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超越自卑

[奥] 阿德勒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5-6  

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作者:

[奥] 阿德勒  

译者:

黄光国  

Tag标签:

无  

作者简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曾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后因分歧与弗氏告破裂。创立个体心理学,另建立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曾主持召开五次国际个体心理学会议。1934年定居纽约,1937年赴苏格兰亚伯丁做演讲时病逝。主要著作作:《超越自卑》《生活的科学》、《人类面临的挑战》《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神经症问题》《理解人类本性》等。

书籍目录

译者序
一 生活的意义
二 心灵与肉体
三 自卑感和优越感
四 早期的记忆
五 梦
六 家庭的影响
七 学校的影响
八 青春期
九 犯罪及其预防
十 职业
十一 人及其同伴
十二 爱情与婚姻
阿德勒年谱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超越自卑 PDF格式下载



  读过的朋友认为这本书的翻译质量如何?
  
  
  
  有没有更好的的译本?
  
  谢谢!


  话说这本书的语言特别通俗易懂,是我目前读过的最好懂且最有兴趣读下去的心理学书籍。
  阿德勒对自卑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情结。而自卑产生的原因是自卑者害怕自己行为不当,因为他们把自己的成功目标订的太高了。我想到了《神经症与人的成长》里面强调的,“应该”是痛苦的根源。我觉得这两种观点非常相近。
  书里从三个生活问题(我们居住在地球上,被分为两种性别,必须和我们平等的人类交往)出发,强调合作是人类最大的使命,并指出无法与别人合作的人常常会是生活中出现问题的人。
  而容易在长大后出现问题的儿童一共有三类:身体器官有缺陷的儿童,被娇宠的儿童,被忽视的儿童。
  尤其是关于被宠坏的孩子,我有点儿感触。书中说,“他们通常会认为与众不同是他的天赋权利。结果,当他进入一个不是以他为众人注意中心的情境,而别人也不以体贴其感觉为主要目的时,他即会若有所失而觉得世界亏待了他。(P17)”我突然想到了郭敬明的小说有木有!他在《小时代》里面的那句“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地努力着”简直神了!以前觉得很搞笑,现在反而觉得郭敬明完全掌握了我国青少年的心思啊!佩服!
  另外还说到被宠坏的孩子结婚之后的情境。“有时候,两个仍旧依赖在父母身上的人结了婚,他们会过分重视他们和原来家庭之间的联系,当他们提到‘家’时,他们指的是他们双亲的家。(P119)”我不禁想到了中国的家庭。网上有许多有关凤凰男的奇葩故事,而现在的新婚夫妻对原来家庭的重视程度似乎也比旧社会的时候强很多——比如我认识的一个女生即使结了婚、也宁可和父母住一起而不愿回新家。结合本书,我认为主要原因是现在夫妻生的孩子少、甚至是独生子女,父母自然而然地把全部精力放在子女身上,希望他们能服从自己、对自己产生很大的兴趣,而这无疑破坏了孩子与社会其他人合作的欲望,而这种欲望造成了他在婚后,仍然觉得以前的家才是真正的归属,因为以前的家可以宠着自己,而现在的家却需要自己去付出。
  虽然阿德勒提到了之前所说的三类儿童,但是可以看出,他对被宠坏的儿童可以说是讨厌至极了(而对另外两种情况则更多的是抱以同情)。现在中国年轻夫妇的生活出现问题的新闻越来越多,这是不是和独生子女政策也有一定关系呢?
  在我们的城市里,儿童在家是独生子女,其中有许多从小就学会了和别人攀比,在学校又背负着升学、考试的压力,电视剧里吹嘘的也都是些英雄主义,儿童十分欠缺与别人合作的学习。在书里的最后一章,提到男女不平等的问题,作者觉得这种问题是无法由个人的反抗来解决的,个人的反抗反而会带来更多的麻烦。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更大的力量来帮助人们改变整个社会的文化态度。我想,不仅仅是婚姻问题,在许许多多的有关合作的问题上,我们都需要更大的力量来引导我们。可是,更大力量的所有者又……
  
  PS。书中反复强调,一个人的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它不一定是对当时事件的客观记忆,但是别人却能从中了解到这个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定义,而早起的记忆更加重要,因为它是一个人对世界的第一印象,会影响人的一生。(话说我好想让阿德勒帮我看一看我的第一段记忆啊~~)而我最吃惊的是,当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对自己应该怎样面对这个世界、怎样实现优越感有了想法之后,他今后在自己的生活样式中,便不会犯错。即使在别人看来是很愚笨、不可理解的行为,其实也是那个人实现目标的其中一种手段。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大家都好有心计啊……
  补1:在看完这本书之后,偶然看了一个短篇漫画。在次子出生之前,长子被父母宠爱、期待着。但随着次子的成长,他在容貌和才能方面都渐渐超过长子,父母的关注很快就转移到了次子的身上。长子对自己的弟弟心生恨意,一心想要夺回自己的地位,他逼迫次子发布令人不堪的照片,还用烧红的金属夹子毁了他的容。本来这只是一部内容扭曲的漫画,但结合这本书,突然觉得作者对长子的心理抓得很准。只是这样优秀的次子竟然一直对长子抱有憧憬之情,并且为了讨他的欢心而去做父母讨厌的事情(比如偷东西而进警察局),似乎有些不太合理了。
  补2:今天去图书馆的时候,听到两个管理员阿姨在聊天,没想到其中一个阿姨说的情况简直就是本书中所提到的典型案例啊!次子比长子聪明伶俐,父母对次子宠爱有加,长子没多久便开始有了眨眼睛的毛病。家长先带长子去医院,没有检查出任何毛病。医生建议去看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问他们,家里是不是还有个老二,他们说是。心理医生告诉他们,长子眨眼睛的毛病其实是为了能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我以前看心理学书籍,总是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可是这次活生生的例子就在身边,不得不佩服阿德勒的深入观察和研究啊!但是那两个聊天的阿姨说到这里,却不约而同地笑了出来,好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似的。而其中一个阿姨继续说,父母带着长子回了家,但是因为次子的聪明伶俐,对二人关注度不同的情况还是一如既往,没有任何改变。而长子因为有眨眼睛的毛病,所以在幼儿园里常常被同学欺负。这时,说话的阿姨发现我在听,于是我很尴尬地走了,其实我本来应该再在附近转一转、听一听的。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想象着长子的未来:因为“有毛病”而被同学欺负,这大概将会成为他一生阴影的开始吧,也许他将会变为一个自卑的人。但是这个长子作为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即使直接告诉他,他也不会明白自己不是被眨眼睛的“毛病”所掌控,而恰恰相反,是他在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掌控着这个“毛病”。可见在次子出生之前,就要让长子学会喜欢上未来的弟弟妹妹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更令人伤心的是,他的父母在了解原因之后还不反省自身,身边的朋友听说了这件事还觉得这很可笑。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儿童来说,是多么重要啊!也许仅仅只是一个信任或淡漠的眼神,就能决定这个孩子的性格和未来。而我们身边的许多家长,根本就不明白这一点!我觉得我们现在太需要一本由心理学家写作的、教家长如何教育儿童的书籍了!太多的家长标榜着自己的对孩子的爱,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去爱!然而更悲惨的现象也已经被阿德勒指了出来:那些最需要被教导如何与儿童相处的家长恰恰是最不愿意学习的家长!
  


  说实话看到这本书居然出自1932年让我非常震惊,原来很多东西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萌芽了。里面的很多东西至到现在仍然给人震撼的感觉,让人不得不感叹。虽然很经典却还是可以看得出时代的局限感,一些问题可能在现在已经是不同的解释,或者说更加的细致了。虽然有些时代是大师很多的时代,但大多数时代我们还是要继续往前探索,也许下一个激变很快就出现,总之往前走就对了。再回头说说,很多东西可能并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立体多样的。像书中反对遗传说,我也比较反对把一切归根于自卑选择说。遗传是有关联的,但并不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而事件当下也有很多偶然因素,所以单纯的抛开很多因素而单纯的定位于哪位为主,就我来看只局限于当下的科学吧。最后说说,1932年的我们在干什么?已经落后那么多了,却还要回复到之乎者也的国学,虽然文化传承很重要,但如果跟主流国际脱轨的话,只能是回到圈圈里自己打转。


  感谢“改变自己”赠送的这本心理书。
  书中先是提出人类必须面临的三个问题,地球人,资源有限,我们只能够共同生长在地球上,这个环境无法改变;然后是与人合作团结的必修课;最后是关于两性/婚姻关系的存在与发展。
  关于个体的成长,其发展趋势和行为结果常常可以追溯到一个人的幼年和青少年时期,与他们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对其成长采用的引导/教育方式。早期记忆、童年生活对个体后期成长的影响很大~发现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早教/家教作用不可忽视,个人觉得不管是已为人父母/准爸妈,或者是单身人士都适合看呢,对于认识自己和了解别人的行为都很有帮助----书中的例子很多,不过我还没详细一一看完。
  另外“合作”一直也是本书多次提到的一个词,主张奉献自己,与他人合作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学会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书中的很多例子都证明问题儿童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懂得与人合作然后才会引发那些特殊问题的。


  花了两周的时间,断断续续把这本书看完了,真心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虽然是80多年前的书了,但是对我而言,却像我在黑暗中找到的一盏明灯。这本书基本描绘了个体心理的发展机理,心理发育容易受到影响的因素,是个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这本书语言通俗平易,对于个人来讲,很容易入手来窥见自身的丰富的内心感受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作者阿德勒认为,作为一个人,生下来就有获得优越感的追求,不甘人后,这是与生俱来的,这应该是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前进的动力。但是个体的人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社会发展到现在,一定要大家一起合作才能更好的发展,对个人和合作者而言都是双赢的。个体生下来和成长的过程中,相对于成人和环境而言是那么的弱小,存在天然的自卑情结。小孩在两岁前,对于妈妈有着天然的依赖关系,之后小孩应该被引导把兴趣扩展到爸爸,其他的社会关系,对其他人有兴趣,学会合作和分享,在这种合作关系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对他人有用,这样来引导个体走出自卑,超越自卑。如果小孩成长中,兴趣没有被引导到和他人合作关系中,这条通道没有畅通,他就只会自对自己感兴趣,只关注自我,就会变得自私,自卑,害怕或是不善于从和别人交往中获得乐趣和优越感,个人的价值就会被局限。为了获得优越感,个人会采用一些不被别人或是社会认可的方式,这些个人会成为平庸的或是有问题的人,比如犯罪。
  
  作者阿德勒创造了一个概念“生活式样”“统觉表”,就是个人性格,包含了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基本看法,个人在5岁左右就基本完成了。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所以小孩在5岁前的性格培养非常重要。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对于性格形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个体对于环境的看法,这种看法是需要个人探索和引导的。在我个人理解看来,个人为了追求优越感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正常人会选择努力、勤奋、刻苦;对于有问题者会采用不择手段的掠夺、抢劫等。这些方法经过道德判断后,会分出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的。如果能够找到统觉表中影响个人和他人合作的问题根源,对于能够矫正合作障碍非常有作用。如果找到这些问题根源呢,能够回忆起来的越早的记忆对于寻求这些问题根源就越有帮助。因为个人能够回忆起来的记忆都是对个体影响非常大的事件,让个体意识到在理解这些事情的偏差,便能够纠正个人合作方面的问题。
  
  在这里插一点我个人的理解,印象深刻的事件不见得就是大事件。对于小孩来讲,一个糖果没有满足,可能他会记忆很深刻,一直会牢记着没有得到满足。
  


   我住的这个区正在拆迁,我梦见拆迁之后又建了很高的楼,但是样式很古,就像南大的北大楼那样,爬满爬墙虎。
   我和我妈在散步,然后我就跑走了,好像是躲到其中一个楼里,是个大酒店,富丽堂皇的,我就躲在安全通道里,好像挺希望我妈找到我。
   现实中的我,也很爱走安全通道。
   然后我妈是找到我了,然后脚磨破了。这个是实现的再现,因为一年前的现在,我就在厦门,一个人,我妈在找我,疯狂地走着,磨破了脚。
   梦里我还想有个弟弟妹妹之类的,陪陪我妈,这样她应该不至于这么孤单。
  
