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梁治平自选集

梁治平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9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梁治平  

页数:

287  

字数:

288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自1985年在《读书》杂志上发表文章算起,我的文字生涯已经有10年了。这10年里面,我以各种形式发表的文字,总数大约在100万言上下。这虽然不能算作多产,要在其中选出20多万字的一个集子,应该不是难事。不过,实际并非如此。照一般想法,自选集即是精华录,它应该能够反映作者的“最高学术水平”(出版方面的要求),然而,什么算是精华,“最高学术水平”又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一代学者,年龄都在40岁上下,其学术上的发展远未到盖棺论定的程度,何敢言“精华”或“自身最高学术水平”?退一步讲,即使只作阶段性评价,也很难判定最佳与次佳、最高与次高。就我自己来说,10年之间,思想前后有变化,文章类型有不同,如何论列次第、排定高下?也许,人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自选集,即不再简单视之为精华录,而是把它看作对作者以往学术思想与活动的回顾和检视,倘若如此,则这部自选集的选文标准就应当不仅仅是“最佳”、“最高”或“最精”,同时也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即能够尽可能全面地反映我在过去10年里的学术经历。我相信,这种自我反省不但于作者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它对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也是不可缺少的。文章编排的主旨确定之后,剩下的就是技术问题了。这类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避免自选集与旧著重合太多,二是怎样使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文章的编排条理明晰。

内容概要

一代有一代之学术,一代有一代之学人。学术所依托者,学人也。学人须由学殖养成,非纯由天资铸就。学殖者渐,天资者顿,而学术的规律是“渐”的。基于这个“渐”的规律,出版人便有义务在当代学术的积累与整理上做一份工作,以助成学术之进步。这是我们出版此丛书的初衷。 新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来,中国学术界涌现出一批新学人。他们大多有过对社会动乱与变革的体察,受过“西风”渐欲迷人眼的种种思潮的冲激,有过放眼望洋的蹈厉,亦有过躲进小楼的沉潜。他们在80年代初崭露头角,继而渐趋成熟。90年代以来,这批学人更以一种成熟的心态,对新世纪的学术前景作了从容的思考。由此我们也就有理由期望他们在步入下一个世纪的时候,成为新世纪通博的学术大家。这样的大家是现代化中国所迫切需要的。因为一个民族,在其步入现代化的时候,倘不能对自身的存在作出健全、合理的解释与肯定,那便是崩溃的开始。学人的使命,究其根本正在于作出这样的解释与肯定。我们不能在拥有了技术之后却失去了精神。这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是可堪忧心的问题。

作者简介

梁治平,一九五九年二月生于湖北孝感,一九七八年入西南政法学院法律本科,一九八二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攻读法制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一九八五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一九八八年九月至一九八九年四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作学术

书籍目录

自序英国普通法中的罗马法因素“法”辨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文化的检讨法律实证主义在中国法律的文化解释清代的习惯法与国家法论清代的习惯与习惯法泛论国家的经济职能关于“进步”观念的几点思考寻求建立中国的法律学规范化与本土化: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发展面临的双重挑战市场·国家·公共领域《新波斯人信札》致读者的信《法律与宗教》译者序《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导言写在《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书后《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再版前言《法辨》自序《法辨》后记《法意与人情》自序法学盛衰说《法律的文化解释》代序“宪政译丛”总序主要著述一览表

章节摘录

“法”辨19世纪的历史法学派认为,一个民族的法乃是该民族以往历史和精神的产物,一如其语言和习惯。这个命题在下面意义上是正确的:作为文化要素的法和语言,都从各自的一方面反映出文化整体的特点。换言之,民族法与民族语言同是民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具有这种特定历史文化的鲜明性格。把一种文字译成另一种文字,常常遇到“词”不达义的困难。问题的产生可能不在于译者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也与语言自身的表现力无关,而在于根本不可能找到一个恰合其义的对应词。这正是历史、文化差异的反映,由这种差异而造成的语言上的微妙隔阂也许是永远无法消除的。语言总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这便是明证。把这个结论作为起点,可以展开更有意义的探索:由某些字、词的产生,字形、字义的演变、确定来把握特定的社会现象,再由表现于这些社会现象之中的历史、文化特质反观这些字、词的内涵,提供新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为我们所熟知的字、词将获得新鲜的意蕴,而我们对于相关社会现象的认识,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以下展开的正是这样一个过程,作为这个过程起点的,则是人们都很熟悉(至少人们自觉如此)的字: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梁治平自选集 PDF格式下载



梁老师的文章,主题鲜明~


不错,但还不能称之“大师”


值得一看,受益匪浅!


送货快,正版,便宜


自选集更能体现作者的治学路向。


独立的思考。
可惜与现实人事有些距离。


以前在图书馆借阅此书时,有淡淡的墨香,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这次到手的书感觉质量一般,有的地方印刷还有重影。此类书籍理应不会有盗版存在啊。百思不得其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