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曾国藩成功密码

李锦清 中国妇女
出版时间:

2010-4  

出版社:

中国妇女  

作者:

李锦清  

页数:

274  

前言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托中国近代化的发轫者、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他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人物,但是他的人生历程依然影响着后世。在近代中国,最杰出的几个人物无一例外都受到了曾国藩的影响。从改良派领袖梁启超,到毛泽东,再到蒋介石,他们都对曾国藩的评价很高,毛泽东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而把近代中国搅得天翻地覆的风云人物蒋介石,更是一生奉曾国藩为理烈人物,并以他的言行教育后代。在德性修养方面,曾国藩的克己慎独工夫对梁启超起到过精神支柱的作用。康梁分道扬镳后,曾国藩的著作长伴梁启超左右,使他在几次重大挫折与激愤中能很快恢复平静沉着。他曾说:“(曾文正)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无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经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晚年,梁启超在给孩子们的书信中说:“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你们都能”作为湖湘文化的典型代表,曾国藩将湖湘文化的精髓一“经世致用,敢为人先”阐发得淋漓尽致。而志向远大、豪气冲天的毛泽东之所以“独服曾文正”,就是因为他认同曾国藩的经世致用。毛泽东曾经仔细研读了曾国藩的著作,有一段时间,在毛泽东的读书笔记中和给朋友的书信里,几乎都提到了曾国藩。毛泽东谈自己的学习和做学问的方法时,曾以崇敬的口吻说道:“尝见曾文正家书有云:吾阅性理书时,又好作文章;作文章时,义参以他务,以致百无一成。此言岂非金玉!”他还将宋代的程颢、程颐、曾国藩、周初的周公、孔子并列,显然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曾国藩也是与这些人一样的圣贤。由此可见,曾国藩对毛泽东的影响。长沙求学期间,毛泽东的听课笔记和读书札记《讲堂录》中记有:“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日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毛泽东认为,曾国藩是“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不仅成就事功,其思想也影响社会。至于国民党之巨擘蒋介石,更是一生效法曾国藩为人处世,他曾要求国民党军将领必须“认清历史,效法曾胡(曾国藩、胡林翼)”。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离开苏联,回到离别12年的父亲身边。蒋介石便以《曾文正公家书》教育他,要求他潜心阅读。离开大陆到台湾后,蒋家父子一直在研读曾氏著作。曾国藩之所以为世所重,为人所推崇,魅力就在于其做人的学问。一个出身山村的穷秀才,在一个内忧外患交相煎迫、新旧事物急速嬗变的大变动时期,能够成就一番事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他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成就,就是因为他深悉为人处世之道。曾国藩的严谨修身、谨慎做人之法,值得向每一个渴望成功者推荐。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是相当杰出的,他的突出优点主要在于修身做人方面。当然,他的缺点也很明显,在这一方面,则要求我们有辩证的眼光,取其长处,去其糟粕。在为人处世时,既要有曾国藩的厚道,小心谨慎,对人生荣辱的“放得下”,练就考察人才的火跟金睛,又要学习别具一格的用人手段,要有坚忍、刚毅之劲。尽管曾国藩的时代已过百年,但是他的处世哲学与方法依然能给今天追求成功的人带来启发,值得我们去借鉴。不过,一直以来,曾国藩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中兴名臣”,“堪比圣贤”,“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也有人骂他是“清廷鹰犬”“屠夫”和“刽子手”。他获得的赞誉和毁誉一样多。可以这么说,在中国,曾国藩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也许正因为如此,“曾国藩”这几个字仿佛充满了无穷的魔力,引起无数后来人的关注和研究。那么,曾国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他又是如何从一个文弱书生成为横扫疆场的统帅,以贫家子弟的身份最终局成为万人瞩目的王侯将相呢?在他的身上,到底还有哪些秘密呢?如果你想知道,那就打开这本书,本书将为你全方位地解开曾国藩的成功之谜。

