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头条新闻有哲学

王岫庐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岫庐  

页数:

189  

Tag标签:

无  

前言

说到哲学,很多人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它高深莫测,艰深晦涩,是一门远离普通人生活的学问。朱立安·巴吉尼的这一本《头条新闻有哲学》,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在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哲学思考可以让我们掌握非常实用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新闻层出不穷。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新闻媒体,到近年来传播力、影响力日渐显现的新媒体,人们随处可以看到、读到、听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不可否认,新闻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趣的是,人们对待新闻的态度却各有不同。有些人对之深信不疑,有些人抱着姑且听之,姑且信之的态度,而有些人则不以为然,觉得如今的传媒甚不可信。这里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如何决定是否对某一新闻话题感兴趣,以及是否可以信任某一媒体的报道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做出这一决定往往只凭自己随机或随意的感觉,并没有进行认真的理性思辨。这样“跟着感觉走”,很有可能造成一种粗糙的相对主义习气,把新闻是否符合基本事实认为是“观点与角度的问题”,有时甚至发展到连基本事实的存在与否也当作是各说各有理,皆无不可。巴吉尼在《头条新闻有哲学》一书的第1章就提醒我们提防这种心态。他指出,如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我们身边到处是“各种相互矛盾、相互对抗的真相与知识陈述”,而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陈述。如果对一切问题都暂不作判断,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所有的理性话语,从而使得任何关于真假对错的讨论都失去了意义。在批评相对主义倾向的同时,作者也指出,自以为是以及没有经过思考的盲信和完全的相对主义一样,都不可能带来真正的知识。巴吉尼认为我们必须相信存在着我们可以正当地称之为真相的东西,但是同时也需要认识到,我们关于这一真相的知识可能会出错。这一做法虽然比悬置判断或教条式地固守某一观点更为困难,但是作者坚信,这是一条唯一从哲学角度来说无可非议的前进之路。 在接下来的各个章节中,巴吉尼尝试用这样的态度来为读者来解读当今的时事新闻。从当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克林顿一莱温斯基绯闻案,到引起国际社会极度关注的伊拉克战争;从蔓延全球的疯牛病恐慌,到震惊世界的9ll事件;从困扰着许多国家的邪教,到颇具争议的堕胎及安乐死问题。作者撷取了许多读者耳熟能详的新闻故事作为通俗生动的切入点来探索它们背后隐藏的哲学议题,无疑是一个吸引普通读者注意力的好办法。许多关键的哲学概念,包括“权利”“自由”“价值”“真相”等,都在不同的案例分析中得以阐释。例如在对克林顿一莱温斯基绯闻案的讨论中,作者就考察了伦理、隐私权以及个人行动和品格之间的关系。在第3章对新工党目前形象的讨论中,我们可以读到关于自由和平等这两个基本哲学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情感化、习惯化政治选择的分析。关于反恐战争的第4章,则讨论了战争的道德、生命的价值等严肃话题。本书第5章、第6章涉及对当代科技革命的哲学思考和对一系列哲学热点和前沿问题的探索。通过分析关于疯牛病危机和克隆技术发展的新闻,作者提出我们应该用更加理性的态度来对待科学主张。在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中,作者进一步阐释了科学的角色和责任,并且还带出了我们如何理解环境,以及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信仰和理性之间的冲突一直以来都是哲学的一个重大议题。在本书第7章,巴吉尼回顾了得克萨斯州韦科镇附近发生的大卫教派成员自焚惨剧,探讨了宗教和邪教之间模糊不清的界限,向所有自以为是宗教信奉者的人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你如何知道自己信奉的不是邪教呢?这一问题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可以通过对当今时事的哲学分析,重新反思自己的信仰、生活以及习惯思维。第8章将英国斥巨资兴建、但广受媒体诟病的千年穹顶,以及同样花费不菲、但却好评如潮的泰特现代艺术馆进行比较,从中思考“价值”的概念,特别是在衡量价值的时候所应该考虑的因素。作者认为,这些因素不但包括我们各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且包括影响我们决定的权力结构,例如新闻制作人自己的利益和需要会影响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建构,而这些被他们建构出来的报道又会进一步影响公众的某些取合。本书第9章考察了在堕胎和安乐死的讨论中所体现的关于自我的概念以及生命合法性的问题。作者阐述了约翰·洛克对自我的定义,把人看作是“会以意识思考的东西”,即有理性、会反思的东西,无论其本体如何构成。 《头条新闻有哲学》一书的核心内容是论述我们如何回应自己周围的媒体以及新闻报道的,然而,作者希望说明的问题不仅限于新闻的阅读,而且也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巴吉尼希望读者认识到,哲学不单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寻生命的意义,或是建立自己的世界观。他提出了生活的哲学进路,认为哲学在生活中的关键用途是帮助我们对所有现存的信念进行清晰而理性的审查。作者粗略地勾画出三种不同人的典型模式:非哲学化的人、伪哲学化的人和真正哲学化的人。真正哲学化的人不会赞同粗糙的相对主义,他们“随时以理性检视各种信念”,“对于每一项议题都只期待合理的精确程度”,所以他们的态度应该是开明的,而且这种开明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开明。 无论我们选择如何把哲学融人自己的生活,我们都需要提醒自己,应该多一些谦虚的小心谨慎,少一些武断的自以为是。这也是《头条新闻有哲学》一书带给读者的一个总体印象。巴吉尼在书中多处都提到哲学本身的局限性,明确指出哲学能够帮助我们分析问题,但它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朱立安·巴吉尼被誉为“目前英国最受欢迎的哲学家”。他长期为几大报刊撰写专栏,文笔流畅,引经据典的同时又力求突破陈腔滥调,不乏睿智和幽默的评论。例如在说明相对主义谬误的时候,作者就举出十分简单明了的例子:“如果我们对于澳大利亚的首都有不同看法,由此并不能说澳大利亚有两个首都”;在挑战环保分子对人类“篡改自然”的反对时,作者就调侃:“河狸建个小坝改变了河流的方向,它是不是因此就是个环保恐怖分子?”这些穿插在文中的花絮,使读者感觉不到内容的生涩,增添了阅读的乐趣,也让人更加觉得哲学其实可以非常简单实用。 本书翻译过程比较仓促,难免有错漏之处,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译者 2011年3月