   So,你怎么看我。
  
  
   “要了解一个人,你得了解他的恐惧。”这其实是在《我执》里读过的一句话。一开始我一直不理解,甚至曲解,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懂了。
   你是要了解他恐惧的目的。
   怕蟑螂,老鼠的人无非是想要一个干净的环境。
   怕黑的人,无非是要人陪。
   突然想到我的前女友,她经常和我说:“我怕你突然就不要我了。”
   她无非是想就这样和我在一起。
   但是她怕的事,我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一开始随便翻这个书,觉得真TM扯淡,自己生不生孩子还关系着全人类的命运,还有一个人就是要与全社会合作,这让梵高怎么想,社会有想要同他合作么?
   后来就真正静下来,被这老先生滔滔不绝的论述带走了。
   吐槽一句,这人绝对是个话痨,就因为他小时候口吃,现在有人愿意听他说他就一定要这样么。
  
  
   我的书札找不到了。。。本来书中还有很多例子想做评述,暂时不行了。。。请先原谅我虎头蛇尾的书评。
  
   另外,十分赞同http://book.douban.com/review/5574074/ 这里批评的第三 与 第四点。
   我们只是活在,传续血脉与传续灵魂,保持自我与大众合作,诸如此类的极端之间。
  


  
   午后的火车上人声嘈杂,终于读完了这位与佛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掩卷回想有种兴奋而惶恐的感觉: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脑海中常常会浮现一些模模糊糊的人影,在书里的很多例子中——懒惰的人、被宠坏的人、独生子、不喜社交的人……,似乎都能找到生活中遇见过的人、身边同学们、朋友们乃至自己的影子,这些迥异的性格、行为很多都可以在书中找到心理学上的解释以及形成的原因,忽然有种窥到别人隐秘心理的感觉。
   作为心理学通俗读物,整本书比较系统扼要地介绍了阿德勒创立的个体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阐释生活的意义、肉体与心灵的关系、自卑感与优越感、记忆力、梦,并具体地展现个体心理学如何看待家庭的影响力、学校教育的影响、青春期的引导、犯罪与预防、职业与工作、同伴、爱情与婚姻等问题。读完全本,我感觉总体上个体心理学认为生活的真正意义作于合作与贡献;不执着于肉体与心灵谁控制谁的问题,而是研究他们之间的动态关系;摆脱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类地位增进、人格形成的原因,也是造成各种神经病的根源;记忆的最大价值在于代表了个人的判断,是了解一个人心灵的资源;而梦与日常思维并非相互对立,而是和清醒时具有一贯的人格,目的在于留下我们遇到难题时支持生活模式抵制常识的感觉。
   读完最直接的受益是对原来非常看不惯的一些行为多了些理解,更能接受,心境更加淡定:许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他们长久以来的经历、形成的生活模式造成的,他们的行为是在自己的生活模式中是符合逻辑的,只是目标有所偏差。比如哗众取宠者,他们或许只是小时候被宠坏了,进入社会后他们不再是焦点,奋力卖弄、行为怪诞只是想多要一些他人的注意力,而同样不合作的人也许还停留在认为只要自己不合作、奋力反抗,就还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阶段;再比如说懒惰的人也许只是想以“我只是懒,不是无能”作为逃避现世困难的手段。
   我觉得阿德勒提出的模型有时候过于简单过于理想化,具体应用必然困难重重,而且有些结论得出的论据并不充分,但整本书读下来还是获益匪浅,常常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以下几点便是自觉最有启发性的几点:
  合作的重要性
   回想整本书,第一个浮现的字眼既非自卑也非超越,而是合作。相对于弗洛伊德总是着眼于个体与社会、其他个体的各种冲突,阿德勒非常强调合作、奉献的重要性,认为检验人合作能力的高低是了解心理差异的最好方法,合作也是防止神经病倾向的发展的一种重要保障。他在书中说到“人类所有对价值和成功的判断,最后总是以合作为基础,这是人类种族最伟大的共同点。” “假如一个人不合作,对别人不感兴趣,而且也不想对团体有所贡献,他们的整个生活必然是一片荒芜,他们身后也留不下一丝踪迹。”我想来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曾说过“如果想走快些,那就一个人走;如果想走远一些,那么就要一起走。”说的也是合作的重要性。受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寿命和能力的限制,我们作为一个个体,能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而我们如果选择合作,就能像滴水聚成河流一般,显示出势不可挡的力量。人类的语言、文明都是在人类的合作中诞生和发展下去的,我们也要将这种合作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世界节奏太快而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又太有限,合作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社会各个方面强烈呼吁合作;而与此相对的是现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许多都是独生子,他们依赖、敏感、怕孤独,竞争意识强烈但缺乏合作意识,往往感受不到社会生活的乐趣,他们自由封闭、渴望能够回到童年,并产生很多诸如忧郁症、自杀等等问题。社会对合作的需要和新一代合作意识的淡漠构成了强烈反差,而学校教育也没有充足地认识到合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和努力。
  
  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感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阿德勒区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两个概念,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然而,如果一个人不再设法克服障碍,反而用一种优越感自我麻痹,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则会造成“自卑情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生说的自卑。
   生命太短暂,而我们的躯体又如此脆弱,必然会产生无能为力的自卑感,而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必然会与他人产生联系,人与人的差异性也会导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所以我们不必介怀自己心中的那点小自卑而羡眼别人的自信,自卑感反而能像一只牛虻,不时提醒我们自身的差距,鞭策自己不断向前,超越自卑,成就人生。这就是为什么生理缺陷的儿童比如作者本人会有比正常人更强烈的自卑感,但如果能够得到正确的引导,反而有超越一般人的成就。
  教师的职责
   作为一名准教师,我特别注意到了阿德勒对教师的看法,他给予了教师这一职业很高的评价:“教师像母亲一样,是人类未来的保证,其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如此重要的意义,让我顿时感觉到责任重大。我们都知道成长环境多儿童日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不可能去训练所有的父母如何教育子女,但老师可以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纠正儿童在家庭中形成的错误,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和对别人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这是教师的责任。
   我们作为教师应当做到真正对学生感兴趣,愿意去了解他们,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让他们相信,在这种兴趣上他能够获得成功。对待表现卓越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地发展兴趣,并带动整个班级。对待犯错的学生,不能简单粗暴地责备处罚,我们应当帮他找出最初的错误即构建生活模式时犯的错误,积极去改正。在整个班集体,要营造和谐合作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阿德勒还特别提出三种容易出现问题的人:生理缺陷的孩子、被娇宠的孩子以及被忽视的孩子。在教学生活中我们应当特别注意这三类学生,常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还有学生自治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放权给学生,他们可能会争权夺利,攻击别人,排除异己,或争取优越地位。老师应该予以注意和指导,先肯定他们已经具备自治能力。
   只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会平等对待他的学生,他真正是想对人类的福利有一番贡献。我们肩负着重要使命,应有高度的责任感,所以必须时时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将最有价值的知识与思维以最好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我还意外地找到了有关一个一直以来一直困惑我的问题的看法,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直接把教材传授给孩子与教他们自己思考何者更佳。这是我们当前教学面对的一个大问题,阿德勒在八十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的看法很有东方中庸思想色彩,他提倡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但是如何次啊能将二者完美结合,又是一个有待思考探索的问题。
   此外,阿德勒认为教育中出现的最大难度不是儿童本身的各种限制,而是他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各种限制。教师不应该相信发展有固定的限制,这样他的学生才能得到真正自由的发展;但是我们又的确知道人的智力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且作为中学阶段的老师,我们接触到的学生之前成长在十几年不同教育环境下,已经存在很大的差异,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短短中学三年做能扭转弥补的。如何矫治落后的孩子呢?希望能在下学期的实习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找到答案。
  其他
   阿德勒总是强调一个人的生活模式,人格在人发展的初期,大概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但是我在书中没有看到非常令人信服的论据,个人觉得,人是不断发展的,人的一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之前的经验都会影响到将来的发展,初期的影响可能是最大的,但是并不一定会是决定性的。
   我更欣赏的是阿德勒对人生被赋予各种意义的阶段的理解:“阶段只是生活的连续,他们的现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重要性。重要的是个人在阶段中所期待的是什么,赋予他的意义是什么和他学会面临它的方法。”我们的青春即将逝去,但是在这个身体各项机能均处于最佳的阶段我们确立的理想、观念,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的思维,以及我们有关青春的感觉和记忆将会不朽。所以,应当好好把握住青春这段时间,不要肆意挥霍浪费。
   结语
   距离该书问世已经有差不多一个世纪的时间了,但是它仍有不容小觑的指导意义。自卑感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我们自卑,所以要常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颗谦虚求索的心,积极地改进自身,有勇气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能力;有真诚地与他人交往、合作,时时为他人考虑,努力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如果一个社会的大部分人都能够怀有自卑、真诚合作,人类种族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每个个体的生存才有了意义。
  


   阿德勒从弗洛伊德的梦与精神分析出发,认为自卑是与生俱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自卑感存在的,自卑感自阿德勒看来并不是什么贬义的词,而是很中性化的词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卑感,这种自卑感促使我们去超越自身,达到我们想要达到的高度。所以自卑感并不可怕。他还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婚姻、爱情、家庭、友谊等出发,认为人生在世就是群体性的动物,我们无法脱离群体存在,所以一个人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他的合群能力。我们对各方面的自卑感促使着我们去超越,去合作。从一个人的性格、家庭、梦的状况出发,我们就可以剖析这个人作为人在惧怕什么,有什么自卑,从而可以通过教育、精神分析等方法来改变,使得人走向正常的轨道。
   所以,自卑这个概念是阿德勒的一个创新,通过自卑的概念引出,我们就可以超越自卑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


  心理学在世人心目中最大名鼎鼎的学者,肯定是弗洛伊德吧。
  但之后呢?相信对于普通人而言,不一定能说出其他人。
  就如自己在学习心理学前,唯一能说出名字的心理学家就是弗洛伊德。可见世界上最知名的三个犹太人,确实影响深刻。
  但其实心理学的发展,弗洛伊德的很多理论逐渐被抛弃和修正,心理学的发展也日益呈现多样性。(似乎弗洛伊德越来越被作为心理学的形象代言人,而不是学术上的领军人物)
  这其中,荣格、阿尔弗雷德、马斯洛等,功不可没。(学管理类的,可能对马斯洛的发展理论有些许的了解。)
  《自卑与超越》是纯粹学心理咨询才知道的一本书。出于对题目的兴趣,买了这本书。
  从价格、包装、版面、内容等来说,是近期所读的书籍中十分赞的一本书。可以说是物超所值。
  不过有点瑕疵,就是其他书友也提到的,文中有大量的“神经病”用语。
  实际从文章的内容表述而言,实际应该是指有一般心理问题的人,还未达到心理疾病的程度,用“神经病”这个词,是相当值得推敲的。
  不知道原文究竟是用什么词,造成译者如此的翻译。
  由于阿尔弗雷德自身是有较严重的生理缺陷,因此相信其对自卑心理的研究是相当深厚的,当然,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其理论中的部分观点和理论一定得到了修正。
  但即使如此,这本书仍是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和思考的。
  本书较全面地从人类成长的相应阶段所可能经历的心理问题做了阐述,使我们能较好地理解自身、发展自身、完善自身。
  对有些书友说本书只指出了问题,而没有说出解决之道,个人是相当不赞同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对心理学了解的不足所造成的。
  心理学是个逐渐受人重视,并发展的大学科,要想获得自己所需的,就必须多读、多看。
  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


  引用地址:
  http://user.qzone.qq.com/29305569/blog/1368959595#!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68959595
  
  0、前言
  
  同样一种情感,不同的人生。
  林肯早期曾因为自己是私生子、面貌丑陋且言谈举止缺乏风度而自卑敏感;
  2004 年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内心自卑、孤僻,行为上却表现得冲动、好斗。
  疑问:自卑是怎么回事?人都自卑么?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我们深入研究个体对世界和本人的定义,他们的目标、奋斗方向和处理人生问题的方法。到目前为止,我们理解一个人的最佳途径就似乎观察他和人合作的水平。
  
  (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无外乎竞争与合作)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年):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维也纳医学博士,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贴近生活,充满乐观气息,极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一生阅历丰富,著作等身,其代表著作有:《自卑与超越》、《人性的研究》、《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自卑与生活》等。作为军医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曾到过许多国家讲学,后全家移居美国。1937年应邀去英国讲学时心脏病突发逝世。
  
