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与观点
2010-4
河南大学出版社
(加拿大)马克·昂热诺 等
424
466000
史忠义
无
19世纪末以前,文学研究还不曾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直到文学批评和专业文学研究兴起以后,人们才真正提出了文学特殊性和文学性的问题。于是,关于文学性的定义,成了20世纪文学批评界和理论界的世纪课题,也成为世纪难题之一。西方学者们对此进行了长期的、孜孜不倦的探索,然而至今尚未找到一种令人满意的定义。乔纳森.卡勒在本书第2章介绍了这些探索情况。
这是一部关于20世纪文学理论发展和现状的权威性著作。
本书是由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理论委员会酝酿讨论、多国专家学者集体撰写的一部总结性文学理论专著,旨在展示国际范围内文学理论领域争论和研究的现状,介绍各种不同的观点,阐明多元化的方法和理论,指出它们的认识论前提,在关注各种理论建议之现状的同时展望它们的前景,从总体和多重角度考察文学场以及文学客体。全书分为四个部分:一、文学史实的形态与鉴定;二、文学体系;三、文本与文学交际;四、批评的途径与方法。每个部分又都采用了综论的方式。第一部分回顾了若干大的文学形态及其鉴定过程,展示了从渊源方面或者从整体方面考察文学客体的努力。第二部分从文类、史学与文学、社会与文学、跨语言整体、跨文化研究与文学等跨学科的多重视角、多重关系中,从文学客体和文学场的内部及外部考察和界定文学。第三部分关注文本以及文学交际的理论化方式,如修辞学、语用学、言语分析、叙述学、主体理论和接受理论等。第四部分从“如何阐释文学”和“文学客体有哪些部分需要阐释”两个方面挖掘“阐释”概念,考察阐释的可能性、可靠性或特性,并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当代背景角度,从文学理论和方法论的有效性前景方面,探讨了各种认识论问题。
本书适应研究界和高等学校现当代文论教学研究的需要,也适应作家和读者中关心文学研究和文学作品者的实际需要。
作者:(加拿大)马克·昂热诺 (法国)让·贝西埃 (何兰)杜沃·佛克马 等 译者:田庆生 史忠义马克·昂热诺,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法语语言文学教授,文学理论家,社会批评学家,思想史学者,尤其擅长于19和20世纪的政治思想史研究,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让·贝西埃,法国巴黎新索邦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在欧美多所大学任教,近期主要著作有《文学及其修辞学》(PUF,1999),《文学有何地位?》(PUF,2001)和《文学理论的原则》(PUF,2005)。杜沃·佛克马,荷兰比较文学教授,曾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荷兰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欧盟科学院文学戏剧委员会主任等职。伊娃·库什纳,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在文学理论、文学人类学、美学、加拿大英法文学关系、欧洲语言文学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中均有建树,曾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渥太华大学校长等职。译者简介:史忠义(1951-),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图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西安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毕业。1992年获瑞士洛桑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63年获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中两比较诗学新探》(2008)、《20世纪法国小说诗学》(获社科院外文所2002年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现代诗人郭沫若的西方浪漫主义倾向研究》(法文,瑞士伯尔尼Peter Lang出版社,1993)、《中西方梦的文学功能的比较研究》(法文,法国里尔国家论文制作中心微缩皈,1996)、《比较文学与诗学文选》(2008)。主要译著有:《20世纪的文学批评》(法让-伊夫·塔迪埃著,1998)、《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与田庆生合译,获2002年外语类国家图书奖二等奖)、《热奈特论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诗学电》(上下册,获2003年外语类国家图档奖三等奖)、《言语行为哲学,语言的精神衬托及日常性》(2003)。合作主编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诗学新探》2004)、《社会·艺术·对话》(2004)、《理解与阐释》(2005)、《国际翻译学新探》(2006)、《圈际文学人类学研究》(2006)等书。主持百花文艺出版的。新世纪人文译丛(西方20世纪经典文论)10种,华夏出版社的“新人间喜剧”4种,“法国当代桂冠小说”6种,东方出版社的《尤瑟纳尔文集》7册(2002),天津人民出版社的“法兰西学术丛书”6种等译事。
