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维乔黄忏华谈佛/领导干部读经典
2008-10
长征出版社
蒋维乔 等著
485
无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的提高,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意大利文学家卡尔维诺说: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的书,经典是常读常新的书。 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代经典作品中蕴藏着富民强国的丰富智慧、众多值得汲取和反思的经验教训。民为贵、君为轻的治国理念和民本思想,清正廉洁、克勤克俭的为官之道,允公允能、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如临如履、朽索驭马的防腐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患意识,精忠报国、捐躯济危的民族大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气节操守,自强不息、精进向上的积极人生,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求是精神,温良恭俭、己欲达而达人的人间关爱,厚德载物、不涓细流的博大胸襟,等等,对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领导干部读经典》第一辑辑选民国人文精粹,囊括梁启超、章太炎、王国维、蔡元培、鲁迅、朱自清、郑振铎、吕思勉等大师级作品,为领导干部提供治国理政参考和修养镜鉴,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价值的经典读物。
出版说明序一序二上部 第一章 佛学东传之期 第二章 佛经传译之初期 第三章 四大翻译 第四章 南地佛教之中心 第五章 佛教之弘传与道教 第六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一) 第七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统(二) 第八章 禅之由来 第九章 极乐往生与兜率往生 第十章 天台宗之起源及其开创 第十一章 嘉祥之三论宗 第十二章 造像与石经 第十三章 会昌以前之佛教概说 第十四章 唐之诸宗 第一节 念佛宗 第二节 法相宗及华严宗 第三节 律宗 第四节 禅宗 第五节 密教 第十五章 华天之再兴唐武周世之破佛 第十六章 宋以后之佛教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天台宗山家山外之争与律宗之再兴 第三节 元以后之喇嘛教 第四节 禅宗 第五节 诸宗融合之倾向 第十七章 近世之佛教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清代之喇嘛教 第三节 清代对于佛教之保护及限制 第四节 清初诸帝之信佛 第五节 嘉道以后佛教之衰颓 第六节 民国以来佛教之曙光 第七节 敦煌石室唐人写经之发见 第十八章 近世各宗 第一节 律宗 第二节 禅宗 第三节 华严宗 第四节 天台宗 第五节 净土宗 第六节 法相宗 第七节 三论宗 第八节 密宗下部 第一章 中国佛教之肇始时代 第一节 东汉时代之佛教 第二节 三国时代之佛教 第三节 西晋时代之佛教 第二章 中国佛教之进展时代 第一节 东晋时代之佛教 第二节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间之般若思想 第四节 毗昙宗 第五节 汉地沙门之西行求法 第六节 佛道二教之论争 第七节 华严初期之讲解流通 第八节 律部之翻译及弘通 第九节 三论四论初期之讲解流通 第十节 法华初期之讲解流通 第十一节 成实宗 第十二节 涅槃宗 第十三节 禅学及禅宗之起原 第十四节 地论宗 第十五节 摄论宗 第三章 中国佛教之光大时代 第一节 隋唐时代之佛教 第二节 三论宗 第三节 天台宗 第四节 华严宗 第五节 法相宗 第六节 律宗 第七节 净土宗 第八节 禅宗 第九节 密宗 第四章 中国佛教之保守时代 第一节 五代之佛教 第二节 宋代之佛教 第三节 诸宗 第四节 元代之佛教 第五节 明代之佛教 第六节 清代之佛教编后记
第一章 佛学东传之期 我国人知有佛教,远在汉初;但就历史上显著之事实言,遂相传后汉明帝时,始人中国耳。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十七年),佛教人中国,事详《汉法本内传》。此传作于何代,无可征考。据《续集古今佛道论衡》,此传凡五卷。曰《明帝求法品》、曰《请法师立寺品》、曰《与诸道士比较度脱品》、曰《明帝大臣等称扬品》、曰《广通流布品》是。其第三卷,载在《续佛道论衡》。就各卷标题,及其大体而论;似在佛教传来后,摹拟佛经体裁之作。《大唐内典录》,谓为佛法初来时所作,未可尽信。今据《汉法本内传》、《高僧传》、《僧史略》等书,并详加参证,以示佛教初传时之状态。 史称永平三年,明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顶有自光,飞行殿庭;乃询群臣,傅毅始以天竺之佛对。帝遣中郎将蔡情、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使天竺,写浮屠遗范。