  1、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人生的三大问题:★★★★★
  在这个自然资源有限的星球,如何寻找职业以求生存;
  芸芸众生中如何寻找自己的位置,以便互相合作,共享合作成果;
  如何调节自我,适应“人类有两种性别”以及“人类延续依赖于两性关系”这一事实。
  社会情感★★★
  所有失败者(罪犯、精神病、自杀者……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缺乏对社会的归属感和对社会的兴趣。他们处理职业、友情、两性问题时,不相信可以通过与人和他人的合作来加以解决。他们所定的目标只是他们个人的,这种所谓的成功,其实只对他们个人有意义。
  作者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奉献和合作。eg:婚姻生活中我们尽量使伴侣生活的轻松又丰富多彩。
  童年经历的影响
  人们童年时的情景可以用许多不同的方式来做解释。不新股的童年经历完全可能被赋予完全相反的意义。
  个体心理学家和决定论的分歧所在: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我们会从任何适合自己目标的东西受益。
  会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
  身体缺陷
  溺爱:被溺爱的孩子生来就认为其愿望就是必须执行的法律。
  冷落:这样的还在不知道关爱与合作为何物
  梦与早期记忆
  一旦我们发现并理解了一个人所划定的人生意义,便掌握了开启他全部性格的钥匙。
  人们常说,性格无法改变。那只是找不到打开局面钥匙的人才会坚持的观点,如果找不到错误的根源,任何辩论或处理办法都不会成功,唯一可能改变的就是训练自己以更加合作、更加勇敢的态度面对人生。
  合作的重要性
  合作是唯一可以防止引发神经性疾病的方法。
  eg:被溺爱的孩子只关心自己,就会把缺乏对他人关心的态度带到学校。当他第一次误读了人生的意义时,便会停止对责任感和独立性的培养。也就是在此时,他对人生的考验和困难毫无招架之力。
  每个人都应该是独立自主,有合作精神的人。
  2、第二章、心灵与肉体
  心灵与肉体的联系:
  身体上的缺陷会造成许多障碍,但这些障碍不是无法摆脱的宿命,如果一个人精神本身是积极的,而且努力去克服困难,那么他肯定会和那些天生没有缺陷的人一样,成功渡过一生;
  精神对肉体有着影响,不仅可能引发病症,还支配着整个身体的发育。而且从身体能反应出精神上的不足。
  情感的作用:
  精神这样左右环境:它要保护身体不受疾病、死亡、外伤、意外事故和功能衰竭的困扰。
  每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感知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的,并且已经成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不论焦虑还是勇敢,快乐还似乎悲伤,情绪总要与人生态度相一致。
  其举了大量例子来证明: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相应的情感倾向会对身体发育产生持续影响。
  心理特征&身体类型:
  克雷奇默,德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以研究体态、体质、人格特征的关系而闻名。他将性格定义为一个人在生活中、一切情绪和意志上可能反映的总和。他发现体型和人性格有关,并将人分成四类:矮胖型、细长型、运动型、发育异常型。他还认为,正常人和精神病患者在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关系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差异。不同体型的正常人也有精神病患者的某些特征。他将人的气质分为分裂气质、躁郁气质、和黏着气质。
  失败有一个共性,就是合作能力差。
  我们给心理学下另一个定义就是:他要了解缺失合作的程度。
  人生态度是心理学的永恒主题和研究对象,而研究其它客体的心理学家主要致力于生理学和生物学的内容。然而,个体心理学中只考虑精神本体,统一的心智。
  3、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之一。
  告诉一个病人他有自卑感是绝对没有好处的,这么做非但不能帮助他克服自卑感,反而会加强这种感觉。我们观察到他人人生态度流露缺失感的时候,要在他丧失勇气的时候鼓励他。
  自卑感的表现形式有上千种,每个人都多少有点自卑感,因为我们 都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能稍微好一些。
  自卑感的产生不分场合,凡遇到相同情况就会自卑。这种自卑感会形成他精神生活忠长久潜伏的暗流,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便称之为“自卑情结”。
  口吃的人在讲话的时候,三十多岁找不到工作的人,怕谈婚论嫁的人,重复做同一动作的强迫症患者,失眠症患者——所有这些人都有一种自卑情结。
  自卑感本身绝非不正常,它是人类改善环境的动因。
  作者看来:人类文化就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
  优越感的目标: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个人行为,具有唯一性。
  在什么开始四五年里,我们就明确了人生的意义。
  对优越感的追求每个人都有。正是这追求激励着我们。
  4、第四章、早期的记忆
  个性塑造:
  所有精神表达中,最能透露真情的是一个人的记忆。
  我们调用记忆来平衡情绪,如果他性情忧郁,那么他的记忆也是阴暗的。
  记忆就和梦一样,起到了完全相同的作用。很多人在做决定的时候,会梦到自己曾经通过的一次考试。
  早起记忆和生活方式:
  早期的记忆特别重要,早期记忆的事能够说明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观。
  5、第五章、梦
  梦的解析:
  梦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人们会把梦视为解决困难的一种方法。
  其认为,佛洛依德说“有意识”“无意识”两个对立不正确;把梦置于性的背景之下不正确。
  佛洛依德有些观点比较有启发:梦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梦背后潜在的思想。
  佛洛依德学派忽略的是科学心理学的先决条件——认识性格的关联性以及个体思想、言行的一致性。
  佛洛依德学派对做梦的目的解读为:“满足个人未曾实现的愿望。”
  阿德勒认为:佛洛依德理论讲的是被溺爱的孩子的一贯心理。心理分析学派以被溺爱的孩子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极为细致的研究。但是对满足感的追求只是千万种追求的一种。我们发现了梦的目的,这会帮助我们看出遗忘梦或不理解梦能达成什么目的。
  个体心理学方法:
  梦是对平静生活的一种干扰。因此,我们得出:只有当我们没有把握解决问题时,只有我们依然感受到现实的重压,并且现实依然向我们提出种种难题时,我们才会做梦。
  梦境可以愚弄和欺骗我们,因为他们难以被理解。
  常见梦境:
  飞翔
  跌倒
  考试(对某些来人说,其含义是:你还没有做好准备面对眼前的问题。)
  一件事情的象征意义因人而异,绝不雷同。
  个例研究:★★★★★
  我们必须一开始就让孩子学会合作,不可以让他只亲近一个人。被单方宠坏的孩子,他会要宠着他的人只关注他一个人,而且一旦他感觉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马上就会寻衅闹事。
  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无法保持友情,那是因为他总是希望控制别人。
  
  6、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母亲的角色:
  一个母亲不能将已形成的母子联系向外延伸扩大,让孩子与周围人平等合作,是多么严重的失误。
  父亲的角色:
  婚姻是一种伙伴关系,不存在谁高过谁。
  父亲的职责:他必须要证明自己是妻子的好伴侣,孩子的好父亲,社会的好公民。他必须恰当处理人生中的三大问题——事业、友谊、爱情,而且还要和妻子在招股和保护家庭的问题上平等合作。
  他不应该忘记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他绝不可以贬低妻子的作用。
  家庭中根本不应该存在统治者,任何可能引发不平等感觉的情况都应当避免。
  丈夫和妻子各自交友,那就很不好。他们应该生活在同一个社交圈里,而不是各自交友,形成隔阂。
  如果他是有心人,他同样关注他妻子关注的事情,而且会把她的幸福当成自己理所当然的目标。
  只有双方都讲两人共同的幸福置于个人幸福之上时,两个人才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爱必须超过对自己的关爱。
  家庭平等的重要性:
  人们时时都想成为征服者,都想战胜、超越其他人。树立这样的目标是由于他们的童年经历所致,是哪些在家庭中感觉不到公平的孩子从小培养争强好胜情绪的结果。我们只有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才能克服他们身上的这些坏毛病。
  【孩子怎么教?】
  众:请问法师,我的小孩不听话、不爱学习怎么办?
  师:您影印过文件吗?
  众:影印过。
  师:如果影印件上面有错字,您是改影印件还是改原稿?
  (场内立刻响起雷鸣掌声。后有人答道:改原稿。)
  师:应该原稿和影印件同时改,才是最好。父母是原稿,家庭是影印机,孩子是影印件。孩子是父母的未来,父母更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你自己不优秀,如何给孩子优秀的教育?如何要求孩子优秀?不如提升自己,同时提高孩子)
  7、第六章、学校的影响
  教师的角色
  教师的工作室发现孩子的问题,并纠正父母的错误。
  先天与后天培养
  性格是无法遗传的观点应该被视为迷信。
  智力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兴趣,而且我们知道是什么限制了兴趣,不是遗传,而是丧失信心和害怕失败。
  一般杰出人物身上,我们都会发现“起步早”的现象。他们父母与这个相关或者对这个感兴趣,他们的兴趣长久且持续,他们所受的训练是自然而广泛的。他们既不会失去信心,也不会犹豫不决或者踌躇不前。
  对教学的一些观察
  跳级并不利于孩子智力发育,复读更糟糕。
  对学生也应该平等对待,作者反对分快慢班。
  8、第八章、青春期的引导
  青春期的问题:★★★★
  受溺爱的孩子
  沉溺与童年
  轻微犯罪:14~20岁是少年犯罪的多发年龄段
  神经官能症:神经官能症的特点是自我感觉良好,为自己回避人生问题辩解。神经官能症花往往是当一个人在社会上遇到了麻烦,而自己完全没有应对能力时出现的病状,这样的麻烦会给精神带来巨大的压力。
  与预期相悖
  渴望赞赏与认同
  9、第九章、犯罪及预防
  了解罪犯的心理:
  为追求优越感而奋斗:有别人常人的不是他的奋斗事实,而是奋斗方向。他走错方向的原因是因为他不懂社会生活的要求,不关心其他同胞,我们就能理解他的行为。
  5岁左右的时候,心智已经形成了一个整体。
  当父母在孩子面前抱怨时运不济、处境艰难时,也会妨碍孩子提高社交兴趣。
  容易产生问题的儿童主要有三类:
  身体残疾的儿童;
  受溺爱的儿童;
  遭遇冷落的儿童。
  10、第十章、职业问题
  关于择业:
  12~14岁应该对将来想做什么职业有一个清晰的想法。
  不能过分强调金钱的价值,不然会误入歧途。
  可以考虑子承父业,青出之于蓝而胜于蓝。
  职业学校、技术学校、培训学校有助于就业。
  11、第十一章、个体与社会
  社会群体:
  争执、贬低、批评是没有必要的。
  基督教最重要的教诲之一就是“爱你的邻居”。
  判断所有政治运动和社会活动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们能否增进人类对同伴的关爱程度。
  精神障碍的根源是缺乏对他人的兴趣。
  12、第十二章、爱情与婚姻
  爱情&合作&社会兴趣的重要性:
  婚姻关系要求他们亲密无间的相处,多数人不习惯去考虑另一个人的兴趣、人生目标、愿望和志向。
  如果一个人整体疑神疑鬼,那么他不适合结婚。如果婚姻双发都想保留自己的自由,那么他们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伴侣。伴侣关系意味着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双发都要受合作承诺的限制。
  要有生儿育女的决心。
  夫妻双方感情破裂应该由心理医生决定是否应该离婚。
  婚姻有时候也指向不正当的目的:有人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有些人是因为觉得对不起某人,有些人是想找个仆人。这些都与婚姻的宗旨背道而驰。
  只有一夫一妻制才能使个人的爱情和婚姻关系得到最充分的保障。
  13、扩展阅读——争强好胜与自卑
  
   好胜好斗的人往往不是因为自信自骄。相反,好斗的性格多数是源于心理的自卑。在自卑这种心理支配下的人总常常觉得别人针对他,看不起他,从而对别人产生一种敌对情绪,以此来“反抗”以“自保”。
  
    我们身边总有这样的人:言语或行为上总是咄咄逼人,带有强烈的攻击性。其实这种攻击行为背后隐藏着内心心理的强烈自卑。
  
    为什么当一个人的自卑感很强烈时,他可能一反羞怯退让的态度而变 成一个咄咄逼人的斗士呢?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正常人一旦体会到自卑感,就力求补偿不足。
  
    正是补偿心 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成了许多成功人士进取的动力。林肯早期曾因为自己是私生子、面貌丑陋且言谈举止缺乏风度而自卑敏感,后来他拼命自修,力求从教育方面 来克服这些缺陷。
  