内容概要

说到哲学,很多人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它高深莫测,艰深晦涩,是一门远离普通人生活的学问。朱立安·巴吉尼的这一本《头条新闻有哲学》,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在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哲学思考可以让我们掌握非常实用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头条新闻有哲学》一书的核心内容是论述我们如何回应自己周围的媒体以及新闻报道的,然而,作者希望说明的问题不仅限于新闻的阅读,而且也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本书的最后一章,巴吉尼希望读者认识到,哲学不单是为了帮助我们找寻生命的意义,或是建立自己的世界观。
他提出了生活的哲学进路,认为哲学在生活中的关键用途是帮助我们对所有现存的信念进行清晰而理性的审查。作者粗略地勾画出三种不同人的典型模式:非哲学化的人、伪哲学化的人和真正哲学化的人。真正哲学化的人不会赞同粗糙的相对主义,他们“随时以理性检视各种信念”,“对于每一项议题都只期待合理的精确程度”,所以他们的态度应该是开明的,而且这种开明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开明。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作者朱立安·巴吉尼被誉为“目前英国最受欢迎的哲学家”。

作者简介

  朱立安.巴吉尼(JulianBaggini),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英国知名畅销书作家,致力于哲学普及读物的创作。《哲学家》(ThcPhilosopher,SMagazine)创始人,定期为《卫报》《独立报》《泰晤士报》《展望》《新人文》等报刊撰稿,并且固定在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做节目。《卫报》说他“拥有一颗清明的心智,使得他在哲学普及书籍的领域中格外杰出”。

书籍目录

第一章真相、谎言、录像带:知识的问题 第二章做正确的事:伦理和私生活 第三章选票孔:重审政治 第四章鹰派和鸽派:战争的道德 第五章绿色思维:构想环境 第六章邪教冲突:信念与理性 第七章从摇篮到棺材:何时结束生命 第八章哲学化的生活:头条新闻背后的哲学 后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

