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医学是科学吗?

王一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一方  

页数:

285  

Tag标签:

无  

前言

医学与人文关怀一方先生的职业是出版和办报,可是,多年来,他对医学人文这个话题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作为出版人,他策划了医学人文系列丛书《柳叶刀译丛》,把西方正在兴起的医学人文学中的重要著作引入了中国。与此同时,他组织了围绕这一话题的系列对话,自己写作了若干相关文章,结集为《医学是科学吗?》一书。对于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我的心情已不止是赞赏,而更是感激。我之所以感激,是因为我亲身的经历,我的耳闻目睹,都早已使我强烈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事实上,不仅我如此,医疗腐败的现状也早已激起了普遍的社会不满。但是,迄今为止,这种不满的表达仍只限于受害者的自发投诉和媒体上的零星揭露,显得十分软弱。要使情况有真正的改观,就必须唤起社会上的强势集团、医学界的权威人士、有影响的公众人物都来关心这个问题,形成一种足以推动变革的自觉的社会压力。在一定意义上,王一方所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内容概要

  《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内容大部分直面医学的当代话题和当下事件,具有很强的现场感。《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对话体的叙述形式增加了阅读与思想的乐趣。医学究竟是什么?成为医学“当代性”追问的精神母题。《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就是对这一精神母题进行深入剖析和理性叩问,内容包括医学的本质、健康的内涵、新医学模式的烛照以及医学如何理解痛苦与苦难、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医生如何把握人道与人性、技术与艺术的张力,从而,在中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与现代医学职业生活之间续接上一条鲜活的精神脐带。每个人都有求医的体验,都有关于医学的基本理解,作为常识,医学既是科学、技术,又是人学、仁术。但是,当代社会,技术统治了医学,疾病被通透地探究,精细地处置,而痛苦却被无情地漠视,甚至被彻底地遗忘,医学的科学性、技术性与人文性、社会性被深深地肢解了,真理与真谛、正确与正义发生了冲撞,于是,引发了人们对医学目的、职业价值的怀疑、反思与批判。

作者简介

王一方,1986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医学硕士,资深医学编辑(编审),现供职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长期从事医学人文研究,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同济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著有《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等专著。论文、评论散见于《医学与哲学》、《中国文化月刊》(台湾)、《读书》、《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等报刊。近年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学信息导报》开设医学人文专栏,受到广泛欢迎,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作医学人文与健康传播讲座。

书籍目录

序言:医学与人文关怀自序:追求医学自身的生命感导言:医学为什么不是科学?疾病的启悟疾病是人生的课堂我们为什么不能热爱疼痛?“大夫,你只是观察,而我在体验”撒拉纳克湖畔的铭文萨斯会改变人类的疾病谱吗?中医的前世今生叩问“命门”“仁术”是靠不住的由臆达悟中医百年:甄变与彷徨中国医学如何诉说历史?思想史与学术史的拷打潜入思想的深井走不出的“中国式套箱”另一条迷途现代医学的精神贫困当代医学的精神激变失落的母题我们需要怎样的疾病观?离床医学的诞生现代医学这一百年医学与人性温度文学的歧路与医学中的镜像打起灯笼找证据谁有资格质疑还原论?被理解和误解的“进化”刺猬与狐狸柳叶刀的诱惑苏珊·桑塔格的洞识人与人之间的医学故事医学的人文表情医学职业生活的镜与灯病人的脸闯入者维纳斯的忧伤达·芬奇的杂学与融通蒙娜丽莎的“病情”越来越重文化画布与医学风景美国医学的玫瑰色一位生物学家的搬家史及其学术扩张史通往纯粹的羊肠小道“胡闹”的意义跋一:呼唤人的医学跋二:“穿白大褂的来了!”