    可见,自卑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面临自卑时应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补偿行为:
  
  怎样克服争强好胜:
  一是必须停止将自己与他人进行不必要的比较,必须明白和做到:努力的目的是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而不是为了打败别人。
  二是必须放弃对超越自己能力的优越感的追求,也就是说要量力而行,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或劣势,不自欺欺人。
  三是遭受挫折与失败时,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视自我,要客观地分析环境与自身条件,这样才可以找到心理平衡,才可以发现人生处处是机会。


   作為一個外行人和未成年人,讀此書有兩個階段,先是是瞭解自己,其次才是試圖治療自己。此為讀後感。
  
   頭一次讀這本書,恰好是在一年前。也許根據心理的選擇,看見的都是那些我的問題和問題的起源。我發現了自己的病癥所在,卻苦於沒有解決方法。我那時想:這些混蛋都是只告訴你你爲什麽會變成這樣,但從不說你要怎麼樣才能好起來。
   但是“認識自己”不一定是好的,這種認識看似客觀,實際上還是非常主觀,還帶有特別大的心理暗示成份,處理不當便會讓自己更加病態。
   例如,從那以後,我下意識地明白了自己的自卑根源,明白了之所以我的記憶都是抑鬱的冰藍色是因為我常年陰鬱造成的選擇性結果,明白了童年對我的傷害有多大。隨之我便開始了一個惡性循環,當發現自己陷入人格缺陷中時,在暴躁抑鬱之餘會順帶地埋怨起自己的父母或者別的什麽人來。認為“我會這樣都是他們害的,爲什麽世界這麼不公平”之類的事情。那段時間,我最愛說的幾句話有一句就是“自我救贖”,我希望“能同自己和解”。我也執著于什麽九型人格和MBTI。我是第四人格,ENFP,便認定了自己的悲劇性,認定自己終究會一無所成。我有戀父情結,渴求被愛,同時又覺得沒有人會愛我,絕望,自暴自棄。我追求特別,又打擊自己,常常因羡慕他人歇斯底裡地哭泣,覺得自己醜陋至極,沒有才能等等。
   隨即我沉溺于文學和電影還有音樂中,把我的情緒化歸結于藝術性。(例如我喜歡的書籍儘是什麽黑塞的《荒原狼》,太宰治的《人間失格》,毛姆的《人生的枷鎖》之類的東東)我常常沉溺在自己的悲劇化幻想中,用隱喻誇大自己所遭受的事情。我去追求看似特殊的關係,去追求同齡人所不會經歷的東西。在少女階段將自己放縱自由,並且將吃到的苦頭都認為是藝術的。
   在我認識到了這些后,我還是無法改變自己的癥結,只是在繼續自己的癥結的同時變得更加的痛苦——因為知道它們都是錯誤的。
  
   中途我在網絡上讀到兩句話,記不大清楚了,大概是這樣
   “常常說著自我救贖的人,一天到晚想著,怎麼可能得到什麽救贖呢?只有已經忘記它了,才有可能得到救贖。”
   “許多人都把自己的問題歸結于父母,可是只有停止怪責,才是痊愈的第一步。”
  
   第二次完整地讀這本書,是在今天早晨。我醒來,感覺特別無助。於是我突然想到它,便拿來閱讀。這一次我是抱著尋找答案的想法來讀的,於是我就找到了我從前忽略的、沒有仔細思考的東西。暫時地往誤區的外邊跨出了一小步。
   例如,在普通的看法里,我後來的做法(放縱自由)似乎是某種自欺。但說更真實一些,這是因為我的優越感目標是:變得特別。 那些自我放縱,都是我對於我的優越感目標追求所作的選擇,對於我自身來說,那些都是對的。因為我以為,這樣的話就會被愛,而後又是輕而易舉地處於一個無法替代的位置上,似乎就不那麼容易被拋棄。而我又是十分害怕被拋棄的。害怕到了一種偏執的程度。
   這樣說來,無論我做什麽,都是圍繞我的優越感目標而做的,我的優越感目標不變,我今後的做法也都不會變。要超越,首先就要調整自己的優越感目標,而不是單純地改變行為方式。目標不改,行為方式也難以更正。借用書中的話:“追求優越感是每個人的共性,他們所犯的唯一錯誤是他們的努力都指向了生活中毫無用處的一面。”
   至於性格是陰鬱還是樂觀開朗,現在我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事。只要不影響到正常生活就好。每個人都有自己享受生活的一面,有時候感傷對我來說是種好情緒,一味的愉悅會讓我沒有真實感。只不過不能讓那些選擇性的回憶讓自己誤解了他人,會陷入“沒有人是好的”的循環中,進而認為“世界是不會好的”。這就不是活的陰鬱還是開朗的問題了,這是一種會使生活失去希望的有病的看法。這損害了正常生活,是需要更正的。此前我的想法是,所有的情緒都需要更正,這會使我更苦惱。
   認為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不公,也是自卑的體現。正是因為自己認為自己處於弱勢,羡慕男性的強勢,才會試圖讓自己變得更男性化。像我這種沒有毅力男性化起來的女性,會更加自卑,認為自己在男女間的地位就是像君臣一般要被馴服的,從而慢慢造成性慾倒錯(通俗點的說法大概就是同性戀吧?)。此前我一直說自己是女性主義者,其實我什麽都不是,只是自卑而已。
   而所有的渴求被愛,希求認同,都是優越感目標的錯誤引發的罷了。所謂超越,應該說的就在於此。
   而父母遺留給我的問題最大的體現就在於破碎的婚姻觀和愛情觀。但在現代社會來講,父母的父母也是有問題的。爲了不讓它成為惡性循環,是不能怪責任何人的,只能從自身開始改善。怪責一點用處也沒有。過於怪責他人,是逃避自身責任的做法。
   阿德勒提出的超越的方法大概就是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確立生活的意義。此前我喜歡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他們說生活本身是無意義的,很符合我的心境和口味。但他們強調生活無意義的目的是讓人們自己去追尋屬於自己的意義。一味地想自己的生活多麼無意義是無法創造出意義的。
   要同外界合作而不是當一個自己想像中的環境內的困獸。要多交流,用新的角度看待問題。那些拒絕同他人交流的,應該是處於一種恐懼罷,還有一種內心的畸形優越感使然。
  
   讀這本書,有趣的是,不僅僅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癥結,近乎還能找到身邊親近的人的癥結。也許是現在的青年人,近乎每個人都有病;又也許是有病的人身邊集聚的也不是什麽特別健康的人。這個“有病”,并沒有什麽貶義。我還認為這是正常的,甚至是人生必經的東西呢。不過不能太執著于“有病”,一心以為自己有病,就會導致我第一個階段的結果。把自己有問題當做藉口,更加隨心所欲。
   但有病還令人覺得噁心的就不大好了。例如用自己的優越感目標強加于別人身上的做法。最常見的是父母逼迫小孩,還有最近大家都喜歡用的“裝逼”一詞。
  
   非常混亂的一下子寫下來,自己的思緒原本就不清晰,現在看起來似乎更加混濁。接近最後,我要在這記下書中的一段話,在第一百八十頁。
   “一般而言,人類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會被賦予各種意義。例如,大部份人對於更年期的態度即是如此。然而,階段只是生活的連續,它們的現象也沒有什麽特別的重要性。重要的是個人在階段中所期待的是什麽,賦予它的意義是什麽和他學會面臨他的方法。”
  
   這是我對於自己的未成年時代的一點點反思,不一定適合所有人,寫出來作為記錄。希望這不是暫時的,希望一切會好。暫擱筆。
  
  


     自卑与优越感是书中最常提到的概念了,阿德勒认为自卑是普遍存在于人的早期,而人们将通过各种方式来摆脱自卑获取优越感。
     书中强调合作的感念,认为每个人都在找寻人生的意义,意义无绝对的正确错误之分,但个人认为关注他人与人发生关系相互合作并有益于别人而带来的意义比较是健康的。
     如果一个人在与人的交往中在人群中社会中得到优越感获取意义,那么他会更积极地面对人生和社会,认为其充满了乐趣。但一个人较少地与人与社会来往的那么他的生活会无趣和失落。
     “属于私人的意义是完全没有作用的,意义只有在与他人的交往时,才有存在的价值。”
     获取优越感的方式中,有一种方式,通常是精神病患者的方式,那就是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避免那些可能的出现他不能掌控的情景,将自己局限在他认为可以主宰的环境内。他们获取优越感的方式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去控制情景,而是仅仅躲在让他们感觉到强大的环境里。这种情况下自卑并未得到改变,“他们会变成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
     阿德勒重视早期感受的作用,认为很多后来的行为与人格可以用早期的记忆,与母亲的关系等来解释。
     在第六章《家庭的影响力》中,谈论母亲的作用时,阿德勒认为母亲与孩子的联系紧密且深远,母亲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合作,母亲是与孩子最早的联系,母亲需要技巧来更好地影响孩子。“母道”影响母亲的态度。男女同样具有价值只是分工不同,所以男女需要不同的教育,要使“母道”深入女孩心,女人要认为从事生儿育女家务劳动是高尚的事情,这不是一种从属关系而是各司其职,当然社会也需要这么认为,这样的话女性就会而爱婚姻生活中自己要负责的部分,而不是去男性的领域竞争以获取优越感(因为歧视家庭妇女的,地位低下,所以她们为证明男女平等而抗拒“母道”)。
   母亲与孩子的联系不该被过分强调,母亲只希望孩子与自己联系而阻断或者不鼓励孩子更多的与父亲与外界联系孩子会被宠坏很难发展出独立性以及和别人合作的能力。“因此,她的工作是双重的:她必须自己给予孩子一个信赖的最初经验,然后她必须准备将这种信任和友谊扩展开,知道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为止”
     若没有正确处理好联系,孩子只对自己的母亲有兴趣,他将来不会对外界发生兴趣并且憎恶母亲与自己以外的关系,对母亲有占有欲控制欲希望母亲的所有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产生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派中提出的孩子有恋上母亲要与之结婚,憎恶父亲要杀死他),这种倾向与性无关,完全是对母亲的支配欲望。
     一个被母亲系缚的孩子,如果进入一个不再单与母亲联系的情景,会想办法吸引母亲的注意,哭泣撒娇来拖住妈妈。一些孩子怕黑,容易害病,梦魇(有一张专门讲梦,认为梦与现实不是对立而是同一种东西的变异,后面单说。在此处梦魇的原理就是在睡眠中与孩子目标一致的行为和记忆进入心灵,帮助他达成符合利益的目标由此产生梦魇来获得注意)等也是吸引注意的方式。
     父亲的作用中说,父亲的作用在幼年不那么明显,影响在较晚才发生效果。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应该适量,父母的能量应该平衡,不该是一方驾驭另一方。若母亲强势,则可能女儿效仿而儿子性格弱,父亲强势则儿子效仿而女儿弱小。
     父亲应以平等的观念与母亲合作,即便是全部收入来源也不应该认为是施舍而只是分工不同。
     “等你爸爸回来教训你”等于是在暗示孩子父亲是最后权威以及生活中的实力人物,如此强迫孩子服从,这些孩子对男性在生活中的地位会作何感想?
     母亲要处理好与孩子,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的联系。
     父亲则是要以良好的方式应付生活的职业,友谊和爱情三个问题。
     
     在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犯罪等方面都认为不该太多地重视遗传的作用,环境和遗传都不是造成犯罪的主导因素。
  
   我是说我的关注点。孩子和精神病。


  整本书都是围绕人生的三大问题来讨论,友情、事业、爱情。而三大问题都是需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能去完成。告诉大人怎么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合作精神,从而健康成长。
  重点讲述了人在幼儿和青少年时期所受到各方面教育而对整个人生所造成的影响,中间有个章节着重讲了梦境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写照,只是大脑主观的修改了一些情景,这也就是个体心理学的不同之处吧。
  个人觉得此书适合做教育工作者来阅读,因为作者阐述了一些问题的根源后,写解决办法都很简短,多半是要社会多培训更优秀的老师来教育一个人。当然作为一个孩子的父母很适合看此书,可以更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反映的问题,但我觉得对于一个成年人的我并没有多少教育和激励意义。只是对于心理学很具有学术价值。
  书中观点很明确,呼吁合作和平等,问题分析得都很透彻,就是没有告诉你怎么去解决,只告诉大家怎么去预防,可问题是我已经成年,不可能再回到童年去接受教育。。。
  至于翻译的版本我只看过这一个翻译的版本,买之前看别人评论都说各个版本翻译差别不大。我只能评价此书的翻译一般,用汉字表述的经典语句不多,以上是今日看完此书全部的感受。


