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人民币升值的特征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的作用

马光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9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

马光明  

页数:

22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人民币升值的特征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的作用》经研究认为,在人民币基于外部市场占有率结构性上涨导致的持续升值背景下,长期内中国出口贸易总额受到抑制,短期内内资企业主导的盯市行为也可能造成出口利润受损。现阶段通过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降低资本与贸易顺差、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降低不对称升值幅度并缓冲升值影响、推进出口产品结构和技术升级的“积极盯市”等则是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  《人民币升值的特征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的作用》得到中央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基金资助(项目名:《人民币国际化缓解升值对出口冲击的机制研究》)、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出口的效应研究——理论机制、现状与对策》(课题号12YJC790137)资助。

作者简介

  马光明,男,1982年生,浙江建德籍。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曾获“安予介国际贸易学术鼓励奖”、“宝钢奖”、“平安励志论文奖”等多项学术奖励。在《国际贸易问题》、《财贸经济》、《统计研究》、《亚太经济》、《经济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四节 主要难点与创新第二章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变动状况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发展趋势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人民币汇率变化趋势本章小结第三章 理论基础——汇率决定理论梳理第一节 汇率的贸易决定理论体系第二节 汇率的资本决定理论体系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其他理论本章小结第四章 人民币升值的结构性第一节 货币升值结构性的定义第二节 人民币升值结构性因素的量化分离第三节 人民币升值结构性因素的实证研究(1986-2009)本章小结第五章 人民币升值的复合性第一节 货币升值复合性的定义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已有研究综述第三节 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982-2009)第四节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本章小结第六章 人民币升值幅度的不对称性第一节 货币升值幅度不对称性的定义与根源第二节 预备模型:仅考虑外汇供给面第三节 正式模型:同时考虑供需两方面本章小结第七章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一节 汇率变动对内外资企业出口的差别影响研究(1986-2009)第二节 近年人民币升值对输美产品的影响研究( 2005-2010)本章小结第八章 应对策略——促进收支平衡降低升值幅度第一节 降低贸易顺差第二节 降低间接投资顺差第三节 降低直接投资顺差第四节 扩大对外直接投资降低贸易顺差的探讨本章小结第九章 应对策略——货币国际化缓解升值不对称性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缓解不对称升值压力的理论分析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现状与前景本章小结第十章 应对策略——减少升值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第一节 合理“盯市”降低汇率价格传递率第二节 人民币国际化减弱升值对出口价格的冲击第三节 降低出口产品需求价格弹性本章小结结语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3.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大,升值明显  如导论所述,从1994年至2005年,尽管国内经济基本面出现迅速发展,但由于实质上的固定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在这10余年里基本保持不变。按照购买力平价汇率,人民币汇率被长期低估了,这使得有志于在中国生产和出口的外资企业可以获得较低汇率给予的价格竞争力,可以促进其出口。但随着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实施,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加大使得这十几年累积的升值压力释放出来,2005年7月至2012年3月初,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由1:8.277上升到1:6.301,且本研究前文已经说明,这种升值具有结构性,在外部需求总量和资本总量没有出现类似金融危机时期的大幅度减少的前提下,这种升值具有内在持续性。这对生产/出口型直接投资的流人又是一个打击。同时人民币升值还加大了两类直接投资的投资成本。  4.加入WTO后关税降低  中国于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遵守承诺大幅度降低各类产品进口关税。经过大约9年的时间,2009年中国非农产品的最惠国待遇平均关税已经降到8.7%,农产品最惠国待遇平均关税已经降到15.6%。这对于外国出口商而言是好事,但对外国对华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者而言却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动机削弱。因为他们向中国投资设厂的部分目的是绕过关税和其他非关税壁垒以降低向中国市场销售的成本。而加入WTO后关税的大幅度降低使其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收益相对减少。如果在中国投资设厂的成本增大或是优惠政策减少,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流人。  综上所述,对生产/出口型直接投资流入而言,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逐步减少的超国民优惠待遇、逐步消失甚至转为劣势的人民币汇率优势等都是可能促使其转至其他区位的原因。而对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而言,减少的优惠政策以及中国总体关税的降低可能减少其进入国内投资的动机。然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均收入上升在提高了劳动成本的同时(引起生产/出口型直接投资减少),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市场的潜在消费能力,从这一点来说又是促进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流人中国的原因,并且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比起关税降低的机会收益降低而言更为重要,此外尽量接近销售市场、节省运输成本、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也是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企业所十分注重的。因此本研究认为总体而言由于中国人均收入和消费潜力的快速增长,市场导向型直接投资流入会进一步增加。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今后一定时期内外商直接投资流入的发展趋势要看两类投资的比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人民币升值的特征及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研究-兼论人民币国际化对出口的作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