关于“文学性”的定义的思考(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文学史实的形态与鉴定
1.社会、文化与文学史实
2.文学性
3.文学概念的外延和动摇
4.普遍性与可比性
5.文学共性的臆测与推论
第二部分 文学体系
6.文学体裁
7.戏剧研究
8.文学的历史结构
9.文学社会学
10.翻译
11.跨文化比较研究
第三部分 文本与文学交际
12.作为结构和建构的文本
13.修辞学与文本的生产
14.“主体的比较”:主体在话语中的影响
15.文学的接受
第四部分 批评的途径与方法
16.阐释论
17.文学评价
18.文学与表现
19.认识论问题
附录:文学史的撰写
《欧洲语言文学比较史》之介绍:原则与组织工作
参考书目
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跋
进入19世纪以后,东方则自20世纪初叶起,个人的创作意识战胜了传统和修辞学。作者以其独特的个人形象出现于文坛,这并不妨碍文学流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和其他现代流派的分支)的形成。比较文类学文学史实的差异性和复杂性不仅可以从贯时方向进行研究(几乎呈进化论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从共时方向进行研究(比较文类学)。某种文化的特征当然是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来的。然而,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各种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西方文学的中心地位,使形势变得格外复杂。因此,从文类学的角度出发,中世纪的口头艺术与书面艺术当是比较文学的优先对象。当时,东西方的相互影响很小,各种文学独立地平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应该属于文类范畴的相似。仅仅是在相对确定的地理范围内,一种文学才能支配和影响其他文学,如欧洲范围内的法国文学,东方不同区域的阿拉伯文学、梵文文学、波斯文学或中国文学等。文艺复兴时期,平行现象丧失了它的力量(所谓东方也有文艺复兴运动的理论是谬误的),然而17与18世纪,西欧与远东又明显地出现了某些相似之处。20世纪以来,西方开始影响东方,几乎统一的世界文学的前景似乎出现了。在文类学相似性的背景下,区域性差异就显得格外清晰。宏观体裁的比较,例如把抒情诗、英雄史诗、英雄故事、小说、短篇小说等分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最富有成果。小说是其中最好的例子,因为小说属于多源头且源头差异较大的文学体裁。它的根源分别为:欧洲的克尔特英雄童话,波斯文学中伊斯兰教之前的英雄传统以及有关诗人恋情的传说,格鲁吉亚的地方英雄童话和英雄传说、神奇故事和童话,日本以散文为框架的抒情组诗和抒情日记。在这些源头里,小说体裁先于英雄文学而存在。尽管源头异彩纷呈,小说体裁的性质本身还是比较单纯和稳定的。中世纪时,全世界的小说都描写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而西方的主人公是以骑士,东方则以公子的社会身份出现。
《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修订版)》:任何认识领域、任何学科,都需要一定的反思阶段。而文学认识领域的反思阶段则始终伴随着文学的发展历程。这种反思经常以批评的形式出现,分析、描述或者评判一部文本或者一套文本;或以文学史的形式出现,通过建立文学现象之间的共时和贯时联系而把它们重新组织在一起;或以文学理论的形式、规范性诗学或描述性诗学的形式出现。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为什么要建立理论体系呢?理论又如何相对于自己的对象文学而保持其特殊的存在形式呢?“批评旅程”的每一阶段,都首先对自身进行理论思考,思考对阶段提出质询甚至改变了这一阶段的性质。我们进入了理论的纪元,理论相对于实践而诞生,有时亦演变为实践,最后凝固为一种定义。而理论要成为活的理论,恰恰不能等于一种理论,而应该持续不断地开创空间和革新空问,使理论思考与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客观地上升为普遍真理。普遍概括性的理论思考过去是、现在依然是一种颇为有用的甚至孕育着种种创见的幻想或乌托邦,因为这种理论思维方式应用于国际,可以赢得丰富多彩的收获。
无
很好的研究资料,有很强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