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本草纲目图鉴

(明)李时珍 原著,陈大为 编著 长征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长征出版社  

作者:

(明)李时珍 原著,陈大为 编著  

页数:

539  

字数:

45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山园谒予,留饮数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着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奉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人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着《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内容概要

《本草纲目》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我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 本书本着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诠释。首先,删繁就简,精挑1300种品物,3000多条实用附方,都是今人常用能访的品物和疗效确切的附方,将《本草纲目》中的适合现代人养生、治病的实用性功效提炼出来。其次,细选1024幅珍贵金陵古图,512幅栩栩如生的手绘彩图,增加了本书的观赏和收藏价值。最后,本书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既有传统中医药学的内涵,又融入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升华了品物的精神品质。

书籍目录

彩页展示速查检索表本草植物图鉴本草动物图鉴阅读导航原序【第一卷】序例 神农本草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六腑六脏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相反诸药 服药忌食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第二卷】百病主治 诸风 痉风 癫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暑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呃逆 霍乱 泄泻 痢 疟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痿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出血 咳血 诸汗 健忘 惊悸 烦躁 不眠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赤白浊 癃淋 溲数遗尿 小便血 阴痿 强中 阴囊痒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下血 淤血 积聚症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疝溃 痛风 头痛 眩晕 眼目 耳 面 鼻 唇 口舌 咽喉 音声 牙齿 须发 狐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疬疡癜风 瘿瘤疣痣 瘰疬 痈疽 诸疮上 诸疮下 外伤诸疮 跌仆折伤 诸虫伤 诸物哽咽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胎前 难产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痘疮 小儿惊痫【第三卷】 水部【第四卷】 火部【第五卷】 土部【第六卷】 金石部【第七卷】 草部【第八卷】 谷部【第九卷】 菜部【第十卷】 果部【第十一卷】 木部【第十二卷】 鳞部【第十三卷】 介部【第十四卷】 禽部【第十五卷】 兽部【第十六卷】 人部索引表【附录一】 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照表【附录二】 中西药配伍禁忌表