章节摘录

疾病的启悟疾病是人生的课堂蒙田随笔与医学人文关怀王一方 蒙田(M0ntaigne,1533-1592),一个中国读者熟悉的名字。他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那充满隽智却又冗长的《随笔集》似乎专供娴雅之士们消受,终日劳碌如工匠的医学圈中人士鲜有人通览(除非逃出医学遁人文学殿堂的“叛徒”,无论西洋东海,弃医从文者为数不少)。不过仍有一批颈上挂着听诊器,腋下挟着一本《蒙田随笔》的白衣客,譬如以《最年轻的科学》、《细胞生命的礼赞》闻名的美国医学家刘易斯·托马斯。他平生最喜欢两位文坛大师的文字,一位是蒙田,另一位是莫里哀。托马斯有个习惯,每读到佳胜处就在那一页折一个角,连续八年的反复阅读,书的一大半都被折了角,书墩在案头上,成了两倍厚。而对于未折角的部分(如雷蒙·塞邦赞)又吸引他写了一则长长的随感,篇名就叫《常读常新话蒙田》。这大概是我读到的唯一一篇由职业医生写的谈蒙田的文字。闭上眼睛想想,托马斯又何尝只是目啖蒙田的文字,分明在追慕蒙田的禀性.崇尚怀疑,信笔抒臆,问一些古怪的问题,写一手优雅的随笔,而且并未误了主业。医生做到这个份上,职业上成就辉煌,外加才识情趣,文采飞扬,实在是一种境界。如果说蒙田无止境的怀疑是一支利剑,那就少不了要舞向医学。不必为蒙田披上什么百科全书式大师的外衣,就知识与修养而言,蒙田基本上是一个医学的门外汉,尽管他常常以医生的口吻谈话,但他是一位病人,一位有丰富内心体验的病人,一位怀疑一切既成的解释与成规的思想者,所以他对医学的反思是有辉光的,也是有慧根的,正因为他的叙述与评论是非职业的,因而也不会因医学知识400年来的更新而失去意义。聂精保 1578年,蒙田《随笔集》第一卷即将竣笔,此时他首次发作了肾结石症,其后反复发作剧烈的肾绞痛,尿血等症状使他一次次陷入极度的躯体痛苦、心理矛盾与幻象丛生之中,也给他的人生涂上一层厚厚的忧愤色彩,可以说他随笔中透出的特殊敏锐与冷峻姿态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疾病的体验。从第二卷开始由这种体验出发谈人生彻悟的篇幅也相应地增加了,第一卷中只是以文献中的个别医患例证来作比喻、调侃。叙述起来也显得轻松,分明是在叩问历史、叩问理性,而不是在叩问自我、叩问家世。从第二卷开始,明显的变化不仅只是说病谈医的篇幅加大了,而且还有大段大段的个人病患经历与体验的倾诉,以至于其后的评论家批评他过分的自怜,譬如对家庭病史的追溯。蒙田的结石症以及对结石症发作时的恐惧来自父亲的遗传,他父亲即死于结石症,而且最后的岁月非常痛苦,但蒙田发病较其父亲早,受病患折磨的时间更长。他父亲67岁时才首次发作,7年后死去,而蒙田45岁时首次发作,59岁病逝,带病生活了14年。这些年间,他改不了喝白酒、嗜牡蛎的饮食习惯,所以病情日趋严重,发作也更频繁。后来他大概也有所省悟,但如他随笔中所列举的若干位古代圣贤一样,“不论如何智慧,终究在酒的力量面前投降”。痛苦万分时,蒙田曾想到自杀,他引述普林尼的话说:“只有三种病痛让人有权利自杀以求解脱,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尿道结石。”最终他并未走自杀的路,但死亡的阴影一直笼罩着他:“我感到死亡每时每刻都卡住我的喉头或腰部……”以致每次外出旅行,每在一处房舍停留时都要担心自己是否会在此病倒并自在地死去。依当时的医疗条件,无法进行各种排石、取石与碎石手术,蒙田便只能在遭遇医学中一次次失望,重新回到苦难的咀嚼与死亡的冥想之中,不过这之间又多了一个精神命题便是拷打医学。由此形成蒙田式医学人文关怀的三个侧面,品味苦难、直面死亡与无医自处。王一方 蒙田没有太多的笔墨细叙躯体的痛苦,只是诉说他跟最坏的疾病交上了手,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痛苦非凡的疾病,并声称他对此特别敏感,简直不堪忍受,而且坦言在痛苦面前应摒弃那种虚假做作的“镇定自若、不屑一顾”。要自由地发泄,“处在这种紧要关头。还要在行动上瞻前顾后,那是残酷的自虐”,“如果肉体在呻吟时能减轻痛苦……就让它呻吟;如果身子高兴颤动,就让他自由转动;如果高声怪叫会让痛苦像烟雾似的散去,或者可以转移我们的苦恼,就让他喊个够”,“剧痛之后,尿道放松,不再针刺似的难受,我又迅速恢复常态”。没有真切的体验,很难有如此细微的感受。伴随躯体与行为改变的是心理上的懊丧、萎靡与幻觉,蒙田曾幻想像西塞罗那样“在梦里搂着一个女人,醒来发现自己的结石已经排出落在床单上”。奇迹自然不会出现。