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薛晓嫘 编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薛晓嫘 编  

页数:

352  

字数:

384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为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学生编写的必修课教材,在学术方面注重提供框架性的知识结构,在实践应用方面注重提供程序性知识和教学策略。它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及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为基本编写参照,旨在为高等师范院校汉教专业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提供学习语文新课程和实施语文新课程的知识框架,发展其语文教师专业技能,提高其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全书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程序性知识还能够批量化提高在岗语文教师非学历研修的培训水平。
本书由薛晓嫘担任主编。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性质与任务
第二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体系
第一编 语文课程论
第一章 语文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 语文新课程改革
第二节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三节 语文新课程理念
第四节 言语实践的语文课程品质
第二章 语文课程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理论简介
第二节 语文课程目标分析
第三节 语文课程目标实施
第三章 语文课程教材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功能
第二节 语文教材的内容构成和类型
第三节 新中国语文教材的嬗变
第四节 语文教材的使用
第四章 语文课程资源
第一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类型与载体
第二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五章 语文课程美育
第一节 语文课程美育概述
第二节 语文课程的美育因素
第三节 语文美育的实施
第二编 语文教学论
第六章 语文教学原则
第一节 语文教学原则的特征
第二节 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
第三节 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原则
第四节 激发体验与对话原则
第五节 听说读写训练相互促进原则
第六节 课内资源与课外资源相配合原则
第七章 语文教学过程
第一节 语文教学过程概述
第二节 教学过程的主要模式
第三节 语文教学的一般过程
第八章 语文教学方法
第一节 语文教学方法的价值
第二节 语文教学的特殊方法
第九章 语文教学媒体
第一节 语文教学媒体概述
第二节 语文教学媒体的运用
第三节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情感教育的整合
第十章 文字教学
第一节 文字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识字教学
第三节 写字教学
第十一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教学理念
第二节 阅读能力
第三节 文学作品教学
第四节 常用文体教学
第十二章 作文教学
第一节 作文训练类型
第二节 作文教学过程
第三节 作文批改和讲评
第十三章 口语交际教学
第一节 口语交际教学概述
第二节 口语交际教学沿革
第三节 口语交际教学策略
第十四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第一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概述
第二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
第三编 语文评价论
第十五章 课程评价概述
第一节 课程评价的功能与类型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新理念
第三节 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第十六章 语文课程评价
第一节 语文课程评价概述
第二节 语文课程评价内容框架
第三节 语文课程评价工具
第四节 语文考试改革
第四编 语文主体论
第十七章 语文学习的主体——中小学学生
第一节 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思维特征
第二节 学生的智力特征
第三节 语文学习中的智力开发
第十八章 语文授课主体——语文教师
第一节 语文教师的特质
第二节 语文教师的成长
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工作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综合,由此而派生出抽象、概括、比较、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这些都离不开分析——综合过程。一般来说,小学生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深刻,他们对事物进行概括时,只能利用某些已经理解了的事物的特性,而不能充分利用包括在某一概念中的所有的特性。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逐渐从对事物外部的感性特点的概括,转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  小学儿童比较能力也会有所发展,这表现在:从区分具体事物的异同,逐渐发展到区分许多部分关系的异同;从直接感知条件下的比较逐步发展到运用语言在头脑中引起表象的条件下进行比较。  另外,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有了明显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在儿童能从对事物外部特点的概括(形象概括)发展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概括);从对简单事物的概括发展到对复杂事物的概括。小学生的概括能力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的,但发展的过程有时快有时慢,对不同任务的认知发展是不同步的。  3.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  小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开始由于缺乏生活经验以及智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往往不能从事物的本质属性上来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概念。有时学生可以说出某一概念(如祖国、园丁),实际上并不真正理解这个概念。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发展,概念才逐步得以深化。另外,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各类概念的数量也会提高,这主要表现在字词概念和数字概念数量方面的增长。  4.潜藏的创造性思维  由于少年儿童知识面比较狭窄,加上活动能力有限,他们往往只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一些小事,他们记忆力强,但注意力不集中,易于分散,他们喜欢模仿,创造力较差,然而,他们天真、好奇、富于想象,不受任何传统观念的束缚,喜欢无拘无束地想象。对小学生来说,其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表现是零碎的、隐隐约约的,主要可以从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知识和技能、坚持性、反应性、对挑战的反应、敏捷性、口头表达、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想象力、推理能力、兴趣、情绪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PDF格式下载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的课程论是回答了语文教什么的问题。第二部分的教学论是回答了语文怎么教的问题,第三部分评价论是回答了语文教得怎样的问题,第四部分主体论是回答了谁来教(学)的问题,条目清晰,简洁明了。


适合教师提升自身的资料


书的质量很好。书内容也很完善。


书不错,就是物流简直慢的无法忍受了


首次在当当上买书,书的质量非常好,而且快递很给力,很开心,以后会常来光顾


语文师范生必看的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