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情缘
2012-2
安华林、孙道功、 章婷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2出版)
安华林,等 编
284
无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作为弟子,追随李葆嘉先生多年,每次与之接触,都有常读常新之感。先生之体内,仿佛蕴藏着无穷能量,总是洋溢着勃勃朝气;先生之心中,似乎孕育着无尽智慧,不时放射出熠熠闪光。 “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在师从先生的岁月里,随园之秀美,南师之厚德,在弟子心目中不再抽象。正是先生这样用心泽被后生的大师,构筑起“随园师魂”。光阴似箭,弟子追随先生经年;目月如梭,先生即将步入甲子。六十甲子一轮回,人生耳顺始寿庆。2009年9月,出席“第十届现代语言学学术研讨会”期间,弟子们始商议为先生贺寿,编辑寿庆文集。除以示受教感恩,尚盼更多学人有缘品读先生这部大书。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康有为)。曾几何时,中国大陆“师道”乾坤逆转,从世代供奉的“天地君亲师”,被打成“臭老九”、“牛鬼蛇神”,乃至“知识越多越反动”。斯文一旦扫地,师道岂易重尊?延至今日,且不论,行政权力挤压教育,高教待遇每况愈下;君未见,受教者少了一份敬畏,施教者多了一成功利……“师道”之毁,未有此时!“尊严”之失,莫过于此!“民族文脉”梗塞,哀莫大于文心颓唐! 唯有“师道尊严”(至尊、庄严),教育才有崇高感和神圣性!中华港台,弟子为老师贺寿,编辑六秩寿庆文集,以示传薪续火,继往开来。而中国大陆,六秩寿庆文集未闻;数十年来,或以聚餐敬酒了事。就此而言,此寿庆文集之编辑,其价值在于对华夏“师道”的弘扬。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欲传道先得道,欲授业先成业,欲解惑先不惑。先生仿佛就是一位得道的高僧,从他那里总有学不完的“道”、没有解不了的“惑”。再复杂的问题,先生总能高屋建瓴、宏观通论;再细小的问题,先生总能见微知著、入木三分。可谓“谈笑间,一切涣然冰释”(前辈如此说)。 先生早年,涉猎文史哲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见书则读,无所不究。20世纪80年代,沉湎传统小学,打通文字音韵训诂,贯通古今汉语方言。对其硕士论文,徐复教授(1986)的评语是“思路锐密,犀利无比”、“见道之言,非同泛论”。该论文修改后,入选台湾中华发展基金会资助出版,唐作藩教授(1994)赐序日:“系统地探讨了清代学者上古声纽研究的学术史,全面总结和评介了清儒上古声纽研究的成果与贡献,填补了百余年来这方面研究的空阙。” 自90年代,先生更以理论探索、历史比较、语言史论、文化哲学等领域的“大视野、重开拓、有独见”研究而蜚声海内外。台湾清华大学的张光宇教授(1995)评价:“就作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可谓上天下地,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就其驾驭的能力谓博观约取,剪裁适度。就作者的创造性思考来说,可谓继往开来,嘉惠学界。”在日本执教的史有为教授(1995)来信:“我早年曾有志于音韵与语音史,欲向上溯源。但因工作所限不得已转而攻现代汉语。如今读来,不禁想起当年理想今已有强手摘取,心中甚是欣喜。”张卫东教授(2003)评价:“在大文化史的背景下讨论汉语史,从汉语的形成到近现代汉语史的演变,诸多理论建树,环环入扣,极具说服力与震撼力。它是近二十年汉语史学研究积极成果之集大成者,更见人之未见、发人之未发。为21世纪的中国语言史、文化史和周边诸语言研究、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这将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语言学论著。” 