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曲学与中国戏剧学论稿

徐子方 东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1  

出版社:

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子方  

页数:

466  

字数:

761000  

内容概要

《曲学与中国戏剧学论稿》为当代戏曲学家徐子方教授多年来从事曲学与中国戏剧学研究的系列论文选集,内容按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分为“曲学总论”、“元曲论”、“关汉卿研究(上)”、“关汉卿研究(下)
”、“《西厢记》及其他”、“明杂剧论(上)”、“明杂剧论(下)”、“
明清剧场:理论与实践”、“折子戏赏析”、“曲学回顾与资料索引”等十编。融会贯通、视野广博、求新求实是本书的主要特色。著者紧扣学术前沿热门话题,运用宏观和微观、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图在诸多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起学理性联系,注重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从具体进入到抽象,通过对曲学与中国戏剧学学术前沿重大课题的深度分析揭示其内在规律,给读者以启发和思考,有助于将相关研究引向进一步深入。
《曲学与中国戏剧学论稿》为戏曲史论、艺术史论、文学史论专业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也适合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和一般文艺爱好者阅读。本书由徐子方著。

作者简介

徐子方,1955年9月出生,江苏灌云人,文学博士,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现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并任东南大学戏曲小说研究所所长,全国艺术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俗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理事、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副理事长、民盟江苏省委委员兼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等职。代表作有《关汉卿研究》、《元代文人心态史》、《明杂剧史》、《艺术定义与艺术史新论》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 曲学总论
关于当前戏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一、戏曲概念和定义的本质——扮演故事
二、剧诗和诗剧:美学意义?抑或文体学意义?——兼谈戏剧和诗歌理论的分合交叉
三、单折戏——中国式独幕剧
中国戏曲晚熟之非经济因素剖析
一、原始宗教和神话的不发达显示着人们思维方式的局限和戏剧土壤的贫瘠
二、生活和艺术观念的保守性以及所造成社会文化结构的惰性严重阻碍了戏剧因素发展中的综合进程
三、文人远离表演艺术而同仕途经济紧密结合使得我国戏曲产生长期没有创作基础
戏曲小说与中外文化
一、戏曲小说的产生是对儒家正统文化的一种反动
二、戏曲小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三、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国戏曲小说
戏曲学——中国戏剧学论纲
一、戏曲学:定义、性质、方法
二、戏曲理论——戏曲学之基础
三、戏曲史——戏曲学之源泉
四、戏曲批评:戏曲学之动力
新编中国戏剧史论纲
一、缘起
二、上篇:中国古典戏剧
三、下篇:中国现代戏剧
四、余论
第二编 元曲论
谈元曲兼及“一代之文学”问题
本色与当行——兼谈元曲本色派问题
元曲家生平及心态三题
一、扑朔迷离的卢挚和徐琰
二、在传统和现实间徘徊的张可久、徐再思等
三、乔吉、宫天挺式曲家心态特征
“关、郑、白、马”与元曲四大家
第三编 关汉卿研究(上):生平及地位
关汉卿名、字、号考异
一、关灿说献疑
二、元代并未禁汉人名汉卿
三、“一斋”小令有误收之作
关汉卿身份考述——兼评“院户”论种种
一、“院户”论难以成立
二、关汉卿任太医院尹当在金代
三、一点内证及其他
关汉卿籍贯考述
一、“大都说”疑窦丛生
二、“解州说”较具优势
三、“祁州说”最需分析
关汉卿生卒年辨正
一、世纪性话题
二、被牵扯进来的历史公案
三、一点推论
关汉卿行迹推考
一、做官、退隐、涉足曲坛
二、南下楚湘江浙
三、北返,魂逝祁州
关汉卿北方时期作品考论
一、透露作者早年活动信息之散曲
二、《单刀会》和早期历史剧
三、历史故事剧种种
“初为杂剧之始”符合历史真实——关汉卿行年史料辨析
关汉卿在世界戏剧和文学史上的地位
一、充满生命活力的戏曲之父
……
第四编 关汉卿研究(下):作品分析
第五编 《两厢记》及其他
第六编 明杂剧论(上):脉络与背景
第七编 明杂剧论(下):作家与作品
第八编 明清剧场:理论与实践
第九编 折子戏赏析
第十编 曲学回顾与资料索引

章节摘录

  尽人皆知,佛教的传人是通过自上而下的途径实现的,从东汉明帝到南朝粱武帝,到唐武则天,我们可以勾勒出一条佛教在统治者扶持下传播泛滥的线条。在儒学由于被历代统治者明令作为官方和社会统治思想和立身规则而形成传统文化中心情况下,能够对此进行公开挑战的只有佛教了。正因为佛教的着眼点是来世和虚无,恰恰是对着眼人世现实的儒家教义的补充,便容易为以儒学为载体和推广者自居的士大夫(包括帝王)所接受,在许多情况下二者互为补充,共同维系人生的平衡。然而除了少数人而外,谁也没有意识到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外来佛教除了导致儒道两家不同程度地宗教化以及给各阶层人们提供来世和虚无等精神寄托外,它的偶像崇拜和带有“讲故事”、“长篇”特点的教义以及传教仪式都是和儒家传统思维方式大相径庭的。在印度,正是由于宗教经义的“讲故事”特点以及重扮相的宗教宣传活动,梵剧才能得以迅速产生和繁荣,而带有这些特点的佛教传人中国以后,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及其他方面都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伦理方面且不谈,在文学方面,传统儒学关于“言志抒情”的理论和由此形成的短篇抒情以及注重实用的应用文体,固然在文人心目中没有失去应有的权威,但人们在接受佛教影响的同时,对叙事长篇的创作形式自觉不自觉地认可并接受了,同时由于重扮相的佛教仪式和重演唱宜讲的说经方式的影响,也逐步缓和了对表演艺术的鄙视情绪,刺激了文人对长篇叙事文学的创造想象力和让自己作品通过他人演唱表演的欲望(如“旗亭画壁”故事)。这些变化对戏曲小说的产生形成无疑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事实上,正是由佛教宣传的经讲、俗讲发展开去的讲唱表演活动,导致了“说话”、“诸宫调”等形式的产生,中国戏曲小说随之得以形成和成熟。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曲学与中国戏剧学论稿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