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

盛见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作者:

盛见  

页数:

183  

内容概要

《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除导论和结论外,共有9章。 第一章,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首先探讨竞争力的涵义、影响因素和本质;然后梳理了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包括波特的市场竞争理论、成本优势理论、技术创新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制度创新优势理论等,而成本优势理论又包含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要素禀赋论、集聚优势论、人力资本论、技术差距论和规模经济论等。 第二章,构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在总结以往竞争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理论,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运用系统研究方法,构建新的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这是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整体逻辑思路;根据竞争力评价理论,结合中部发展的实际以及统计资料的易获得性,给出中部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章,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总体现状研究——以工业为例。参照中国工业统计年鉴的数据,以27个工业产业为分析对象,列表研究了包括中部6省在内的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的工业销售收入市场份额和资产利润率,对中部地区工业产业总体状况进行把握。 第四章,自然资源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揭示了自然资源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结合中部地区的实际,具体分析了中部地区内外部资源现状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改善中部地区资源条件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第五章,基础设施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探讨了基础设施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并结合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实际,具体分析了基础设施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后给出了加大中部地区建设力度,促进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的具体途径。 第六章,企业素质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探讨了企业自身素质影响和决定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结合中部地区企业素质的实际,具体分析了企业自身素质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影响,最后给出了提高中部地区企业素质,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第七章,产业结构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探讨了产业结构通过影响地区产业产品的成本、差异性从而影响产业竞争力的机理,并结合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实际,具体分析了产业结构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第八章,市场竞争环境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探讨了市场竞争环境影响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机理,结合中部地区市场状况,具体分析了市场竞争环境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最后给出了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第九章,政府作用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书籍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安排、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涵义 一、竞争力的内涵、实质及分类 二、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来源和构成 第二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来源的相关理论解释第二章 构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 第一节 构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一、相关研究的述评 二、构建欠发达地区产业竞争力分析模型 第二节 构建地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相关研究述评 二、构建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新指标体系第三章 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总体现状研究——以工业为例 第一节 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市场份额评价 一、中部地区工业市场份额的列表比较 二、基于市场份额视角的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第二节 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的资产利润率评价 一、中部地区工业资产利润率的列表比较 二、基于两指标视角的中部地区工业竞争力比较分析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第一节 自然资源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一、自然资源影响产业成本和效率 二、比较优势理论关于自然资源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论述 第二节 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现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状况对产业竞争力的积极影响 二、中部地区自然资源利用现状对产业竞争力的消极影响 第三节 改善自然资源条件提升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一、依照自然资源条件发展中部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 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提升中部地区资源产业竞争力 三、大力发展中部地区自然资源的相关和非相关产业第五章 基础设施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第一节 基础设施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一、基础设施对地区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 二、基础设施对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间接贡献 第二节 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状况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中部地区交通运输基础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中部地区教育科技基础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节 改善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改善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 二、加快中部地区教育科技的发展第六章 企业素质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第一节 企业素质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一、企业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素质是决定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三、高素质产生于企业的不断创新 四、不同素质企业获得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 第二节 中部地区企业素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中部地区企业规模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中部地区企业管理能力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三、中部地区企业创新能力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节 提高企业素质提升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一、改善中部地区企业自身结构 二、提高中部地区企业的管理能力 三、提升中部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第七章 产业结构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 第一节 产业结构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 一、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三、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四、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第二节 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一、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状况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二、中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状况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三、中部地区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第三节 优化中部地区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一、优化中部地区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加速中部地区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 ……第八章 市场竞争环境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第九章 政府作用与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对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必须首先介绍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主要涉及地区竞争力的涵义及其来源的相关理论解释。  第一节 地区产业竞争力的涵义  一、竞争力的内涵、实质及分类  (一)竞争力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国家以及区域之间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把竞争力作为独立研究对象提出来进行研究,希望能找到决定竞争力因素和提升竞争力的途径。现在,竞争力的概念应用范围很广泛,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既有组织的,也有个人的,等等。本书仅仅限于经济方面的竞争力。  然而,关于经济方面的竞争力,学术界也未给出统一的定义。对此,波特教授有过如下表述:“各界对‘竞争力’的定义,还缺乏共识。对企业而言,竞争力意味着以全球化战略,在世界市场中竞争的能力;许多国会议员则认为,竞争力指的是进出口贸易上实现的顺差;有些经济学家又有另外一套说法,他们认为,竞争力意味着根据汇率变动调整,形成低廉的单位劳动力成本。由于各方对竞争力认定的不同,大家花了不少力气讨论究竟是否有竞争力的问题。”“对竞争力的辩论仍在继续,迄今没有消退的迹象。”①这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往往从不同层面②对竞争力展开研究,不同机构、不同组织和不同决策者对竞争力的理解也有很大差异。从有关资料来分析,我们作以下归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研究 PDF格式下载



还可以,就是不太深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