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吕思勉讲三国

吕思勉 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作者:

吕思勉  

页数:

272  

Tag标签:

无  

前言

吕思勉(1884—1957),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入。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先生被称为“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其历史著作深受读者欢迎,这从各种“吕著”通史、断代史不断再版的情形中就可以见出。现在,我们把吕先生的一些著作加以汇集,以《吕思勉讲三国》、《吕思勉讲中国文化》、《吕思勉讲中国政治》等专题的形式出版,让读者更方便地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更深切地感受吕先生史学的博大精深之处。《吕思勉讲三国》包括《三国史话》、《读三国史札记》、《秦汉史•三国》等三部分,吕先生对于三国历史、人物、事件的精辟看法几乎尽在其中,它们也是后世学者和读者了解和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著作。吕先生对于三国历史多有发人深思、让人豁然开朗之语,以至于诸多学者“讲三国”时“言必称吕思勉”。《三国史话》作为经典的通俗之作,成书以来,多次再版。该书共十六篇文章,最初以单篇的形式刊发在20世纪30年代末上海的一份科普文化刊物《知识与趣味》上,并于1943年在开明书店结集出版。后应其他一些刊物之约,吕先生又作了《三国史话之余》四篇文章,这次出版,我们也将这部分内容收入本书。吕先生的读史札记,是先生毕生读史精华的结晶,此次我们精选了其中关于三国史的部分札记,以飨读者。我们还将先生著名的《秦汉史》(于1947年在开明书店初版)中关于三国史的部分作为本书的第三部分。这样,本书既有关于三国历史的通俗讲解,又有关于三国史人物事件的洞察管窥,还有对于三国历史全貌的叙述,由此读者会对吕先生的“三国史”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和认识。在编辑过程中,我们参考了《三国史话》、《吕思勉读史札记》、《秦汉史》等多种相关版本,在此表示感谢。九州出版社2008年6月

内容概要

本书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为读者书写了一部关于三国的通俗史学著作,就大众关注的一些三国人物以及历史事件,进行了有力的评价与刻画。既有故事性,又有史家的专业眼光。   三国时代,既然是人们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说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                   ——吕思勉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和陈垣、陈寅恪、钱穆一起被推重为现代史学四大家。早年执教于常州溪山小学堂、常州府申学堂,学生中有后来成为文史大家的钱穆、赵元任等人。1926年后长期执教于光华大学,解放后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一级教授。他读书广博,着重综合研究,讲究融会贯通,一生著有两部中国通史、四部断代史、五部专门史,加上在史学界享有盛誉的大量史学札记,共计1000多万字。《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和《吕思勉读史札记》等是吕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史学著作。

书籍目录

三国史话 楔子 宦官 外戚 黄巾 历史和文学 后汉的地理 董卓的扰乱 曹操是怎样强起来的 曹盂德移驾幸许都 袁绍和曹操的战争 赤壁之战的真相 刘备取益州和孙权取荆州 替魏武帝辩诬 从曹操到司马懿 替魏延辩诬 姜维和钟会 南京为什么成为六朝朱明的旧都 司马懿如何人 司马氏之兴亡 晋代豪门斗富谈三国史札记 论魏武帝 袁曹成败 营嵩之死 关羽欲杀曹公 孙氏父子轻佻 孙策欲袭许 诸葛亮南征考 诸葛亮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 诸葛亮治戎 君与王之别 好名之弊  奖率三军,臣职是当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姜维不速救成都 李邈 边章、韩遂 张纯之叛秦汉史·三国 何进之败 董卓之乱 李催郭汜之乱 东诸侯相攻 曹操平定北方(上) 曹操平定北方(下) 孙氏据江东 赤壁之战 刘备人蜀 曹操平关陇汉中 刘备取汉中 孙权取荆州 三国分立 三国初年和战 诸葛亮伐魏 魏氏衰乱 魏平辽东 司马氏专魏政 蜀魏之亡 孙吴盛衰 孙吴之亡 三国时四裔情形

