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解释学研究
2005-6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犹家仲
261
无
《诗经的解释学研究》是当代西方解释学的语境下,对中国的《诗经》解释传统进行了历时性的解读。在当代西方解释学理论的参照下,中国的《诗经》解释传统呈现出三种基本的解释形态:《诗经》解释本文与社会历史本文相协调的形态:《诗经》解释本文与读者(解释者)相协调的形态: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形态。 本书围绕着《诗经》解释传统的这三种形态。依照时间顺序展开论述。
导论 西方解释学参照下对《诗经》解释传统的阅读第一节 当代解释学的基本状态第二节 自然科学的解释与人文科学的理解第三节 经典阅读中的中西方传统第四节 解释学语境下对《诗经》解释本文的阅读第一章 先秦《诗经》解释观探讨一第一节 “不学《诗》无以言”的诗用策略第二节 “知人论世”与《诗经》解释中的历史意识第三节 “以意逆志”与“视域融合”第二章 《左传》引《诗》及赋《诗》的解释学研究第一节 《左传》引《诗》及赋《诗》语义分类简述第二节 “歌诗必类”与《左传》引《诗》赋《诗》的功能研究第三节 《左传》引《诗》赋《诗》中体现出来的意义观第三章 《孔疏》的解释学研究第一节 《孔疏》解释《诗经》的历史语境第二节 《孔疏》的基本解释理想第三节 《孔疏》中历史时间的连续性原则第四节 《孔疏》中的空间并列原则第五节 《孔疏》解释中体现的本文与历史事件同一的原则第六节 《孔疏》中的“疏不破注”与“效果历史”原则第四章 宋代经学中的怀疑风气与《诗经》解释的转型第一节 宋代学术思想中的怀疑倾向第二节 宋代《诗经》解释中的“本”与“末”第三节 《诗集传》对传统《诗经》解释观的发展第四节 朱熹解释《诗经》的基本原则第五章 现代文化学视野中的《诗经》解释第一节 《诗经》解释的新视域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兴”第三节 运用文化人类学观点对《诗经》中神话的研究结语附录一:参考论著附录二:参考论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