如果蒙田的体验仅仅停留在躯体和心理层面,那么就与凡夫俗子没有什么区别了。作为怀抱怀疑论观念的哲人,他不会就此停止思索,他要消解和重建每一寸关于病患过程中各种体验的解释。即把一切观点和一切行为都视为荒谬之谈而加以摒弃,同时又努力使我们不能将任何一种观点和任何一种行为视为错误而加以摒弃。蒙田这样写道:“哲学应该让痛苦从口头上怯懦地表现出来……哲学要改进我们的理解,那就不要控制我们的理解,在忍受肾脏绞痛的时候,要让灵魂保持清醒。维护惯常的思维,压倒痛苦,忍受痛苦,不要让它可耻地俯伏在痛苦的脚下,战斗使灵魂发热燃烧,不是萎靡颓唐,要让灵魂能够交流,甚至达到某种程度的对话。”这里的“哲学”分明是怀疑论的观念,“灵魂”是体验主体,“痛苦”是附加物。“战斗”(怀疑)、“交流”、“对话”也只是过程与仪式,“理解”更是一个活结,病患与痛苦、医生与医学、行为与知识都需要理清、解脱,但终极命题是死亡。所谓“探究哲理就是学习死亡”,死亡是一切痛苦的解药。而痛苦又是生与死之间的谅解与妥协。在蒙田肾绞痛发作的时候,他感觉到一手牵着痛苦,一手牵着死亡,“病痛愈是逼得我走投无路,死亡愈是令我镇定”,“我从前是一丝不苟地为着生而生,病痛解除了我对生活的这种理解……如果痛苦一旦压倒了我的力量,那是催我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死的热爱与期望”。于是,病人蒙田的体验进入了新的疆域和境界,那便是“直面死亡,向死而生”。在蒙田看来,谁教会人死亡,就是教会人生活。他曾发愿要编一部死亡评论集,其实他的随笔集中就有大段大段讨论死亡的内容,包括理解死亡、想象死亡、直面死亡若干个层次。在他看来,首先死神并非面目狰狞;其次,死亡并不痛苦,它恰恰是在中止痛苦。因此,面对死亡不必恐惧,“如果死亡来得突然和凶猛,我们根本来不及害怕,如果不是猝死,我发现,随着疾病的加重就自然而然地把生命看轻了”。而时常想象死亡,把它看做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实际上就是在与死亡作斗争,使它丧失了对我们的强大优势,“死神在哪里等待我们,是很难确定的,我们要随时随地恭候它的光临,对死亡的熟思就是对自由的熟思,谁学会了死亡,谁就不再有被奴役的心灵,就能无视一切束缚和强制。谁真正懂得了失去生命不是件坏事,谁就能泰然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所以说,在生活中,与其背向死亡,被死神追逐,不如直面死亡,把它拦住,与其共斟。聂精保客观地讲,对痛苦与死亡的豁达会影响人们对医学的热衷。在一些人看来疾病的过程不过是痛苦与死亡的接力,最终掐灭痛苦的不是医学而是死亡。柏拉图曾经认为律师和医师都是国家的祸害,蒙田对医学与医师也表现出相当不恭敬,据回忆他的反感是祖传的,他的祖先就天性讨厌医学,顽固地持一种“无医自处”的姿态。蒙田也坚持这一立场,他的随笔集中罗列了一打古代圣贤对医学的反诘及“无医自处”的例证,并声称:“并非药苦而拒绝医学,他认为为了恢复健康再痛苦的烧灼和切割都是值得的。”他对“无医自处”的执著一方面是出于对人类自然力的崇尚,另一方面是对医学知识水准与医生行业规范的怀疑。16世纪的法国医学基本上是基于经验,实验医学刚刚萌芽,鲜有成功的探索,对于饱受结石症折磨的蒙田来说,它既未表现出良效(有用),又未能在他怀疑论目光审视下显出理性的完美(有理),自然要遭到他的奚落与轻视。尤其不能容忍的是许多医生缺乏对疾病的体验,只是一味地妄言机理。因此,蒙田劝诫医生们要重视病人的体验,因为这些体验是纯粹的,未受虚妄的理论“污染”,同时要尽可能地体验疾病,“要当真正的医生,就必要亲自患过他想治愈的所有疾病并经历过他应判断的所有事故和病情……我真愿意信任这样的医生”,看书郎中常常是靠不住的。蒙田所倡导的无医自处大概是针对这类人当道而发的激愤之词吧!当然也并不排除他的偏见。这种偏见多半源于他的怀疑论哲学,一部分源于他显赫身份的话语特权。不仅只是蒙田,比他后起的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同样是一位饱受病患折磨的哲人)都持同样的看法:我们正与我们并不掌握其奥秘的世界连在一起,我们既不可能停留在自我之中,也不可能停留在事物之中,而是应该不断地从事物走向自我,从自我走向事物(一种主客体交融、物与神游的境界)。这便是蒙田精神深处的理性辉光。40年过去了,现代医学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结石症可以轻易治愈,而且还能置换各种器官,直至换肤换性。

