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香港企业购并经典

冯邦彦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冯邦彦  

页数:

339  

字数:

325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踏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资崛起,部分跟风进去的中资大企业,如中信泰富等,先后展开对恒昌、美丽华酒店的收购战,挟巨资的国有企业如首钢、中航等,亦在香港大展身手。与此同时,已晋身跨国企业之列的东南亚华侨财团亦不甘人后,先后策动海托、亚证、电视企业等一系列收购合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骤起,其后对香港经济造成空前的冲击,香港企业收购兼并再次风起云涌,其中,最瞩目的当数李嘉诚的二子李泽楷旗下的盈科所策动的香港电讯的收购。 本书正是在这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收购兼并案例中,选取了28个具代表性的经典个案详加演绎,力图再现当年的场面,并加以适当的说明分析,以作借鉴、参考之用。本书既可视为一部香港30年来企业收购兼并的历史,亦可作为收购兼并的个案分析教材。倘若读者能从中获益,笔者将深感欣慰。

作者简介

冯邦彦,广东鹤山人,经济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暨南大学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所长、暨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广东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国际经济学会副会长、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第三产业研究会副会长、广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先声夺人 置地兼并牛奶公司第2章 兵不血刃 长江实业收购和记黄埔第3章 背水一战 九龙仓增购战第4章 昙花一现 佳宁帝国的崛起与崩溃第5章 局部收购 中巴保卫战第6章 出神入化 百利保的收购重组第7章 以静制动 和黄收购香港电灯第8章 后发制人 会德丰收购战第9章 鹬蚌相争 华人置业争夺战第10章 真假收购 香港大酒店保卫战第11章 众志成城 永安集团保卫战第12章 杠杆收购 百富勤巧控广生行第13章 敌友难辨 玉郎国际收购战第14章 挑战建制 百利大收购战第15章 黄雀在后 中信泰富兼并恒昌第16章 暗度陈仓 美丽华酒店收购战第17章 抢滩登陆 首钢的旋风式收购第18章 金蝉脱壳 川河收购战第19章 以退为进 海裕国际争夺战第20章 三级跳升 国浩收购海托第21章 帝国还乡 汇丰银行兼并米特兰第22章 两败俱伤 亚洲证券争夺战第23章 双赢之局 电视企业收购战第24章 时移势易 港龙航空争夺战第25章 峰回路转 置地攻防战第26章 债台高筑 胡仙痛失星岛第27章 “填补空间” 利丰兼并天祥、太贸第28章 运筹帷幄 盈动兼并香港电讯

章节摘录

  第1章 先声夺人置地兼并牛奶公司  香港现代商战中,第一宗广为人知、且影响深远的收购兼并案例,是1972年发生的置地兼并牛奶公司事件,俗称“置牛大战”。  此役,身兼置地主席的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利用当时英资洋行如日中天的气势,以及置地作为历史悠久的大地产公司的声誉,以换股方式向牛奶公司股东提出全面收购。他首先展开先声夺人的舆论攻势,掀起了香港经济史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广告战。  结果,在形势比人强的情况下,牛奶公司董事局败走麦城,主席周锡年黯然挂冠,置地终于如愿以偿,不费一文现金便成功鲸吞了牛奶公司这家规模宏大的机构。  然而,古语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谁又能料到,置地的辉煌胜利,可能已为日后的被狙击埋下伏笔!  这场置牛大战的主角,是老牌英资洋行怡和集团旗下的置地公司。怡和创办于1832年,借着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和鸦片走私而发迹,其历史比香港开埠的时间还要久远。1841年香港开埠后,怡和即将其总部迁到香港。因此,它自称“一直代表殖民地时代的香港”。  怡和的势力,曾一度膨胀到整个中国内地,它曾在广告中骄傲地宣称:“在中国任何地方,哪里有贸易活动,哪里就有怡和洋行。”当时,怡和经营的业务,已从鸦片贸易扩展到贸易、航运、仓库码头、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工业以至公用事业等各个领域,成为旧中国著名的多元化、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号称“洋行之王”、“洋行中的王侯”。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怡和损失了在中国内地的全部资产,将业务撤回香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它在英资四大行中,位居榜首。美国著名《财富》杂志曾在一篇文章中声称,统治香港的权力≯依序而列”是马会、怡和、汇丰和香港总督。


