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一个人

网络与书编辑部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05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作者:

网络与书编辑部  

页数:

15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我们可以把阅读当作是给大脑的一种饮食,阅读就是供应大脑的养分。本书以人类六千年阅读的历史与发展为主题,从图像到文字,如吴哥窟壁上的雕刻,到古腾堡的活版印刷;再从文字回到图像,如WWW(全球资讯网)的使用,全都是一种阅读。此外,还介绍七个和网络相关的人、四个谈书的观点、历史名的读书地,以及几米和谢春德的访问。  《一个人》该书除了回顾历史上的隐士、孤独的人外,面队单身与个人化的社会趋势里,则探讨了一个人生活的本质、态度与自处方法,以及在爱情和婚姻之间选择“一个人”的得失。

书籍目录

一个人终究得面对一个人的问题Part 1 在城市里一个人的声音一个人在城市Alone in New York如何设计一个人的快乐或者感伤Part 2 在历史中问世间,孤独为何物?午后七点零七分似水成波从圣安乐尼至陶渊明西方历史和一个人思想相关的笔记中国历史和一个人思想丰关的笔记MapsPart 3 在爱情与婚姻之间一个人的超连结十二则独语如果在冬夜,一个男人单身,高风险的自由54 Ways to Stay Single猫咪夏娃的床婚姻生活中的一个人2003.10.11 六个一个人的日记我的窝and你的窝有关“一个人”的英文词汇Part 4 在状态上独处与私密空间推开红漆门——一个人的人生面具谁来关怀独居老人?一个人的独白Turn on,Turn in,Drop out!紫微斗数中的一个人Part 5 在阅读时一品夫人一品书一个人要读的五十本书


编辑推荐

  单身的人有着情感、经济与活动上的自由,但又必须面对无人分享、分忧或孤寂的问题。不只是婚姻定义上的单身,"一个人"的状态其实每个人都会遇到,它以各种形式出现,是极为重要的生命情境。本书除了回顾历史上的隐士、孤独的人外,面对单身与个人化的社会趋势里,则探讨了一个人生活的本质、态度与自处方法,以及在爱情和婚姻之间选择"一个人"的得失。  阅读是一种饮食,给大脑的饮食。进入21世纪之后,阅读的饮食发生了质变与量变!《网络与书》Net and Books系列,历经四年策划,汇集海峡两岸三地,以及国际作者的共同参予,提出——阅读的热情与主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一个人 PDF格式下载



  有一段时间看了好几本“网络与书”编辑部的书,《一个人》就是那时荐购的。学校买了两本,一本放三楼,一本放在五楼图参(不能外借)。
  
  原本想借三楼的那本,结果发现书已经脱页,而且越翻脱得越厉害。所以我多少担心还书时,被人误会。于是,就选择去到五楼看完这本书。很可惜,五楼的这本依旧有脱页的情况。估计一是装帧的问题,二来可能是书在仓库放得太久。
  
  应该说“网络与书”编辑部出的书,都很像杂志。一本书,一个主题。有各式各样的写手在上面发表自己的高见,全彩铜版纸的印刷也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但问题是编辑部来自台湾,所以更多时候看问题的视角都是由岛内向外辐射。虽然书上也有香港和大陆等地作者写的文章,但主要的作者群还是岛内人士,用词也比较“台湾”。很多词汇,大陆的读者未必熟悉。甚至一些书的译名,两岸都有不同。感觉上,不是那么亲近,有一定的距离。
  
  因为每本书的写手都不尽相同,所以书的水准也有高低。我比较喜欢的有《健康的时尚》,而看《一个人》就有种上当的感觉,无非就是拿“一”说事。甚至连第一只马桶的发明都被放到了书上……
  
  也可能是因为“一个人”状态很难同人分享,所以里面的文章不怎么能引起我的共鸣。
  
  8.5.15上写于A069


  一个人的状态,肩带断开后因为扣不到,只好换穿别的衣服。倒也自由自在。一个人,选择变得私人化,变得别人不能干预和评论。因为我们,一个人。
  《一个人》是在图书馆里看完的。当时正在准备专四考试,查资料的时候发现这本书被置放在最底层的,一大堆语法书中间。是因为书名吧,我还在想怎么会有这么有感觉的语法书,然后发现原来是被放错了。我想,大概这也算是冥冥注定吧。
  书不算很厚,但是很重。书全都是彩页,但是有黑白冷清的感觉。书集中了很多人对一个人的看法,研究,评论,还有感受。我想,无论是不是一个人,你都可以产生共鸣,因为我们同样是拥有完整自我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一个人太久了,会变得和世界和潮流疏离,但是怡然自得。就像隐居之后的诗人,指带灵气,身着青衣,旁的人并不能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虽然说,这样一些感觉的都是错觉。错觉,就错觉吧。没有太多所谓的。


