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

潘光文 西南交大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西南交大  

作者:

潘光文  

页数:

190  

内容概要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以课堂文化为主题,对课堂文化为什么会发生从理性启蒙到精神控制的隐蔽性交化,从精神控制回归理性启蒙需要采取什么策略这两个核心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作者从精神层面出发,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文化观。认为“文”,是指观念、思想、学说、制度,或反映观念、思想、学说、制度的典籍、文物;“化”,指转化、更化、改变;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以文化人,或更准确地说,是以文化人心,即以活动为中介,人们接受和认同特定的观念、思想、学说、制度,并表现在行动之中。以文化人的基本原则是“缘情”,也就是说,要合于人们与生俱来的普遍性情,如向往思想自由、发挥创造潜能、以道德实践谋求人生幸福等,否则,用以“化”人的“文”,便会蜕变成为限制人、支配人的东西,走向异化。立足于这样的文化观,作者审视课堂和课堂教学,思考在课堂这一特殊文化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对主体所具有的意义,并把这种审视和思考自觉地置于转型时期的当代中国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中,这凸显了作者对课堂文化的理论研究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潘光文,1966年生,四川万源市人。教育学博士,乐山师范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从事课程与教学、教师教育等方面的研究。1987年,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2001年考入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师从李森教授,研习课程与教学论,2004年7月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2006年考入母校,在恩师李森教授的指导下,继续从事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学习和研究,2009年7月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参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科研课题1项、校级科研课题2项、教改项目2项和精品课程1项。先后在《课程·教材·教法》、《教师教育研究》、《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参编学术著作5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缘起第二节 相关研究述评第三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五节 本书内容摘要第二章 课堂的文化透视第一节 课堂教学活动的文化透视一、师生背负的文化印记二、教学目标的价值理性考量三、知识选择、知识态度和知识的课堂实践命运四、教学评价中价值判断被遮蔽的文化根源第二节 课堂环境的文化透视一、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安排的文化心理效应二、课堂纪律与自由、显在和潜在课堂制度三、课堂的信念与价值第三章 课堂文化的本体追寻第一节 课堂文化的本质与特征一、“课堂”、“教学”和“文化”的界定二、课堂文化本质的共时态和历时态分析三、课堂文化的特征:双重性、动态性、依附性和滞后性第二节 课堂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一、课堂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二、课堂文化的功能:知识的传承与创新、个体状态的转变第四章 课堂文化的异化及其反思第一节 课堂文化的异化及其路径一、“异化”概念的多维解读二、课堂文化的异化:由理性启蒙到精神干预的隐蔽性变化三、课堂文化异化的路径:观念灌输和课堂奖惩第二节 课堂文化异化的反思一、知识选择的话语权被过度集中二、知识教学上的教条主义,三、单向度的教学评价第五章 课堂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单向度”理论一、“单向度”理论的内涵:“单向度的人”和“单向度”的社会二、“单向度”理论对认识课堂文化异化问题的启示第二节 生态伦理一、伦理:关系和准则二、伦理的人际维度三、伦理的生态转向四、生态伦理对认识课堂文化异化问题的启示第六章 课堂文化建设的现实依据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文化特性分析一、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二、教学改革的文化特性:主体地位、竞争与合作、创新和实践第二节 现有课堂文化的特性一、师生关系上的权威与服从二、知识教学上的教条与保守三、教学方法上的灌输与说教第七章 课堂文化的建设策略第一节 课堂教学文化的建设策略一、注重实践智慧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二、互惠、合作、友好、亲密的师生关系三、平等对话与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过程四、注重能力和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第二节 课堂环境文化的建设方略一、尊重个人权利的课堂群体文化二、求异和宽容的课堂教学氛围三、“共有、共享、共管”的课堂制度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综上所述,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维新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等中外重要历史发展时期,课堂成为孕育、传播进步思想的中心,课堂文化对于转变个体状态具有理性启蒙作用。许多在过去被人们普遍接受并用以指导其行动的权威观念,被再次放到了理性的“天平”上重新加以衡量,接受质疑和批判。许多旧观念的合理性,发生动摇,甚至被颠覆,不再构成人们行动的思想基础,而许多对后来发生重大影响的新观念,则在这种批判中相继涌现。从这种课堂文化中孕育出来的人们,不仅看到了盲从他人、轻信权威的危害,变得清醒,而且也看到了每个人都具有的理性所蕴涵的无穷创造力,变得自信,相信和看重自己的理性思考与判断,把自己的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很明显,在这些历史发展时期,课堂文化确实充分地发挥了转变个体状态的理性启蒙功能,人们相聚在课堂这个精神家园,在观念批判的思想苦旅中痛苦地跋涉着,在知识创新的精神欢乐中相互鼓励着,这种痛苦与鼓励,成为课堂文化强大的凝聚力,课堂成为无数人心向往的地方,成为人们彰显生命活力与寻找生命意义的地方。  课堂文化转变个体状态的启蒙功能,在上述历史时期表现得较为显著或突出,但是我们并不能由此得出如下结论:转变个体状态的理性启蒙功能,仅仅是这些历史时期的课堂文化所独有的。实际上,无论在哪个时期,生命存在的真谛或者意义,都在于创造。课堂是生命聚集的地方,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精神创造。精神创造的前提,便是知识的理性批判,个体从中逐渐学会一种能力--对于外界的各种影响能够做出独立的理性判断,从盲从、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等“自然状态”中摆脱出来。因此,理性启蒙功能,不是哪个时代的课堂文化所独有的,而是课堂文化的基本功能。  然而,通过课堂文化的现状考察,我们却发现:课堂文化虽然保持了其原有的形式,但是其功能却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文化转变个体状态的理性启蒙作用弱化了,在有的课堂甚至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观念的灌输和与这种灌输相适应的课堂奖惩,以及由此而实现的精神干预。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