章节摘录

版权页: 知识似乎要依靠真相,反之则不然。这样看来,先讨论真相是有道理的。认为不存在一个唯一真相的观点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观点。的确,我在教哲学人门课程的时候,就有学生对我说,他们觉得这就是现在所有哲学家的观点。事实上,关于真相,哲学家相信很多不同的观点,有的观点肯定不是非现实主义的。自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声称“人是万物的尺度”以来,一直都有哲学家可以被认为是相对论者。但是,这些相对论极少能够被归结成这样的信念,认为不同的真相之间没有优劣之分,或是真相只不过是人们恰巧相信的东西。我在这里所担心的,正是这种简单化的真相相对论,而不是更复杂的、哲学化的真理相对论。根据这一观点,世上没有唯一的真相,真相总是相对于一个社会、一个个体或是一个文化而言的。换言之,事情从来不会是真的,就是这么回事,这使得讨论不合格的真相变得毫无意义。对某个人、某个社会或者某个文化而言,事情总归是真的。对你而言,本·拉登是个恐怖分子,这也许是真的,但是对某些人而言,本·拉登是个圣战战士,这也是真的。对你而言,美国是个善良仁慈的国际警察,这也许是真的,但是对某些人而言,美国是一个新帝国主义势力,这也是真的。 在不久前的一个广播节目中,我听到有一位英语教授用哥伦布的例子来维护真相是相对的这一观点。他问哥伦布发现美洲是不是真的。他认为,对于西班牙殖民者来说这是真的,而对美洲土著居民来说,这显然不是真的。因此,他论证说,在某些人看来是真的事情,在其他人看来则并非如此。这样,他支持我刚才所描述的那种流行的真相相对论:世上没有唯一的真相,只有相对于一个社会、一个个体或是一个文化而言的真相。 关于阿富汗地区的战争,可以形成一个平行的论证。来考虑一下马扎里沙里夫附近堡垒里发生的事情。根据扣押塔利班战俘的北方盟军的说法,在这里有四百多个战俘被杀,因为他们当时开始暴动,只能以武力镇压他们。根据塔利班方面的说法,暴动是由于战俘被虐待而引起,而北方盟军对暴动的镇压是过于狂热的。因此,如果我们问这样一个问题,战俘是否受到公平对待,我们可以说,对囚禁者而言战俘受到了公平对待,但是对被囚禁者而言却不是这样。因此没有唯一的真相。 在我看来,以上两个论证都是很糟糕的推理。这些论证从人们有不同观点这一简单事实得出真相是相对的这一结论。因为美洲土著居民与西班牙殖民者,还有北方联盟与塔利班相信不同的事情是真的,就要我们接受没有唯一的真相。但是这些论证并没有证明这一点,而只是对此做出臆断。很明显,人们关于真相有不同意见的这一事实并不能证明真相不止一个。它只能表明人们有不同看法。如果我们对于澳大利亚的首都有不同看法,由此并不能说澳大利亚有两个首都。在这种情况下,很明显是我们其中一个搞错了。

