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白庚胜,董宝瑞 著 白庚胜、 董宝瑞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09出版)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白庚胜、 董宝瑞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7-09出版)  

作者:

白庚胜,董宝瑞 著  

页数:

511  

前言

对于中华民族来说,2l世纪是与中国民间文艺保护的春天一起来到神州大地的。正如20世纪新中国历史开篇注定要从知识界对民间文艺的关注及其从中寻找现代化的资源与动力开启那样,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精英阶层乃至普通群众,在新纪元伊始之际亦把深沉的目光投向了中华大地上五千年积淀丰厚的民间文艺遗存:几多焦虑,几多审视,几多期待……辛巳之春,在送走整整一个世纪的痛苦与欢乐、牺牲与胜利之后,随着4月的和风一寸寸染绿京城的街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终于完成了新统帅部的组建,并在冯骥才主席的倡导下作出了用10年时间在全中国境内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战略决策。其内容是对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56个民族的民间文化作一次“地毯式”的大普查,最终编纂出版县卷本《中国民俗志》(3000卷)、省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图录》(31卷)、专题集《中国木版年画集成》(20卷)、《中国剪纸集成》(50卷)、《中国唐卡集成》(20卷)、《中国古村落民居集成》(50卷)、《中国服饰集成》(60卷)、《中国彩塑集成》(10卷)、《中国民窑陶瓷集成》(10卷)、《中国皮影集成》(10卷)、《中国民间杰出传承人集成》(100集)、《中国史诗集成》(300卷)、《中国民间叙事长诗集成》(500卷),并命名一大批民间艺术家,建立一系列民间文艺之乡与民间文艺保护基地、传承基地。

内容概要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昌黎卷》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主干项目之一,已被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秦皇岛市分卷含5个县卷本,计260万字。流传在秦皇岛大地上的民间故事极其丰富,从北部的山区到南部的平原,从东部的关城到西部的丘陵,或喧嚣的城市,或寂静的村庄,曲折、优美的民间故事时时刻刻被传唱出诱人的弦音,教育和感染着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患的人们的心灵。所有这些,不单是广大人民对民间故事的歌颂和传承,也是人民发自心灵深处的对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唱响。忠实地记录下流传在秦皇岛大地上的民间故事并使其流传下去是我们的责任。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民间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的出版对于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延续华夏文明,保护民间文化的知识产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书籍目录

秀美的花果之乡昌黎神话泥土与人孙悟空做错事传说人物传说大禹与神水的传说孔子的传说卢生谶语骗秦始皇秦始皇钓鱼项羽劈小孩错封树王曹孟德放歌碣石周仓扛刀文成帝春游碣石山韩文公与韩湘子的传说包公和猫陈世美的传说齐状元与石碑李进士隐居五峰齐大勇的传说洗心岩的来由钱殿甲的传说纪晓岚挨憋觉圆和尚与葫芦坟画家戴丑石画家邵丹泉曹绍远万里寻父史香崖与止园气出来的王举人张武举李如桐痛打鬼子兵起名的故事“列强”与“军阀”送茶叶杨宇霆借字“猛张飞”气死古田高公亭的由来“喇叭王”陈永成王平“谝儿齐志远与李总镇新金铺的张爬叉王稗庄的陈老母老倔头“猫”和“狗”的故事山海景物传说碣石山得名的传说仙浴池的传说把式场的得名龙潭洞的传说响水石的传说山龟石的来历笔砚松的传说滴水崖的传说界石岭的来由八仙洞与仙台顶馒头山的来历止水石伏虎罗汉石骆驼石石佛洞传奇九仙洞的来由“井峪松风”一景的由来情侣石的传说龙山和九龙山樵夫山与狗坟山虎山的来历白玉山的传说沙坨峪的传说独角龙一夜开海口新开口的来历海岸西迁的来由八仙从昌黎过海金马驹与曲河古迹传说封王台的传说虹桥一夜起杜侍郎坟的传说拽梯郎君祠昌黎城“四奇”源影寺塔的传说双阳塔三官庙的传说狼庙十八罗汉的传说黄土庙古槐地名传说皇后寨的传说安山街的来历大夫庄的由来员外庄的传说杏树园的来历打出来的钱家庄拗榆树的传说岳楚与拗榆树茹荷庄的传说牛甫庄的来历一溜北庄的传说开道口的传说石匣的传说地方特产传说昌黎蜜梨的传说蜜汁沟葡萄秧的来历葡萄仙与葡萄王葡萄蔓为啥那么长白檎沟的白檎核桃林的传说张果老卖杏碣石山的灵芝滦河红鲤的来历……故事笑话后记