编辑推荐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企业跨国购并的第五次浪潮,其来势之迅猛、规模之浩大、影响之深远,引起了全球舆论和国际商界的高度瞩目和关注……随着全球包括中国收购兼并大潮的上涨,人们对于收购兼并战略战术的运用,包括收购兼并目标的确定、方式及技巧的运用、风险的控制,以及利弊的关注程度等迅速上升。这方面,香港30多年以来的收购兼并历史,可提供一个生动、有益的借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香港企业购并经典 PDF格式下载



该书详细分析了香港近百年重大并购事件,也是香港富豪发家史的第一手材料。其中涉及的许多面孔都是香港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推荐阅读。


是一部不错的教材,对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正文:这本书在以下方面让我受益:(1)/宏观上了结了香港在大陆与英联邦政治关系的变化下,世界经济转型等宏观因素下,香港本地的华商的审时度势的崛起和壮大,当然像其中的中信泰富还是有着很浓厚的政治背景的,(2)/各家财团的合纵连横,能够行动上保持实质性的一致,建立起牢固的商业往来关系.(3)/以梁伯韬为代表,运用欧美先进的金融/财务等手法来创新,可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亚洲金融危机终难逃劫数!


是了解香港企业经营及历史的一本指南


这本书不错,很实用,对于香港大企业间的争斗、并购介绍的还是比较详细的,而且普通读者也能看得懂,作为爱好者看的入门书和参考书都不错!


唯這本書內容較舊,取材大多是八九十年代香港案例,港版原名'香港商戰經典'。分四冊。


案例经典,文字也不错,内容易懂,满足入门者的要求,但对专业投行人可能过于简单


绝版了,所以买


可以当故事看


很多案例,精彩。


了解了很多知识,有一定的启发性,但背景资料能再详尽些就更好.


只能说看看了解下就行了,都是早期的案例,而且写得很泛泛,不深刻!


内容倒是可以,就是印刷不怎么好,有点像盗版!


后悔在当当买书!


纸质太差,简直就是盗版书!!!!!


没有深讲,感觉就像听故事


故事会


   502的牛/文 发表于《证券市场周刊》2013年15期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冯邦彦所著的《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一书介绍了自1970年以来的28个香港企业并购案例,这些手法丰富的并购案奠定了如今香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格局,而当年并购案中的许多大佬至今仍然在商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佬们在并购案中所展示的高超财技都说明着一个道理,要善于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
  
  
  那些大佬们的发家史
  
   如今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当年还是塑胶花厂的老板,1971年才创办长江实业,1972年趁大牛市时上市,1973年先后五次发新股继续筹资,1975年又筹资一次,到了1976年,长实拥有的楼宇面积在短短四年间竟增加了17倍。可以说,要是没有资本市场助力,李嘉诚再有眼光,也是白搭。
  
   这仅仅是个开始,1979年长实向汇丰收购和记黄埔22.4%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长实每股报价7.1元,而和记黄埔经资产重估后,每股净资产14元。李嘉诚捡了个大便宜不说,还只向汇丰支付首期20%收购款,其余的在两年内付完,而且,20%的首付还是汇丰借给李嘉诚的。可见李嘉诚多么善于用别人的钱做自己的生意。
  
   故事远未结束。1985年,李嘉诚用低成本收购而来的和记黄埔从急需还债的置地地产手中购买了香港电灯34.6%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交易价格低于市价13%。
  
   就这样,从长实到和黄再到香港电灯,李嘉诚只控股了每家公司30%左右的股权,就可以控制公司全部的资源去摄取下一个更大的机会。
  
   1987年,趁着股市高潮,李嘉诚旗下的长实、和黄、嘉宏国际和香港电灯共募集100亿港元,为未来的发展大计又做着部署。
  
   再看船王包玉刚。上世纪70年代末,包玉刚已敏锐地觉察到世界航运业将出现大萧条,开始实施“弃舟登陆”战略,而1980年收购怡和旗下的九龙仓是重要的策略目标。当时包玉刚与怡和持股十分接近,双方都在筹措资金争夺九龙仓控制权。包玉刚利用旗下的上市公司隆丰国际发行新股收购自己手中的九龙仓股份,从而减轻了个人财务负担,腾出了现金与怡和周旋到底。在关键时刻又找到汇丰银行提供15亿港元现金支持,最终,包玉刚成功控股九龙仓,实现了战略转移。
  