章节摘录

  【第一卷】序例  神农本草经名例  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顺应上天,无毒,长期服用不伤人。想要轻身益气、延年益寿者以上经为本。  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顺应人事,有的无毒,有的有毒,须斟酌服用。想要遏病、滋补虚弱者以中经为本。  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顺应土地,大多有毒,不能长期服用。想要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疗疾病者以下经为本。  上、中、下三品共计三百六十五种,法三百六十五度,一度应一日,以成一年。把此数翻倍,合七百三十种。  药中有君、臣、佐、使,彼此相互配合、制约。一般的配置是君药一味、臣药两味、佐药三味、使药五味,也可以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使药九味。  药有阴阳相配、母子兄弟,根、茎、花、实、苗、皮、骨、肉。不同药物之间,药性不同,有单行的、相须的、相使的、相畏的、相恶的、相反的、相杀的。医生对这七种情形,要从药性方面来观察。要用药性相须、相使的,不要用药性相恶、相反的。如果药物有毒但能相互制约,可以用相畏、相杀的;否则不能合用。  李时珍说:药有七情:单行的,指的是单方,不需辅药;相须的,指药物药性相同,配合使用,不可分离,如人参、甘草,黄檗、知母等;相使的,指主药的佐使;相恶的,指药物夺取彼此药效;相畏的,指药物彼此制约;相反的,指药物不相合;相杀的,指药物制约彼此的毒性。古方中多有用相恶、相反的。相须、相使同用的,是用药的帝道;相畏、相杀同用的,是用药的王道;相恶、相反同用的,是用药的霸道。  药物有酸、咸、甘、苦、辛五味,还有寒、热、温、凉四气以及有毒无毒。药物阴干、曝干,采收、炮制的时间,生熟,出于何种土壤,药物的真、伪、陈、新,都各有方法。药性有适宜制丸的,有适宜制散的,有适宜水煎煮的,有适宜用酒浸泡的,有适宜制膏的,有以上各种制作方法都适宜的,也有不能入汤酒的。凡此种种,都要顺从药性,不能违反逾越。  凡是治疗疾病,必须先了解疾病的根源,等待治病的时机。如果五脏未虚,六腑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那服药必活。如果病已成,可得半愈。如果病势已过,命将难全。  七方 岐伯说:气有多少,形有盛衰,治疗有缓急,药方有大小。又说,病有远近,证候有中外,治疗有轻重。病情近的用奇方,远的用偶方。发汗不用奇方,下泻不用偶方。补上治上用缓方,补下治下用急方。  刘完素说:病情的传变在于疾病,疾病的治疗在于药方,药方的配制在于医生。药方有七类:大、小、缓、急、奇、偶、复。配制药方,气味是根本。寒、热、温、凉,四气生于天;酸、苦、辛、成、甘、淡,六味成于地。所以有形为味,无形为气。气为阳,味为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成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各随脏腑的病症,而采用不同品味的药物,于是七方可成。所以,奇、偶、复方,是三种药方的形式;大、小、缓、急,是四种配制方法。所以说:治有缓急,方有大小。  大方 岐伯说: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佐药九味,为大方。君药一味,臣药三味,佐药五味,为中。君药一味,臣药二味,为小方。刘完素说:体表为远,里为近。大小,是配制奇、偶方的方法。例如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是奇方中的小方;大承气汤、抵当汤,是奇方中的大方,因为要用它治疗里面的疾病。桂枝汤、麻黄汤,是偶方中的小方;葛根汤、青龙汤,是偶方中的大方,因为要用它来发汗。  小方 张从正说:小方有两种:有君药一味,臣药二味的小方,用来治疗单一邪气的疾病;有分成两部分而少量多次服用的小方,适用于心、肺及上焦诸病。  刘完素说:肝、肾位置远,治疗肝肾疾病的药方,药味多则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须剂量大而味数少,使其气迅急下走。心、肺位置近,治疗心肺疾病的药方,药味少则气急下走,不能升发于上,必须剂量小而味数多,使其气易散而上行。肺服九、心服七、脾服五、肝服三、肾服一,乃五脏生成之数。  缓方 岐伯说:补上治上用缓方,补下治下用急方,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这要根据疾病部位来选用。  王冰说:如果病在肾而心气不足,服药宜急过,不让气味袭心,以免药物欺心,心力更衰。治疗上、下、远、近疾病都与此同。  张从正说:缓方有五种:有用甘甜的缓方,如甘草、糖、蜜之类,病在胸膈,取其留恋。有用药丸的缓方,因药丸的药效比汤、散剂要慢。有药味众多的缓方,药物众多则相互拘制,不得完全发挥其药性。有无毒治病的缓方,无毒则性纯功缓。有气味俱薄的缓方,气味薄则长于补上治上,等其蔓延到下时,药力已衰。  急方 王好古说:治主病宜用缓方,缓则治其本;治从病宜用急方,急则治其标。表、里、汗、下,皆有所当缓、当急。  张从正说:急方有四种:有急病急攻的急方,例如中风、关格之类的疾病。有汤散荡涤的急方,下咽易散而行速。有毒药的急方,毒性能上涌下泄以减弱病势。有气味俱厚的急方,气味俱厚,直趋于下而力不衰。  奇方 王冰说:也就是单方。  张从正说:奇方有两种:有单独用一味药物的奇方,适宜于病在上而近的;有药物数目和阳数一、三、五、七、九的奇方,宜下泄,不宜发汗。  偶方 张从正说:偶方有三种:有两味相配的偶方;有将两个古方相合的偶方,古谓之复方,都适宜用于病在下而远的;有药物之数合阴数二、四、六、八、十的偶方,宜发汗,不宜下泄。  复方 王好古说:奇之不去复以偶,偶之不去复以奇,所以称为复方。复者,再、重的意思。所谓十补一泄,数泄一补也。另外,伤寒见风脉,伤风得寒脉,为脉证不相应,适宜用复方。  张从正说:复方有三种:有二方、三方以及数方相合的复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汤、五积散之类;有本方之外另加其他药物的复方,如调胃承气加连翘、薄荷、黄芩、栀子为凉膈散之类;有两分均等的复方,如胃风汤各等分之类。  十剂 徐之才说: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是药之大体,但是《神农本草经》没有记录,后来的人们也没有叙述。  宣剂 李时珍说:壅,堵塞的意思;宣,发散的意思。郁塞导致的疾病,不升不降,传化失常。或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必须用药物去宣布发散,就好像承流宣化一样,不单单是涌越为宣。所以,气郁有余,就用香附、抚芎之类的药物去开解,不足则补中益气,以使气运行。火郁轻微的用山栀、青黛发散,严重的则升阳解肌发汗。湿郁轻微的用苍术、白芷这类药物燥解,严重的则用风药偏胜。痰郁轻微的用南星、橘皮这类药物化痰,严重的则用瓜蒂、藜芦这类药物涌吐痰涎。血郁轻微的用桃仁、红花这类药物行血活血,严重的则用吐、利的方法祛除血瘀。食郁轻微的用山楂、神曲消食,严重的则用上涌下利的办法消除食积。这些都是宣剂。  通剂 李时珍说:滞,留滞的意思。湿热之邪留于气分,从而形成痛痹癃闭的,宜用淡味药物上助肺气下降,通其小便,以泄气中之滞,如木通、猪苓之类。湿热之邪留于血分,从而形成痹痛肿注、二便不通的,宜用苦寒药物下引,通其前后,以泄血中之滞,如防己之类。《神农本草经》上说:味薄者通,所以淡味药物被称为通剂。  补剂 张从正说:五脏各有补泻药剂,五味各补其相对应的脏腑,有表虚、里虚、上虚、下虚、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神农本草经》上说:精不足的补之以味,形不足的补之以气。五谷、五菜、五果、五肉,都是补养之物。  李时珍说:虚则补其母。生姜之辛补肝,炒盐之成补心,甘草之甘补脾,五味子之酸补肺,黄檗之苦补肾。又如,茯神之补心气,生地黄之补心血;人参之补脾气,白芍药之补脾血;黄芪之补肺气,阿胶之补肺血;杜仲之补肾气,熟地黄之补肾血;芎穹之补肝气,当归之补肝血之类,都是补剂,不单人参、羊肉为补药。  泄剂 李时珍说:去闭也就是去实。《神农本草经》上说实者泻之,实际上应当是泻其子。五脏五味皆有泻,不单是葶苈、大黄。肝实泻以芍药之酸,心实泻以甘草之甘,脾实则泻以黄连之苦,肺实泻以石膏之辛,肾实泻以泽泻之咸。


