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政与金融

张庆丰 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张庆丰 编  

页数:

256  

前言

  本教材是依据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建设规划要求编写的,主要面向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作为广大经济工作者的学习和参考用书。  本教材包括财政与金融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阐述财政与金融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财政部分主要阐述了财政的产生与发展、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的职能与作用、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公债、国家预算管理等;金融部分主要阐述了金融基础、信用、利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等,还阐述了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等问题。  本教材汲取了我国财政金融理论工作者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适当借鉴了西方财政金融理论,并结合了我国财政金融改革的实践。我们力求基础理论的阐述做到简洁、通俗,重視案例教学,在每一章的结尾部分都附有思考与练习,以便更好地教与学。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理论求新。将最新的财政金融领域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各章节的阐述中,力求反映当今国内外财政金融领域的最新理论动态和实践的最新发展,体现超前性原则。二是体系完整。本教材基本涵盖了财政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既做到了体系完整,又注重了求真务实。三是方法适用。本教材编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明白易懂。全书理论清楚明了,重点问题剖析细腻,条理清楚。  本教材由张庆丰担任主编,刘连生担任副主编.张庆丰编写第一章、第二章、第十四章,刘连生编写第三章、第十三章,胡艳荣编写第七章、第八章,陈素玲编写第四章、第九章,陈艳玲编写第六章、第十一章,许庆建编写第五章、第十二章,张伟编写第十章。全书由张庆丰统稿。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并借鉴引用了有关专家的观点,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本教材包括财政与金融两个方面的内容,重点阐述财政与金融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相关实务。财政部分主要阐述了财政的产生与发展、公共财政理论、财政的职能与作用、财改支出、财政收入、公债、国家预算管理等;金融部分主要阐述了金融基础、信用、利率、货币的供给与需求、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等,还阐述了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等问题。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财政概述 第一节 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公共财政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思考与练习第二章 财政支出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构成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购买性支出 第四节 转移性支出 思考与练习第三章 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 第二节 税收收入 第三节 非税收入 第四节 国际税收 思考与练习第四章 公债 第一节 公债概述 第二节 公债的发行 第三节 公债的管理 思考与练习第五章 国家预算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 第二节 国家预算的编制与决算 第三节 复式预算 第四节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思考与练习第六章 金融概述 第一节 金融的概念 第二节 货币制度 第三节 信用 第四节 利率 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构成 第二节 中央银行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 思考与练习第八章 金融监管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第二节 金融监管体系 思考与练习第九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第五节 网上银行业务 第六节 我国商业银行简介 思考与练习第十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一节 保险机构 第二节 金融信托机构 第三节 租赁机构 思考与练习第十一章 金融市场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第二节 金融工具 ……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第十三章 货币的供给与需求第十四章 财政与金融的宏观调控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因此在这些市场上,任何一个交易事项的发生,都不会导致价格严重背离价值。(2)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都能够自由地通过市场在不同企业、行业和地区之间转移,即不存在任何法律的、社会的或资金的障碍来阻止个人和企业进入另一个行业。(3)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有关的市场信息具有完全的知识,他们不仅掌握今天的信息,而且了解以后发生的情况。(4)生产者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是同质的,即同一产品无差别。这样,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会由于自身的消费习惯或偏好而对有着不同品牌、包装、服务等的同种产品产生不同的兴趣,从而出现某一厂家的产品由于特别受消费者的欢迎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出现某种程度垄断的情景。那么,在满足以上四个基本条件的所谓完全竞争市场上,无数带有自身利益的理性生产者和消费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能够使社会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状态。这样,借助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个人之间的利益互动机制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经济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运作,社会资源流人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市场经济的缺陷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它在许多方面存在缺陷。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无法达到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发挥作用,通常也无法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正确的资源配置的结果。这些问题是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或不足,一般称之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满足公共产品生产需要。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可供社会成员共同消费的产品,即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这些产品在每一社会成员消费时不会导致其他成员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因此,这类产品可以同时为众多社会成员享用,但是产品的成本和效用却不因为消费者人数的变化而改变。最典型的公共产品有国防、治安、消防、气象预报等,公共产品是和私人产品对应的,私人产品是满足个人需要的,一般通过市场供给解决。而公共产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公共产品不能由市场提供,它有如下特征:  (1)非排他性。非排他性也称为消费上的非排斥性,是指这类产品在技术上不易排斥众多的受益者的消费。在国家法律制度许可的范围内,人人可以享受因公共产品的提供所带来的任何利益。例如,每个公民都可以无差别地受益于国防所提供的安全保障,每个人都可以从天气预报中得到气象信息,当一个人享受城市优美环境所带来的身心健康的利益时,并不排斥他人也享受优美环境带来的利益。  (2)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可以提供给任何人消费,每一消费者的消费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这种消费无须通过竞争来实现,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因此,公共产品的取得无须通过市场采取出价竞争的方式。公共产品消费数量的增加不会引起公共产品价格的增加。而对于私人产品,如衣服、食品和住宅等,消费者必须通过市场采取出价竞争的方式来取得。  (3)非营利性。非常利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私人产品的提供则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4)效用不可分割性。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而不能将其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集团消费,如安全、秩序、国防等。


编辑推荐

  《财政与金融》基本涵盖了财政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既做到了体系完整,又注重了求真务实。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政与金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