章节摘录

三国史话楔子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三国志通俗演义》古刻本这是宋朝陆放翁先生的诗,所说的,便是现在的说书。说书虽然是口中的事,然到后来,将说书的人所用的底本,加以润饰以供众览,就成为现在的平话了。平话俗称小说,亦谓之闲书。虽然是用以消闲的,然而人们的知识得自此中的,实在不少。现在中国的书籍,行销最广的,是《三国演义》。据书业中人说:他的销数,年年是各种书籍中的第一。这部书有些地方,渲染得很有文学意味,如赤壁之战前后便是;有些地方,却全是质实的记事,简直和正书差不多。这就显见得其前身系说书的底本。说得多的地方,穿插改造得多了;说得少的地方,却依然如故。我在学校中教授历史多年。当学校招考新生以及近年来会考时看过的历史试卷不少。有些成绩低劣的,真“不知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然而问及三国史事,却很少荒谬绝伦的。这无疑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他们未必个个人自己读,然而这种知识,在社会上普遍了,人们得着的机会就多,远较学校的教授和窗下的阅读为有力。这可见通俗教育和社会关系的密切。《三国演义》(清顺治满文本)老先生们估量人们知识的深浅,往往以知道的、记得的事情多少为标准。讲历史,自然尤其是如此。但无意义的事实,知道了,记得了,有什么用处呢?尤其是观点误谬的,知道了,记得了,不徒无益,而又有害。而且平心论之,也不能算知道史事。因为历史上的事实,所传的,总不过一个外形,有时连外形都靠不住,全靠我们根据事理去推测他、考证他、解释他。观点一误,就如戴黄眼镜的,看一切物皆黄,戴绿眼镜的,看一切物皆绿了。我们在社会上,遇见一个人、一件事,明明是好的,却误把恶意猜测他,就会觉得处处可疑;明明是坏的,却误当他好的,也会觉得他诚实可靠。历史上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从前论史的人,多说史事是前车之鉴。其意以为一件事办好了,我们就当取以为法,摹仿他;一件事办坏了,我们就当引以为戒,不可再蹈其覆辙。这话很易为人们所赞许,其实似是而非的。史事哪有真相同的?我们所谓相同,都不过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为同罢了。事情既实不相同,如何能用同一的方法对付?别的事情姑弗论,在欧人东来之初,我们所以对付他的,何尝不根据旧有的知识?所谓旧有的知识,何尝不是从历史经验而来?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真正硬摹仿古人的自然不多,就是事实也不容你如此。然而人的知识,总是他所知道的、记得的事情铸造成功的。知道的、记得的事情一误谬,其知识自然随之而误谬了。所以我们现在研究历史,倒还不重在知道的、记得的事情的多少,而尤重在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矫正从前观点的误谬,自然是就人所熟悉的事情,加以讲论,要容易明白些,有兴味些。三国时代,既然是人们所最熟悉的,就此加以讲论,自然最为相宜。所以我想就这一段史事,略加说述,或者纠正从前的误谬,或者陈述一些前人所忽略的事情。以我学问的荒疏,见解的浅陋,自不免为大方所笑,我只是一点抛砖引玉的意思,希望以后人们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渐多,亦希望人们就我所说的赐与教正。宦官讲起三国的纷争来,大家都知道其乱源起于后汉。后汉末年为什么会乱呢?大家都知道其根源是灵帝的宠信十常侍,因此而政治紊乱,引起黄巾的造反。因黄巾的造反,而引起刘备和孙坚的起兵。又因灵帝死后,少帝即位,国舅何进要诛戮宦官,而引起董卓的进京。因董卓的十常侍乱政图进京,而引起废立之事,又因此而引起袁绍、曹操等纷纷起兵讨卓,天下就从此分裂了。然则后汉的祸源,最大的便是十常侍,这还是人谋之不臧。写《三国演义》的人,说什么“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好像有什么定数似的,恐怕未必其然了。然则宦官究竟是怎样一种人呢?历来读史的人,怕知道宦官之为害者多,知道宦官的来源者少。我不妨借此机会,和诸君谈谈。所谓宦者,大家都知道是曾经阉割的人。近代的俗语,亦称为太监。那是因为在明朝,他们所做的官,有二十四个,都称为某某监之故,这是不难解的。然则何以又称为宦者呢?在后汉时代,这一种人,威权很大,败坏政治很利害,所以写《后汉书》的人特地替这一班人做了一篇传,《后汉书》(宋刻本)名为《宦者列传》,《宦者列传序》里说:“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这句话,和我们通常的见解有些不符。