   1985年,包玉刚利用九龙仓收购了英资老牌洋行会德丰,继续壮大了地产主业。
  
   1972年置地地产换股并购牛奶公司也是如此。当时牛奶公司股权分散,有大片土地在城市发展区域,显然搞牧场的价值根本比不上搞房地产。用格雷厄姆的话来说,就是隐蔽资产的价值;用麦肯锡的话来说,就是不同所有者价值不同。置地地产通过2股置地股票换1股牛奶股票,不费一分一毫现金,最终成功控制规模宏大的牛奶公司。置地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后,发挥了专营地产的所长,为股东(包括牛奶公司股东)带了不菲利润。
  
   该书的很多并购案例都是发生在房地产行业中,公司比较常见的隐蔽资产就是房地产资产,这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香港地产的发展过程。进而也可以看出,香港的商业界圈子非常小,前后几个不同的并购案互为关联和因果。
  
  
   会经营,更要会筹钱
  
   一个志行千里的人,会经营只是其中的一条腿,善于运用别人的钱就是另一条腿,两者都具备,才能够健步疾行。
  
   事实上,运用别人的钱,远不仅限于运用好股东和银行的钱,还可以包括客户的钱、经销商的钱、供应商的钱、合作伙伴的钱,等等。
  
   股神巴菲特以投资闻名世界,但他之所以获得如今的财富与他控制的保险集团密切相关。
  
   上世纪60年代,巴菲特并购了Berkshire,进而收购了NICO保险公司、GEICO保险公司,后来还陆续收购了GaneralRe等一批保险公司。
  
   为什么巴菲特如此钟情保险公司?因为他可以运用保险公司低成本的浮存金(收到保费与支付赔偿额之间的时间差所形成的准备金)源源不断地收购其他优秀的公司。
  
   可以说,当年的巴菲特要是没有运用保险公司的浮存金投资,今天他至多是个比较有钱的宅男,而不是世界前几大富翁。
  
   资产管理也是不错的行业,管理别人的钱投资,旱涝保收都能够收到管理费。当然前提是要做得好,钱才会不断涌过来。谢清海正是凭借如此,才从当年的报社记者变成如今市值90亿港币的惠理集团的主席及大股东。
  
   再如,支付宝则能够免费地占用从客户付出到商家收到的这一段时间的资金。国内许多百货更是极力发行预付卡,道理是一样的。
  
   上述行业是天然就能利用他人的钱,有些公司则以其优异的产品或服务和有意识的引导,同样成功地运用了别人的钱。
  
   格力电器身处传统的制造业,却号称没有一分钱的应收账款和有息负债。在董明珠接手销售前,格力是经常被经销商欠款的,后来以优异的产品竞争力、巧妙的业务安排及自建经销网络才实现了经销商提前支付货款。
  
   格力并不直接要求经销商以现金支付预付款,而是使用银行承兑汇票支付,这减轻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对经销商而言,银行承兑汇票最长期限达六个月,足够将货物销售出去,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在银行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而格力不用担心销售会产生坏账,更巧妙地运用应收票据支付上游供应商的货款。
  
   如此,格力减少了对运用资金的占用,节约了投资资本,在竞争激烈的制造业能长期保持高达30%的净资产收益率。
  
   苏宁电器则站在了电器制造商的对立面。苏宁在与消费者之间进行现金交易的同时,延期3-4个月支付上游供应商货款,这就使得其账面上长期存有大量浮存现金,而这些浮存现金则可以用来开新店,销售规模的提升继续更多地占用了供应商的资金,从而形成了一个资金循环。
  
   可以说,“类金融”模式为先前苏宁跑马圈地似地扩张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支撑了苏宁成为几十倍大牛股这一神话。
  
   再如万科,一贯坚持快速开发、快速销售的经营策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就是万科将1300多亿元的预收款项作为开发地产的重要资金来源,而有息负债只是700多亿元。这不但为万科节约大量财务费用,也使得其成为净负债率最低的房企之一,在日益严格的信贷和市场调控政策下,抗风险能力越强,最终也实现了越调控越成长的佳绩。
  
   终上所述,成功地运用别人的钱大致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拥有高超的财技;另一种源自优异的行业属性;还有一种是优异的经营加有意识的业务安排。而且前两种终究脱离不了第三种。《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介绍的案例中,大佬们其实还是创造了价值,创造了优秀的产品方案。
  
  
  
