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英汉翻译教程

安菊梅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6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安菊梅  

页数:

145  

字数:

180000  

前言

  初学翻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字面翻译,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翻译无须理论或技巧。无论什么题材和体裁,只要语法和阅读能力提高了,翻译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增强了。但是,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本教材就是笔者在多年翻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  本书可供高职学生和英语自学者学习英汉翻译时使用。高职教育强调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本书的目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实用翻译能力,同时解决初学者在翻译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本教材突出实用性和知识性,题材新颖,体裁广泛,范文真实,富有新意,与时代紧密结合。其具体特点如下:  1.彻底改变目前翻译教材“一边倒”的现象,拓宽方向,增强实用性,内容涉及面广泛,如餐饮、广告、新闻、信函、合同、旅游等,以适应社会对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2.根据社会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本教材注重技能教学,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适当降低“人口”的难度,但不降低“出口”的水平。  3.注重所选资料在现代文化经济发展中的实用性,体现强烈的时代性。  4.简单介绍翻译的基本理论、策略和技能要领,提供大量的以时代生活为背景的不同题材和体裁的范文和练习。  5.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教材的编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语篇分析人手,将译者的视野从字、词、句扩展到句群和篇章,强调篇章是翻译的理想单位。翻译必须考虑原语社会文化环境,即翻译的情景。培养、强化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参考了国内近年出版的许多专著和教材,从中选用了一些练习,也吸取了很多益处,在此一并感谢。本教材是作者在教学工作之余编写的,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纰漏难免,诚恳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使用者提出宝贵意见。

内容概要

《英汉翻译教程》是一本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来讲解积译技巧的中高职教材。其内容难度适中,且实例较多,方便学生更好更直接地揣摩学习。从旅游到美食,从演讲到节日,该书翻译内容涉及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读者在感受文化差异的同时,也学会了两种语言的表达之法。另一方面,书中内容还极大地提高了读者学习英语的兴趣。

书籍目录

绪论 翻译历史和翻译理论简介第一章 英汉两种语言对比第二章 英汉文化差异第三章 翻译的过程及方法第四章 求职、求学申请第五章 信函第六章 商务合同第七章 产品说明和广告第八章 演讲第九章 旅游第十章 节日第十一章 新闻翻译第十二章 标语和标志第十三章 餐饮第十四章 名片和机构名称第十五章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章节摘录

  据史书记载,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与各邻近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汉武帝时(约公元前二世纪),张骞两度出使西域,为开辟著名的“丝绸之路”做出了巨大贡献,东西方的文化、经济交流也日益递增,翻译人员为此所做的功绩也是不可磨灭的。但是,真正意义上,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要的翻译时期的形成,始于汉末佛教的传人。从那时到北魏、隋唐、宋初一千多年间,以佛经翻译为主的笔译工作有了长足发展,期间著名的翻译家有鸠摩罗什、玄奘等僧人。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展开了关于翻译标准与方法的探讨与争论,由此初步形成了我国的翻译理论体系。  宋代后期,译经事业衰微,加上历代封建统治者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翻译事业处于停滞衰退的状态。明代郑和下西洋,重开了我国对外交流史的新纪元,沿海的对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开始活跃,西方的文化也随着经济往来逐渐传人我国,出现了明清之际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化的第二个重要翻译时期。这期间的重要翻译家有徐光启、林纾、严复等,其中对翻译实践和理论做出杰出贡献的当首推严复。严复首次把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到中国;“天演竞争,优胜劣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成为经久不衰的词汇。严复随后翻译的亚当·斯密《原富》(即《国富论》)、孟德斯鸠《法意》(即《论法的精神》)、斯宾塞《群学肄言》(即《社会学研究法》)、约翰·穆勒《群己权界论》(即《自由论》)和《穆勒名学》(即《逻辑学》)等西方资产阶级名著,第一次把外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论介绍到封建、落后的旧中国,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给政治上敏感的知识分子敲响了警钟。严复提出了“尊民叛君,尊今叛古”的激进思想。指出中国要改变因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而遭到列强欺侮的国家民族危机,必须痛下决心,维新改革,学习西方,才能走向富强。严复的翻译,一百多年来影响了好几代中国知识分子,至今仍受到国人的重视。他在大量翻译了西方政治、经济名著的基础上,总结出至今仍为人们所推崇的“信、达、雅”翻译三标准。在他之前,马建忠提出了“善译”说,即“译成之文,适如其所译……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可以说,马氏的“善译”和严氏的“信达雅”为我国近代乃至以后的翻译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初学翻译者对翻译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字面翻译,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翻译无须理论或技巧。无论什么题材和体裁,只要语法和阅读能力提高了,翻译能力自然而然地就增强了。但是,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和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本教材就是笔者在多年翻译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的。  《英汉翻译教程》可供高职学生和英语自学者学习英汉翻译时使用。高职教育强调实用性人才的培养,《英汉翻译教程》的目的旨在培养高职学生的实用翻译能力,同时解决初学者在翻译中遇到的普遍问题。 本教材突出实用性和知识性,题材新颖,体裁广泛,范文真实,富有新意,与时代紧密结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英汉翻译教程 PDF格式下载



这些小册,各有千秋,多买些闲来一读,会有收获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