通常的见解,都以为宦官就是阉人,现在却说光武中兴之后,宦官才全用阉人,那么,自此以前,宦官就并非阉人了。所以有人疑心这“宦”字是错的,说当作“内”字。然而他这句话,实在是错的。宦字的意思,本来并非指阉割。而宦官二字,亦本非指阉割的人所做的官。我们所谓五经,中间有一部唤做《礼记》。《礼记》的第一篇是《曲礼》,《曲礼》里有一句:“宦学事师,非礼不亲。”学就是进学校,宦是什么呢?须知道古代所谓学校,和现代全然不同。现代的学校,必须要传授些知识技能,古代的学校则全无此事。古代的学校亦分为大学小学,所谓小学,只是教授一些传统的做人道理以及日常生活间的礼节,如洒扫应对进退之类。又或极粗浅的常识,如数目字和东西南北等名称之类。根本说不上知识,更无实际应用的技能。至于大学,其中颇有些高深的哲学,然而宗教的意味是很浓厚的。《礼记》里又有一篇,唤做《文王世子》。《文王世子》说:当时大学中所教的,是诗、书、礼、乐。这并不是现在的《诗经》《书经》《礼记》等等。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中,而教育权也操在教会手里。古代教会中非无较高深的学问,然总不能全脱离宗教的意味。至于实用的知识技能,则是他们所看轻的,学校里并不传授。所谓诗、书、礼、乐:礼即宗教中所行的礼,乐即宗教中所用的乐,诗就是乐的歌辞,书大约是宗教中的记录。在古代,历史和宗教中的经典,也是分不开的。印度和西藏都是如此。古代学校中有所谓养老之礼,其仪式非常隆重。天子对于所养的老人,要自己割好了肉,捧着酱送去请他吃。吃了,还要自己斟酒,给他漱口,就因为他是一个宗教中的长老,与不带迷信色彩的师长不同。《礼记》上还有一篇,唤做《王制》。《王制》里有一句说:“出征执有罪,反释奠于学。”释奠是一种祭祀之名。发兵出去,打了胜仗,回来却在学校里去举行祭礼,就可见古代学校不是一个学术机关,而其宗教意味极为浓厚了。古书上说学校制度的地方很多,不能全说他是子虚乌有,然而从没见古书上记载一个人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技能,就是为此。然则古人没有应用的知识技能么?不然。我们知道:所谓三代之世,已有较高度的文明,其时有许多事情,已非有专门知识技能不能办,就是现在所传的几部先秦子书,其中包含专门的知识技能也颇多,不能说全是后人伪造的。然则古人的知识技能,从哪里来的呢?这就是从宦之中得来。古人解释宦字,有的说是学,有的说是仕,的确,这二者就是一事。因为在古代,有些专门的知识技能,就是在办理那件事的机关里,且办事且学习而得的,从其办事的一方面说,就是仕。从其学习的一方面说,就是学。读者诸君,总还有读过《论语》的,《论语》的《先进篇》有一段,说:“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路再鲁莽些,也不会主张人不学就可以办事。子路只是看重且办事且练习,而反对不能直接应用的知识,和现在的人看重应用技术,而藐视高深学理一般。这就是重视宦而轻视学。汉时皇室的藏书,由刘向和他的儿子刘歆编成一部书目,谓之《七略》。班固《汉书》的《艺文志》,大部分就是抄录他的。他对于每一类的书,都有推论这种学问从何发源及其得失的话。其论先秦诸子之学,都以为是出于一种官署,就是为此。然则宦就是在机关中学习做公务员。公务员中,自然有出类拔萃,有学术思想的,就根据经验,渐渐地成立一种学术了。话越说越远了,这和后世所谓太监者何干呢?不错,听我道来。刚才所说的,只是宦的正格。譬如现在机关中正式办理公务的公务员。现在机关中不有名为公务员,而实在无事可办;或者只是替长官办理私事的么?在古代亦何尝不是如此。所以秦始皇少年时,有一个人唤做嫪毐(lào’ǎi)的,和他的母亲奸通了,嫪毐自然阔起来了,于是“诸客求宦为嫪毐舍人千余人”秦始皇像。这句话,见于《史记》的《吕不韦列传》里。这所谓宦,哪里是在什么机关里学习什么公务?不过在他家里做他的门客罢了,所以要称为舍人。嫪毐的舍人固然极一时之盛,然而古代的贵族,决不止嫪毐一个人有舍人。这种在贵族家里做舍人的,都谓之为宦。所以“宦”字又有一个训释是“养”。“养”字可从两方面解释。他们是他们主人的食客,是他们的主人养活他的,所以谓之养。亦可以说:他们是以奉养他们的主人为职务的,所以谓之养。此等门客,皇帝名下自然也是有的,这便是所谓宦官。中常侍即宦官之一。在前汉时,并不一定都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汉光武帝之后,才专用此等人。所以《后汉书•宦者列传序》要说: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了。