  玩概念是行不通的
  
   好的生意人大多都会利用别人的钱,相反,差的生意人,钱为别人所用,苦了自己爽了他人。当然还有第三种,用了别人的钱,生意却做烂了,例如创业板公司。
  
   《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书里有一个著名的老千公司案例,即陈松青的佳宁集团。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千股东或者公司的几个特征。一是充门面。大股东用豪华的车、豪华的楼,什么都讲气派,非要给别人财大气粗、信任的感觉,为日后的筹资铺路。而且收购企业不管价格。二是成系统。一般老千都控制好几家公司,自成一系,且之间的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多层级控制。我个人认为,这还是为了方便筹资,旗下的公司不仅可以抵押融资,还可以互相拆借资金、关联交易。三是股权质押。老千公司没有什么资产,最值钱的就是股权,利用股权质押又去收购其他资产。而且,股票价格相比其他资产价格非常好操作。四是虚假交易。经常性地释放公司前景,交易资产,或者什么行业热就做什么,利用虚高的股票价格又去融资收购,形成循环圈。
  
   热衷并购、热衷资本运作的公司普遍没有好的下场,陈松青的佳宁帝国崩溃了;梁伯韬的百富勤破产了;鹰君系的罗旭瑞旗下的百利保控股和世纪城市从十几二十年前的高点至今跌了96%以上,市净率0.27;“股市狙击手”刘銮雄的华人置业目前只有0.5倍市净率;收购了道亨银行和恒隆银行的国浩集团经营业绩也很烂,现在市净率0.6倍。还有电讯盈科,股价相比十年前至少跌了90%以上。香港市场究竟造就了谁?精彩只是大佬的,悲惨都是小散的。


  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随便说起吧。这个只是我个人的一点小的经验。大家要是有用的上的就算是我有点用了。
  
  个人租房情况大概是4年租过大概3次房子,都是一居或者两居,我们夫妻两个人租。没有合租过所以这块情况不算很熟悉。
  
  


   《香港企业并购经典》一书信息含量非常大,读者可以从好几个不同的角度来阅读。
   一、用钱。该书最值得称道的自然是众多大佬五花八门的财技,如何用银行的钱,用合作伙伴的钱,用上市公司的钱,用公众股东的钱去达到大佬们一个又一个的个人目的,实现其个人财富。
   二、老千。这本书里有一个著名的老千公司案例。是陈青松的佳宁集团,别的大佬虽然也把公众股东坑惨了,不过坑股东、坑银行最惨的还是佳宁集团。我们也可以看出老千股东或者公司的几个特征。1、充门面。大股东用豪华的车、豪华的楼,什么都讲气派,非要给别人财大气粗、信任的感觉,为日后的筹资铺路。而且收购企业起来不管价格。2、成系。一般老千都控制这好几家公司,自称一系,而这些公司之间的股权关系又错综复杂,它们又有很多层级控制下面更多得控制。成系,我个人认为还是方便筹资,旗下的公司可以抵押融资,还可互相拆借资金,关联交易。3、股权质押。老千公司没有什么资产,最值钱的就是股权,利用股权质押可以融得资金又去收购其他资产。而股票价格相比其他资产价格非常好操作。4、虚假交易。经常性地释放公司前景,交易资产,或者什么行业热就做什么,利用虚高的股票价格又去融资收购,与上面形成一个循环圈。
   三、地产。该书的很多并购案例都是发生在房地产行业当中,公司比较常见的隐蔽资产就是房地产资产。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香港地产的发展过程。
   四、公司历史。书中的很多公司至今仍然在经济、社会中起着重要角色,书中介绍了它们的发展过程。也可以看到,香港的商业界圈子非常小,玩来玩去就那么一拨人。前后几个不同的并购案互为关联,又是各自的前因后果。
   五、政治。书中的公司发展与政治密不可分,收购公司既要看对方公司老板的后台及其同哪些政治人物关系良好,又要考虑香港证监会是否批准收购。书中介绍的香港企业并购本身就处于中国代替英国接手香港这一大的政治背景,英资财团逐步撤离,中资财团逐渐掌控香港的经济。这一现象在港龙航空一案得到充分体现。
   六、大股东。公司命运与其大股东息息相关。案例里的公司治理普遍糟糕,上市公司沦落为大股东的操纵工具,大股东的经营思路、发展方向、风险偏好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大股东挂了的上市公司普遍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我们也要看到热衷并购的公司,热衷资本运作的公司普遍没有好的下场,港股市场的烂也是有历史传统的。书中描述的上市公司可以任意炒股票,任意筹资,任意发生关联交易,大佬还不用回避投票。公司沦落为大佬们实现个人意图的操作工具。看看那些财技高超大佬们的结果,陈松青的佳宁帝国崩溃了,梁伯韬的百富勤破产了,鹰君系的罗旭瑞旗下的百利保控股和世纪城市从十几二十年前的高点至今跌了96%以上,市净率0.27。股市狙击手刘栾熊的华人置地只有0.5倍市净率。稍微搞得好点的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不过0.8倍市净率。荣智健的中信泰富前几年巨亏现在也只有0.4倍市净率。收购了道亨银行和恒隆银行的国浩集团经营业绩也很烂,现在0.6倍市净率。并购了市值几千亿的香港电讯的李泽楷,旗下的电讯盈科股价相比十年前至少跌了90%以上。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更多。可以说并购案里提及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公司至今没几个像样的。香港市场究竟造就了谁?精彩只是大佬的,悲惨都是小散的。
   当然,对于未来我们仍然要充满希望,在那么动荡的20世纪,香港一个小小弹丸之地仍然有那么多的公司延续下来,经营了百年之久,资本主义顽强的生命力远超想象。而现在国内即便很多知名的上市公司最久的不过上市短短十几年,可以判断,只要我们不自残,中国同样会出现一大批历经百年风云,依然生机勃勃的公司。


