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

魏闽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魏闽  

页数:

28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现在国内越来越重视历史风貌保护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相关项目也随之增多。然而,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大多数的建筑师仍缺乏相关经验。当他们接手一个历史建筑项目时,在全过程中应经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应完成哪些工作?涉及哪些保护和修复技术?又有哪些工种与之配合?魏闽编著的《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从柏林到上海》将就以上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
  本书参照柏林的规范系统,将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划分为四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前期调研”一般由历史调研、照片汇编、建筑测绘、建筑检测与专项鉴定等5部分工作组成。“第二阶段——设计阶段”包括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扩初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等4部分工作。“第三阶段——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准备、施工协作、施工管理、施工工艺与技术等4部分工作,将在第8、第9章中进行简要的介绍。“第四阶段——资料汇编与归档”,将在第10章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书摘录了大量的建筑实例(包括图片与照片),其中大部分是由笔者工作过的三家公司(柏林西部工作室、柏林“布赫和施特劳维茨”历史建筑修复师事务所、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一手资料,另外一些则是由笔者亲手绘制的图纸和拍摄的照片。希望《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从柏林到上海》能为致力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建筑师与修复工作者,以及广大历史建筑爱好者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书籍目录

第一阶段:前期调研
1 历史调研
1.1 为什么要进行历史调研?
1.2 历史调研的内容
1.2.1 建筑基本信息
1.2.2 建筑与产权变更状况
1.2.3 社会历史背景
1.3 历史调研的媒介与资料类型
1.4 柏林市历史保护建筑数据库
1.4.1 历史保护建筑名单
1.4.2 柏林市MIDAs历史保护建筑数据库
1.4.3 历史保护建筑地图
1.4.4 历史建筑的保护价值定位
1.4.5 历史保护建筑状况描述
1.4.6 历史保护建筑基本数据
1.5 从文史资料中调研历史
1.6 从老照片中调研历史
1.7 由谁负责历史调研的工作?
2 照片汇编
2.1 照片汇编的三个基本工作阶段
2.2 照片汇编的对象、照片类型及深度要求
2.3 如何选择合适的照相器材装备?
2.3.1 拍摄历史建筑时对照相器材的特定要求
2.3.2 重要性能参数
2.3.3 推荐器材
2.4 彩色照片的色彩体系
2.4.1 NCS
2.4.2 KEIM
2.4.3 KODAK
2.5 照片与胶卷的编号方法
2.5.1 第一类照片编号方法——编号不在照片内
2.5.2 第二类照片编号方法——编号在照片内
2.5.3 胶卷编号方法
2.6 照片汇编的基本格式与排序方法
2.7 文本与底片存档
2.8 由谁负责照片汇编的工作?
3 建筑测绘
3.1 欧洲建筑测绘历史概述
3.2 建筑测绘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3.2.1 常用测绘工具和仪器
3.2.2 勾画草图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3.2.3 测绘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3.2.4 测绘质量是关键
3.3 建筑测绘的四类深度要求
3.4 建筑单体测绘(实例解析)
3.4.1 建筑单体测绘流程概述
3.4.2 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3.4.3 定编号
3.4.4 定1 m标高线
3.4.5 测绘(或校核)平面图
3.4.6 绘制精确平面图
3.4.7 测绘立面图与剖面图
3.4.8 测绘门窗大样图
3.4.9 测绘细部大样图
3.5 三维坐标测量
3.6 建筑损毁状况测绘
3.7 计算机辅助制图
3.8 摄影测绘学
3.8.1 摄影测绘学简介
3.8.2 摄影测绘学的操作方法与步骤
3.8.3 摄影测绘学优缺点分析
3.8.4 摄影测绘学的应用
3.9 建筑测绘方式探讨——是否能用全自动机械化测绘完全取代人工测绘?
3.10 由谁负责建筑测绘的工作?
4 建筑检测
4.1 为什么要进行建筑检测?
4.2 “检测节点”与检测方法
4.2.1 什么是“检测节点”?
4.2.2 “拎删节点”类型
4.2.3 检测方法
4.2.4 “检测节点”编号方法
4.3 建筑检测目标
4.4 常用检测工具和仪器
4.5 建筑检测一般流程
4.5.1 建筑检测流程简介
4.5.2 基础资料的收集与研究
4.5.3 如何发掘“检测节点”?
4.5.4 如何分析“检测节点”?
4.5.5 “检测节点”资料汇编
4.6 检测报告
4.7 由谁负责建筑检测的工作?
5 专项鉴定
5.1 结构鉴定
5.1.1 结构鉴定概述
5.1.2 结构现状鉴定
5.1.3 承重墙鉴定
5.2 木材鉴定
5.2.1 木龄学检测
5.2.2 木材的生物败坏检测
5.3 其他建材鉴定
5.4 建材损毁状况鉴定
5.4.1 建材损毁的因素
5.4.2 抹灰损毁的类型
5.4.3 砖墙损毁的类型及其过程
5.4.4 建材受可融盐侵蚀的类型及其过程
6 特殊工种的介入——历史建筑修复师
6.1 历史建筑修复师的培养过程
6.2 培养历史建筑修复师的重要性
6.3 历史建筑修复师的工作重点
6.4 历史建筑修复师所采用的前期调研方法
第二阶段:设计阶段
7 概念、方案、扩初与施工图设计
7.1 历史建筑设计的一般原则
7.2 确定建筑及其构件的价值
7.3 确定保护和修复的类别
7.4 为所有亟待保护和修复的建筑及构件列表
7.5 初步拟定需拆除的建筑构件
7.6 确定修缮方法