知命之年,先生仍“独持偏见,一意孤行”(徐悲鸿对联),建构“语义语法”,首倡“语言科技”。行家闻之叹日:“有蔡元培兼容并包之境界”。周世箴教授(2008)作如是评价:“您在传统小学方面的建树自不待言。您提出的语言科技新思维,创建了语言科学及技术系,尤其令人敬佩。对于一个以传统小学为起点的学者,这是一项创举;对于语言学界,这也是一项创举。”2001年以来,先生开拓汉语元语言系统研究领域,提出基于义征缠绕机制的义网理论,主持语义网络工程。张志毅教授(2006)评价:“国家的发达,主要依靠万分之一的精英及其群体创造的总体及分支理论和研制的人类飞跃的多种多样的翅膀。以李葆嘉为首的团队,在经过几年努力创造,有望成为世界公认的几个语义学派之一:南京语义学派。因为这个团队已经具备了‘学派’的多个条件的几个苗头:原创的学说、理论,系列著作,有活力的群体。” 先生给人的印象是:博学而精思,睿智而敏行,大气而严谨,才高而淡定。十多年前,就有前辈在同道中说先生是“大师”,而不知何时始,学生们背后都习称先生“大师”。先生强调,对学术要有“敬畏”之心和“宽容”之德。凭材料归纳,凭文献考据,凭学理阐述。学术研究不在于追求“公认”,即使再多人认同也并非“公”认,何况本来就有不同流派。经常比方的例子就是,先生上小学读过的课文《盲人摸象》、《金银盾》。先生指出,除技术性错误,只要诚实为学便有可取之处。学术观点没有绝对的是非之分,然可能有高低(研究旨趣)、厚薄(学术功底)、宽窄(学术视野)、粗细(刻画程度)、远近(影响力度)之别。先生常说,一根头发丝儿要剖成三根,一个问题要追问三个为什么。先生又倡导“三无主义”:学术无禁区、学术无定论、学术无权威;“不以人言蔽己,不以己言惑人,宁可说错话,不可说假话”;“重在独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有所推进”。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吕氏春秋·孟夏纪·劝学》)先生回忆治学之路,常提到自己的老师。在徐师读研师从古德夫、李成蹊老先生;在北大高访师从徐通锵老先生;到金陵任教,多年来受教于徐复老先生,承蒙鸣谦先生许为及门弟子。此外,还有幸得到廖序东、曹述敬、鲍明炜、鲁国尧、张拱贵、许惟贤、王希杰、赵航、戴庆厦、唐作藩、陈振寰、邵荣芬、杨乃思、胡明扬、王宁、于根元、王士元、陆俭明、赵金铭、侯精一、李如龙、竺家宁、张光宇、史有为、范晓、许宝华、李玲璞、张志毅、姚怀德、冯志伟、鲁川、叶祥苓、朱林清、沈孟璎、王长俊、何永康、顾复生诸前辈的赐教和惠助。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周书·列传第三十七·卢诞》)先生常说:“做人做事做学问,读书教书写文章”,鼓励学生“做自己愿意做、能够做,且对社会有益的事”。先生的爱生之情,同道皆知,然其苛求之意,同事亦闻。做人要“与人为善、和而不同”,做事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为文要“字斟句酌、朝思暮想、呕心沥血”。先生常以他上小学读过的课文《李白的故事》激励学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并说,此为李家之遗风。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从先生那里,不仅领悟到为人、为文、为9币之道,而且体验到做事之法。先生说,做事要有计划,凡事不预则废。俗说“计划没有变化快”,先生却反其道而言“计划就是为变化”。先生对待小事,总一丝不苟、举轻若重;对待大事,善统筹兼顾、举重若轻。有前辈出席先生主办的会议时,看到会务安排井井有条,称赞先生“能指挥淮海战役”。走上工作岗位后,同门都会有此感受,“常常发现一些做事的思维都是您教育我们时获得的。非常感谢您对我三年来的独特、至深的教育”。 苦心孤诣作踏实文章,恩师教诲如学海慈航。怀着感恩之心,弟子们编辑了这本浓浓深情的文集。首先是弟子追随先生的感受小文、先生对弟子论著的赐序,然后是先生论著的序跋,以及对李著的前辈褒序、同道赏析及弟子感悟。除此,还选了先生的几篇访旅随笔和几首诗词,其中不乏神来之笔。其编辑的旨趣,在于从多角度展示先生,以激励后学奋然前行。 序而赞曰: 博而返约,疑则求真;水滴穿石,铁杵成针。 因材施教,学海慈航;笔耕不辍,墨散余香。 先生之道,景行行止;先生之德,高山仰止。 六秩寿庆,传薪续火;受教感恩,是为缘起。 编 者 2011年6月1日