后记

呼唤人的医学说说王一方的“私”心“杂”念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患病后无助地赶往医院,几个小时身心俱疲地排队挂号候诊后,面对的是训练有素的医生例行公事的冰冷提问和检查。“医术仁术”,然而,现代化的医院设施常与令人心寒的职业冷漠形成巨大反差。“医学倘若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就会失去应有的人性温度。”王一方相信医学不只是科学,更是人学。现代科学技术引入医学后技术因素大大膨胀起来,而人道因素没能得到相应的改善和张扬,于是出现了失衡,出现了过分商业化、技术化的倾向。与此同时,我们的医学院校教育也在越来越追求纯粹的技术知识的攀升,对于中国的医学人文传统以及西方医学中源于古典人文主义与宗教的普爱精神都比较隔膜,掌握的只是一些工具性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例如在医学课程中开设讨论课,就莫里哀戏剧中的某个医生形象或蒙田随笔中的“无医自处”观点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医学这一职业的社会意义,关注隐藏在医术之后的文化、伦理物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因为我亲身的经历,我的耳闻目睹,都早已使我强烈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医学人文)的迫切性。事实上,不仅我如此,医疗腐败的现状也早已激起了普遍的社会不满。要使情况有真正的改观,就必须唤起社会上的强势集团、医学界的权威人士、有影响的公众人物都来关心这个问题,形成一种足以推动变革的自觉的社会压力。 ——周国平 我偶然读到一篇题为“当代医学的挑剔者”的文章(作者王一方),其中提到一位名叫图姆斯的哲学家,以其自身罹病的经验,写了一本书《病患的意义》。文中介绍的图姆斯对现代医学的“挑剔”,真是准确又简洁地说出了我想说而没能说出的话。   ——史铁生 中医不是科学,也不是“伪科学”,而是“如科学”……“如科学”是一个境界,是一个包含中国智慧的“类知识”,是在科学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维度……科学讲求普遍性的规律,中医则是历史经验,是地方性知识,它不是普遍性知识。   ——王一方


编辑推荐

《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由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著名文学家史铁生联袂推荐!当代西方人文主义在中国医学中最集中的思想成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医学是科学吗? PDF格式下载



这么好的书,居然很多人都看不懂,太可惜了!比作者在北大出版的《医学人文十五讲》要好,在中国医学人文的书你还能找出更好的么?