7.7 历史建筑的功能定位
7.8 历史建筑设计实例解析
7.9 拟定历史建筑设计修复导则(实例解析)
7.9.1 结构设计
7.9.2 屋面设计
7.9.3 外立面设计
7.9.4 室内设计
7.9.5 门窗设计
7.9.6 景观设计
7.9.7 设备设计
7.9.8 节能设计
第三阶段:施工阶段
8 施工准备、施工协作与施工管理
8.1 施工阶段的深度要求
8.1.1 施工准备深度要求
8.1.2 施工协作深度要求
8.1.3 施工管理深度要求
8.2 施工合同明细表
9 施工工艺与技术
9.1 建筑构件的临时保护措施及拆除技术
9.1.1 建筑构件的临时保护措施
9.1.2 拆除技术
9.2 结构施工工艺与技术
9.2.1 历史建筑结构加固原则
9.2.2 结构加固方法概述
9.2.3 混凝土结构加固
9.2.4 砌体结构加固
9.2.5 钢结构加固
9.2.6 木结构加固
9.3 建材清洗技术
9.3.1 清洗对象
9.3.2 清洗方法
9.3.3 清洗效果
9.4 墙面施工工艺与技术
9.4.1 砖墙施工工艺
9.4.2 卵石墙面施工工艺
9.4.3 粉刷墙面施工工艺
9.5 门窗施工工艺与技术
9.6 常见建材的保护与修复工艺
9.6.1 石材的保护与修复工艺
9.6.2 建材排盐
9.6.3 修复工作中常用的化工产品
第四阶段:资料汇编与归档
10 资料汇编与归档
10.1 资料汇编与归档简介
10.2 资料汇编与归档的具体内容和深度要求
10.2.1 优秀历史建筑概述
10.2.2 对资料汇编工作的简要介绍
10.2.3 现有资料列表
10.2.4 照片汇编
10.2.5 图纸汇编
10.2.6 室内汇编与说明
10.2.7 阶段性成果报告
10.2.8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对上述4—6点的完善和补充
10.2.9 最终成果报告
附录:“汤姆叔叔大街91号”照片汇编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彩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在考察基地现场的同时,还需按图纸资料核对实物;观察建筑有无倾斜、裂缝、钢筋锈蚀等结构破损,查看建筑使用方已发现的问题,对建筑物质量进行初步调查,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确定检测方案和重点;如果在现场考察时发现重大结构安全隐患,例如:建筑地基基础滑移或倾斜、梁柱等主要受力构件严重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建筑使用方暂停使用,马上采取相应急救措施。 仔细聆听建筑使用方介绍建筑物历史,了解建筑何时施工、何时竣工、历次修缮及改造、用途变更、使用条件改变以及受灾等情况。有条件找到施工单位当事人的,可了解一些施工中的信息。询问建筑物是否遭受过外界破坏,使用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今后的使用目的和用途。 向建筑使用方索要建筑物档案,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设计计算书、设计变更记录、施工图、施工及施工变更记录、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定点观测记录、事故处理报告、维修记录、历次加固改建图纸等。这些资料收集得越齐全,越有利于对建筑物的结构状况作出准确判断。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由于建筑使用方几度转手,辗转交易中档案资料保存不全,甚至有一点资料都找不到的情况,这在无形中增大了结构鉴定的难度。 该步骤是结构鉴定的关键,主要鉴定内容有: (1)建材强度: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而言,主要是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有多种,目前工程中较多采用回弹法和钻芯法。回弹法是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采用回弹仪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弹击测量,计算得出混凝土强度。此法类似于用温度计量测体温,对建筑结构没有任何影响,但此法对老旧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的准确性很低,对火灾烧过的混凝土不能使用。钻芯法是一种局部破损检测方法,采用取芯机在混凝土构件上钻取芯样,将芯样拿回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得出混凝土强度。此法类似于抽血化验,对建筑结构有轻微影响。 (2)钢筋分布情况:主要是检测建筑的柱子、梁和楼板里钢筋的配置隋况,查验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通常采用钢筋扫描仪进行检测。将钢筋扫描仪探头在柱子、梁或楼板的表面纵横方向移动,就可以得到埋藏在混凝土内的钢筋图像,从而确定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类似于x光拍片。 (3)构件尺寸:主要是测量柱子和梁的断面尺寸以及楼板的厚度。柱子和梁的断面尺寸采用普通钢卷尺测量;楼板厚度的测量较麻烦,以往做法是先在楼板上钻一个通孔,然后用卷尺或卡尺测量孔洞长度。现在一些精明的厂家已经开发出了楼板测厚仪,将探头紧贴楼板表面进行测量即可测出楼板的厚度,方便快捷。


编辑推荐

《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从柏林到上海》撰写角度独特,讲究实际应用,其研究成果独到、资料应用规范、翔实可信之处,也是目前国内仅见的,特别值得推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历史建筑保护和修复的全过程 PDF格式下载



历史建筑在许多城市都有,特别是在我国近现代历史中发挥一定作用的城市。对于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传承,关系到今人对历史的态度。尽管它们的肇建距离今世很近,但是作为人类历史阶段的见证必不可少。但同时又因其风格的常见而不为人所关注。于是随意改造、拆迁之举处处可见。实不可取。希望该书能起到警示和引导意义。


图片不少,内容活泼,相比国内的一些知名建筑保护专家们写的要生动,至少看起来不累~只是,文中很多技术国内没有。


非常好,国内少有这类研究,对毕业设计帮助很大


买来就感觉不是我需要的


和我想的不一样 但是学习学习 足够了


7天才到。。好捉急


东南大学出版,可靠~~想要全面了解历史建筑修复过程之类的东东的,可以买来做参考~~不是理论材料,是很现实的那种记录范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