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

王振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

王振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编  

页数:

445  

内容概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制性的分配功能与效果更为全社会所关注。研究表明.分配并不仅仅是按要素的贡献实施利益划归,产权的经营性、企业的制度安排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现实的分配。因此,以2l世纪人类的视角和视域,深入研究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分配理论问题,对中国顺利实现经济转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书籍目录

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必须予以高度关注论中国社会分配领域的收入差距问题历史地客观地认识两极分化论马克思的价值与分配理论论价值决定与价值分配的统一收入分配领域若干基本理论探讨当前分配理论需要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从劳动价值一元论到收入分配多元论重构中国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原则的理论基础对市场经济中分配理论的几点反思按劳分配:理论形态、现实形态和实现途径转型期收入差距的演变与影响因素分析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几个问题的思考正确认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探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难题和途径论物质资本参与收益分配市场经济的分配决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理论的创新:按生产要素分配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按要素分配几个问题的认识关于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的理论分歧关于中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几个问题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分析当代中国的阶层分化及其发展趋势谈谈对现阶段中国资产性收入的看法重塑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基本理论的若干思考深化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改革城乡收入差距是如何扩大的--兼与几种流行观点商榷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制度性原因分析市场、政府与收入分配国有企业内博弈格局变迁与“组织租金”分配中心要素、经济增长和不平等政府的再分配与城市的成长……

章节摘录

  在实践中,工资标准主要是依据潜在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又主要是依据所受教育程度、所受专业训练和一些技术考试的通过等级。但这里存在两个问题:受教育程度等是否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潜在劳动能力是一个问题,而潜在的劳动能力的差别是否表现为活劳动的付出和劳动成果的差别又是一个问题。依据活劳动的付出来衡量“劳”在理论上是优越的,因为劳动者按计划指令进行劳动,他只能对劳动过程负责而无法对劳动成果的市场价值负责,但在实践中却难以操作。一是因为活劳动的付出体现在劳动过程之中难以衡量,二是如果其劳动因计划经营过失不能顺利转化为社会劳动,其劳动报酬也难以实现。如果按物化劳动的成果来衡量“劳”,就又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劳动者付出同样的劳动但由于所在单位经济效益不同,从而不能实现按劳取酬,有违在全社会按统一标准进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另一问题是,劳动者承担了不该由其承担的由于计划和经营失误所造成的亏损,因为劳动者不是所有者,也不是经营者,劳动者只能对其参与的劳动过程负责,而不能对单位的计划经营失误所产生的后果负责。  总之,实行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虽为按劳分配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但按劳分配并没有成为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至少有三方面使得按劳分配难以很好的落实:一是计划不能保证劳动者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从而为分配提供资金来源;二是“劳”难以得到较好的衡量,由此按劳分配缺乏操作的基础;三是报酬受单位经营效益的影响,使得按劳分配无法在全社会按统一标准进行,等量劳动因劳动者所在工作单位的经济效益不同而得不到等量报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仅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并不能解决按劳分配问题,因此也可以这么说,在改革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并没有真正很好地实践过按劳分配。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市场经济的分配理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