后记

本书于2002年9月首次印刷,此版简装本12个月之后面世。在此之间,最轰动的新闻事件就是美国领导的对伊拉克的入侵。这次行动的开展经过了联合国旷日持久的争论,以及许多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反战示威。尽管此次入侵既没有能够得到联合国的支持,也没有得到公众的支持,美国和英国依然于2003年3月20日发动了进攻。尽管一开始受到了一些挫折,但是三周之后,战争颇有成效地结束了。 在战争开始之前,2003年上半年,美国哲学家协会(APA)最大的地方组织——东部分会——通过决议,以1202对263的多数批评对伊拉克的打击。该决议这样写道: 美国哲学家协会东部分会的成员,下定决心,对美国领导的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的道德性、合法性以及慎重性表示我们严肃的怀疑。 公平战争理论和国际法都认为,国家只能够出于自卫而诉诸战争。伊拉克并没有攻击美国,认为伊拉克会这样做的说法也并不可信。在没有迫切威胁的情况下,美国以先发制人为由发动战争。这一解释歪曲了先发制人权的意义,使之超出合理范围,开出了一个让其他国家觉得可以效仿的危险的先例。 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会造成人员伤亡,包括伊拉克人和美国人,也许还有其他国家的入。它有可能造成混乱,因而从长远来看,导致伊拉克以及其他地区的无辜人员遭受更多苦难。它会消耗美国纳税人数以亿计的美元,而这笔钱如果用在国内和国际的人道主义用途上会更好。 这本书有三条论述的思路,我认为和这一决议的通过尤为相关。首先是哲学反思在多大程度上在我们对当今时事的讨论中采取观望态度。我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样的决议。一个国家的哲学家对战争的看法被认为根本不值得报道,更别说有什么重大意义了。 不为人注意的不仅仅是这个决议。在公众辩论中,极少可以听到哲学家的声音。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了,但是他作为一个公众知识分子的角色和他作为语言学家,以及一个语言哲学家的工作是截然分开的。不管怎样,乔姆斯基都是一个特例:他是个在公众事务上发言的学者,但是这并非因为这些事物是他的学术兴趣所在。 有哲学在场的话,关于战争的辩论中哲学家的缺席就会没那么让人担忧。但是战争带来的许多哲学问题都没有讨论。最明显的是,数周乃至数月都有激烈的辩论,要推动联合国通过新的决议,但是却几乎没有人讨论为什么联合国有任何特别的道德合法性,或者是什么给了国际法伦理分量。和往常一样,正如我在第4章中提到的,一旦战争的丰碑建立了起来,就没有什么理智的时间和空间,来考虑决定战争合法性的那些基本问题了。 然而,作为对哲学的缺失这一悲叹的回应,我讨论的第二条思路也被证明是相关的。纵观本书,我一直强调哲学不能只是“空投下去”来解决公众伦理中棘手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并充分理解事实,才能够让哲学理论有效地影响实践。正是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哲学用处的局限。 例如,看一看美国哲学家协会决议的最后一段。这只是签名者们认为战争可能出现的后果的描述。应该很清楚,尽管哲学家们有条件判断这些后果的好坏,他们并不比任何人更有条件说这些后果是否真的会出现。因此,你同意还是反对这一段文字,并不取决于原则,而是取决于你如何判断事实是什么。 对我而言,这是大多关于战争的讨论最为明显的一个特征。有些人完全因为原则问题,支持或者反对战争。但是也许,绝大多数人把他们的观点基于他们认为战争的结果会是什么上面。反对战争的人认为战争会导致以下一种,或者更多的情况:成千上万的伊拉克平民被杀;激发新一轮反西方的仇恨,从而导致更多恐怖主义的暴行;中东局势的不稳定;美国对伊拉克的新殖民占领,并窃取其石油;联合国的毁灭。支持战争的人认为,战争会带来伊拉克人民的解放,消除地区和全球安全的一个威胁。 这里应该指出,许多反对战争的人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因为他们对于战争的道德有截然不同的哲学原则,而是因为他们对于战争可能带来的后果意见不一。这就是为什么时间会证明某些大事宣扬支持或反对战争的人是错的。如果我们几年之后,看到了一个新的暴君统治的伊拉克,更多的恐怖主义和更加不安定的中东,许多鹰派人士就要为一些事情负责了。而相反,如果这带来了中东地区一个和平、繁荣、民主的新时代的开端,许多鸽派人士就得收回他们说过的话了。 当然,并非所有的不同意见都只是关于可能出现的后果。美国哲学家协会决议的第二段提到了正义战争理论,这我们在第4章也谈到了。根据这一理论,对伊拉克的进攻几乎完全是错误的。它违背了战争必须是最后手段的原则,因为很明显,除了开战之外,还可以做更多其他事情,来遏制或解除萨达姆·侯赛因政权的武装。