乃与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东还洛阳。情之还,以白马负经而至。因立白马寺于洛城雍关西,以居二僧。中国有僧寺自此始。 《高僧传》,则谓此寺原名招提寺,后改白马,其言曰:“相传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毁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则焉。”所谓外国国王,应是五胡乱华时之国王;但其姓氏不可确知。《法本内传》有白马兴圣二寺。故白马寺建于何代,尚须研究。 《汉法本内传》称迦叶摩腾、竺法兰抵洛阳后,五岳十八山道士,于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上奏,请与佛僧论理角法。明帝遣尚书令宋庠,传谕道释两派,斗法白马寺。而南岳褚善信、华岳刘正念、恒岳桓文度、岱狱焦得心、嵩岳吕惠通以下六百九十道士,筑三坛子寺之南门外;西坛安置符箓书,中坛安置黄老等书,东坛列祭器食物,祈祷诸神。佛僧则于道路西侧,安置佛舍利经像。已而道众宣言,纵火焚坛,不燃圣典。讵知火发,悉归灰烬。佛则舍利放五色光,飞舞空中。迦叶摩腾,亦飞升天际;现诸神怪。观者叹服。自吕惠通以下诸人,暨内宫妇女二百三十人,一时皆愿出家。朝廷敕所司建十寺;以七寺为僧寺,三寺为尼寺。僧寺建于洛阳城外,尼寺建于洛阳城内。而南岳道士费叔才,以法力不及佛僧,愧愤而死。然其说均未可确信。
为了读者能够对佛教有更深入的了解,《蒋维乔、黄忏华谈佛》把蒋维乔和黄忏华的两部《中国佛教史》合二为一,使读者能够在获取国学大家真知灼见的同时,也能比较他们对佛教理论思想认识的异同,可谓一举两得。为了更方便作者阅读,《蒋维乔、黄忏华谈佛》也对原书的体例格式,做了相应修改,并对原文重新修订。 愿《蒋维乔、黄忏华谈佛》一书,能使您在获取真知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内心,远离凡尘,得到些许清静,回归真实的自我。 蒋著,简要系统,不乏卓识:语言畅达,不失曲致风趣;资料丰富,存阙存疑。就中国大陆而言,迄今仍只有黄忏华《中国佛教史》、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两书可与蒋维乔此书颉颃,虽各有所长,但也无法取代《蒋维乔、黄忏华谈佛》的上述独到之处。 ——邓子美
无
为领导干部准备的经典,我们素民百姓不妨一读。封面装帧古朴典雅,小16开本,大气。该书实为蒋维乔和黄忏华二先生在上世纪20、30年代分别所著的《中国佛教史》。以前也看过一些关于中国佛教的历史,蒋黄二先生的佛教史洋洋50万言初看起来有点打头,但细观一二章后,觉二位先生治史严谨、史料详实丰富、语言通达,不失为经典,应细读方可窥见二位先生对于佛教理论之异同,但愿阅读完后能在尘世中得些许清宁。
这本书实际上是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部)和黄忏华《中国佛教史》(下部)两本合成。从史料收集、整理和考究辨别上,这两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是作者在这方面下很大功夫。但一部佛教史,也应该可以融入这样的内容:1、佛教文化是外来的,本书两部分未提及其文化源头(印度佛教、印度哲学思想方面)的一些概要性说明,让我们读者觉得这“水”无源头何以流徜开了;2、佛教初来时,本地也有主流的思想,其主流思想如何呢?本书两部分也没怎么阐述,只是提及道教。但是佛教经典著作在翻译当时,毕竟是受当时的主流思想所左右,这方面应该让读者明晰其影响到底有多少;3、各宗派阐述时,内容组织上觉得不是很合理,虽然有各代表人员的事迹、主要贡献,但其思想与与其它各宗派具体多少差异反而少涉及;4、佛学也是博大精深的,其主要经典著作和主要思想方面,本书两部分也少涉及。综上所述,本书在佛学思想及佛家代表作上的介绍非常欠缺。所列史料,作为历史专业人才可能提供的作用大些。
二位同为民国时期的学者,同时也是佛教居士。蒋维乔先生笔名因是子,曾著有《因是子静坐法》,曾因静坐治好过年轻时代留下的顽疾,并求学过当时许多大德。黄忏华先生也是欧阳竟无居士的弟子,后跟随太虚法师弘法,皆为实修佛法之硕德。二书各有千秋,正在学习中。
蒋维乔、黄忏华谈佛,很有内容,好书。
获取真知的同时,也能使自己的内心,远离凡尘,得到些许清静,回归真实的自我
这么高洁的书,贪墨成性的领导干部定然是高山仰止,只见云雾,不见其端的了
领导干部读本这种书定价高,但网上便宜,呵呵!
重读经典、丰富思想、提升境界、增强修养。
这本书就是蒋、黄二人的中国佛教史,合在一起了。
很好的 了解佛学发展的书
书非常不错,读起来会比较慢吧
不错的书 ,是两本书的合集
佛学史入门,等于两本书
打折买到的 对我研究佛教有用
很喜欢这本书。值得买
在烦乱的生活中,看看这样的书,可以安静一下。
书的装帧,不是太好
中国需要宗教
很喜欢两位,同一个问题,从不同方面解读,更能教人思考
正学习佛法,说得很全面
很厚的一本书,喜欢。
严谨,系统
好书!对修习、研究禅宗的朋友推荐!!!
虽然不是很容易看懂,但感觉不错。
两位著者都是佛学参禅高人,书不错。
学学佛,多体会,修行在个人。
可作为对佛教历史的一本参考书
蒋先生可是大家,可是从其行事也没有达到所知的境界
读读可以。并不很深,写的一般
价格便宜,还可以。
看了下封面,很火,叫做领导干部读书。那些领导那里会懂佛,这么高深的学问,可能还是趴在女人肚子上比较好吧
这书本是俩人的著作,很好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