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哲学
2009-6
天津大学出版社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
182
赵梦琳
无
本书探索、阐释了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体系。作者并非简单强调是追本溯源,突出了设计中的长久弥新,声势不坠。对专业人士而言,阅读《室内设计哲学》很容易心领神会,因为《室内设计哲学》引用了众多建筑史上著名的例子、建筑大师的名句;另一方面,还从心理学、文学、宗教、法律各个领域来探讨室内设计更深沉的一面。由于作者博览群书,涉猎甚广,所引用的例证、图片可以说是相当清晰具体,绝无艰涩隐晦之处。译者本人现在从事的就是室内设计工作,而目前从事室内设计这一行的人员愈来愈多,这《室内设计哲学》会让从业者更能体会自己的专业地位,尤其当前多数人仍无法厘清装潢与室内设计的分野时;《室内设计哲学》也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如同美国《室内设计杂志》(Journal
of Interior
Design)在推荐《室内设计哲学》时所言。这《室内设计哲学》所举的例子非常清晰具体,所涉猎的范围横跨文学、心理学、设计、建筑、美术、工艺,加上原本对室内设计有兴趣的人口一向比建筑多得多,室内设计领域也是较建筑与个人的日常生活更为相关。《室内设计杂志》因此也认为《室内设计哲学》亦非常适合非专业人士。正如同译者所言,这是一本“要一奉十”的书,不同行业、专长的读者必可从《室内设计哲学》各自得到不同的收获。
作者:(美国)史坦利·亚伯克隆比(Stanley Abercrombie) 译者:赵梦琳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Stanley Abercrombie,1935-),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美国室内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室内设讨。杂志》(Jounal of Interior Design)主编,存美国设计界及出版界享有高度声誉。他曾出版《建筑的艺术观》(Architecrure as Art)、《现代设计》(Modern Desqign)等多部阐释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理论的著述。 赵梦琳,毕业于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专业以及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研究所,多年从事室内没计及建筑设计工作。现任教于华夏技术学院建筑科,讲授建筑设计、建筑理论、景观建筑、艺术概论等课程。
译序
前言
第1章 在室外
第2章 登堂入室
第3章 平面
第4章 房间
第5章 封闭的平面
第6章 地坪变化
第7章 门和窗
第8章 家具
第9章 装饰
第10章 色彩与光线
第11章 声音和气味
第12章 艺术品
第13章 植物
第14章 细部
结论:概念的重要性
参考书目
版权页: 插图: 通常房间的特性会决定它的平面安排。设计者往往会将座位安排在景观良好的窗前或舒适的火炉旁。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个特定时期的复古式设计时,其实也多少决定了家具的安排。因为每个时期室内设计的特色不仅包含家具、装饰的风格,也包括了家具摆设的方式。中世纪时期家具的摆设较为疏落;17世纪时人们喜欢将家具沿房间周围摆设;而20世纪恰恰相反:任何地方都可能摆设家具,除了房问周围以外。 而每个设计者都应谨记,室内设计的机能不仅是实质上的,其实还有心理上的、象征性的以及个人主观上的。即使是如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罗这样的设计者也认知到这点。如密斯在1958年写道:“建筑之意义存在于事实,但如果你为我设计的房子并未感动我的话,那么对我而言,你和铁路工程师或电信服务对我的意义是一样的。但当我进入一个空间,当四面墙向天空升起,当我被感动,那么我便了解你内心的用意……一样是基于实际功能的考量,一样是用原始的建筑材料,但唯有让人感动时,那才是建筑。” 室内设计也是如此。虽然机能的满足是所有好设计的必要条件,但机能的定义其实更广。以容纳百人的餐厅为例,机能上厨房与用餐区间需有直接的动线连接,但在此机能还包括灯光的亮度、音效的要求以及空间的气氛。设计者应与业主厘清,他想要一个宽敞或温馨的、一般性或较特别的、严肃或轻松的、昏暗而适于沉思或是明亮而富刺激性的空间。如果是较大、较复杂的案子,也许空间本身便富有各种约翰·N.哈泽德写道:“由这些家具的安排,第一眼你便可看出谁最具权威。”