   这是我第一次在没有看完一本书的情况下写读书笔记。确切的说,我甚至没有开始看,只是随意地翻了几遍。
   这本书的书名就是《一个人》。关于“一个人”,似乎总逃不开寂寞与孤独的争论。
   套用书里的一句话。“语言创造了‘寂寞’这个词来表达因一个人而感到的痛苦;‘孤独’这个词来表达因一个人而感到的光荣。”(书中援引蒂利希Paul Tillich的定义)
   之所以想要写些什么,或许是最近一段时期以来,越来越强烈地感受着一个人的愉悦。这是一种只属于我一个人而无法与人共享的愉悦。这是一种“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的感受。
   很久以前我就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相互了解,而成为至交的。但为何我们总有那么多的泛泛之交,却很少有知己相伴?我总觉得,那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里总是认同一个人的愉悦的。未知的世界莫名而又不可抗拒地攫取了我们那种想要了解它的渴望,然而越了解,内心的恐惧却会越来越清晰、庞大、具象化,甚至吞噬我们的内心。最后我们会知道,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的唯一办法就是远离它,所以一个人的自省自悟自律必不可少,因为说到底,一个人唯一需要战胜的,只有自己。
   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影片里,少年为什么冲动地杀了自己所爱的女孩呢?我想起多次让他心灰意冷的那些对话。“你真的以为自己可以改变我,改变这个世界?其实你什么都改变不了。”青春弱小的心灵承受不了这样子的生命之轻。真与假,爱与恨,生与死,对与错,一瞬间都变得模糊不清,失去边界——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我们无法感受到边界的存在。
   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历经繁华之后,回到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的世界有时候等同于思念,有时候等同于等待,但你总得相信,一个人的世界里也会有未知的精彩。
  


  当高中课本出现这个词的时候。年轻的英语老师举了个例子。
  
  她说,一个刚从青藏高原跋涉回来的女探险家被记者问到,你孤独么?
  
  她回答说
  
  I am alone, but not lonely.
  
  记忆犹新。
  
  书是在我最难熬的日子里买来的。一个人从西单图书大厦出来,在长安街上寂寞的骑车。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枕边书,疏影横斜,一段浅浅的寂寥。
  


  作者: 杨吉
  
  《雏菊》的开头,全智贤在屋檐下避雨,旁白是“又下雨了。不喜欢带雨伞的我,像这样每次下雨总要找避雨的地方,可能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反正弄湿了也没人担心我,所以没有雨伞也无所谓……”
  
  一个人总得面对一个人的问题,如此热衷于避雨,或许也是一种孤独的排挤。像这样不以孤独为耻的行为主义,让我想起了Paul Tillich。他曾经说过:“语言创造了‘寂寞’这个词来表达因一个人而感到痛苦;‘孤独’这个词来表达因一个人而感到的光荣。”孤独并不寂寞,寂寞并非孤独。寂寞很好打发,它只是一闪而过。无聊的时候,毕竟有书相伴,或默念“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或想像“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看看电影,为爱情剧里的悱恻缠绵落泪一把,也可以为英雄片里的气势恢弘豪情万丈;大不了,去Starbucks点杯美咖,量多价廉,选个靠窗的位置一坐就是半天。孤独就一样了。它是一个阶段,一个里程,甚至是一个人生。消极的孤独之人,也就伸伸懒腰,打打哈欠,然后不知觉地伴着别人的生活在继续,想到自己的家乡也已经“落叶满长安”,回来也便安然入睡。过程中,他并没有感到一次悲凉,也不会感到一丝落寞,随遇而安的闲适便是最大的知足。积极的孤独之人,随时都可以不是一个人。喜欢安静独处,那么就回到孤独;喜欢热闹喧腾,那么就去找朋友——KTV、Pub、健身房、咖啡馆、Shopping mall、私人会所、互联网络,总有一款是你的“各得其所”。
  
