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现代景观设计

沈渝德//刘冬 西南师大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西南师大  

作者:

沈渝德//刘冬  

页数:

110  

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市场和教育在内地已经喧嚣热闹了多年,时代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沉淀出理性的专业梳理。面对一届届跨入这个行业的学生,给出较为全面系统的答案,本系列教材就是针对环境艺术专业方向的学生而编著的。  编著这套与课程相对应的系列教材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的机遇,也是对本学科走向更为全面、系统的挑战。  它是时代的要求。随着经济建设全面快速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在市场实践中一直是设计领域的活跃分子,创造着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着众多的就业机会,广大从业人员、自学者、学生亟待一套集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相统一的、可读性强、针对性强的教材。  它是发展的机遇。大学教育走向全面的开放,从精英教育向平民教育的转变使得更为广阔的生源进到大学,学生更渴求有一套适合自身发展、深入浅出并且与本专业的课程能——对应的系列教材。  它也是面向学科的挑战。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与建筑、规划等不同的是它更具备整体性、时代性和交叉性,需要不断地总结与探索。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学科发展要求走向更为系统、稳定的阶段,这套教材的出版,对这一要求无疑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

内容概要

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爱与恨、欲望与梦想在大地上的投影;也是实现梦想的途径。 现代景观设计是一项浩繁的工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含生态学、环境科学、美学、建筑学、结构与材料等学科。对于景观设计师来讲,除了掌握相应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之外,更需要深厚的文化修养,任何一种健康的审美情趣,都是建立在较完整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因此,科学文化知识、艺术修养等,也就成为每位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能力。 本教材结合教学实践,以国内外现代景观设计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实例为素材线索,实践与研究结合,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着重探讨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骤,以及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与运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现代景观设计概述 第一节 景观设计的概念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二、景观设计的类型 三、现代景观设计构成的要素 第二节 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一、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实践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景观设计 一、后现代主义景观设计 二、极简主义景观设计 三、解构主义景观设计 四、生态主义影响下的景观设计 五、“高科技”风格 六、雕塑艺术、大地艺术与景观设计 第四节 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和设计师的必备能力 一、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 二、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能力第二章 景观设计的表现和技法 第一节 景观制图基本知识 一、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二、绘图常规 第二节 景观平面、立面和剖面图 一、平面图 二、立面图 三、剖面图 第三节 主要景观元素的表现方法 一、地形的表示方法 二、植物的表现方法 三、山石的表现方法 四、道路的表示方法 五、水体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景观效果图 一、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二、景观效果图的表现枝法 第五节 景观施工图设计 一、景观施工图设计规范 二、景观施工图的常见问题第三章 景观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第一节 设计分析与调查 一、认真阅读任务书,制订工作计划 二、场地调查与分析 三、景观肌理分析 四、人群分析 五、其他元素的分析 六、资料的表示方法 第二节 设计理念 一、概念的形成 二、设计定位 三、设计目标 第三节 场地规划 一、区位分析 二、用地规划 三、景观分区 四、道路交通规划 五、绿地系统规划 六、景观视线规划 七、游憩规划 八、城市家具规划 第四节 景观方案设计 一、方案初步设计 二、方案扩初设计 三、施工图阶段设计 第五节 景观设计的成果 一、文本 二、图纸 第六节 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本土原则 二、人性化原则 三、整体性原则 四、可持续发展原则 五、立体设计原则第四章 景观设计元素 第一节 地面设计 一、地形设计 二、地面铺装设计 第二节 景观构筑物设计 一、景观构筑物的确定 二、景观构筑物的设计 第三节 植物设计 一、植物设计的原则 二、植物设计的基本配置方法 第四节 水景设计 一、水体在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二、水体的基本表现形式 