  某次办公室翻卷《超越自卑》,有人一旁扫眼瞄到,于是鼓着个大眼睛狐疑地问我:“你自卑?”于是我只能尴尬着怯怯掩饰道:“没有,没有。”掩饰的不是一语道出心中所想,而是书名实在与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相去甚远。
  《超越自卑》的英文名叫“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The psychology of personal development”,直译过来就是“生活对你意味着什么——个体心理学”。光听名字就应该知道这里面的出入有多大了。想来有关外文作品特别是标题的翻译的趣事是蛮多的,比如电影《刺激1995》,咋看之下不是有关1995的历史年代戏,那就应该是某种香港早期艳情戏,可实际上原作直译过来有个大名鼎鼎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不知道购买此书的青年学子们是否有上当受骗之感,所以也就不难怪我的这位友人给弄倒腾了。不过一个自卑的话题能够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乃至花钱购买,或许能够反映某种群体的心理,这当然是扯淡的后话,嘿嘿。
  如此说来,作者阿德勒自然不是想跟我们谈如何克服自卑,他更多想要阐述的是个体心理学,而个体心理学的一大贡献就是对“自卑情结”的发现。阿德勒将自卑情结定义为“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与之相对的则是优越感,优越感是人们所向往达到的状态,但是在具体通往优越感的道路上是需要有目标来进行指引的,目标有好有坏,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认清生活的意义,在此就与本书的英文标题达到了契合。
  在阿德勒看来,人类生活于“意义”的领域之中。我们所感受到的,并不是单纯的环境,而是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在环境对人类产生作用的过程中,并不是环境单方面施加影响,而是人类同样会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环境并以此来影响自己。当然,还是我们的德勒大师概括得精辟“意义不是由环境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来决定我们自己”。
  环境是极其重要的,阿德勒认为每个人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三条重要的联系,或者说我们都被这三条联系所束缚,分别是:一、“我们居住于地球这个贫瘠星球的表面上,无处可逃”;二、“我们并不是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我们活着,必然要和他们发生关联”;三、“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人和团体共同生命的续存都必须依赖于这个事实”。由这三条联系我们就会发现人生在世其实都将面临因此所引发的必须面对的问题,职业、社会、性,社会可以理解为同伴或者整个社会群体。阿德勒在此又引出了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发现,那就是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明白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最深层的感受。那么究竟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呢?通过上文可知,当个体无可避免的置身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吃穿住行,乃至人格的养成都受到他人的影响,那么在阿德勒看来,生活的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对同伴发生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并对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简单地说,就是合作很重要!!!
  为了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阿德勒说到“所有失败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也就是,生活在错误的“生活意义”之中。他认为虽然生活的意义不同的人当然观点各异,但是真正的“生活意义”的标准是,他们都是共同的意义——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是能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意义。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优良方法,必然也能为别人认定为有效的意义,因为我们在其中可以看出如何用成功的方式来应付共同的问题。所以,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阿德勒通过自身的经验甚至有些决绝地论断到“合作也是我们拥有的防止精神病倾向发展的唯一保障”。
  当我们了解到真正生活的意义是互助合作,它是能够为所有社会成员所共同分享的时候,我们就会知道,一个人走上不归之路其实只是以某种特殊经验来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因为他特殊的经历让他不再相信合作,不再对他人感兴趣。童年的三种情境是最容易将错误的意义赋予生活的,那就是儿童器官有缺陷或内分泌异常,儿童被娇纵宠坏以及儿童出于被忽视的状态,被忽视的儿童必然未曾发现值得他十分信赖的人。而认识个体的生活意义无外乎两种,一个是探求其早期的回忆,另一个便是通过梦进行分析。所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让他重拾合作之心,掌握合作之道,不管他是个酒鬼、罪犯,亦或者你不懂的精神病患者。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人生的目的是使自己获得幸福,也就是获得自己的优越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希望能够获得他人认同,他人尊重的欲望,归根到底这主要是由于我们与生俱来的自卑感造成的,这种自卑感在我们为小孩子的时候,当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尤其突出,当我们与自己身边的人比较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
  将追求这种优越感变成自己的动力(注意自卑与狂傲其实只有一线之隔),从而获得自己的内在品质的提高。人都是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权利金钱地位什么的最终什么都带不走,唯一能够陪伴自己的只有自己的灵魂。
  
  人生应该处理好的三件事::
  人生在世无非是3件事:
  1.与妻子家人等的关系:
  作为一个男生,一个有强烈的大男子主义倾向的男生,我感觉我来照顾我的家庭,使我的爱人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一点给我自己很大的压力,在我的想法中,譬如买房什么的都是我作为一个男生需要独立承担的事,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面供我上学到研究生已经挺不容易了,我不可能允许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啃老,但是面对现在的社会,我感觉我的梦想还没有走出象牙塔就已经被打的粉碎了,高房价,高生活成本什么的都已经躺卧对于未来有的时候感觉迷茫了。这种想法让我产生了我没有能力去照顾一个我喜欢的人,去给她幸福,我退却了,我放弃了我这辈子碰到的第一个真心喜欢的女生。
  
  2.与他人的关系:
  在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很难做到真心,看似很热心,其实很难有人能够引起我内心的波澜,不知道这个是怎么形成的,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变得那么麻木了。同时在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带有强烈的身份焦虑感觉,老是陷在与他人比较的过程中,放不下自己的架子,其实就是放不下自己的自卑。
  
  3.与社会(职业)的关系:
  比较懒散,很少能够坚持到最后,对于很多事都只有3分钟热度,每每在开始都是设定好非常好的计划,开始几天也能够有计划的去执行,但是过不了几天就懈怠了,做不到稻盛和夫所说的那种精进的状态,对于下半年的就业存在焦虑,也没有真正好好的去采取行动去克服。
  
  
  如何做:
  一颗利他之心,自己好好反思,其实除了父母之外有谁有义务用真心来给我们掏心窝子的无私的爱,因此别老是想着自己成为别人的中心,别老是想着别人有义务对我的情绪负责。说是一颗利他之心,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一个利自己的心,只不过是在利他的时候也能使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达到这种双赢的状态。一个自私的人,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人确实很难获得别人的好感。
  
  消除自己身份的焦虑:
  身份的焦虑形成的原因无非是这个原因:受社会的影响,用金钱地位权利来看一个人的成功,从而让他人的看法来取代了我们的存在价值。为什么这个能够影响我的情绪,还不是我自己从内心就认同这种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亦或者可以说我自己本身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卫道士,扪心自问,我为什么放不下架子,不就是因为我认为我比那些学历比我低什么的人要高贵吗,不就是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研究生,就应该与高层次的人接触吗,在这个想法中其实已经暴露了我自己的缺陷。自卑与高傲只有一线之隔!!!!!!!
  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改起,但是谈何容易,在 身份的焦虑 这本书中提出了哲学艺术宗教中来获得解脱,哲学从逻辑方面来验证这种想法的可笑,但是人怎么可能都是理性的呢,理解了这个道理又有何用;艺术作为对生活的批判,其实让我们提前看到了各种人生,让我们的人生有了一个对比,从而在我们自己的人生白纸上面作画的时候能够有所启发,但是都说不到黄河心不死,知道了又如何,自己没有经历过,我怎么知道生活就是你说的那样,我为什么就不是那个例外,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奇迹;还有就是从宗教方面来解决,基督教讲究永生,佛教崇尚来世,道教崇尚出世,儒家讲究入世,外圆内方。归根到底,既然现在的人生只是我们的整个人生旅途中的沧海一粟而已,那还有什么可以在意的,既然我们现在的痛苦是为了以后获得永恒的幸福,那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但是这种想法不是更加功利吗,相对于我们凡人来说,所图岂不是更大,其实内心的欲望岂不是更加的强烈、
  
  佛家说人生有三毒:贪,嗔,痴
  有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确实上面的六法有点用,但是每每在这么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又忘了自己,难道真的要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是从这本小书开始,我可以带着自己的思考、批判地读经典了
  
  书的扉页白纸黑字儿地赫然印上一句我永生难忘的句子:
  
  
  
  “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因自卑而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我们必须超越自卑。”
  
  
  
  这里给没有心理学背景的小朋友一点点提示:
  
  1、此书是“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此人后来跟佛洛依德对着干了)的巅峰代表作
  
  (本人由于在南京读书期间都睡过去了,现在才得以翻开这本经典,真是相见恨晚,相见恨晚阿!)
  
  2、切不要以为它仅仅是告诉你“自卑”是怎么一回事的书
  
  其实,它是从另一个理论出发-讲述“个体心理学”对人作为个体,我们心理的发展
  
  3、此书还具有借鉴意义和教育意义,是心理分析的重要参考读物,同时,也非常值得做父母的,做教师的,以及学生看
  
  心理分析就有点类似大家现在在《盗梦空间》中体会到的感觉三,有点晦涩,同时又充满着对梦阿,儿时记忆的景仰和困惑
  
  
  
  好,带着以上三点提示来看本书章节的逻辑
  
  
  
  一、生活的意义
  
  不晓得这些犹太人脑壳杂长的,怎么创建理论时就能找到这么好的切入口呢
  
  这章主要是从生存的角度教我们看待生活的意义
  
  如果说个人有对生活之意义不同的理解,那从唯物的角度已经让我信服于他的观点了,即:真正生活意义的标准是:它们都是有共同意义的,也就是说,它们是别人能够分享的意义,也就能被别人认定为有效的意义。
  
  至此,书中的几大中心思想也出现了,充分呼应了扉页的那句话,我们应当注重与周遭的关系
  
  如果你也自问过这个问题,那么这里就给你提供了一个解释哦
  
  
  
  二、心灵与肉体
  
  前段时间刚放完的老片子《上海一家人》,韦唯唱的片尾曲我很喜欢:要生存,先把泪擦干......
  
  第二章就是紧接着第一章来说的:要生存,无法脱离地球而生存,就必然面临到底是肉体支配心灵、还是反过来的争论
  
  这篇,也加深了我对二者的理解吧
  
  
  
  三、自卑感和优越感
  
  个体心理学最大的发现来了,“自卑情节”也在此诞生了
  
  追求优越感和由于自卑感的存在都是促进一个人进步的重要因素
  
  可不是,我们愿意坚持健身锻炼、每天起床的动机不就是说这两种感觉吗?
  
  
  
  四、早期记忆
  
  这个,但凡心理分析都会讨论的,也是对形成个体有很大影响的方面
  
  至此,开始分析外界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了
  
  儿时记忆,其实很值得我们去了解
  
  比如,我就很想知道,到底以前在我读幼儿园的那个保姆婆婆有没有不拿水给我喝,到底是奶奶不满意这个保姆呢,还是确有其事呢?
  
  我也常问妈妈,我是不是小时候没有睡米枕头阿,导致头型才不饱满,所以现在脑壳爱胡思乱想......
  
  为了了解自己,还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To be continued...
  
  
  


  全书看到3/4,感觉说的就是“合作之道的重要”。问题是如何开始合作,合作与孤独的最优界线在哪里?
  独醒其身和常用合作应该是可以融和的吧?!
  
