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传统青铜艺术

倪建林 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倪建林 主编  

页数:

103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时代,人们对艺术的热情也几乎达到了历史的顶峰。每年数十万的艺术类高考大军浩浩荡荡,不要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过,即使是在人类历史上恐怕也是少有的奇观。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而且其中还有泡沫,艺术成了踏进大学的一扇侧门。我们再看各种艺术品热火朝天的拍卖,一个个天文数字不知触动了多少“热爱”艺术的人的心。在一些“精明的”、具有“商业”头脑的人的心目中。艺术品成了只升不贬的股票.尽管其中充斥着大量毫无艺术价值可言的“废纸”,而使其快速升值的最佳方法就是炒作,这倒是让全社会的人都开始关注艺术了,这究竟是对艺术的崇敬还是对艺术的亵渎?抑或与艺术本身并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艺术家只顾埋头耕耘在自己的艺术世界之中.并不会太在意那些泡沫和“股票”,执著是艺术家的基本素质。尽管执著的人未必都能成为大师,但大师却一定是执著的,这一点早已被艺术史所证实。因此我们也同样能够看到那些真正热爱艺术的艺术家们在满足着自己创造欲的同时,也在为人类创造着精神财富.看到众多暂时抛却功利的人们真正从艺术中获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使自己的人格获得了提升.艺术的真谛其实也已经蕴含其间了。对于艺术而言,再也没有什么比美更重要更本质的了。美只有用心灵才能创造出来,同样也只有用心灵才能与之沟通。美的价值几何,得问心灵的价值几何,回答只能是:无可估量。艺术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其中原因之一是它能在人间闪烁光辉成千卜万年,或者说它是不朽的。数万年前的原始岩画不是至今依然散发着熠熠光彩吗?原始的彩陶、二代的青铜器、秦汉的漆器和画像石、隋唐的壁画、宋代的绘画和瓷器等等,作为物质形态的艺术品,或许我们可以随行就市地给出一个货币的价格,但价格绝不等同于艺术的价值.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这种具有永恒意义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创造者的观念、智慧和技能相联系,并将二者凝聚为抽象的精神意义上的“美”。

内容概要

本书以历史的脉络为主线,对有关中国传统青铜器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类型、工艺技术,以及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而具体的介绍分析。内容丰富,图片精美。全书共分八个章节,包括夏商时代的青铜器艺术概说、广汉三星堆青铜器艺术、西周时代的青铜器艺术、春秋时代的青铜器艺术、战国时代的青铜器艺术、秦汉时代的青铜器艺术、边缘地区的青铜器艺、术和铜镜艺术等。

书籍目录

一 夏商时代的青铜器艺术概说 1.夏代的青铜器 2.商代的青铜器二 广汉三星堆青铜器艺术三 西周时代的青铜器艺术四 春秋战国时代的青铜器艺术 1.青铜工艺的发展与演变 2.青铜器的形制与纹饰五 秦汉时代的青铜器艺术六 边缘地区的青铜艺术七 铜镜艺术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地处四川盆地的成都平原上,曾经存在过相当发达的古代文明。而这一古代文明得以被揭示,主要是依靠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和考古、历史研究者们的不懈努力。三星堆文化正是这一地区古代文明的典型代表。在近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中,特别是在1980年代之后,二星堆出土了大量的历史遗物,其年代主要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商时期。出土遗物包括玉器、青铜器、金器、陶器、石器和漆器等。考古发掘表明,三星堆本是一座古城,研究者推测这里很可能就是古蜀国的都城,因为在此发现了用城墙围起的城池范围超过了当时中原商朝的都城——郑州商城.总面积约3.5 平方千米。下面要介绍的青铜器正是出土于这一城池中的宗教圣区。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相继发掘了两个大型土坑,坑内堆满了数以百计的各类器物,包括青铜器、玉器、金器和象牙等。从这些器物的内容来看,它们主要与宗教祭祀相关,所以人们就称其为“祭祀坑”。坑中所出土的青铜器年代也相当于中原地区的殷商时代。据考古发掘报告统计,一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种类有人头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瑗、戚形方子L壁、龙虎尊、羊尊、瓿、盘等;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有青铜立人像、跪坐人像、人头像、人面具、兽面具、兽面、神坛、神树、太阳形器、眼形器、眼泡、铜铃、铜挂件、铜戈、戚形方孔璧、鸟、蛇、鸡、怪兽、水牛头、鹿、鲶鱼以及尊等器物种类。

后记

最初接触中国青铜器艺术是在读大学本科的时候,当时有两门课让我开始对青铜器艺术产生兴趣,一门是工艺美术史课,还有一门是装饰图案课。记得当时我对青铜器的名称、时代分期和铸造工艺之类的内容还弄不太清楚,而且本来也不是太有兴趣,而青铜器那凝重浑厚的造型和神秘美妙的纹饰却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从临摹到模仿,乐此不疲,这样,我对青铜器艺术可以算是有了一个感性的初步认识。20世纪90年代初,跟随张道一先生编绘十二卷本《中国图案大系》时,使我有机会将包括青铜器在内的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作一个系统的梳理。就青铜器艺术而言,从二里头文化期到秦汉时代,搜集材料、复制摹绘以及按时代顺序进行编列后,一条完整的发展变化脉络就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这就比开始时单纯的感性认识要深入了一步,脑海中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发展关系图谱。


编辑推荐

《冶铸文明:青铜艺术》是倪建林编写的,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传统青铜艺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