章节摘录

昌黎县城东北的两山一带出产一种梨,皮金黄金黄,肉雪白雪白,汁儿甜得赛过蜜浆。人们跟这种梨叫蜜梨。昌黎蜜梨与赵州雪花梨、天津鸭梨齐名,每年开春销往各地。蜜梨是怎样长出来的呢?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有一年的夏天上边山里发了一场大水。这场大水真大,当时有一棵树从深山老林被冲下来,也不知被冲了多少里地,最后冲到两山村东南的草粮屯,才淤了下来。说也巧,这棵树不偏不歪,正正道道地淤在一块土坡子上,像人栽的一样。当时人们也没有注意。到了第二年春天,这棵树就开始发芽、长叶、开花,等到秋天结了满树黄橙橙的梨。这个村的人摘下来一尝,嗬!又甜又脆,好吃极了。这样,一传俩,俩传仨,一来二去的,周围几十里村子的人都知道了,纷纷跑来看个新鲜。后来,连城里的县太爷也坐了轿子来品尝这种梨,一边吃着,一边摇头晃脑地说:“好,好!简直是仙果,你们可得给皇上进贡。”说完就回城了。村里的人听了县官的话后,觉得把这样好的梨给皇上进贡,讨个皇封也不错。可是让谁去呢?大伙商量来商量去,觉得还是让村里的莫老爷去合适,因为全村就莫老爷知书识字。大伙选了一筐最好的梨,让莫老爷带着进京去给皇上进贡。莫老爷没见过大世面,一见金銮殿上的威严劲儿,早就有点腿肚子转筋了。当他把梨献上去,皇上拿在手里,只见金灿灿,黄橙橙,果真好看;尝了一口又甜又脆,果真好吃,挺中意的。接着,他问莫老爷;“这个梨叫啥名儿?”莫老爷本来就有点害怕,加上这一问就更慌了,一时不知回答啥。他觉得这种梨皮儿薄,急忙回答道:“叫薄梨。”

后记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昌黎卷》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全书的一个县卷本,历经半年多的编辑,终于完成了。应当说,这是昌黎县新、老民间文学工作者与爱好者数十年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的结晶,是昌黎县,乃至秦皇岛市、河北省和国家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丰硕成果之一。作为昌黎县卷本的主编,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多年来,作为基层的文学工作者,我是自觉不自觉地融入昌黎本地的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抢救工程之中的。吾非昌黎土著人士,却自幼在昌黎县城长大,多年生活、学习、工作在这方山雄水美的土地上。在不知不觉间与昌黎的历史、地理和文化结下了深深的情缘。我迄今记得,自己刚刚考上昌黎一中的初一,就从街头的大牌子上,读到了那时县文联和文化馆组织力量采录的几篇昌黎风土传说,一下在心灵深处植入了昌黎民间故事的根芽;我还清楚地记得,由昌黎一中高中毕业到施各庄公社施各庄东大队插队,在大队林业队和农业试验场干活时,一个叫“二爷”的老农(本名叫邵贺丰)在“歇烟”时讲了不少“瞎话”和笑话,使自己在练笔写文章时有意无意地汲取了丰厚的民间文学营养。30年前,大学毕业回乡工作,我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整理和研究本地蕴藏的民间文学。1978年秋天,利用被借调到唐山地区报社做副刊编辑工作的机会,我从十几年前的《唐山劳动日报》合订本抄录了肖景隆等搜集、整理的《七里海的传说》、《龙山和九龙山》、《馒头山》等昌黎风土传说。这也促使我嗣后与昌黎县文教局创作组的同事一起,接连编印了体现昌黎民间文学基本风貌的《昌黎风土及传说》、《昌黎民间故事》等图书。1985年2月,昌黎县文联重新建立,我被任命为秘书长,专职做文联工作。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河北·昌黎卷》: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数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和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以及提高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PDF格式下载



同事说很好 是正版 物有所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