  
  可恶的“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书名要叫《超越自卑》,其实内容未必都跟自卑有关。之所以能把理论性这么强的书啃下来,因为里面有很多我最感兴趣的幼儿心理及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和经历促成的不同认识,以及作为人所必须面临的种种命题。当然也找到了自己一些问题的答案和方法,这是看书最直接的收益。
  
   本书从“生活的意义"、"灵与肉"、"自卑感和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的引导"、"犯罪与预防"、"职业与工作"、"人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一共十二个章节在介绍的。
  
   说实话前两个章节我已经没有印象了,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周期拖的太久了,翻开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的时间应该有一两个月了,所以我常说自己,仨月不读书,智商输给猪。这是千真万确的! 记忆力减退就是很突出的一点嘛~
  
   最有印象的是”自卑与优越感“”早起记忆“”家庭影响“”学校的影响“还有我比较关注的”职业与工作“。
  
   对于自卑和优越感的了解,有利于想明白很多看见的很多人很幼稚的想法和行为,其实种种做法不过是为了满足一点小小的优越感,或者的隐藏一些些的自卑感。比如我们司空见惯的,iphone成为街机,以及因为发布状态或者微博时后面带的一个小尾巴显示出处的,如来自iphone客户端等字样而倍感荣耀和自豪,并且一度控诉新浪和腾讯不显示出处简直大逆不道 ……这个被很多人定位为奢侈品,当然这根本不算,只有那些没有见识过真正奢侈品但又内心无比向往的人,自以为是罢了。指望靠这个在人群里找找高人一等的感觉。当然我在这里不是说所有的iphone用户都是出于这样的动机,因为还有很多人是因为产品本身的魅力而被吸引,在此不做讨论。在车上或者飞机上我都见过有人拿着ipad大声的玩水果忍者或者植物大战僵尸,我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想过,这样打扰别人,引来的不是羡慕而是厌恶呢?也许沉浸在自以为的优越感已经没有正常的意识了。还有某些领导,当然是正儿八经的小领导,小到自己都担心会被忽视掉的那种,所以在领导面堆里他是最有自卑资格的那种了,就千方百计在下属面前显示自己是个官,哪怕手下只有一个人。只有在这个人面前颐指气使才能获得那么点优越感的满足。其实,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很少通过如此浅薄的方式去满足内心需求的。当然,人对安全感、优越感还有成就感的需要,都是出于本能,皆无可厚非,只是不要被这些欲望所掌控就是了。
  
   话说对”早期记忆“貌似也没有记的太清楚,但是因为以前看了很多关于潜意识还有童年记忆对人的影响方面的书,所以也大概知道讲的内容,这本书涉及的案例比较多,应该算是更完善了我的一些认识了吧。但是对记忆这种东西,我认为不是多么可靠的,因为人自己会相应的取舍甚至润色等等加工,这样一来,我们所记住的未必就是曾经经历的原貌。但是了解自己的早期记忆,能了解到自己现在的生活模式,因为也许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形成了,也算是认识自己的一个突破口吧!
  
   再来说说我最看重的”家庭的影响“这部分让我更坚定了对自身修炼的想法,合格的父母才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作者认为三种孩子比较容易出问题:第一种是被惯坏了的孩子,第二种是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第三种就是受忽视的孩子。这些孩子如果不接受正确的引导(前提是家长自己有比较正确的意识),很容易形成错误的意识 ,而且无法形成社会性和合作意识,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一生都是问题孩子。其实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感受,和他们成为朋友,这样才能让引导奏效。我至今认为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感的就是在孩子面前被依赖、信任、亲切和安全。所有有问题的孩子,无论是什么样的问题,家长首先都要去反省,因为孩子本身是没有错的,可能是大人传递了不好的信息,让他们不安。或者受忽视,想通过极端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等等,太多不同的表现,原因归结到某一点或许会让人恍然大悟,实在是太小的一点诉求没满足或者的有一点积怨没有释放。孩子的世界,用爱的去装饰吧,总会变得五彩斑斓的。


  
  “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著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在思想最成熟的1932年写出了《自卑与超越》一书。他认为,由于身体缺陷、骄纵、忽略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异常。但另一方面,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
  
  一、要点
  什么是自卑?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
  
  人类生活在“意义”之中,每个人为自己构建的“生活意义”各不相同。但是,思考生活的意义,不能忽略三个基本事实:
  (1)人类生活在资源贫瘠、物少人多、竞争激烈的地球上;
  (2)个人很脆弱,受到种种限制,在多数情况下无法单独地完成自己的目标。假如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想只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应付一切问题,他只能面对失败和灭亡;
  (3)人类有两种性别,个体和人类集体生命的存续都必须依赖于这一事实。由于这一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产生了爱情和婚姻这两种联系。
  
  由上述三个基本事实进行延伸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人类在生活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可归为三个类别: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
  
  我们常常希望改进目前的地位,这种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广义的自卑感。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这也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主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和目标,问题就随之而来。当人们在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这三个方面频频遭遇问题,他会表现出一种自卑的人格气质。
  
  非理性的自卑何以让人无法自拔?阿德勒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作者将器官缺陷、娇纵、忽视归纳为儿童时期最容易碰到的三种问题。存在以上问题的儿童,他们在早期获得安全感优越感的方式可能是强调自己的身体缺陷、依赖他人的肯定、哭闹淘气以引起他人注意等等,缺乏通过自己正常努力或是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来达到目的的成功经验,并更容易感受到挫败。结果在之后的生活中,错误的“行为-目的”环路不断被强化、放大。
  
  那么,一个人应该如何超越自卑?阿德勒从教育者和治疗者的角度讨论这个问题的。作者否定了遗传或者性压抑决定性格的观念,认为自卑是有希望被纠正的。简而言之,人们需要判断哪些行为其实是自卑的表现,患者的潜在愿望是什么,患者的哪些早期经验造成了现在的错误反应模式,然后向患者指出错误所在,鼓励其建立正确的反馈模式——即作者通篇强调的“合作”,以达到一种利人利己的普世价值。
  
  具体而言,阿德勒强调母亲在养育孩子的关键作用:第一步,母亲爱护孩子,让孩子与外界建立一种初步的、积极的联系;第二步,母亲将孩子的兴趣转移到父亲身上,引入另外一个合作的角色;第三步,母亲引导孩子进一步扩大社会接触,对他人产生兴趣。然而作者也认为比教导父母可行性更强的是对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教师在学校生活中发现孩子的问题,判断孩子的真正需求,与家庭合作加以引导。
  
  二、启示
  《自卑与超越》一书给我的启示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由于自卑感总是会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但是其目的往往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避而不谈。个人限制了他的活动范围,苦心孤诣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他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犹疑、彷徨,甚至是退却的举动。他的自卑感会变成他的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
  
  在阿德勒的启发下,我对自己的“最初记忆”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与书中观点一致。这种对“海量回忆”的“有限选取模式”,足以窥见到我的思维模式和潜意识中的某些特点,是认识自我、解剖自我的一个门径。
  
  另外,阿德勒在书中介绍了几个精神病案例,足以引起我的重视和警觉。
  
  1923年,在奥地利出现了一个病例。患者在家中排名老么。幼年时,由于他的体能和智能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姐姐,体育成绩和学习成绩较差,有时还需要靠抄袭哥哥的作业来应付老师。一日,他向父亲坦白自己的抄袭行为,并表露了深深的负疚感。父亲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表扬了他的诚实。结果,这个意外的事件,让他找到了优越感的替代品——依靠忏悔获得道德层面的“胜利”。
  
  他的潜意识获得了这样一个信息:虽然我的身体孱弱,成绩较差,但是我有强烈的罪恶感,这是我比众人优越的地方,所以我不必锻炼身体,提高成绩,只需要保持这种罪恶感,就能够在道德层面傲视群伦。
  
  成年后,他的这种异常心理得到了反复强化。他在教堂做礼拜时,当众痛哭流涕,对耶稣像行五体投地大礼,深刻揭露自己的“罪行”,得到了教友们的尊重和爱戴。再后来,他赤身裸体在家中行走,暗示自己身体已经变得强壮,不再比兄长们孱弱。最终,他走向了自己的归宿——精神病院。
  
  由上述案例可见,某些狂热的宗教信徒,可能是具有强烈自卑感的心理异常者。他们必须明白,在职业、社会、亲密关系这些层面遇到的挫折,只能直面事实,通过长期努力克服障碍,而不能依靠宗教信仰来体现自己那所谓的“道德优势”,获取虚妄可笑的“优越感”,最终自取灭亡!
  
  三、批评
  《自卑与超越》一书是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典籍,久负盛名,但亦有缺憾。
  
  第一,阿德勒的思想内容虽然相当丰富,能够对人类生活及成长的细节深入探讨,不过他的理论只是由几个基本概念组成,再加上几个个案而已,没有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第二,阿德勒认为从自卑感到优越感或安全感的追求主宰着一切行为,这可能是一种确定论,忽视了随机因素的作用。
  
  第三,阿德勒认为人必须与异性合作,把通过婚姻的形式存续生命作为重大责任,这似乎是受到其犹太教徒身份的影响。如果此说成立,则耶稣和佛陀何以自处?在留下身体血脉和精神血脉之间,何者对人类的贡献更大?
  
  第四,阿德勒过分强调“合作”的价值,忽略了“孤独”的价值。通过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旁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我们知道,人在群体中,智能和道德水平往往会急速下降,变成受人愚弄和操纵的“木偶”。如果在这样的群体中强调“合作”,有何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仍然服膺于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中的隽语:“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
  
  四、蛇足
   “批评”中的第三和第四段,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潜意识为了强化固有的思维模式而制造的巧妙谎言?我无法确定,因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相信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自己,这是现实世界中最大的荒谬。正因为如此,心理学才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值得我们投入巨大的热情进行研究。这门学科现在还处于青春期,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


  怎样去谋取一个职业以便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怎样在我们的同类中提高自己的地位,以便我们能够相互协作、分享利益,怎样调整我们自己,以适应人类存在的两种性别与人类的延续借以依赖的爱情婚姻生活等等。事实上,这也就是我们现实生活必须要面对的3个问题:职业、社会、性。
  
  心理学之所以区别于生物学和生理学,就是因为它能够利用对意义和意义对人类行为和未来的影响等情况的了解,来增进人们的幸福。
  
  我们自己的生活必须由我们自己来开拓,这就是我们的责任,并且我们能够应付它。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者,除旧迎新的工作,除了我们自己还能有谁?
  
  人类对其环境做出改变,被称之为文化。
  
  鉴于一个人的心灵是一个整体,他的生活方式会明显呈现出他的心灵,个人的情绪和思想一定会与自己的生活基调和方式一致的。所以如果想要改变某个人的情绪,单纯从情绪入手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尽管这种情绪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我们只有通过调整和改变他的生活方式,才有可能将其彻底改变,因为情绪是他生活方式的正常表现。
  
  做梦时和清醒时人的人格是不会改变的,但在梦里面社会要求的压力要轻,人格能够不经过防御和隐藏全面地表现出来。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曹晚红 魏雪萍 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关键词:工作、合作和奉献
  
  所有失败者——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娼妓——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归属感和社会兴趣。(6)
  
  一个人的生命只有被别人认定为对他们很重要时,他们才会称他为天才。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团体贡献力量。……当他遭遇困难时,他会选择用不和别人利益发生冲突的方法来加以克服。(7)
  
  生活的意义: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7)
  
  当他面临生活中的问题时,他总会高估其中的困难,而低估应付问题的能力和旁人的帮助和善意。(13)
  
  他不但怀疑别人,也不能信任自己。(14)
  
  每件记忆都是值得纪念之物。(15)
  
  不能配合环境而且也无法满足环境要求的肉体,通常都会被心灵当作是一种负担。(27)
  
  他根本找不到对别人发生兴趣的闲情逸致,结果他的社会感觉和合作能力便比其他人差许多。(27)
  
  在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中,我们考虑的是灵魂本身,是统一的心灵。(37)
  
  他们可以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的范围之外赢取温暖和爱情。(42)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们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他们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科学是人类在改进他们的整个情景,在对宇宙作更进一步的探知,在试图更妥善地控制自然时,努力奋斗的成果。事实上,以我看来,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43)
  
  他训练自己去帮助他的同类到何种程度,以及他限制住他的帮助到何种程度。……教师之间不仅能力和兴趣的差异非常大,他们的目标对他们的外在表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46)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事实上,一个人愈健康、愈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挠时,他愈能另外找寻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必须如此,否则我便无路可走了。”(47)
  
  在各种特殊的目标里,我们都能看到:和真正的补偿作用在一起的,还有对某些可能性的排拒和对某些自我限制的训练。例如,一个哲学家事实上必须时时离开社会,才能思考,才能著作。但是假如其优越感目标中包含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那么它所犯的错误便不会太大。我们的合作需要许多不同的特点。(55)
  
  记忆绝不是偶然的。……患忧郁症的人假如回想起他的成功和他的得意时光,他便不会再忧郁。……只要他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他的记忆也会随之改变。他会记住不同的事情,否则他便会对他记得的事件给予不同的解释。(58)
  
  我们只有在消除了紧张而我们的问题也都有肯定的解决方法时,我们的睡眠才不会受到干扰。(80)
  
