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

孙治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办公室 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孙治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办公室 编  

页数:

440  

Tag标签:

无  

前言

  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成立于1983年6月,旨在纪念中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并且鼓励和推出新人,繁荣我国的经济科学事业。  由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主持评比和颁发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也是经济学界最具权威性、最受关注的一个经济学奖项,已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评奖活动从1984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以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杰出理论贡献的经济学家。迄今为止,共评出著作45部、论文149篇。“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评奖委员均为我国资深经济学家。20多年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本着孙冶方同志生前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精神,公平、公正地评选,推出了一批又一批经济学界的新人,为繁荣我国经济科学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内容概要

今年,恰逢孙冶方同志百年诞辰和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在以往10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相继结集出版之后,我们又编辑出版了这本论文集。本书中包含了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十一届(2004年度)和第十二届(2006年度)的获奖论文共20篇。  本论文集按照获奖年度分为两个部分,并分别按照论文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在内容上没有改动,保持了论文发表时的原貌。

书籍目录

前言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入世后中国应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政策选择 通过加总推出的总供给曲线 中国经济的增长——GDP数据的可信度以及增长的微观基础 营养、健康与效率——来自中国贫困农村的证据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 中国金融腐败研究:从定性到定量 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北京、辽宁、江苏、浙江、湖北、广东、云南问卷调查报告 选择偏差、比较优势与教育的异质性回报: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村庄信任与标会 质疑外包服务降低成本及引起失业的假说——以信息技术外包服务为例 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高储蓄、高投资和中国经济增长 一个中国私营部门发展模型 工业发展、国情变化与经济现代化战略——中国成为工业大国的国情分析 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 垂直专门化、产业内贸易与中美贸易关系 中国农民工问题研究总报告

章节摘录

  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  关于制度变迁的三个假说及其验证  一、“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益先增后减”假说  (一)理论假说的阐述  1.定义  我们观察到许多制度变迁都具有这样一个特征:开始变革时往往很难,阻力很大,要付出较大的成本,也要冒很大风险——这也是一种可能性成本,改革的效益不一定明显;可一旦突破瓶颈后便效益大增,短期内效益提高很快,具有明显的制度变革效益。经过短暂的“变革轰动效应期”以后,表现趋于平淡:一方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制度变革仍在进行,但不再是突破性或轰动性的,往往是对已有制度变迁的完善和修补。表面上好像阻力比初期小了,但实际上阻力或成本被拉长到一个更长的时间期限内、被分摊到更多的时点上了,改革的成本依然很高。另一方面,制度变革的效益也没有以前那么明显。例如,中国国有企业改成股份制企业是一种突破性制度变革;而改成股份制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却难度很大,需要较长时间和较高成本才能到位,而这段时期改革的收益并不明显。  据此,我们提出“同一轨迹上制度变迁的边际效益先递增后递减”假说。所谓“同一轨迹上的制度变迁”,是指一个重大的制度变革发生后在这个大的变革框架内具有完善、修补意义的持续的变迁过程。也可以认为是依存于主制度的从属制度的变迁。从属制度的变迁只是进一步挖掘主制度框架所允许的潜在收益,而不是突破已有的制度框架。这里隐含的一个前提是,此处所指的制度变迁是以效率提高为取向的。所谓的“边际效益”是指多投入1单位变迁成本带来的制度效益的变化。“先增后减”是指一个制度在连续变迁过程中,边际效益先因巨大的成本支出而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升,达到最高点以后再持续下降,呈倒“U”型(如图1所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奖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书的封面很脏,灰没擦干净,感觉是从仓库里翻出来的。仓储环节需要改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