《随园情缘:李葆嘉先生花甲寿庆文集》收录的就是学生们对李葆嘉先生的花甲寿庆文,共计51篇。 斗转星移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2010年8月,李葆嘉先生步入甲子。借“语言科技人才培养论坛”举办之机,与会弟子28日晚组办了“教书育人座谈会”。新老弟子、及门私淑、硕博博后,欢聚一堂,重温情谊。以《花甲颂》和《献给老师》,赞叹先生的睿智淡定和高瞻远瞩;对随园往事的点滴回忆,重现恩师当年的引导、教导和开导。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同事的学生,先生皆诲人不倦;无论是及门的还是私淑的弟子,先生都有教无类。“德高望重为师,志同道合为友”,同学们对先生的“亦师亦友”风格尤为感动。
·缘起·学海慈航 花甲颂 献给老师 根扎随园沐师恩 跨入语言科技时代 鼓励陪伴我成长 十年语言路·一世师生情 随园·元语言·师生缘 热情·认真·渊博 从随园到未名湖 走进幼儿语言研究 这笔财富将陪伴我终身 认识李老师 汉语新词语诸问题请益 苦心孤诣作踏实文章·恩师教诲如学海慈航 博而返约·疑则求真 水滴石穿·铁杵成针 《现代汉语释义基元词研究》序 《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序 《过渡语研究与外语教学》序 《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理论》序 《汉语词义发展演变研究》评介·笔耕不辍 《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自序 《新刊点校广韵》前言 《广韵反切今音手册》后记 《当代中国音韵学》后记 《混成与推移》自序 《引玉集》前言 《理论语言学》后记 《汉语起源与演化模式研究》后记 《隋唐音研究》后记 《中国语言文化史》自序 《中国语言文化史》后记 《汉语的祖先》后记 《语义语法学导论》后记 《中国转型语法学》后记·墨散余香 《清代上古声纽研究史论》序 《广韵反切今音手册》序 《隋唐音研究》序 《中国语言文化史》鉴定意见 引人入胜的山水情韵 深邃与前瞻:《语义语法学导论》 定性与批判:《中国转型语法学》 中国语法学史的一部沉思录 力破陈说·重在独见 关于“语言研究的难与易”讨论 数字李葆嘉·行路万里 赴台访问记 香江文游录 俄罗斯之旅 安娜堡的雪 偶得之诗抄后记
根扎随园沐师恩 王晓斌 18年前,怀揣着南师大中文系文秘专业的录取通知,我从苏北阜宁小镇来到省城南京。办好一切报到手续后,躺在六舍的宿舍里。粉刷一新,新草席的清香混合着石灰水气味,那么甜美。 1993年的9月,随园是那么的新鲜。一切还没来得及适应,我见到了班主任李葆嘉老师。那会儿,李老师刚结束南师大二附中校长的任期回来不久。算起来,李老师已经40来岁,可看上去却像刚留校的学生。没有学者的眼镜,没有长者的严肃,友好得让人感觉“不现实”。新同学见到新老师的紧张一扫而空。更以一头乌黑的长发,颠覆了我们以前所认为的大学老师的形象。 我也没想到,正是因为李老师,让我和随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两年,随园求学的文秘专科两年。我现在也不知道如何概括,概括李老师在我们那届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是宽厚慈祥的前辈,是意气相投的兄长,还就是个班主任?而在李老师的眼里,班里的同学仿佛是一群永不会犯错的孩子,从不吝啬对学生的夸奖。每次和大家在一起,他给予的多是表扬和鼓励。在李老师的面前,你尽可以说心里话。