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仁学与符号学

李幼蒸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幼蒸  

页数:

376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际著名符号学家、旅美独立学人李幼蒸先生的一部散论兼随笔性质的文集,主要论述作者所提出的奠基于符号学方法论之上的“新仁学”理论创想。作者认为,为了厘清国学的知识架构并萃取其中可资积存和传承的菁华,非常有必要对“儒学”和“仁学”作一个学理性的区分,这一区分旨在将后者植根于未受王权政治浸染或自绝于王权政治的纯净的民族血脉之中,这样才使之保有原发性的民主精神和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正是基于“仁学”的这种精神特质,以之作为思维运行的场域,便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普适性,能够直达于现代科学话语之内。故此,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精髓的“仁学”才可以与西方现代符号学融通互摄,建构出一种适用于当前语境的“新仁学”。本书还散论到符号学与电影、历史学、西方哲学等的关系,内容繁复,蕴藉宏深。

作者简介

  李幼蒸(1936—
),生于北平,旅美独立学人。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慕尼黑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德国波鸿大学哲学所客座研究员,法国高等社科院(EHESS)访问研究员。现为国际符号学学会(IASS)副会长、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会(ISCWP)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比较文明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符号学研究所顾问。主要著述有《当代西方电影美学思想》、《结构与意义》、《理论符号学导论》、《形上逻辑和本体虚无:现代德法伦理学认识论研究》、《历史符号学》、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Ethical Archetype、The Constitution of
Han-Academic Ideology等。主要译著有《野性的思维》、《哲学和自然之镜》、《纯粹现象学通论》等。

书籍目录

上编 符号学与仁学
 A.中国符号学和南京国际符号学大会
  1.现代西方理论在中国六朝古都——2012南京国际符号学大会的意义
  2.中国符号学的“身份”、任务和潜力
  3. 写在2008“南京国际文化符号学研讨会”召开之前
  4. 除夕感言:谈「中国符号学论坛」的意义
  5. 仁学和符号学的历史交迂——论东方智慧和西方理论的辩证互动
 B.符号学和中国人文科学
  6.漫谈符号学的学术功能辨析
  ——论“创作”的思想性与“研究”的理论性之别
  7.大陆讲谈五月行
  ——兼论人文科学的现状和未来
  8.符号学与人文科学研究 (思勉研究院讲演)
  9.中国符号学与西方符号学的理论互动
  10.漫谈“中文系”与“中国符号学
  11.新世纪人文科学前途和仁学伦理学
  12.符号学:人文科学整合的新世纪火车头
  ——欧美中心主义vs 全球化沟通
   (2009西班牙第10届国际符号学大会论文)
  13.20年后重访西班牙:符号学万里行
下编 仁学心术学和中西学术
 A.仁学和学术心术学
  14.“理论翻译”和人文科学前途——论“以译代研”趋向的长期后果
  15.论80年代人文学术的先天不足及其后果
  16.仁学心术学的学术后果
  17.学术实践中的虚与实
  18.仁学三书和学术真理
 B.西学
  19.当代百岁法国大思想家列维-斯特劳斯辞世感言
  20.列维-斯特劳斯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
  21.论“重读胡塞尔”的必要性
  22.胡塞尔vs 海德格尔
  23.电影理论和符号学:“80年代”忆往
  24.与伊格尔斯交流历史理论思想
  ——兼析国际人文学术交流之倾向
 C.国学
  25.仁学伦理学和汉儒意识形态英文书再版感言
  26.中国人本主义伦理学
  27.再论顾颉刚的国内外意义
  28.历史上有两个孔子:孔子1与孔子2
  29.论语vs.易经:何者为中国之“圣经”
  30.李幼蒸先生访谈录(山东大学《当代儒学》)

章节摘录

版权页:上编 符号学与仁学中国符号学和南京国际符号学大会西方现代理论在东方六朝古都— “南京第11届国际符号学大会”的历史意义1. 符号学在中国发展的意义中国符号学的意义不仅相关于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问题,也相关于世界人文学术发展的问题。中国符号学的努力,不仅相关于中国人文科学的进展,而且也相关于世界人文科学的进展。世界符号学进一步的发展,某种意义上,甚至于也有待于中国符号学的实质性发展。符号学,从理念上说,是今日国内外人文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方向和标志之一。人类对人文科学的高度期待,与当前国内外人文科学的“相对落后”,形成尖锐对比。“乏效的”人文科学之职业性有效存在本身,反而会遮掩人们对人文科学改进必要性的认知。所以今日,一方面,就其科学性而言,人文科学大大落后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另一方面,就职业性存在而言,人文科学的落后性又被有效地掩盖着。符号学,首先可发挥一种关于人文科学“有效”与“乏效”间微妙关系的“检验器”作用。而学界对此问题的理解,却又面对着多重的“解释学的”阻碍。所以,尽管人们早已熟悉符号学的“字面”,却并非容易把握其深层的意义;对此,国内外、东西方皆然。


编辑推荐

《仁学与符号学:通向人文科学之路》由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仁学与符号学 PDF格式下载



大爱符号学。李是研究符号学的中国一流的学者,这本书是绕不过去的,必须来读。


喜欢李幼蒸先生。书很好。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