然则阉割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说到这里,又有一件有趣味而且又有些意义的事情。诸位知道刑字是怎样讲的呢?在下发这个问,逆料诸位一定会说:刑字不过是惩罚的意思,所以把人拘禁起来,剥夺其自由,也是刑的一种。然而古代的刑字,却不是这样讲的。在古代,必须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使之成为不能恢复的创伤,然后可以谓之刑。“十三经”里,有一部书,唤做《周礼》。《周礼》全是记古代所设的官及各官的职守的。其体例,极似明清时的《会典》。须知《会典《周礼》(宋刻本)》原是依据《周礼》的体例编成的。不但《会典》的体例是摹仿《周礼》,就是隋唐以后的官制,其大纲也是摹仿《周礼》制定的。《周礼》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后世就摹仿之而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周礼》的地官司徒,就是后世的户部,是管理人民的。治理地方的官,都属司徒管辖。他们都可以治理狱讼。狱便是现在所谓刑事,讼便是现在所谓民事。然而他们所用的惩罚,只能到拘禁和罚作苦工为止。如要用兵器伤害人的身体,那是要移交司寇办理的,司寇便是后世的刑部,其长官称为司寇,寇是外来的敌人。听讼之官谓之士,其长官谓之士师,师字的意义是长,士师就是士的长,士则本是战士的意思。然则古代用兵器伤害人的肉体,使其蒙不可恢复的创伤,其根本,实在是从战争来的,不是施之俘虏,就是施之内奸。后来社会的矛盾渐渐深刻了,才有以此等惩罚施之于本族,用之于平时的。然而管理本族人民的机关里,还是不能用。这一因其为习惯之所无,一亦因此等施刑的器具及其技术,本非治理本族的机关里所有,所以非把他移交到别一种机关里不可。把现在的事情比附起来,就是从司法机关移交军法审判了。汉代宦官木俑明代宦官塑像古代有所谓五刑,都是伤害人的肉体的,便是墨、劓(yì)、剕(fèi)宫、大辟。墨是在脸上刺字;劓是割去鼻子;剕亦作膑,是截去足指;宫,男子是阉割,女子是把她关闭起来;大辟是杀头,这是伤害人的生命的,和墨、劓、剕、宫又有不同,所以又称为大刑。五刑对于男子,都是伤害身体的,独宫刑对于女子不然,不过是拘禁。这亦可见伤害肉体之刑,原起于军事,因为在军事中,女子倘或做人俘虏,战胜的人还要用来满足性欲,所以不肯施以阉割,于是自古相传阉割之刑,只对于男子有之。到后来,要将此刑施于女子,就只得代以不伤肉体的拘禁了。伤害身体的刑罚,最初只施诸异族,或者内奸。所以较古的法子,是“公家不畜刑人,大夫不养”。这话亦见在《礼记·王制》上。因为俘虏原来是敌人,内奸是投降异族的,也和敌人一样,怕他们报仇之故。到后来伤害身体的刑罚,渐渐地施诸本族了,于是受过刑罚的人,其性质的可怕,就不如前此之甚,因此,就要使他们做些事情。《周礼》这一部书,从前有人说他是周公所做的,这是胡说。这部书所采取的,大概是东周以后的制度,时代较晚,所以受过各种刑罚的人,都有事情可做。而其中受过宫刑的人所做的事情是“守内”。因为古代的贵族,生怕他的妻妾和人家私通,所以在内室里要用阉割过的人。到后来,就有一种极下贱的人,虽未受过宫刑,而希望到贵族的内室里去服役,就自行阉割,以为进身之阶了。宫刑,当隋文帝时业已废除。自此以后,做内监的人,都是自行阉割的。汉时虽还有宫刑,然据《后汉书·宦者列传序》里说,当时的宦者,亦以自行阉割进身的为多。后汉时的宦官,即专用此种人。自此以后,宦官二字,遂成为此种人的专称,失其本义了。皇帝为什么会相信宦官呢?在历史上,有少数是因其性多疑忌,以为朝臣都要结党营私;只有宦官,是关闭在宫里,少和外人交接,结党要难些;而且宦官是没有家室的,营私之念也要淡些;所以相信他的。然而这只是极少数。须知古来的皇帝,昏愚的多,贤明的少。这也并不是历代的皇帝生来就昏愚。因为人的知识,总是从受教育得来的。这所谓教育,并非指狭义的学校中的教育,乃是指一切环境足以使我们受其影响的。如此说来,皇帝所受的教育,可谓特别坏。因为他终年关闭于深宫之中,寻常人所接触到、足以增益知识的事情,他都接触不到。所以皇帝若是一个上知,也仅能成为中人;如其本系中人,就不免成为下驷了。皇帝是一个最大的纨袴子弟,要知道皇帝的性质,只要就纨袴子弟加以观察,就可以做推想的根基了。纨袴子弟不是有的不肯和上等人交接,而专喜和奴仆攀谈,且专听奴仆的话么?这是因为他们的知识,只够听奴仆的话,而且只有奴仆,本无身分,亦无骨气,所以肯倾身奉承他们。历代皇帝的喜欢宦官,其原因亦不过如此。但是有等人,因其所处地位的重要,其所做的事,往往会闯出大乱子来。譬如在前清末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不和,这种情况若在民间,也闯不出多大的乱子。母子不和之事,我们在社会上亦是时时看到的。