遇到学习、生活中的难事,你请教李老师,你会发现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真的,他不是一个班主任,他就是一个朋友,他就是一个家长。多年以后,同学们见到李老师,依然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男生们,依然喜欢围着李老师侃侃而谈;女生们,依然喜欢挽着李老师小鸟依人。真的,随着岁月的流淌,也许那些给文秘班上过课的老师,已经逐步淡忘,唯有没有上过课的班主任李老师,大家永远忘不了。 记得当时为化解我们这些没出过远门的学生的不安,刚开学,李老师就组织我们举办了一场联谊晚会。通过各自介绍,谈理想,谈兴趣,大家一下子就熟悉起来了。52个同学,一个很团结、富有战斗力的群体。那种友爱的氛围,在那几届中文系的各个班级中是公认的。17个男生,组成10人的球队,入学第二年就打败了中文系的其他班。篮球场上无敌手! 作为中文系的首届文秘班,我们班也创造了中文系的小小奇迹。从军训先进集体,到毕业时优秀班集体等,种种荣誉称号无一漏网。而李老师,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优秀班主任。这是他第一次担任班主任一首届文秘班的班主任,也是唯一的带到学生毕业的全过程班主任。第二次担任班主任,是首届文科基地班的班主任。不过,李老师只担任了一年,第二年去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了。 还记得,毕业前夕,我们班组织举办了联谊晚会。那已是1995年的6月,江南梅雨时节。中文系王长俊主任到会,给我们讲了许多鼓励的话。李老师请来了音乐系的庄老师引吭高歌,教育系特教班的蒙古族女生即兴舞蹈。李妍妍为大家演奏了琵琶名曲《金蛇狂舞》、《十面埋伏》。难忘随园三年,难忘师生情谊…… 大学刚毕业后,我到报社工作。每当有烦恼,找李老师交谈后,都能卸下包袱,自信倍增。尽管如此,但心里总眷念着随园,经常想起李老师那激励和期待的目光。 2001年,我决意辞掉工作考研,重返南师大。跟随李老师读硕士研究生,听段业辉老师、周国光老师,以及刚从北京调来的陈小荷老师的讲课。电子邮箱里,至今还保留着从论文开题到参与答辩期间,与李老师的往复邮件。有时为论文中的一段发邮件请教,而李老师修改完发回,常在深夜甚至凌晨。 李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而且凡事总有独到见解,我喜欢听他说人生的感悟,对世事的评点。在他面前,我所有的疑难都会迎刃而解,所有的困惑都会烟消云散。一天天的潜移,一年年的默化,使我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记得在硕士论文答辩时,我说,与其说李老师引导我重建知识结构,不如说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年,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生的三年。在随园的土壤里,尽情地汲取着营养,度过了非常快乐,可能是我生活中最愉快的时光。 2004年夏,硕士毕业了,我留校了,为了继续我的随园情结。从此,我比其他同学多了许多在李老师身边的时光。依然保留着常常去见李老师的习惯。每每轻轻叩响他办公室的门,听到洪亮的一声“请进来……”,心里总充溢着一种踏实的温暖。 2009年,我又继续攻读在职博士研究生。第三次成为李老师的学生……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有句名言:“大学者,乃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在追随李老师的岁月里,随园之秀美、南师之厚德,在我心目中不再抽象。正是李老师这样用心泽被后生的大师,构建了随园的师魂。 游子徐志摩泣别康桥时,曾在心底吟诵道:“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诚为求之而不得。而我有幸,三度负笈追师,长期流连随园。愿做一棵青藤,根扎随园沃土,沐浴在师恩的阳光雨露中。 P9-11