得克萨斯州哈利茨维尔(Halletsville)拉维卡县法院(Lavaca County Courthouse)陪审团加高并加上围栏的席位,让人一眼便知陪审团在此的重要地位。[摄影/杰弗·温宁汉姆(GeoffWinningham);图片提供/国会图书馆(Library of Congress)]不同风貌。 有些环境心理学家将空间依它所传达的信息分类——如果一个空间是经常变动的、复杂拥挤的、高密度的、陌生的,他们将之归类为“高承载”(high—load)空间;如果一个空间是安静简单或较熟悉的,环境心理学家称之为“低承载”(low—load)空间。他们一致认为过度刺激的空间会导致使用者的困惑、沮丧,但他们其实也发现过于稳定的空间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没有窗户的教室,其实身在其中的学生更不易专心;而牢房往往使犯人心智活动黯然。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成功地为室内设计实践活动建构了基础理论架构,本书对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人员、学生以及一般读者都有吸引力。” ——《室内设计杂志》(Joumal of Interior Design) “这是一本读者期待已久的好书。目前的建筑教育应对室内设计部分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本书是少有的帮助深入理解设计基本原则的佳作。”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主任詹姆斯·期图尔特·波尔舍克(James Stewart Poishek) “对专业人士而言,阅读本书很容易心领神会,因为书中引用了众多建筑史上著名的例子、建筑大师的名句;另我方面,还从心理学、文学宗教、法律各个领域来探讨室内设计更深沉的一面。它是一本‘要一奉十’”的——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读者,各自能从书中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各有不同的收获。” ——赵梦琳(本书译者)
《室内设计哲学》探索、阐释了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体系。作者并非简单强调是追本溯源,突出了设计中的长久弥新,声势不坠。
“史坦利·亚伯克隆比成功地为室内设计实践活动建构了基础理论架构,本书对室内设计师、建筑设计人员、学生以及一般读者都有吸引力。” ——《室内设计杂志》(Joumal of Interior Design) “这是一本读者期待已久的好书。目前的建筑教育应对室内设计部分投入更多的精力。这本书是少有的帮助深入理解设计基本原则的佳作。” ——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系主任 詹姆斯·期图尔特·波尔舍克(James Stewart Poishek) “对专业人士而言,阅读本书很容易心领神会,因为书中引用了众多建筑史上著名的例子、建筑大师的名句;另我方面,还从心理学、文学宗教、法律各个领域来探讨室内设计更深沉的一面。它是一本‘要一奉十’”的——不同身份、不同经历的读者,各自能从书中看到他们想看到的,各有不同的收获。” ——赵梦琳(本书译者)
无
这本书讲的不是各种风格,而是把室内设计各个元素的哲学含义讲的很清楚,这本书不是用来积累元素而是用来理解室内设计元素的书。
《室内设计哲学》,感觉翻译的有点费力,可能翻译的书都这样吧,读起来不顺畅。《就这么飘来飘去》,很喜欢,非常棒
室内设计哲学还没看。
看了一部分了,写的很好,很专业,非常适合学室内设计的看。
室内设计的理论本来就比较少,这本书写得很好,观点很清晰
室内设计师,或对室内设计有兴趣的都可以买来看看
很不错的一本书,对室内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
很好的室内设计理论
想从书中进一步了解室内设计
很好,从心理的角度述说室内设计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内容和质量都不错 室内设计的盆友们值得一看哦
还没有细看 翻了翻 黑白图 许多巴洛克风格的图和某些西方现代风格的室内局部图 应该是 值得相关专业人士看看
这本书是从一位老师那得知的。书的内容很不错··简单不枯燥。深入浅出。设计学习必备
果然是哲学,读起来比较抽象
哎哟~不错哦。。快递非常快,书本身也非常好
挺好的一本书,适合设计师参考
这本书最好是做设计师一段时间以后再看,我们初学者看得有点迷糊…不过可能等我过1年再来翻看这本书时,会觉得受益更大
别人推荐的,应该是不错。 晚上终于有书可以看了。。
还在阅读中,慢慢的品读,
说的很好,挺耐看的一本说,有些地方很是引人沉思。
真本书还不错的,但是发现现实中有很多东西都不是完全遵从书上的内容。
书是很棒的书,能把这两本书合成一篇论文做个大纲就好了。个人觉得给了李约瑟一个比较公道的答案。
慢慢看,慢慢享受生活!
