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科名家文库 意象照亮人生
2011-5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叶朗
400
无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元年。自那一年开始,中国已经走过了波澜壮阔的30年。这是伟大的30年,是改变中国的30年,是震惊世界的30年,也是哲学社会科学蓬勃发展的30年。在哲学社会科学这30年的辉煌成就里,浸透着为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奠基的老一辈专家呕心沥血的求索,也镌刻着寻着他们足迹的后来者追求真理的步伐。“学之大者,国之重器”。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大者”潜心研究的成果,重新编辑出版以飨读者。为此,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将这一套《北京社科名家文库》奉献给读者。她以自选集的体例形式,每年推出一批,争取在几年内达到百种以上。《北京社科名家文库》将系统展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学者30年来的学思精华,展示他们的学术探索历程和风采。同时,为使这套《北京社科名家文库》更加丰富,编委会决定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已出版的《当代著名学者自选集》中挑选符合体例的图书,编辑成《北京社科名家文库·纪念辑》,这将更完整地反映北京学人在学术风范和学术使命上的历史延续。我们相信,《北京社科名家文库》将能够成为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经典性大型出版工程,成为集中展示首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成果的一个窗口。由于我们水平所限,定有不足之处,希望读者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叶朗,1958年生,浙江衢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三个系的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艺术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美学与美学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市社科联副主席,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哲学会会长,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常委。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术自述
上编 美学基本理论与中国美学
中国美学在21世纪如何“接着讲”
美在意象
——美学基本原理提要
美是什么
审美的对立面
审美风尚
中国美学中的丑
说意境
再说意境
艺术作品的意蕴
从中国美学的眼光看当代西方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
追求审美的人生
从朱光潜“接着讲”
——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
美学在北京大学
——八十年的回顾
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意味
儒家美学对当代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
《庄子》的诗意
说不完的《红楼梦》
《红楼梦》的意蕴
京剧的意象世界
——为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而作
中编 人文学科、人文教育与文化产业
下编 读书、治学与人生
叶朗主要著作目录
1919年10月-1920年5月,宗白华受聘主编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他在《学灯》上发表了他自己写的许多哲学、美学论文,同时大量发表郭沫若的新诗。1920年1月30日和31日,他用整版篇幅连续刊登郭沫若的长诗《凤凰涅槃》。他又介绍少年中国学会会员田汉和郭沫若认识,三人书信往来,讨论人生和艺术的各种问题。后来,这些通信编为《三叶集》出版。1920年5月宗白华赴德国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的哲学系学习美学和历史哲学。1923年12月出版诗集《流云》。1925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东南大学后改为中央大学。1930年,宗白华任中央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从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宗白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美学论文,培养了大批知名学者和艺术家,如王季思、常任侠、吴作人、张安治、艾中信等等。 院系调整后,宗先生从南京迁至北京大学,长期住在未名湖畔的健斋,只有一间房子(他离南京时曾将他的一幢小楼赠给国家)。本来以宗先生的学术经历、学术造诣和学术影响,毫无疑问应该评为一级教授,但是宗先生当时却被评为三级教授。宗先生对于这些却并不放在心上,他确有一种超然物外的“魏晋风度”。 院系调整后,最值得一说的是五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 那场大讨论是从批判朱光潜先生早年的美学思想开始的。当时,《文艺报》、《人民日报》等报刊连续发表了许多文章。比较早的有朱光潜先生的自我批判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黄药眠先生的文章《论食利者的美学——朱光潜美学思想批判》、贺麟先生的文章《朱光潜文艺思想的哲学根源》等等。不久,大家发现,尽管人人都在批判朱光潜先生,但是大家的观点并不一致。于是就展开了辩论。《人民日报》、《文艺报》、《光明日报》、《新建设》等报刊都连续发表讨论文章,很多文章都是占了一整版的篇幅,有的文章甚至连载两天。 当时讨论的问题很集中,主要是一个问题,即美的本质问题。在讨论中出现了几派。一派主张美是客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蔡仪先生。一派主张美是主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吕荧、高尔泰先生。一派主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朱光潜先生。还有一派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主要代表人物是李泽厚先生。李泽厚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曾发表过关于康有为、谭嗣同的论文。在这场美学讨论中,他开始崭露头角,引入注目。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导下,这场美学讨论的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畅所欲言。朱光潜先生虽然一开始是被批判的靶子,但在讨论中还是坚持自己现在的观点,批评和自己对立的观点。 这场美学大讨论,对于活跃学术空气,普及美学知识,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一直到现在,在我们国家,特别在青年当中,有那么多的人对美学有兴趣,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和这场美学大讨论恐怕是有关系的。很多人就是通过这场大讨论才知道美学这门学问,并且对这门学问产生研究兴趣的。 ……
无
没收到礼券!!
经典选文,陶冶情操
叶先生的书对我们的美学研究有很大的启示,应该细细的读,认认真真地读,反复的咀嚼玩味。相信你定会受益匪浅。
书挺好 还封着 全新 给力
不错的一本书,关于艺术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