有些内容充斥着什么什么主义 什么什么愿景 不好好说话 表达的意思还是值得一看


发货速度,和书的质量都还好,只是封面太脏了


非常不错的一本人文医学书 很受启迪 关键是写得很生动 文字很吸引我 唯一不满的一点的 我是买了送人的 但封面有点污渍 可能是包装人员的手指印 不过用橡皮擦还是把印擦掉了 


本身我是学医的,有一定的医学背景,本书主要是医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读起来有点难度,哲学的东西有些难懂


中医不是科学,又整个什么恶心的“如科学”概念。这不白么


  很早以前就有一个美国人写过和这一样的文章,听一位我们专业的老先生给我讲过。中国真的没有原创了...写东西也都是翻译点外国的著作。
  听一个朋友说(其老板巨牛),每次发综述的文章的时候,都是找一篇比较新的国外文献一翻译,就投出去了,连我们的很多老师都这个样子,中国人还科什么研!我们的传统,文化,根子里面,就没有科学这根弦,那就别装了...累不累!


  前段时间生病,去医院看病,被几个庸医差点给折腾死。你说,是不是去看中医了?恰恰相反,我看的都是西医大夫。我不相信中医,妈逼的,这次我连西医都不相信了。一怒之下,我买了这本《医学是科学吗》,书写的还挺有意思,从人文眼光看医学,土摩托看了之后肯定不高兴。我觉得,换一个角度来看医学也挺有意思,至少生病的时候可以跟那些庸医辩论一下,你丫凭什么科学依据乱开药?
  
  请见:http://www.wangxiaofeng.net/?cat=14


  几年前,当我从同事那里知道一方先生早年学医的时候,这位曾经的“王大夫”已然是一位医学人文学者与传播者。在当时,他的医学背景的揭晓令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对医学人文如此专注。我猜与我那时的想法相同的人一定大有人在,所以一方先生为他的新书《医学是科学吗?》撰写自序的时候,首先就把这一点拎了出来:“其实大部分有医学知识背景的人都漠视医学人文学科,认为是一只‘不下蛋的鸡’,说起来,我还真是个例外。”
  当大幕拉开,却无人喝采,以我偶尔闪现的“小人之心”观之,这多少会令“不务正业”的“王大夫”有些知音难觅的落寞,但是一方先生看到的远不止于此,在他自己看来,医学人文研究在医学同行中难得共鸣,这并“不只是某位研究者个人遭际上的惆怅,更是一个学科的无奈”。
  但是医学人文真的只是一只“不下蛋的鸡”吗?
  
  考察20世纪医学的历史,可以约略看到两个关键词,其一曰“技术”,其二曰“利益”。二者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这一个百年的“医学”。
  先看“技术”——这应该就是传说中那只“会下蛋的鸡”。回首20世纪医学的历史,从诊断到治疗,新发现、新发明与新技术的引入改变了医学的面貌,这一个百年,医学进步所挽救的生命比以往任何一个世纪都多,多半也是医学赢得最多喝采的一个世纪。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197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两位工程师,他们毫无医学背景和生物学背景,却因发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而获此殊荣;而与此相反,“彰显巨大人道主义影响和人格光辉”的史怀哲医生却只能得到诺贝尔和平奖。此事乍看关乎奖项分配,但其深层影响则在于“助长了医学中的技术主义倾向”。有技术撑腰的医学因此平添了些优越感,而原本人与疾病的恩怨、人与人之间的求医问诊故事也因此更换了主角。
  很多人大概都有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看病,和医生说不上两句话,一大迭检查申请单已递到眼前;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不同楼层与不同楼栋之间穿行,面对不同的仪器,然后用那一大迭检查单换回一大迭资料报告。仪器成为医者与患者之间冰冷的中介,而医与患之间知识信息的不对等则令患者的声音成为非主流的、微弱的甚至缺失的。
  再看“利益”。当药物与检测仪器渐渐成为健康与医疗的代名词,过度治疗的问题正在浮出水面,而这与医药产业背后巨大的经济利益相关。美国医学记者Shannon Brownlee在其2007年的新书《过度治疗:太多药物为何令我们更加病态与贫穷》(Overtreated: Why Too Much Medicine Is Making Us Sicker and Poorer)中,曾就技术与药物的滥用与过度使用问题进行过深入调查与研究;在该书作者看来,药物与仪器尽管越来越先进,但人们并未因此而获得更完善的保健与护理,恰恰相反,政客—医药工业的利益盖过了患者的利益,由于这种利益组合的存在,一方面有钱人们被诱惑着将银子投向不必要的治疗程序,而另一方面,那些无法一掷千金的人们则被随随便便打发了事……。这虽然是美国人书里写到的事,但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就在我们的身边,诸如此类的事也正在每时每刻发生着。而且即使已经一次次见诸报端,患者们却仍然无可奈何。在一次次被“宰”被欺骗之后,在越来越多的人眼中,医生已经不再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医院已经不再是扶危济困的圣洁之所——前些年一方先生早就说过:医学已经严重透支了患者的信任。
  