  梦是常识的敌人。我们很可能发现有些不愿意被他们的感觉所欺骗的人,他们宁可依照科学的方法做事。这种人很少做梦或根本不会做梦。(81)
  
  梦的目的是欺骗我们自己,并使我们自我陶醉。如果我们了解了梦,它们就不能欺骗我们,也不能再引起我们的心境和情绪。我们将宁可按照常识来解决问题,也不愿再接受梦的启示。(86)
  
  他恢复优越感的方法便是诋毁别人。(91)
  
  一个人如果是合作的,他必定也是勇敢的、乐观的。(96)
  
  在我们的文化中,女性母道部分的节制却被视为微不足道的。假如人们重男轻女,假如男性的角色占有优越地位,女孩子自然不会喜欢她们未来的工作。没有人会居于臣属的地位而感到满足。(98)
  
  人类整个社会都维系于女性对母道的态度。然而,几乎在每一个地方,女性在生活中的地位都被低估,而且被认为是次要的。即使在童年时期,男孩子们也常常把家务看作是仆役的工作,似乎他们的尊严不容许她们插手做家务。人们很少把整理家务当作是女性的一大贡献,而视之为贬抑女性的一种苦役。如果女人真正能够把家事看作是一种艺术,从中能获得乐趣,并能丰富光大她家人的生活,她就能够使它成为比世界上任何其他职业都不逊色的工作。(99)
  
  只要女性的地位受到歧视,整个婚姻生活的和谐必然会毁坏无遗。认为对孩子的兴趣是一种低下工作的女人,绝对无法学会要给予孩子一个好的开始所需要的技巧、关心、了解和同情。(99)
  
  事实上,对母道的追求就是人类对优越地位——成为神圣的目标——追求的一种表现。……和母亲发生关联的,有她的孩子,她的丈夫,以及围绕着她的整个社会生活。她必须对这三种联系给予相等的注意,她必须凭借常识冷静地面对这三者。(101)
  
  有许多失败者的出身都是孤儿、私生子、被遗弃的孩子,以及由于父母的婚姻破裂而留下的孩子,从这件事是可以看出母亲的温暖和照顾是多么重要。(106)
  
  对孩子而言,父母婚姻不美满的家庭也是充满危险的。……在这种家庭气氛中长大的儿童是不可能训练出合作能力的。他最先对其他人之间合作的感受就是父亲和母亲之间糟糕的合作关系,这样的父母不可能希望能教会孩子如何合作。(107)
  
  作为父亲,他必须证明他自己对妻子、对儿子、以及对社会都是一个好伙伴。他必须以良好的方式应付生活的三个问题——职业、友谊和爱情。他必须以平等的立场和妻子合作,照顾并保护他的家庭。他不会忘记妇女在家庭生活中所占有的创造性地位是不容贬抑的,他的责任不是贬低妻子的母亲角色,而是和她一起工作。(109)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大。假如父亲是以积极的方式应付生活的三个问题,他会成为家庭的中坚,他是个好丈夫,也是好爸爸,他容易与人相处,能够结交朋友。结果他结交了朋友,他已经使他的家庭成为他四周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他不离群索居,也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家庭之外的影响力能够进入家庭中,而他也会以身作则地教给孩子社会感觉和合作之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让他们知道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单位,在家庭之外还有许多值得信赖的人类和朋友。(110)
  
  老师要吸引儿童的注意,他必须先了解这个儿童以前的兴趣是什么,并设法使他相信:他在这种兴趣以及其他兴趣上都能获得成功。(130)
  
  教授课程最好的方法就是和生活中的其他部分紧密连接,使孩子们能够看出这种教导的目的和他们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老师可以和学生们一起散步,找出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是什么。……老师对他所教的学生真正感兴趣,如果没有这个先决条件,我们便无法期望他会以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当孩子开始上学时,他们对竞争的准备比对合作的准备更为充分。在他们的学校生活中,对竞争的训练也一直持续不断。对孩子而言,这是一种不幸。假如他击败了别的孩子,遥遥领先,他的不幸病不见得比屈居人后而万念俱灰的孩子少。(131)
  
  孩子们要彼此之间感兴趣,并享受到合作的快乐。……他出身于一个他觉得每个人都与他为敌的家庭,他以为在学校里大家也会和他作对。(132)
  
  根据我的经验,孩子们经常是比他们的长辈更善解人意的。(132)有许多家庭一连几代都产生出天赋较高的人才,这个家庭中某个成员的成功,刺激了其他人奋发向上,而且家庭的传统也使得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继承了先人的志趣。(136)
  
  人类是需要领袖的,但是大家需要的只是能顾全大众利益的领袖。遗憾的是,这一类的领袖并不多见。大部分扮演领袖角色的儿童所感兴趣的,只是能让他们统驭别人的情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肯参加同伴的活动。(142)
  
  最需要给予忠告的父母都是最不肯接受劝告的父母。……过一种独立、合作、充满勇气的生活。(143)
  
  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所造成的错误是会持续下去,还是会被纠正过来,完全是掌握在教师手上。教师像母亲一样,是人类未来的保证,他对社会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145)
  
  如果教师们都受了良好的训练,就不需要心理学家了!(145)
  
  生活的问题是需要和人合作才能解决的,可是他对合作指导却一窍不通。(173)
  
  假如我们能使罪犯对人类的幸福产生兴趣,假如我们能使他们对其他人感到兴趣,假如我们能教会他们用合作的方法来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就不会有任何问题了。(175)
  
  我们唯一的补救方法就是找出罪犯在儿童时期所遭受的对合作的妨碍。……遗传和环境对他的发展也会有所影响:但我们对孩子带了些什么东西到这个世界上以及他所遭遇到的经历并不十分关心(177)。
  
  母亲必须知道如何扩大这种兴趣,如何把孩子对她的兴趣扩散,直到它变成对别人的兴趣。她必须以身作则,让孩子对全体人类和自己未来的生活产生兴趣。……她宠爱他,骄纵他,不愿意让他脱离自己而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合作能力的发展自然会受到限制。……当父母在子女面前抱怨生活艰难、世道险恶时,他们也会妨碍孩子的社会兴趣的发展。假如他们老是指责他们的亲戚或邻居,老是批评别人并显露出对别人的恶意和偏见,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178)
  
  反正一定要有人先开头。如果别人不肯合作,那并不是你的事。我的看法是由你自己先开头,不必管别人合作不合作。(182)
  
  在各种不同的失败者中,他们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对别人和人类幸福的兴趣。……勇气是合作能力的一部分。(185)
  
  我们可以问一些问题让他们来回答,我们应该打开他们的心灵之窗,使他们从迷梦中觉醒过来;我们应该使他们摆脱它们对世界的个人解释,以及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过分低估;他们应该教他们不要限制自己的发展,并消除他们对必须面临的情境和社会问题的恐惧。(188)
  
  我们可以利用教师推进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可以训练教师来纠正儿童们在家庭中养成的错误,并发展他们的社会兴趣,使之扩展到别人身上,这是学校自然的发展方向。……简言之,我们在现代文化中所享受的各种成果,都是许多人奉献出自己力量的结果。假如个人不合作,对别人不感兴趣,而且也不想对团体有所贡献,他们的生活必然是一片荒芜,他们身后也不会留下一丝痕迹。只有奉献过的人,他们的成就才会保留下来。他们的精神会持续下去,他们的精神万古长存。如果我们以此作为教导儿童的基础,他们自然会喜欢合作。当他们面临困难时,他们也不会示弱: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最困难的问题,并以符合众人利益的方式来解决它们。(190-191)
  
  母亲是第一个影响子女职业兴趣发展的人。孩子在生命最初四五年里所受的训练和努力,对他在成年后生活中的活动范围有决定性的影响。(194)
  
  只对赚钱有兴趣的人必定会和合作之途背道而驰。(200)
  
  社会上有许多不学无术的和对共同利益不感兴趣的人,这是人类的沉重负担。(201)
  
  当我们看到只对自己有兴趣的人时,我们经常会发现他的脸上有一种卑鄙或虚无的表情,我们也会在罪犯或疯子的脸上看到同样的表情。(204)
  
  在这个世界真的有许多邪恶、困难、偏见和悲哀,但这是我们自己的世界,它的优点和缺点也是我们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这是我们必须加以改造和提高的世界。我们可以断言:如果每个人都以正确的途径担负起他的工作,他在改进世界的事业中便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210)
  
  每个配偶都应该关心对方更甚于关心自己。这是爱情和婚姻成功的唯一基础。……如果每一个配偶对于其伴侣的兴趣都高于对自己的兴趣,那么他们之间便会有真正的平等。……他们两人都应该努力使对方的生活安适和富裕,他们才会有安全感。他们会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们觉得自己被需要。……这种感觉使你觉得你是有价值的,没有人能代替你,你的配偶需要你,你的行为正确,你是一个良好的伴侣和真正的朋友。(215)
  
  受不愉快婚姻影响的儿童,在精神上会饱受痛苦,而且不会有良好发展。(216)
  
  在我们现代的文化里,人们经常都没有做好合作的准备。我们的教育都太注重个人的成功,都太强调要考虑我们能够从生活中获得什么,而不是我们能付出什么。(216)
  
  他对爱情态度的主要轮廓在五六岁时便已经定型了。(216)
  
  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并不是他的环境,而是他对环境的估计。……很可能他在父母的家中经历过非常不愉快的家庭生活,但这也会刺激他设法使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加美满。(219)
  
  美好的婚姻是我们养育人类未来一代的最好方法,所有人都应该记住这一点。……所有老谋深算、千方百计想从婚姻中逃脱的人都走上了错误的道德。他们脱逃的企图会损害他们的配偶,使其心灰意冷。(220)
  
  甜蜜的爱情关系需要一些特性——真实、忠诚、可靠、不保留、不自私……在爱情关系里,我们并非无拘无束,可以肆意行动。我们必须受合作的约束。……很多人都希望第二次婚姻比第一次理想,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第一次婚姻为什么失败,他们只想寻找补救之道,可是都看不到自己缺乏社会兴趣。(221)
  
  除非我们有男女真正平等的感觉,否则便不可能避免这种失败;而且只要人类中的一半还有对其地位觉得不满的理由,婚姻的成功也仍然有很大的障碍。合理的补救之道是平等的训练,而且我们也不能容许我们的孩子对其未来的性别角色觉得模糊不清。(223)
  
  要解决婚姻问题,最好是依赖工作、兴趣和合作。……他们不顾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而只管他们个人的利益。结果他们不愿奉献一己之力,只希望不劳而获,他们也变得贪得无厌。(228)
  
  正确解决爱情和婚姻问题是这个人格最完美的实现。……婚姻是一种非常高的理想,它的解决需要我们做出许多努力和创造活动,身心不健康的人是很难负起这个重担的。(229)
  
  
  


  第一章,就是一个极大的标题。哲学的范畴,生活的意义。更多的时候,不需要去考虑生活的意义,只需要顽强的生活。作为欧洲小国奥地利,盛产卓越的思想家,瑞士也是一样。
  
  这不过是读书笔记,我只想说清楚这一点。
  
  “每一种意义可能或多或少都含有错误的成分在里面。没有人能够拥有绝对正确的生命意义。较好的意义都具有那些共同的特质,而较差的意义又都缺少那些东西。如此这般,我们就能得到一种科学的生命意义。它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也是能使我们应付与人类有关的现实意义的。”
  
  那么,这所谓的共同尺度,包括什么呢?阿德勒说,必须包括三个部分。
  
  “我们与这个贫瘠星球的关系,我们与人类种族其他成员的关系,我们与异性的关系。”
  
  即:职业、社会和性。
  
  “每个人对这三个问题作反应时,都明明白白地表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最深层的感受。而奉献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个体心理学扬弃了决定论。经验并不是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我们不会被经验过的打击所困扰,我们只是从中取得决定我们的目标之物。我们赋予了经验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当我们以某种特殊经验作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基础时,很可能就犯了某种错误。意义不是被环境所决定的。我们以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自己。”
  
  ---------那么,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赋予环境的意义呢?这样说未免有点形而上学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感知的世界对于我们自己才是真实的。
  
  “奋力克服身体或外在环境困难的人,却成就了许多新的贡献和进步。奋斗使他们坚强,也使他们勇往直前。仅看肉体,我们无法判断心灵的发展将会变好或变坏。”
  
  “有缺陷的人,他们的困难不曾被别人了解,结果,他们大多变得只对自己有兴趣。他们转向自己。”
  
  “惩罚为什么总是没有效果的原因在于,他们除了强化别人都反对我的信念外,就别无他用了。”
  
  “经验本身并不比留在记忆中而被凝结成生活意义的经验来得重要。每种记忆都是值得纪念之物。”
  
  
  “用找麻烦来博取注意,欺骗可以获取安全感。他只有在别人替他的行为担心时才感到安全。他也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向自己保证:当他需要保护时,别人就会来保护他。”
  
  --------------这里阿德勒讲的是最初记忆所隐藏的深层人格。你能记得的最早的记忆是什么呢?
  