  看《香港企业并购经典》十几个案例后心生感慨,港股市场的烂是有历史传统的。书中描述的大佬们的公司的治理普遍糟糕,上市公司可以任意炒股票,任意筹资,任意发生关联交易,大佬还不用回避投票。公司沦落为大佬们实现个人意图的操作工具。看看那些财技高超大佬们的结果,陈松青的佳宁帝国崩溃了,梁伯韬的百富勤破产了,鹰君系的罗旭瑞旗下的百利保控股和世纪城市从十几二十年前的高点至今跌了96%以上,市净率0.27。股市狙击手刘栾熊的华人置地只有0.5倍市净率。稍微搞得好点的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不过0.8倍市净率。荣智健的中信泰富前几年巨亏现在也只有0.4倍市净率。可以说并购案里提及的那些大名鼎鼎的公司至今没几个像样的。香港市场究竟造就了谁?精彩只是大佬的,悲惨都是小散的。


   刚买了冯邦彦写的《香港企业并购经典》,13元,物超所值啊。全书有28个香港企业并购案例,才读了第一个就觉得好经典啊!佩服作者能把几十年前发生的事情能够比较详细地写出来,这得要看多少资料。
   第一个案例是发生在1972年得英资洋行怡和旗下的置地地产换股并购牛奶公司。当时牛奶公司股权分散,有大片土地在城市发展区域,显然搞牧场的价值根本比不上搞房地产。用格雷厄姆的话就是隐蔽资产的价值,用麦肯锡的话就是不同所有者价值不同。整个并购过程大致如下:
   1、置地地产在报纸上打广告,要通过2股置地股票换1股牛奶股票,牛奶股票直接上涨40%。
   2、牛奶公司董事会不同意,提出合并后每股收益和股息变少的反对理由。并预计了当年不错的盈利,还进行了拆股发放大额股息诱发自身股价上涨还击。
   3、置地公司继续登广告反驳,直指牛奶拆股没有任何价值,盈利实际增长没那么高,提示股东收购失败股价会暴跌。
   4、牛奶公司聘请专家重股自身资产价值,指远比置地报价更高,且收购并非现金而是随时波动的股票。
   5、置地公司同样聘请测量师重估自身资产价值,说自身资产价值更高,换股有利。
   6、牛奶公司联合其他房地产公司成立新的房地产公司运营土地,并建议拆分独立上市,认为不需要置地也能运营好公司土地。
   7、置地继续打广告,称收集的股票足以否定牛奶公司上述行动,新地产公司也不有同自己一样的实力和经验。
   8、最后越来越多的小股东自己跑去置地公司换股票,置地公司收集到了已发行股票的90%,发动强制收购,牛奶公司退市,董事局主席黯然退位,置地获得大量发展土地。
   令我惊叹的地方在于,双方在并购中还可以大打广告战。另外攻击和还击的手法都很丰富,拆股、发放大额股息、资产重估、拆分等。最后,小股东居然可以不经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自行把手中的实物股票换股,不知在如今电子化交易情况下还可以这样做到么。
  


收购不用向证监会报股权关系图?


这个我不知道啊,应该需要吧


请问这书13块钱在哪里买的啊?


哈 在雪球看到了


评得好,要知缘由,可参读《亚洲的教父》一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