  在“离床医学的诞生”一文中,一方先生这样写道:“我们正在缝制一件皇帝的新衣,人们却毫无警觉,大凡明眼人都能发现,现代临床诊疗的发展过程,是在职业化、技术化催生下刻意去主观化、去情感化,不断追求客观化、符号化、数字化的过程,本质上是离床化的历程,也是患者身心体验被抛弃、被遗忘的历程,是人类痛苦的失踪史。问题还不在如此,而在于对此毫无反省和批判,并且将这份技术主义(还夹杂着消费主义的牵引)的迷失视为进步的必然趋势。”当技术至上和利益的追求与实现裹挟着医学穿过欢呼的人群,陷落的不仅是医学本应包含的人性的温度,还有医学本身。
  而医学人文正如同欢呼人群中始终保持着冷静与警觉的那双眼睛,又或者是技术时代的另一种声音,当大多数人为这个时代的医学欢呼时,它的声音也许有一些些不合时宜,但却意义深远。
  以人文的名义反省现代医学,这在《医学是科学吗?》和《人的医学》两书中,首先是通过对一连串问题刨根究底般的追问而实现的。“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为什么不是科学?”“医学究竟是什么?”这样的追问,并非为了学究式地修订字典中的一个词条,而是要在这样的追问中重新找回现代医学逐渐失落的人文表情。正像每一种表情都牵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医学的人文表情所映射出的正是医学最核心的气质: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感知,对痛苦的倾听与理解,对病人权利的尊重,它超越于知识与技术之上。为现代医学寻回正在失落的人文表情,这不仅是患者的福祉,更是医学自身成长之必需;而当这种反省来自医学界内部则显得尤其珍贵,它标示了一种成熟的批评氛围,正像所有其它学科一样,医学注定要在批评中成长。照我的理解,一方先生所谓之“学科的无奈”,其意味应正在于此。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这是一段镌刻在撒拉纳克湖畔墓碑上的铭言,在一方先生的书中,这段话不只一次地被引用。反复品读,就读出了仁厚与谦卑。其实,它不仅是一位医生所理解的医学的目的,应该也是医学的智慧吧。
  阖上书的时候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也许医学人文的确是一只“不下蛋的鸡”,因为它根本是一只雄鸡,在狂欢夜过后的黎明唱将起来,提醒众人去思考去反省一些被漠视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关乎医学的成长与未来。一方先生说:“在医学人文主义的‘营盘’里,我最想当一名‘号兵’,向着义勇军们吹响人文主义启蒙的号角。”虽然他自谦“自家功夫修炼不济”,而将“号角”换作了“丝竹”“蓝调”的“低吟浅唱”,意义其实大抵相似吧。
  