比较老的书。
嗯嗯,书的质量和内容上都很不错,很好,当当的书是很不错的
还没看 但是觉得应该还不错。。。
还未看,但质量方面不错,应该挺有用的
里面是黑白页的,有插图,有时间在细读
有点韵味,有点空灵。喜欢!
书本质量不错,值得购买
很不错,设计师必看勒书籍
凡事都要从理论学起,很不错呢~~
光盘里面的一些东西打不开,不知道是电脑问题还是源文件问题!
给老公买的,他说还不错~
有点看不懂 深深专研忠。。内容很值得思考
正版,印刷非常不错,很满意
也不贵,学室内设计的可以看看。
大概和哲学有关,看起来比较乏味,文字排长龙,要很耐心的看才行
哲学?一定很深奥,一定好好研究~
给老公买的书,他觉得还不错,纸张和印刷都很棒,赞一个
书么看懂呢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不妨一读。
还可以,纸质还行,经典书籍
从心理的角度述说室内设计要考虑的方方面面
纸张很舒服,就是没有彩图,我是初学者,有待慢慢研究其中的内容
刚接触室内设计的人也值得一看,并不是太晦涩,不同阶段的人都能学到各自所需。
书的内容我以前就看过,是不错的。怎么感觉不是正版啊!请问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吧,可以一读。
还是坚持看完了,不过感觉作者就是个掉书袋。不停的引用这个那个的话,看着看着就叫你就跑出书本。
国外的作者和国内的作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外国人些东西会做大量的阅读,然后引用别人的话都表明出处;国人写书没见谁引经据典的,都是自己的感性认识,只要是自己脑袋里的东西都是自己的,一股脑往出说。这本书看完后感觉作者真正把人当人看了,人与自然什么关系,不同的种族的人怎么考虑问题的,怎么运用到装修这件事上来,理论性的东西很多,可以当成教材,但是有多少设计师度过这样的教材呢,学了几款画图软件就开始变成设计师了,纯商业化的头脑,怎么让客户多拿钱怎么来,可读性非常强的一本书,读完后能有一个哲学上的提升,对以后的设计工作很有帮助,对于自己装修也帮助很大,不会有很多疑问了,解决一个问题,原来可能只是表面的解决,掌握了这些理论后,解决一个问题的背后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思考了:这是我的设计,我就是要这么做!
一天就看完了,还不错。不过内容要多看很多遍还能理解。
分了14个章节帮助设计者了解自己的设计风格和完善自己的设计概念作者用自己的经验帮助了不少求学者总体下来有2点问题1.作者有点罗嗦,感觉是用了很多名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但是未免有点罗嗦和充字数.换个角度来看,作者挺博学.2.译者有点内容翻译不到位,有某些语病让句子或者段落看不明白,衔接不上.书已经读完挺久,也做了很多笔记,收获了不少.是本好书,能认真读下去的话.
很值得,里面配的插图很有水平。
外国写的这些东西都非常严谨很值得看
这本书两天时间看过了,外国人写的让你很容易看进去,还是很生动的。不过我认为就是内容简单点,毕竟薄薄的一本,不过里面的观点还很让人耳目一新,哪天再重新看一下。我觉得适合新学者看看。
看了这本书你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他只是指点的你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你怎么做,很喜欢这本书。
很好的书 受益匪浅啊 给力
纸质相当好 内容也棒
书的质量不错 不过图片全是黑白的章节内容分的不错 内容虽然带有一定的思考性 但是思想性不深 算不上哲学
好书,含金量非常高,但为什么每次在亚马逊买书,快递的时候,都不包装好,本本书的书脚都撞烂了
内容好像很深奥 刚开始实在是看不太懂 现在翻翻 还是多少有些趣味的
很好。超喜欢,内弄很适合我
正版书还没看,应该可以
没看完,但是不错的。
我觉得这书确实不错 值得买
这书只能说太专业话,很多我们知道的东西,他用高深术语来解释,看到最后不知道他讲神马
这本书不错的,可以让人产生对室内这个结构上很多的想象!
书很不错,还没怎么看
偶尔读读这样的书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