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创新的起源和动力
2006-12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耀德
131
176000
无
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 关于技术创新的源泉,自从“单向”的“技术推动”模型被否定之后,科技(发展)这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性的力量”被轻描淡写地放在引发创新的众多因素之中,使人们很难看出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而以后关于技术创新源泉的研究。仿佛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把科技变化这种显而易见的源泉(或创新机会)放在一边,找出其他更让人耳目一新的动源,似乎只有“耦合的”、“互馈的”的多因素组合才能全面地说明创新的源泉所在。本书则具有强烈的“还原论”色彩以及“复旧”倾向,认为科技足技术创新的基囚.科技发展和变化则类似于生物进化山的基因变化,是源泉。而其他众多因素则类似于环境的作用,对这种变化起到推动和选择的作用。这种观点无疑会受到很多批评甚至根本性的否定,这也正是我们希望的,因为这样能加深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使我们能更为痛快地放弃这种复旧倾向。 “技术推力”和“需求拉力”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应包含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创新的机会问题,一个是对机会是否去寻求和利用的问题。我们把社会需要、需求、市场需求看成是比技术推力更为基本的动力。但是,这种动力仍具有相对性,只有当它们转化为人们“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之后,才形成真正的创新动力。 人类社会一直充满了各种需求,有些需求被满足了,有些需求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有些需求消亡了,有些需求又不断产生。因此,泛泛的、抽象的人类学意义上的需要或需求,在对技术创新的动源的讨论中,并不具有学理上的意义。只有有效的、能够形成“目的 手段”关系链的需求,才可以被用来作为技术创新领域的研究对象。对思格斯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论断,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后面的“更能……”,还要注意前面的“……一旦有……”。 人类社会并非只在“需要——满足”之间徘徊。而是创造性地满足需要并且创造需要。上帝并没有为人们预设倾听贝多芬音乐的需要,相反,正是贝多芬的非凡创造激发了我们对古典音乐的强烈兴趣和需要。艺术并不“内生于” 种预设的、既定的需要,科学(甚至技术)也是如此。否则,那些强调“社会需要”的民族可能更早地产生近代科学和现代技术。如果艺术、科学、民主都是因预设、现成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就很容易在它们与经济(市场)之间形成关系链,但实际情形不可能如此乐观。相反,更多的情况是,科学(技术)产生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艺术产生对艺术的需求,民主产生对民主的需求,激发需求远胜于等待需求的成熟.近代以来的商品生产,似乎包含了这样一个特点:生产者有断地在“劝说”人们:需要购买某种东西。
王耀德,1964年12生,2001年毕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科技哲学,技术创新理论与科技术政策。
总论篇 绪论 一、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力和科技推力的关系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二、关联的问题及本书的主要观点、篇章结构 第一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史考察(上) 一、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的必要性 二、技术和技术的历史划分 三、古代技术和“科学” 第二章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史考察(下) 四、近代科学和技术 五、现代科学和技术 六、总结 第三章 从技术和创新起源考察需求拉力与科技术推力的关系 一、需求及需求拉力论的经济学考察 二、科技推力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起源 三、结论:技术发展的相对自主 第四章 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考察需求拉力和科技供给的关系 一、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动力机制 二、经济系统对科技的有效需求是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 三、需求拉力与科技供给的关系专论篇 第五章 论从科学中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主体的不确定性 一、美国和日本历史上的成功——不能用“拿来主义”解释 二、当今从科学供给获得技术收益的主体的不确写性有所减少 三、科学研究的产出为什么不是免费物品 四、日本、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及欧洲小国基础研究的实践 五、关于科学研究的“经济效益”的基干实证研究 第六章 两种体制改革与我国科技投入——经济建设对科技的有效需求不足 一、计划经济时期(1978——1985年)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期(1985——1991年)——经济体制改革与科技体制改革 三、市场经济及其转轨时期(1992年以后)——计划机制的削弱、市场机制尚未完善 第七章 论“面向经济建设”的科学技术——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以及科技投入不足下的“供给”政策 一、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的局面早已形成 二、“面向经济建设”与我国基础地位的削弱 三、应“抓两头、促中间” 第八章 科技体制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 一、科技“生产”的特殊性 二、科技体制改革必须依赖经济体制改革
无
快递很快!都是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