三、水池的形态及空间处理 四、水景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五节 景观设施设计 一、景观设施的种类 二、景观设施设计 第六节 景观照明设计 一、景观照明的基本原则 二、景观照明设计的一般步骤 三、景观照明的常见灯具及照明方法第五章 景观的视觉 第一节 景观视觉的形式美 一、基本要素 二、景观要素的组合 三、景观要素的构成模式 四、美学原则 第二节 景观的空间组织 一、空间设计的人性化 二、空间组织形式 三、景观空间秩序 四、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与人文价值第六章 现代景观设计实践与运用 第一节 广场设计 一、广场设计应该满足复杂的功能性 二、广场设计要结合自然、结合城市、结合市民 三、广场设计应该满足人们的各类游憩活动 四、广场设计应该处理好空间、边界和节点 第二节 道路景观设计 一、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道路景观空间设计 三、道路景观绿化 四、道路路面铺装 五、道路公共设施 六、道路照明设计 七、不同类型的道路景观设计 第三节 居住区景观设计 一、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特点 二、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 三、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要点 第四节 滨水带景观设计 一、滨水带景观设计的特点 二、滨水带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内容 第五节 庭院设计 一、庭院设计的风格 二、庭院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4.平衡  在设计和构造中所感受到的平衡,受其他组成部分视觉能量作用的影响。有几种因素会影响平衡,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运动方向,其次是位置,对平衡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景观空间秩序  1.轴线  轴线是一条概念意义上的线,它可虚可实,可连续可间断,是一种建立空间秩序和规则的最简单的手法。轴线在设计中是非常形式化的手段,可以用来对原本分散的要素进行强有力的控制。  2.中心  中心是一个基本元素,在设计中用作其他组成要素的参照物,一个点、一条线和一个面都可以作为设计的中心,其他要素围绕着这个中心进行布置。  3.主次  一个景观设计场所,可能有很多的景观点、景观面,但他们之间应该有一条无形的线起到串联的作用,而且要有主次之分。能够表达设计主题的重要节点需要重点深入,景观节点的布局应该有疏密关系,从而突出重要的景观面。四、景观设计的场所精神与人文价值人文价值是指与自然价值相对存在的人类文化的价值,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和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以人为核心的人道、人性、人伦、人格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景观是反映地域文化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一个设计优秀的景观公共空间应该可以让观赏者产生联想和共鸣。强调入在空间环境中的感知、情绪和行为的构成要素可以被归纳为三个主要的层次:可识别性、可达性和活力。“可识别性”指场所的特征,包括具体形象的特征和抽象意义上的特征,比如氛围、文化、历史甚至有可能是功能。“可达性”是指场所的交通状况,包括它的区域位置、外部交通状况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交通联系。而“活力”是场所的灵魂所在,它主要由景观的环境、视觉效应、空间功能组织以及人的行为来决定。(图5—52)  P.可识别性  就场所而言,“可识别性”意味着它同其他场所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无论这种特征来自于场所的外形、材料、氛围,还是功能或是其他因素,都可以将这些特征统称为“可识别性要素”。例如两个人到重庆的解放碑见面,可以约定“在解放碑脚下碰面”或者“在美美百货正门口汇合”,解放碑和美美百货之所以让人如此印象深刻,是由于它重要的交通位置和显著的视觉效果,这便是它的“可识别性要素”。(图5—53)2.可达性人们经常说“到某某地方很方便,几分钟就到了”,或者说“某某地方太远了,坐车都要花两个小时”,由此可见这里的可达性是指从某一个点到达某个景观场所的难易程度。其标准主要是时间、距离以及费用等等。  另一方面,场所内部的“可达性”,主要表现在内部交通组织流畅,标识标牌清楚,让使用者在场所中具有明确的方向感。其次,在场所中还需要有更明确的“标志物”。因为对于身处陌生环境的人来说,易于识别的标志物是最有助于判断方向的东西。  3.活力  如果说“可识别性”代表场所的特征,那么“活力”则是场所生命力的体现。“活力”是与人的行为最为紧密联系的因素,是对人们是否喜爱这个场所的一个评判标准。场所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场地的位置、功能、植物、视觉效果、微气候、空间关系、边界、场所互补等方面。(图5—54、图5—55)  景观的人文价值是作为物质载体的城市景观所反映的价值,无论是思维模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或历史事件,都可以通过城市物质环境有所反映。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生活方式和社会准则,进而影响到景观形态。在每一个特定的地区,文化传统及其发展变化对景观空间和形态的形成、组织和发展产生影响,形成可以通过视觉感知的物质形态的积淀。从宏观上来看,景观的整体格局、空间和形态具体特征都会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包含中国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因此,景观的文化价值主要可以从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要素来体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现代景观设计 PDF格式下载



正版图书,物美价廉,很不错,喜欢~~


是硬纸张,有插画的那种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