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新考察报告(第一、二卷)
2007-6
天津大学出版社
金磊 刘志雄 主编,建筑文化考察组 编
147
无
在2006年夏秋之交,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联合组成了旨在保护、研究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非官方学术组织,名叫“建筑文化考察组”。这个考察组组成至今不过8个月,却已经踏访了8省40个县市约250处古建筑遗构、遗址,在《建筑创作》杂志上开辟“田野新考察报告”专栏,陆续发表考察报告8篇,约15万言、数百张新旧照片资料和实测图,这些连接传统与现代建筑的文献的发表,对业内可谓成绩斐然。现该考察组拟将其撰写的考察报告陆续结集出版,总名为“田野新考察报告系列丛书”,并已编辑完成了这个丛书的第一、二卷。出版在即,嘱我作序。我忙于公务,本无更多的闲暇,但这些报告我是每篇都读过的,因此愿以我的读后感言代序。记得前人说过:“史学即史料之学。”所谓史料,在现代史学界远不止是正史记载和档案记录,更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须通过田野考察才能得到的实证资料。这个具有现代科学理念的“田野考古方法”是西方现代史学的基础,于20世纪初被傅斯年、李济、董作宾等前辈引进到我国,立即引发了我国历史学领域波及思想界的一次飞跃:因为有了甲骨文的破译和其他各类出土文物的佐证,我们恍然发现现代人掌握的上古三代的可靠史料比孔夫子时代更为丰富、可靠。对于建筑历史学科和文物保护事业而言,20世纪30~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陈明达、莫宗江等先贤也正是在这个社会氛围中,开启了一条以田野考察方法结合文献考证、建筑学本体理论,重新发见古代中国建筑体系的道路。他们是我国建筑历史学科的奠基人,亦是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先驱。
本书精选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文物研究所文物保护传统技术与工艺工作室联合组成的旨在保护、研究建筑历史文化遗产一个非官方学术组织——“建筑文化考察组”将其跳访的8省40个县市约250处古建筑遗构、遗址后所发表过的精彩考察纪略,如“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建筑界、文物界一次务实的‘朝圣之旅’”、“保定地区古建筑漫记”等,十多万字及数百张新旧照片资料和实测图,连接了传统与现代建筑文献。
序言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 引子 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在考察途中的座谈纪要建筑界、文物界一次务实的“朝圣之旅” 引子 附录:“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沿途重要建筑遗构简介京张铁路历史建筑调查纪略 引子 9月28日,上午7时 京张铁路沿线 9月28日,下午1时踏访榆林堡——“榆林青茫茫,塞烟三十里” 9月28日,下午3时 踏访鸡鸣驿——最大的驿站、最小的城 9月28日,下午4时 下花园石窟——夹在两条铁路线之问的北魏石窟造像 9月29日,上午8时 踏访大境门、关帝庙等——发展的希望在于保护 9月29日,中午12时30分 踏访宣化清远楼等——建筑等级让位于建筑艺术 结语河北“平汉铁路”沿线古建筑考察纪略——写在刘敦桢先生110周年华诞之际 引子 11月1日,上午赵县:安济桥——永通桥——陀罗尼经幢——柏林寺 11月1日,下午正定:隆兴寺一一天宁寺塔——文庙大成殿——临济寺青塔——广惠寺华塔——开元寺 11月2日,上午定州:料敌塔——考棚——大道观 11月2日,下午 曲阳:北岳庙——顺平县腰山镇王氏庄园 11月3日,上午保定旧城 11月3日,下午定兴: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慈云阁 补遗 结语——几点建议保定地区古建筑漫记 引子 2005年10月1日:与保定老人谈保定建筑文化遗存 2005年10月2日:保定:直隶总督署——天主教堂 2005年10月3日:满城汉墓 2005年10月4日:贤良祠、杨公祠——忠烈祠 2005年10月6日:保定文物市场 2005年10月8日:民谣一则 附录:保定市辖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1~5批)编后记
插图
秋去春来,光阴荏苒,始于2006年9月末的“田野新考察”迄今已经八个月了,建筑文化考察组的步履已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陕西诸省。谈及体会确有且行且吟田野问之感;谈及成果尤觉2006年11期《建筑创作》杂志开篇“京张铁路历史建筑纪略”之分量;谈及意义和价值,沐浴着一路风尘,我们通过追随营造学社先贤的足迹,仿佛看见了四川李庄陋室中菜油灯下《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编撰身影,咀嚼到建筑田野考察的艰辛和愉悦,由衷地怀恋起建筑学人那文化风度,更梳理起诸多已经尘封的建筑记忆。确定建筑行走的“田野新考察”并组建“建筑文化考察组”源于2006年3月28日~4月1日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支持下的“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一四川行”活动。那是一个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数十位建筑专家、文物专家及国家文物主管领导做了一次建筑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回想“四川行”活动,不仅感到它是一个建筑界、文物界“大联合”的“文化遗产”保护之旅,更成为一次科学理念指导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它唤起的不仅是中国营造学社李庄历程的记忆,更多的应是一种文化认同,是对当代中国建筑师有益的深度文化熏陶。《建筑创作》杂志2006年6期曾发表署名文章“梁思成建筑精神及其现代启示”,我们曾建议要在总结“四川行”活动成果的基础上,适时地举行“京津冀行”、“山西行”、“河南行”等活动,从而完成新意义下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考察及出版系列。《建筑创作》杂志自2006年11期迄今连续推出的“田野新考察报告”系列及呈现给读者的系列图书《田野新考察报告》,正是当时策划的成果之一。作为每一位全身心叩谒建筑先辈的建筑文化考察组成员,都为今日的成果而兴奋。
《田野新考察报告(第2卷)》记述建筑学人田野考察历程、展现营造与创作的精神侧影,寻找中国建筑文化当代生命。
无
和第二卷一起买的,可以看看
视角比较独特,但不够详细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