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育概论
2006-3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继新
184
无
《信息化教育概论》正是遵循《标准》要求编订的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材。《信息化教育概论》全书共分为八章。首先,从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出发,提出了教师角色新定位的问题。之后,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参与的教育改革进程中,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接下来,对具体构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信息时代信息素养的养成、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信息化教学中的管理与评价、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信息化教育概论》针对教育硕士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采取了比较新颖的编排体例。首先呈现课程学习的主要目标,为教育硕士的课程学习提供明确的导向。在课程学习中,增加了大量使用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工具,以求切实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能力。课程学习之余,《信息化教育概论》还提供了课后活动作为理论学习后的实践环节,让学习者在具有真实情境的课后学习活动中,实践课程学习中习得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推荐资源则为学习者的进一步学习与思考提供了广阔的视角,为其进一步扩展知识与技能提供了帮助与指引。 《信息化教育概论》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理论为线索,以实践为导向,注重在提升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的同时,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发展,帮助其实现由经验型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信息化教育概论》适合作为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材以及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培训用书,也可以作为开展教师教育工作的各类教师和专业人员的参考书。
第一章 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与教师角色新定位学习目标第一节 步入信息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发展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助推教育改革第三节 信息化教育中教师角色的新定位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二章 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学习目标第一节 教育技术学概述第二节 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内容第三节 信息时代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结构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三章 信息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养成学习目标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基本内涵与结构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素养养成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四章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模式第三节 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五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学习目标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硬件环境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与方法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六章 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学习目标第一节 教育信息资源概述第二节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第三节 网络课件的开发第四节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七章 信息化教学中的管理与评价学习目标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中的管理与评价概述第二节 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管理第三节 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新趋势第四节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第五节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课后活动推荐资源第八章 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学习目标第一节 从新手到专家:教育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第二节 教育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第三节 以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后活动推荐资源参考文献
教育技术学是新兴的交叉性学科,是当代教育科学与信息技术科学相结合的结果,是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学科。教育技术学作为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与素质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创新、创新人才培养、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等重大问题紧密相关。 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手段、操作方法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它以系统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依据教育过程的客观性、可测量性、可再现性和可操作性,应用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学研究方法,在确定的教育目的下探索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的理论与方法。 在教育科学的发展中,把教育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开始于20世纪初期。这时的世界仍处在第二次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期间,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影响着教育的进步。首先在美国形成了采用投影、幻灯、电影、广播等新工业技术的、称之为视听教育的一场教育实践运动。从那时起,随着新信息技术、新教育媒体的不断涌现,心理学、传播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在世界第三次科技浪潮的推动下,教育技术在经历酝酿、徘徊、形成和发展的80多年后,初步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学科领域和理论体系。其间,该领域的定义与内容几经更迭,从初始时的硬件(强调物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到软件(媒体硬件和教学软件结合),再进入到潜件(方法、方法论)的演变过程,先后形成过5次较为正式的定义。他们分别是:1963年、1970年、1972年、1977年和1994年的五种定义。这五种定义反映了教育技术概念内涵的不断演化。 1963年的定义指出“视听教育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对控制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设计和使用”。这是对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初这一期间,视听教育(Audio-Visual Education)运动的一种概括和肯定,准确地表述了当时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内容和领域的教育属性。这一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视听教育,开展采用投影、幻灯、电影、广播、教学机器等媒体的教学应用和教学实验。 ……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