  我们只能必须训练自己“更合作及更有勇气地面对生活”
  
  
  第二章 心灵和肉体
  
  “当皮肤被擦破时,身体的每一个部份都忙着要使它自己再复原为一个整体。然而,肉体不会孤军奋战,它在单独地发展其潜能的过程中,心灵也会给予帮助。”
  
  
  “态度并不足以造成病症。它们必须被感情强化后,才能引起行为。而感情的发生是不能用化学理论来解释的,也不能用化学检验来预测。”
  
  “情绪的格调是固定的,如同生活样式一样。”
  -------然而,有些人的确在生命的过程中会发生让人意想不到的180度大逆转。性格或是情绪的改变是日渐的积累还是因为某件事情而发生的急性突变?也许,后者更为普便。
  
  
  
  一个案例:无法摆脱犯罪感而万分痛苦的中年男性
  
  “能使他显示出比其他人更诚实的方法是他的犯罪感。因此他就朝这个方向挣扎着并以此来获取优越感。然而,这种挣扎却让他走进了生上的旁门左道。他对考试和工作的逃避,给了他一种懦弱的标志和高涨的无所适从感。他的各种病症其实都是他有意地避开每一处能使他觉得被击败的活动。他总是用笨拙的方法来争取优越感。”
  
  “人类心灵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怎么样造成的?当肉体不能配合环境,而且也无法满足环境的要求时,肉体通常都会被心灵当做是一种负担。”
  ------------------这种说法对于解释自我毁灭式的自杀似乎很有道理。因为无法承受这种负担,所以要毁灭肉体。
  
  
  让心灵找到“克服困难的正确技术”,然后加上兴趣、训练和练习,他们就能够转劣势为优势。
  
  “只有那些决心要对团体有所贡献而兴趣又不集中在自己身上的儿童,才能成功地学会补偿其缺憾之道。只想逃避困难的儿童,必将继续落后于他人。也只有在他们眼前有一个可供努力的目标,而这个目标的达成又比挡在前面的障碍对他们更为重要时,他们才会鼓足勇气,继续前进。这是他们的光趣和注意力指向何处的问题。假使他们努力地争取某种身外之物,自然他们就会主动地训练自己,使自己具有获得这些身外之物的能力。困难只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关卡,必须克服它。反过来说,如果他们的兴趣只停留在担心自己不如别人,或除了想摆脱缺陷外,便没有其他目标,那么在这种状态和落后争战下,他们就不会有真正的进步。要使一双笨拙的右手变得灵巧,不能用凭空妄想,或希望它们比较不笨拙,甚至避开笨拙等方法来进行训练。只有在实际的练习获得成功之后,它们才会变得较为灵巧;人们感觉到达到此种成就的诱因,也远比长期存在的笨拙所造成的气馁更深刻。如果一个孩子想要集中全力来克服他的困难,那么在他身外必须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他要全力以赴的,是以他对现实的兴趣,对别人的兴趣,以及对合作的兴趣为基础的。”
  
  
  “夜尿症实在是一种创造性的表现,这种孩子用膀胱代替嘴巴说话。器官的缺陷给了他一种表明自己态度的方法。我还没长到像你想像的那么大,我还要被照顾呢!”
  
  “很多肉体的表现只不过是心灵无法找出补偿其困难的正确方法所造成的结果而已。”
  
  ------------这一点,十分有趣。体弱者也许并非营养不良,而是心因性的胆怯。
  
  
  “假如心灵能够对大脑施加这样的影响,假如大脑只不过是心灵的工具---虽然是最重要的工具,但仍然只是工具而已---那么我们就能够把发展或增进这处工具的方法找到。这样,那些一生下来大脑就不符合某种标准的人,他们就不必无可逃避地受其拘束而度过一生,他可以找到使大脑更适合于生活的方法。”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直接告诉病人他正承受着自卑情结之害,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样做只会使他的自卑加深,而不能让他知道怎样才能去克服它们。我们必须的出他在生活样式中失掉勇气的特殊表现,必须在他气馁之处给他鼓励。假如我们只告诉他:‘你正遭受着自卑情结的困扰’,这样做根本无法帮助他拜托困境,因为这就如同告诉一个头痛病患者:‘我只能告诉你,你患的是头痛病!’”
  
  “由于自卑感总是引起紧张,所以必然会同时出现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但是它的目的却不在于解决问题。他煞费苦心地要避免失败,而不是追求成功。”
  
  “当我们知道:自杀必定是一种责备或报复不时,我们就能了解,在自杀中,自杀其实是个人对优越感的争取。在每个自杀案件中,我们总会发现,死者一定会把他死亡的责任归罪于某一个人。自杀者好像是在对别人倾诉:‘我是所有人类中最温柔、最仁慈的一个,而你却这么残忍地对待我!’”
  
  -----------自杀是向外的一种求救信号
  
  
  “每一个神经病患者或多或少都会限制住自己的活动范围,并将自己圈定在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中。用这种方式,他给自己建造了一座狭小的城堡,并关上门窗与清风、阳光和新鲜空气远远相隔,就此度过一生。”
  
  “不管他使用什么方式,他获取优越感,而不努力改善其环境的目标却始终不变。”
  
  “眼泪和抱怨---这些方法我称之为水性的力量---是破坏合作并把他人贬低到奴仆地位的有效武器。”
  
  ----------如果这个度在分析过程中没有把握好,也很容易形而上学。
  
  
  “这些人类啊,看他们的社会和机构,看他们为了获取安全所做的种种努力,看他们用于防雨的房屋,保暖的衣服,以及为使交通便利的街道---很显然,他们都感觉到自己是地球上所有居民中最弱小的一群!”
  
  -------以外星高智慧生命的眼光看人类,也许人类卑微得可笑。
  
  
  
  “神经病患者在开始奋斗的时候,就已经受到了阻碍。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始终停留在很低的水准,因此他的困难相对来说是在增大。正常人对自己的问题会采取逐渐改进的办法来解决,他能够接受新问题,也能提交新答案。因此,他有能力对别人作出贡献。他不甘心落后于他人而加重同伴的负担。他不需要,也不要求特殊的关照。他的问题会被他按照他的社会感觉独立而勇敢地解决。”
  
  “了解一种生活样式就发同了解一位诗人的作品。诗虽然是由文字组成的,但是它的意义却比它所用的文字多得多。生活的意义获得的方法不是通过精确的数字计算,而是在黑暗中探寻,如同瞎子摸象般对整体不了解,人凭感觉获得一点暗示后,就做出自己的解释。”
  
  “事实上,一个人越健康、越接近正常,当他的努力在某一特殊方向受到阻碍时,他就越能另辟蹊径,找到新的门路。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他的目标的具体表现是:我只能如此,否则我就没有其他的路可走了。”
  
  “在所有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中,我们发现了一种共同因素---想要成为神的努力。”
  
  “他给予自我的痛苦只不过是一种聪明的发明,它能带给他各种他所希望的报偿。他成了神经病症的收藏家,不断地扩充他们的收藏目录。对他们而言,阅读治疗心理疾病的书籍,只是向他们提供许多还没有机会一试的神经病困扰而已。因此,我们必须探寻的是他们选用某种病症的目的,以及此种目的与一般优越感目标之间的联系。”
  
  ---------很多在自我介绍里罗列种种精神病症的小孩子,只是想要获得优越感。
  
  
  第五章 梦
  
  运用隐喻和符号对一个拥有错误生活意义的人来说永远是件危险的事情。一个学生即将面临一场考试。应付这个问题非常单纯,他必须鼓足勇气,凭借常识,全力以赴。但是如果他的生活产式使他想逃避这场考试,他可能会梦见自己正在打一场战争,他用相当复杂的隐喻把这个单纯的问题描绘出来,之后他就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害怕了。
  
  -----------------犀利!
  
  我们用我们自己的梦来欺骗自己。欺骗我们自己,并使我们自我陶醉,这就是梦的目的。梦是创造出感觉以加强我们的生活样式的。--------------梦是很狡猾的。
  
  
  一个人的符号和另一个人的是绝对不相同的。
  
  -----我也这么认为,所以弗罗伊德的梦的解析可能过于武断。然而,荣格所谓的“集体潜意识”也不无道理。然而,心理学没有公式,没有捷径,没有套路。
  
  总之没有缺憾和绝对丑陋的人,这个世界上都不存在。
  
  


写的非常好,感觉我也有你的影子,不愿与他人接触,过多的沉迷于自己的哲学,艺术。


发现自己的分裂才能回到圆融;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你想太多了。


确实想的太多了,性格吧,努力在改


我的意思是说你最后四段属于想得太多的地方,前面的篇幅都说得很实在很具体,很多地方我有共鸣。最后再次痛感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活着就为改变世界,改变世界先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来来,大家跟着黄绿红老师一起唱:“我可以改变世界,改变自己,改变隔膜,改变消极~”


我至今认为人生中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孩子面前被依赖,信任,亲切和安全。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版本的幼小的我们。
孩子的心因为真实,所以脆弱,
因为脆弱所以任何一个第一件发生在他身上得事,
都会带去细胞记忆。
我想,能够认真面对孩子目光的人应该是勇敢和单纯的。


正愁着怎么开始学习写读书笔记,就发现你这篇文章了。要点、启示、批评、蛇足...很好的分类方式。尤其是批评那一部分,提出的问题证明你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不仅限于心理学的层面上进行探讨。学习了~


年纪已经不小了,才想起看书的重要性。很是佩服笔者敏锐的思考能力!


“我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究竟相信什么,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人根本就不了解真实的自己,这是现实世界中最大的荒谬。”这句话很精辟。或者换句话说也许更合适:人根本就不理解真实的自己,这正是生命的一个本质,或者,至少是年轻时如此。


“批评 ”部分说到点子上了,毕竟这是早期的心理学,以今日的科学研究方法来看,个案叙述是不可用来支持理论的。而我们直觉中认为的许多世俗观念有许多是错误的,虽然阿德勒理论看上去挺有道理,但其实(仅阅读此书)无法评判阿德勒理论的正误……


阿德勒的书给人向上的鼓舞力量,但就其逻辑来说让我觉得生硬勉强。


楼主果然给力,继承了阿德勒先生的大量想法,还给出了自己的想法,顶一个!


这才是有力度的批评


赞LZ


楼主对“合作“的理解似乎有点片面了。虽然,作者书中有婚姻的篇幅比较多。但是,我认为他所说的合作更大的意义在于一个人对他人的付出和贡献。每个人合作的范围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来自他们的选择,有人选择婚姻与妻子合作;有人选择宗教与上帝和教友合作;那些远离人群的“孤独“者也有内心的合作者“他们“;哪怕是孤独到从里到外都是自己,也有人说“让自己作一个幸福的人就是最大的贡献“,总之别做伤害他人利益的事都算是对社会大众的“合作“了。


LS说的在理


同意Susan的话。
阿德勒自己在书里说了,有些遗世独立的天才虽然表面上看是不具有合作的行为的,但是他们对的贡献却实实在在地促进了人类的发展,这也是合作。


我也不太能认同作者所说的合作这一条,勒庞的乌合之众也明确表示了群体一概念,他说的应该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而聚集的一群人。很明显这跟合作一词解释应该不一样吧。合作应该是个体对个体或者是个体对群体以及群体对群体之间的一种协同作用吧。


赞同:阿德勒过分强调“合作”的价值,忽略了“孤独”的价值。不知道阿德勒对独立思考的是怎么评价的。


看到了你对儿时的记忆还这么清晰,所以我们都要善待孩子。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总会在情绪低落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因为最初的记忆告诉我,你是不被需要的。 +1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