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我们这个时代的病

孙未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08.3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孙未  

页数:

221  

字数:

161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视角独特的心理学评论。书中选取了近年来有争议的中外名人、电影、热书、大事件和富有时代烙印的文化娱乐现象,以西方心理学核心观点,剖析其背后所代表的私人及社会心理,不仅令人对这些人性真相有思路迥新奇认识,也启发人们如何用心理学视角理解自己的生活。

作者简介

  孙未,一位通才型的作家,研究心理这的隐士。已出版《富人秀》、《寻花》、《女性主义者的饭票》等书,先后在《申江服务导报》、《上海一周》、《外滩画报》、《广州日报》、《今日风采》等报刊开设专栏。
  深谙心理学、哲学、宗教对人类世界的探索,并相信生活是不

书籍目录

首章 中国娱乐界人物析 大众玩偶  关键人名:王菲、周杰伦、成龙、周星驰  心理学名词:投射性认同 没事别看心理医生  关键人名:王菲、李亚鹏、窦靖童、林青霞、邢李(火原)  心理学名词:心理暗示 现实假扮梦想  关键人名:徐静蕾、王朔  心理学名词:心理防御机制 欢迎来到轻躁狂时代  关键人名:韩寒  心理学名词:躁狂症 谎言有毒  关键人名:范冰冰  心理学名词:表演型人格 越老越难成嫁娶  关键人名:林忆莲、陈辉虹、李宗盛、朱卫茵  心理学名词:成人依恋类型 旧情人恐怖症  关键人名:张柏芝、谢霆锋  心理学名词:系统脱敏疗法 一场扮演母亲的心理战  关键人名:周杰伦、蔡依林、谢霆锋、张柏芝、梁朝伟、刘嘉玲  心理学名词:恋母情结 让所有感情充沛的灵魂附体吧  关键人名:黄健翔  心理学名词:解离症 谢谢你曾用心读我  关键人名:易中天  心理学名词:个人构念理论 我们都相信复活  关键人名:张国荣  心理学名词:幻觉次章 外国娱乐界人物析 爱是一种修炼  关键人名:贝克-汉姆、维多利亚  心理学名词:自恋障碍 为什么我总遇到这种事  关键人名:布兰妮·斯皮尔斯  心理学名词:心理定势  ……续章 电影大片及热书析尾章 公众文化现象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我们这个时代的病 PDF格式下载



凡心理方面的书,我一看就心烦,教科书式的体裁,教师般的口吻,一看就看不下去。这本书不一样,好看,有意思,把我们平时在周围发生的文化现象都心理分析了一番,真想不出心理学还能与这些电影小说戏剧卡通结上缘,服了!不过,这本书归在心理类有些亏,应该是文化类的,是分析当前的文化现象的,不过是借用了心理的武器。


用了两天时间在工作间隙把它读完了,可以说是一口气了,因为只要有空就在读它了.非常有收获,让我了解了很多心理学现象.很喜欢作者的语言,其中透着深深地思考与智慧.


分析的很透彻啊,例子也很独到,我觉得比《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有意思一点!!!


现实看的我们这个时代的爱。觉得意犹未尽,就买了这一本。通俗易懂,行为非常流畅自然不做作。引人深思。向朋友全部推荐了一圈。大家都说很不错~


喜欢这样的书!在自己有些迷惘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去按照书上所说的去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真的发现很多很书上写的好像!要学会调整心态看事情!


如题,就是重复的内容多了点.


可以反复阅的,喜欢!