  序言:医学与人文关怀
  ○ 周国平
  一方先生的职业是出版和办报,可是,多年来,他对医学人文这个话题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热情。作为出版人,他策划了医学人文系列丛书《柳叶刀译丛》,把西方正在兴起的医学人文学中的重要著作引入了中国。与此同时,他组织了围绕这一话题的系列对话,自己写作了若干相关文章,结集为《疾病是人生的课堂》一书。对于他在这方面的努力,我的心情已不止是赞赏,而更是感激。
   我之所以感激,是因为我亲身的经历,我的耳闻目睹,都早已使我强烈地感觉到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事实上,不仅我如此,医疗腐败的现状也早已激起了普遍的社会不满。但是,迄今为止,这种不满的表达仍只限于受害者的自发投诉和媒体上的零星揭露,显得十分软弱。要使情况有真正的改观,就必须唤起社会上的强势集团、医学界的权威人士、有影响的公众人物都来关心这个问题,形成一种足以推动变革的自觉的社会压力。在一定意义上,王一方所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本书中的大部分对话和文章是围绕《柳叶刀译丛》所收的西方医学人文学著作展开的,这些著作的作者基本上是医学专家或医生,我觉得这个事实本身就很说明问题。倘若没有深厚的人文传统的底蕴,就不能设想在医学从业者中会涌现出这么多用广阔的人文眼光反省现代医学的人来。因此,对现代医学非人化倾向的反省本身即证明了人文传统的源远流长。这与西方思想界对于现代性的整体反省的情形是一样的,每当看见有人从这种反省中引出东方文化优越的结论,我就不禁感到滑稽。
   医学人文对于现代医学的反省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化,不把病人当人,只看做疾病的载体,医疗技术施与的对象。由此而产生了一系列后果,包括把病人与亲情隔离开来的医院体制,医患之间的没有交流,对于病人的体验毫不关心,等等。二是商业化,也是不把病人当人,而只看做消费的主体,尽可能多赚钱的机会。在这方面,西方社会的一个典型现象是,医生、律师、制药商组成利益共同体,诱导医疗消费,制造保健市场,导致医学边界的无限扩张。作者把这两个方面概括为:因为科学的贪婪和商业的贪婪,现代医学失去了生命感。针对于此,反省者们强调了两个基本观点:第一,医学不只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所面对的是整体的人,应该确立以患者生活为中心的治疗目标;第二,医疗权是基本人权,医疗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要方面,病人权利应该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反省的目标是要让医学回到人本身,明确一个其实很简单的真理:病人不是病,而是人,是有着自己的全部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的活生生的个人。
   在我们这里,治病不治人、认钱不认人的情况肯定严重得多。正是在医院里,人们最经常地感觉到自己不被当做人对待的屈辱。这当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毋宁说是中国转型时期权力与资本畸形结合的腐败现象的一个侧面。从文化上分析,则正如本书对话者之一陈可冀院士所指出的,中国医学的人文传统早退了,西方医学的人文建构又迟到了,形成了医学中的人文空白。
   要培育医学的人文关怀,医生素质的改善无疑是关键一环。一个医生只有当他自己不是一架医疗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着广泛兴趣和活泼感受的人,他才能相应地不把病人当做疾病,而是当做完整的人来对待。作者在书中谈到,美国医生爱写自传体著作,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总会遇到许多新鲜事,思考许多怪问题。在西方的医生中,当然也有大量的片面技术型和平庸谋生型的人,但的确有比我们多得多的有着广阔人文视野的真正的知识分子,正是这些人构成了西方医生的核心,引导着西方医学的人文方向。我由此想到,如果要在中国医学界寻找这样的知识分子,恐怕多半是在像陈可冀先生这样崇尚知识、情感、道德合一境界的老一代医学专家中,或者还可能在从西方不但学到医术而且真正受了人文熏陶而归来的年轻医生中。我期望这两种力量联合起来,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着手,在医务人员中培植陈可冀先生所提倡的非职业阅读的风气,如此持之以恒,有朝一日也许能够形成中国医学界的人文核心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还是不应该道听途说比较好。王一方原本是从事出版编辑工作的,后来转向医学的人文反思领域。他不是做科学的,应该说是做哲学的。


本人看的意犹未尽~~~~


恩,可能是我才疏学浅,不适合度这些很理论的东西吧。


庸医见多了,就麻木了


不过,医学还是很有魅力的。包括中医。


西医不仅仅是庸医,连科学都算不上,如果有缘读完倪海厦的书就懂得了。


写得好啊!


医者仁心也
然而现在很多医生唯利是图了


从喷嚏网看《黑洞》,网页推荐这本书,来到这里看到这个评论。
书还没看,但看到这个评论已经有收货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