜蔬,植四棵杨柳,种五株海棠,栽六丛湘竹,垒七星茶灶,摆八仙木桌,作九曲神谱,弹十面埋伏。”我的家乡一样可以燃炊烟,开薄田,垦菜蔬,植杨柳。一世打拼,万里逃离,没想到用一生转了一个大圈子,又心甘情愿地回来了。  农村不是天堂,自古及今,它的象征意义都是多面的,既安闲隐逸,又辛苦寡薄。可是,人类从土地中诞生,成长,无论怎样显赫尊贵,抑或困窘贫寒,都有一种回归土地的本能的欲望。我是幸运的,将来有这么一个可意的栖身之所。其实,对于辛苦的现代人来说,哪怕没有丘山,没有田园,只要心在,梦在,一样可以东篱黄菊和酒栽。  清晨4点的鸟语 文/马国福  在南方进入夏天,天就亮得很早,清晨不到4点,天就已经亮了,如同淬火后即将出窑的青瓷,透着光亮,新鲜。  那段时间我的生物钟乱了,每到后半夜4点,就要起夜方便一下,之后便再也睡不着。于是坐在阳台上发呆。窗外,天快要亮了。这个南通市最老的小区很安静,由于建造的年代较早,小区里有大片的雪松、广玉兰、法国梧桐、毛竹、水杉,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树木。这些树木有的年龄比我还要大,我应该叫它们长辈了。  ……


编辑推荐

  滕刚,当代著名作家。迄今已在《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刊物发表作品300多万字。出版《预感》、《克尔萨斯的下半夜》、《个人履历表》、《秘密情节》、《百花凋零》等文集。曾获《微型小说选刊》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我最喜爱的微型小说作品奖”,《小小说选刊》1989~1990、2003~2004全国优秀小小说作品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个人作品集评奖优秀文集奖、首届全国微型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名列2003年度中国小小说十大新闻人物,其作品荣登中国小说学会2005年小说排行榜。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读者》、《青年文摘》等报刊转载,收入《世界微型小说经典》、《微型小说鉴赏辞典》等百余种选本,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2008年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