  最近淘到一本书,名为《一个人》(Alone),属于像康德、梭罗、尼采、叔本华这些孤独者的“各得其所”,他们可以少一些声色犬马、活色生香,但绝不能忍受没有书好读。在这本关于“一个人/孤独者”主题的书里,有一篇“一个人要读的五十本书”的文章,是编者很用心思的佳作。五十本适合孤独者读的书,编者首推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不要为这么拗口的书名却步,查拉图斯特拉走下山来,无非想世人分享他的智慧。就像当一个为人生的诸多波折而自怨自艾,查拉图斯特拉会告诉你:“人生是悲凉的,而且丝毫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小丑或许便足以成为它的致命伤。我要教给人类存在的意义,那就是超人……”他又说:“人类之所以伟大,正在于他是一座桥梁而非目的;人类之所以可爱,正在于他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与完成。”查拉图斯特拉就是尼采心目中的超人,所以他不食人间烟火,也不会有孤独。在喊出“上帝已死”一刹那,孤独感早已被稀释了大半。
  
  后面一些书单,也挺有意思。在“关于一个人的认识”中,有存在主义大师克尔凯郭尔的《一个诱惑者的日记》、伯特兰·罗素的《幸福之路》、笛卡儿的《谈谈方法》、威廉·巴雷特的《非理性的人》、安东尼·斯托尔(Anthony Storr)的《孤独》和菲利普·科克(Philip Koch)的《孤独》等。后两本同名书,路子却大相径庭。斯托尔是一个精神医师,他的“孤独”是“Solitude: A Return to the Self”,在于从心理观察的角度,把孤独的成因、作用,从一个人的幼年到成年,到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步分析。而科克则是一个哲学家,因此在他的《孤独》里,有的是旁征博引更多哲学与历史上他人思考的“孤独”,有的是根据这些思考梳理出的“孤独之德”,有的是更多文艺感的语言,有的是对老庄思想的遥相呼应(当然,《庄子》也是一本关于一个人的认识的比读之书)。此外,在“关于一个人的历史”、“关于一个人的状态”、“关于一个人的方法”类别中,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书,如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陀斯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记》、张爱玲《怨女》、卡夫卡《变形记》、加缪《局外人》、海明威《老人与海》等,也有一些陌生的,如大卫·里斯曼(David Riesman)《孤独的人群》、伊丽莎白·艾宝特(Elizabeth Abbott)《独身》……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套五大卷本的《A history of Private Life》,内容是从罗马时代到近代西方私人生活的演变。
  
  思想的人会孤独,幸好有书可读。其实,孤独就是这么一回事,如同惠能给《金刚经》里的一个注:“即心是佛,更无别佛;即佛是心,更无别心。如掌成拳,似水成波;拳即是掌,波即是水。”似水成波,读完《一个人》,似乎找到了进退的出路——还是我的朋友体会最深刻。她在QQ上的签名上写道:“婚姻应该给双方都带来幸福才会选择结婚吧!如果不是结婚来干嘛?可是很多人结婚之后才发现真的不是这样。所以越来越多的高龄人士都还没有结婚。这足以成为晚婚甚至单身的理由吧。申明一下,我未婚!”她不仅参透了“一个人”,而且还理解了契诃夫,后者说:“如果你怕孤独,就不要结婚。”
  


原本想借三楼的那本,结果发现书已经脱页,而且越翻脱得越厉害。所以我多少担心还书时,被人误会。于是,就选择去到五楼看完这本书。很可惜,五楼的这本依旧有脱页的情况。估计一是装帧的问题,二来可能是书在仓库放得太久。
和你有一样的感觉 赫赫


我买回来后也是脱页严重。。


或跟胶也有关系


我的也是,这种装订有问题


不知道为什么。当自己身处人群中,更易感到寂寞。而寂寞的时候,总是会想到,其实一个人只是无聊而已,没有不好的。
我想,总是因为有太多顾虑需要去逃避,所以才没有勇气坚持一个人吧。
最近才发现。其实一个人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但只可惜,悟到了却做不到。
都只能是当成是错觉。


"潜意识里总是认同一个人的愉悦的" 不这么认为.


呵呵,一个人,究竟要跨越多少寂寞,才能到达alone but not lonely?


文章写的很流体~
最近看到介绍来找这本书,想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