更加引起争议的是,它也许违背了战争必须由合理当局来发动的原则,因为虽然存在一些联合国决议用来证明战争的合理性,美国和英国很明显没有得到国际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支持。 然而,这并不使得反对战争的道德问题成为一个简单的问题。哲学论断和原则不能直接从书架上拿下来,当作一成不变的法律一样运用到现实情况中去。正如我在本书中所强调的,哲学和现实世界中的经历之间必须要有相互作用,彼此之间会互相影响。正义战争理论也许是哲学能够提供的最接近道德计算器的东西,但是如果真把它当作一个道德计算器,那就是愚蠢的做法了。 因此,2003年伊拉克战争也许最终体现了对正义战争理论的一个重大挑战。如果事情都进展顺利——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要说什么还为时过早——那么有可能我们回头看,会说布什和克莱尔不顾国际社会舆论,在没有来自伊拉克的直接威胁的情况下,就发动他们的战争是对的。萨达姆·侯赛因的政权是个可怕的政权,他的残暴直接导致每一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死去。现在这个政权不存在了,虽然许多伊拉克的生命在战争中牺牲,但是有可能即便从一般长远的角度看,更多的生命得到了拯救。还有其他可能的好的影响。美国计划离开沙特阿拉伯,这就消除了人们的抱怨——在神圣之地上驻扎不忠实的人——这个抱怨会助长伊斯兰恐怖主义。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运动也会有新的动力,尽管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历史,几乎没有人会乐观到认为这将带来一个持久的解决方案。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的坏的影响。那些“无赖国家”是否会加速收购大规模杀伤武器,从而威慑美国将来的入侵?伊拉克是否会成为一个和平的国度,还是它会陷入混乱?这些问题在写这本书的时候还没有答案。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决定发动这场战争的人,做出这一决定是基于专家对于采取行动和不采取行动分别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分析,如果他们是对的,如果战争的结果远远好过坐在一边什么也不做,反思之下,战争的道德理由就会得到强化。尽管衡量战争的道德不仅是衡量战争的后果,一个好的后果至少会对那些站在传统正义战争理论立场上,认为战争应该是最后手段的哲学家提出挑战。 出现这一挑战的可能性并不出人意外。正义战争理论起源于中世纪。它现在所适用的世界大不一样了。基本的道德价值也许是永恒的,但是战争、冲突以及安全的性质都改变了许多,很有可能我们用来衡量战争道德的道德思考也需要随之改变。 因此,伊拉克战争体现了本书的三个主题:公众讨论中哲学的相对缺席;考虑实际事实和哲学原则的需要;哲学原则本身如何因为对现实世界中发生的事情的正确理解而受到影响,有时或被改变。 对于哲学在这个世界中的应处的位置,这留给了我们一个相当复杂的画面。对于那些希望哲学为他们提供清晰而简单的解决方案的人而言,这也许是让人沮丧和失望的。但是哲学要是提供了那些解决方案,就不可能依然还是哲学了。哲学必须抓住那些最复杂、最困难的问题。因此,哲学对我们的理解做出贡献也是最为复杂、最为困难的,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部探讨人文思想基础的通俗教科书,也是我看过的最出色的一本……深具娱乐性与知识性。 ——The Humanist市面上有很多不错的哲学入门书,但是这本书特别具有实际效益,因为探讨的主题都是牵动人心的重要头条新闻……巴吉尼的文笔令人称羡,不但明白晓畅、平易近人,而且绝不卖弄专门术语。不过,本书最有价值之处还在于,促使我们经常检验重大新闻事件中的各种论点,并且特别注意自己的评论策略,从而发掘自身的偏见。 ——Amazon co.uk.Review


编辑推荐

《头条新闻有哲学》可以让读者体会到,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在空中的思想楼阁,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哲学思考可以让我们掌握非常实用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无论我们选择如何把哲学融入自己的生活,我们都需要提醒自己,应该多一些谦虚的小心谨慎,少一些武断的自以为是。这也是《头条新闻有哲学》带给读者的一个总体印象。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头条新闻有哲学 PDF格式下载



从不一样的角度解析新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