斗转星移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2010年8月,李葆嘉先生步入甲子。借“语言科技人才培养论坛”举办之机,与会弟子28日晚组办了“教书育人座谈会”。新老弟子、及门私淑、硕博博后,欢聚一堂,重温情谊。以《花甲颂》和《献给老师》,赞叹先生的睿智淡定和高瞻远瞩;对随园往事的点滴回忆,重现恩师当年的引导、教导和开导。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同事的学生,先生皆诲人不倦;无论是及门的还是私淑的弟子,先生都有教无类。“德高望重为师,志同道合为友”,同学们对先生的“亦师亦友”风格尤为感动。 今年5月,先生谈到近期的一次“立波·达人秀”(上海电视台2011年4月),对其中三个节目印象尤深。一个65岁的乐天老妪蹦迪,出类拔萃(乐我);一个16岁的稚气少年玩闪电,出生入死(忘我);一个游走美国的男子玩魔幻水晶球,出神入化(物我合一)。从“乐我”、“忘我”,到“物我合一”,他们都在尽情地玩,且玩到极致。先生说,研究学术也是“玩”,惟道具有别。“玩学术”非轻慢之意,而是指研究学术应出于天性,做到人生和学术的“合一”。《说文》:“玩,弄也”、“弄,玩也”,把赏玉器也。“岂惟玩景物,亦欲摅心素”(白居易)。超越世俗的功利眼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方可日臻“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境界。看娱乐节目,先生仍未忘体察人生哲理和治学之道。 莫道桃李满天下,焉知园丁总辛勤。先生从1996年招收硕士生,2001年招收博士生,2002年接受博士后人员。迄今,所指导学生中,已取得硕士学位的65人,其中蒙古学生1位、泰国学生2位。已取得博士学位的15人(已晋升教授者4位),其中越南学生2位、泰国学生1位、喀麦隆学生1位。已出站的博士后人员5位(已全部晋升为教授)。目前在读的硕士生18位,在读博士生8位,在站博士后人员2位。 指导一名硕士生,导师的三年工作量报酬为1620元-10元(1学时报酬)×162学时(授课工作量72+论文指导工作量90)。指导一名博士生,导师的三年工作量报酬为2 160元-10元(1学时报酬)×216学时(授课工作量56+论文指导工作量160)。担任博士后联系导师,不付任何联系指导报酬。也许,在外人看来不可思议。可见,对研究生的指导,所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学识不可以货币计,全凭导师的“为人、为学、为师”之道。这可能就是中国大陆现阶段高级人才培养的奥秘。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弟子们编辑这本文集,以谢先生培育之恩。相助付梓的弟子有:华林、芳芳、瑞琴、添来、秀利、巧玲、丰竞、鹏程、敏萱、立波、彦成、孟丽、贺胜、侯博、皇甫、黄芳、晓晓、李斌、素琴、文涛、小敏、李艳、李尧、丹丹、社会、刘涛、咏梅、子恩、传斌、文慧、韵然、俊杰、雪玫、维光、书宇、联合、宋纯、道功、冬梅、梦杨、唐萍、婷婷、晓斌、王彤、王瑶、徐辉、徐丽、许超、松馨、颜明、杨梅、于红、彩琪、张强、章婷、家新、建军、明琴。 文集即将付梓,但弟子们对先生的感激之情,却随着岁月而延伸…… 祝愿先生在新一轮甲子中: 生命之树常青! 学术之花常开! 编 者 2011年6月19日
苦心孤诣作踏实文章,恩师教诲如学海慈航。怀着感恩之心,李葆嘉先生的弟子们编辑了《随园情缘:李葆嘉先生花甲寿庆文集》这本浓浓深情的文集。首先是弟子追随先生的感受小文、先生对弟子论著的赐序,然后是先生论著的序跋,以及对李著的前辈褒序、同道赏析及弟子感悟。除此,还选了先生的几篇访旅随笔和几首诗词,其中不乏神来之笔。其编辑的旨趣,在于从多角度展示先生,以激励后学奋然前行。 《随园情缘:李葆嘉先生花甲寿庆文集》由安华林、孙道功、章婷主编。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