内容概要

曾国藩以一介儒生纵横官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仅能够在战场上屡败屡战,攻克强敌;而且又能够在个人修行的道路上克己唯严,身体力行,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大事业,避开了封建历史上轮番上演的“狡兔死,走狗烹”的魔咒而得以善终。这就是曾国藩超越古今—切英雄的地方。 曾国藩志向远大、意志超群、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自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拔于流俗”,处世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志存高远,慎独修身 志向远大,不做短视之辈 修炼自我,注重个人德操 严于律己,提高自身修养 清心静气,控制自己的情绪 “须臾不离读书” 君子慎其独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第二篇 贵而不显,遇宠不骄 低调处世,不越雷池一步 遇宠而不骄,谦恭处世 为人拙诚,贵而不显 不以贵凌物,而以宽容待人 虚心谦和才能脚踏实地 知足常乐,乃是最大的智慧 功成名就,看淡人生第三篇 常虑忧患,以严治家 福不可尽享,势不可使尽 以勤持家,让富贵永存 淡泊名利,时时作上岸之计 兄友弟恭,恪尽兄长之责 内和外善,治家之道 从严治家,好家风传扬天下第四篇 宦海浮沉,坚忍布堕 忍辱负重,打落牙齿和血吞 经历挫折的磨炼,才能进步 羽翼未丰时决不妄动 强者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屡败屡战,坚忍锻造胜利第五篇 刚柔相济,以柔克刚 刚柔相济成事之道 大丈夫当有倔强之气 方圆兼济,不断调整自我 以柔克刚,委婉奉上 曲意助人,给人留余地第六篇 网罗英才,人尽其用 善于察人,精通冰鉴之术 知人善任,善于选才、用人 打破思维限制,选才不拘一格 大度宽和方能服众 以仁义为本,待人以诚 扶持他人,以后才能用人 以德为本,首重忠义血性第七篇 崇朴尚实,俭以养廉 廉俭处世,不授人以柄 以身作则,简朴以自守 居安思危,以勤俭传家 从治吏开始,政绩彪炳 革除官场陋习,黜华崇实 知行合一,躬身亲历 埋头苦干,勤劳务实第八篇 强兵强将,治军有道 以儒学作为建军、治军之道 大成靠严,从严治军 统军待下,恩威并施 纪律要严,方向方会明 有过就要罚,有功必定赏 针对性的建军方略,打造水师 治军章法有致第九篇 兵行诡道,觅弱避锋 慎战:“兵机”“战守”思想 不求速战速决 知己知彼——战略上的远见 用兵忌焦躁,应以静制动 搞好宣传,以攻心为上第十篇 曲直伸屈,韬光养晦 曲直伸屈,龙蛇之道也 适时韬晦,全身而退 谨言慎行的为官之法 邦有道,危言危行 静字法,非宁静无以致远 节制之道,珍惜自己第十一篇 藏锋潜行,急流勇退 避免强矫,须知刚则易折 处事不狂妄,须知进退 大凡人中君子,常是寂静藏锋 大智若愚,学为糊涂 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第十二篇 洞若观火,见微知著 看清形势,能够早作打算 识时务者为俊杰 倚人而起,学会借梯而上 君臣斗法,应时而动附录:曾国藩《冰鉴》原典

章节摘录

插图:志向远大,不做短视之辈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者都是从立志开始的。像闻鸡起舞的祖逖、精忠报国的岳飞都是古代立志的代表人物。而曾国藩同样也是一个志向远大之人,他以一介布衣寒士跻身于翰林院,再从文官一跃成为武将,带领众兵将平定叛乱,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中兴之臣,这与其志向远大是分不开的。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曾国藩都未曾忘记自己的志向,在他的一生中,志向所起的作用无疑是非常大的。在曾国藩的家书中,“励志”之语非常多。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道:“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何于与我哉?”他明白无误地告诉弟弟,只有立下坚定的志向,才有可能勤奋自勉,不断增加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将来成就大事业。他又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恭于父母之身,不愧为天地之完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立下的志向,是想让自己有为民请命的器量,有圣人一般的德行,有称霸天下的大功,然后才不辜负自己的父母生育了自己,不愧为天地间一个完全的人。瞧瞧这志向,不仅远大,而且十分透彻。正因为对自己的人生有了这种长远的打算和精准的规划,曾国藩才能把握住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随波逐流。曾国藩立志,不像很多人停留于口头上,他是为之付出了实际的行动,改号就是其行动之一。在秀才考试中取得第七名的好成绩后,曾国藩颇为高兴,希望自己能够借助这一好成绩蒸蒸日上,于是便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取义为“涤者,取涤者旧染之污也;生者,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意思就是说,我今后所做的事情,就仿佛我要重生一样。一次小考试就让他如此高兴,也许有人会说他那时只是孩子心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次改号明志让他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应走之路,从而更上一层楼。


编辑推荐

《曾国藩成功密码》编辑推荐: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处世须看曾国曾国藩。曾国藩政治手腕与处世智慧〈br〉曾国藩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朝独一人;官声最好,政绩卓著;保官最稳,历尽宦海波折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悟深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使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自近代以来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顶礼膜拜。〈br〉曾国藩立身金言〈br〉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br〉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br〉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br〉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隋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br〉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冲,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曾国藩成功密码 PDF格式下载



相对于以前买的曾国藩家书来说,这个主要是讲他的为人处事的哲学。感觉不如那个。但是也还可以吧/


什么乱七八糟啊,假大空也就算了,还有错别字,果然这种默默无闻的作者就不值得给以信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