一些大众常见的人或现象,用心理学的观点去看,别有一种滋味。原来这个世界,需要心理安慰的人在生活中那么普遍。不过,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平衡罢了。


孙未是我喜欢的作者

时不时会拿出来翻翻

基本就是个心理疾病案例


值得一看~~~之前是发表在一周上的专栏,那时候就在追捧了。现在出书了,当然要买重新读了一遍,还是有收获


书是好书,可惜书有一页破的。


是一本很适合入门的同学看的,说的道理很简单明了。我最先是在《女友》杂志上看到这个作家的,应该说是心理学家吧。很有才华,细细读完了。


分析比较入骨


很不錯的分析,簡介明快,文體也新鮮只不過內容選題不夠豐滿和精彩


  我们这个时代的病,起初看到这个题目我误以为是说70,80,90后的毛病.翻了翻,不是的,而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的人.还有拿了很多明星,电影大片,超女快男来举例.热衷八卦的我立马大感兴趣.不过这书出版在2008年,书里的八卦不少物是人非了.例如梁朝伟与刘嘉玲在不丹的大婚;谢霆锋和张柏芝的离婚大战;汤姆克鲁斯拍的碟中谍4热映;小贝家的7公主出生.所幸的是,对本书的阅读影响不大.
  看了这书,再对比自己,发现我的毛病还不少.想了想,按这本书所罗列的症状诊断,现在这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这种或那种的病,所以书名才谓之这个时代的病.
  心理防御机制,以徐静蕾,王朔为例. “要说一个人明明心理想要什么,却矢口否认,装作毫不在意,这只是一种防御性反应.太重视、太急于想获得的东西,一旦对自己承认就是严峻的压力,一旦对别人承认,得不到就是巨大的耻辱。听听人家徐静蕾多出尘,至今还声称,我是一个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非职业导演,拍电影仅仅是我的爱好”。与之相反的是,王朔是诚实的表达自己。类似徐静蕾的防御机制很明显的例子有:有的人明明很喜欢一个人或一件物或想参与某个活动,被问之喜欢不喜欢的时候,却强烈的表示不喜欢。书上列了这病,却没有说怎么调节。
  青春在邪魔中长驻,与之对应的心理学名词是神经质焦虑。我看本能1的时候,本能2已经出来一两年了。本能1里的莎朗斯通真的是美人,非常漂亮。可是在我看了本能2之后,立马幻灭了。另一个明星列子是阿汤哥,可惜作者在拿他拍碟中谍3举例的时候,大约是没有想到阿汤哥在49岁的时候碟中谍4出来了,而且大获好评。我在影院看的时候,觉得这片一点都不逊色于3D的哈利波特。不少人都怕青春逝去,怕衰老,尤其是明星,女明星。号称不老的潘迎紫,六十几岁的人了,还要不停的往脸上打东西,说是少女,不老她的脸颊凹陷,总是皮肤看起来在光滑,在我看来配上她那青筋爆出的脖子,手,真的是非常惊悚。让小时候停留的美丽的大玉儿幻灭了。我也怕老,但怕的不是单纯老去,而是老了还一事无成。
  


  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不只是在用心理学分析,而且涉及到的都是大众明星人物,吸引人群广泛!但,这是否也可以算是作者本身在运用心理学来吸引读者呢?
  
  很多分析都很有意思,尤记得林忆莲和李宗盛的那段:
  
  “林忆莲遇见了李宗盛,不管这个男人有多好,那毕竟是别人的丈夫。这就有了一个两难的悖论,如果他离婚迎娶新人,他背叛过第一个人,将来就可能背叛第二个。如果他不离婚,那么不但他的爱不真诚,而且他作为男人的肩膀也不够宽阔。
  
  这桩爱情不黑不白拖了几年后,终于奉子改天换地,林忆莲这一趟却得了双重的郁闷,对男人的忠诚和爱,都有了清醒的认识。即便她原本是安全型的,对男人的信赖度也会自此大打折扣。”
  
  这应该是个很典型,也很易理解的道理吧,就像我们自己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爱的悖论”。
  
  爱也不是,恨也不是,无论如何,都是错!
  
  爱的悖论,这真是一种病啊……
  


  起点一般,深入不够,本来作者对一些现象的浅浅的评论还算诚恳
  
  只可惜书自身的简介有点夸大,给人的心里定位有误


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真是"众口难调"!


认同楼主的,本书更类似于日报上的涉及心理分析的娱评小文连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