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情泉

于是之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作者:

于是之  

页数:

20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情泉》由“第一辑往事篇”(12篇)、“第二辑谈戏录”(20篇)、“第三辑师友情”(14篇)三部分内容组成。文中,作者或深情回忆往事,或谈演戏中的困惑与突破,或叙师友对其砥砺之谊。其语言平实质朴,但每篇质朴的文字中都流露着于是之的深情与真挚。

作者简介

  于是之,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1927年出生于唐山,百日丧父。后随母迁至北京。少年时就读于孔德小学及师大附中,15岁因家贫辍学,曾做过仓库佣工、抄字员等。业余时间坚持自学,后考入中法汉学研究所法文研究班,白日工作,晚上学习。1945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法文专业,不久又失学。从此便由业余演戏转为正式参加职业话剧团体,在津、京等地演出。1949年加入华北人民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前身)做演员,直至离休。数十年来在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程疯子(《龙须沟》)、老马(《骆驼祥子》)、王利发(《茶馆》)、丁文中(《丹心谱》)及魏勒(《洋麻将》)等,都受到了中外观众的赞誉。在电影中塑造的余永泽(《青春之歌》)、贵富(《秋瑾》)等形象,也均令观众难忘。另,还著有《于是之表演艺术》及《演员于是之》等书。

书籍目录

主编者言序第一辑 往事篇幼学纪事祭母亲我曾每天在宫里行走天津可爱是今朝我主演“牛大王”我和祖国剧团解放演长征“土改”小记三幅画小识信笔写出来的92.7.16第二辑 谈戏录我演程疯子程疯子传《茶馆》排演漫忆演王利发小记谈《茶馆》的魅力老舍先生和他的两出戏茶·《茶馆》和我恩来同志批评我台词不清痛苦、学习及其他读书小识演王和卿纪实我担心演得不好演员创造中的“我”和“他”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一个演员的独白我所尊重的和我所反感的我们的道路走对了话剧用方言辩表演笔记表演——真挚的严肃的事业第三辑 师友情长辈·文献老舍先生和剧院假如先生还在记焦先生的治学精神忆蓝马二三事可敬重的人找到金钥匙的人——《童超》序再悼董行佶哭厚明农民的儿子,执著的人好友——《林兆华导演艺术》代序才、学、识——《郭启宏剧作选》代序《梁秉堃戏剧集》序贺何冀平同志老白

章节摘录

  幼学纪事  我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跟着寡居的祖母和母亲过日子。“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她们都绝对地一字不识。那时形容人们无文化,常说他们连自己的名字也写不出。我的祖母和母亲则更彻底,因为她们压根儿就没有名字。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但只有一册,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历书。她们只能从书里的图画中数出当年是“几龙治水”,借以预测一年的天时。至于全年二十四个节气都发生在哪一天和什么时辰,编书人未能制为图像,她们也就自然辨认不出了。直到我上了小学,家里上两代人的这个困惑才算解决,“皇历”也才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利用。  真的,不要小看小学生。在我住过的那个杂院里,出个小学生,就顶得上个知识分子。比如同院拉洋车的老郝叔,孩子多,拉了饥荒要“请会”(一种穷人之间的经济上的互助活动,但要出利息),这就找到了我。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叫我帮他起草一个“请会”的“通知”。其中包括本人遇到什么困难,为什么要发起这么个活动,将要怎么办等等的内容。那时我顶多不到三年级,怎么写得了!但老郝叔鼓励我:“你照我说的写,他们都懂。”我于是拿了毛笔、墨盒伏到老郝叔的炕上——他家无桌,炕上只有一张席,硬而且平,伏在上面写字是极方便的——就这样,他说,我写,不大会儿的工夫,居然写出来了。随后又抄了若干份分别送出。“凡著诸竹帛者皆为文学”,讲起文学的定义来,是有这么一说的。那么,我替老郝叔起草的这篇“通知”,就无疑是一篇为人生的文学了。何况还分送出去,也算是发表了的呢!  “照我说的写,他们都懂。”这篇出自老郝叔的心与口,“他们都懂”的好文章,可惜我现在竟一点也记不起来了。老郝叔又早已作古。他无碑、无墓,所有的辛劳都化为汗水,洒在马路和胡同的土地上,即刻也就化为乌有。他奔波一世,却仿佛从未存活过人间。  说也怪,人过中年,阅人遇事也算不少了,但对老郝叔,我老是不能忘记。总觉得再能为他做些什么才可以安心似的。


编辑推荐

  经典的散文随笔,磊落的人生感悟;独特的生命体验,坚贞的文化守望。作者或深情回忆往事,或谈演戏中的困惑与突破,或叙师友对其砥砺之谊。其语言平实质朴,但每篇质朴的文字中都流露着于是之的深情与真挚。   《文化人散文随笔:于是之(情泉)》分为事篇、谈戏录、师友情这三辑内容,收录了幼学纪事、祭母亲、我演程疯子、《茶馆》排演漫忆、长辈·文献、老舍先生和剧院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情泉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