编辑推荐

《吕思勉讲三国》由九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吕思勉讲三国 PDF格式下载



最大的收获是吕先生给曹操的评价,吕先生认为曹是个大大的忠臣,这点我很认同啊.....大师的作品不敢评论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这本书只是个文集,是吕先生有关三国史评论文章的一个选集,基本没有条理,各章独立.


个人比较喜欢吕思勉,他读史能给人一种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是一个很合格的史学家


知道吕思勉是从易中天的百家讲坛里,在学校图书馆借到了该书,翻了几页觉得很不错,于是决定购买。送货很快,包装也不错


吕先生的“三国”说,史料翔实,文字洗练。对“三国”感兴趣的读书人都值得一读。


吕老师评三国有其独到之处,但本书中不少错别字,请认真校对,不要让读者去猜,去甄别。


看过后,对三国的认识又有很多启发。果然是大师级别的手笔,入门三分。


四大史学家就是不一样呀,看问题有深度,想得也有深度,我最喜欢的是他为曹操辩污那段,有思想呀。


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才可以看懂


大师的作品 就是好


书很好,没有损坏,看内容是我想要的


看着还可以,还没仔细读呢


但是有些非常口语化剧本化的句子读起来其实并非那么舒服。


在新华书店看到了 但是不打折就忍着没有买 现在遇到可以打折的当然不能错过这么好的书啦~~~~


吕先生对三国人和事的评价有区别于其他人历史观,另一种角度的审视。其中为魏武帝曹操辩诬一章更是推翻许多人对曹操传统的印象。不过其中部分章节写于早年,有些文言文基础会易读一些,不然会有些吃力,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挺好的,国学精粹,尽在此书中


瞎凑合起来


的确很不错,书不厚,但可以读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


虽然吕思勉是大师,但是从吸引读者来看,远不如《品三国》来得精彩!读此书仅仅是了解下作者的观点!!


在易中天于丹明朝那些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流行的今天,这本书显得有点闷,听说吕思勉是为民国时期的读者而写的,当时还算是通俗读本,我以为我可以看下去,但是后来发现读得有点勉强。。


书很不错,可以找到很多易中天引用的出处,但是九洲的印刷校验实在不敢恭维,几乎所有“太守”都印成“大守”,个别地方亦有“太祖”成“大祖”,“太后”变“大后”之流,令人瞠目!


前面部分的一般,最后一部分最精彩,总共三部分


本书其实就是吕思勉《三国史话》,翻版换名重印而已。此风不可长。


吕先生的“三国”说,史料翔实,文字洗练。而且吕先生对三国人和事的评价有区别于其他人历史观,另一种角度的审视。其中为魏武帝曹操辩诬一章更是推翻许多人对曹操传统的印象。不过其中部分章节写于早年,有些文言文基础会易读一些,不然会有些吃力。但是吕先生在这本书中对一些历史事实的解读还不够深入,一些相关历史问题只是提到一点就没有讲了。当然吕先生的治学精神是非常值得借鉴的,他开启一代学者对反问历史真实的道路。同时也为广大的学者提供了许多研究历史的途径。如易中天先生就获益不少,他的《品三国》中就借鉴了不少的吕先生的观点。对于广大喜欢追溯历史真实的读者来说,《吕思勉讲三国》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


看了易中天品三国不过瘾,又买来这本被易中天引用最多的历史学家的通俗著作,书很好看,对书本身也很满意。


吕先生的作品很棒


吕思勉的书,便宜而且好


易中天推荐三国


:吕思勉讲三国


吕思勉讲三国


正是好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