编辑推荐

  《本草纲目图鉴(白话全译彩图本)》是由李时珍编著的。  图鉴:选配600幅生动、逼真的植物手绘插图逐一将花、叶、果、茎、根等细部准确剖解。  图解:绘制50张清晰、明了的图表,代替生涩枯燥的文字,让你轻松看懂中医理论。  速查:收录了46大类3500种药用品物,按照恩格勒(1936AD)分类法,特别制作品物检索系统,让你翻书即查。  以图解、图鉴的方式重新解读经典著作,适合读者永久收藏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白话译文。结构采用方便阅读的速查形式。  1 根据权威古本编译,精炼的白话译文完全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通俗易懂。  2 将植物的花、叶、果、茎、根等细部逐一分解说明,让生疏的草本不再生疏。  3 1200多幅金陵古版图,600多幅精美的彩色手绘图,极具实用与审美价值。  4 增加了1280种现代常见草本植物的特性、功效、产地等知识,并针对常见病精选了1860种家庭实用验方。  5 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类检索法,制作了一套完整的“本草”品物检索系统,便于读者阅读查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本草纲目图鉴 PDF格式下载



包装精美解说详细介绍常见的植物知识


很棒的一本书,有彩图,介绍详细,很实用


是为同事买的,反馈说很不错,内容比较适用,关键是解说和图画都较通俗易懂


价格便宜,内容也不错,值得收藏!


书的质量还不错~~
没事翻翻~~当字典~~


原來這個也沒有,書不錯~


给上小学的女儿当工具书,她很喜欢。


怎一个好字了得!!!


给我妈妈买的,挺好的


不说了好棒!!!!


朋友买的,翻看了一下,感觉不错,我也买一本,五一回家送老妈!


由于是图鉴,基本上读起来不会太乏味。。。
内容也挺丰富的,哈哈,可能入不了专业的眼,闲来翻翻普及常识还是很不错的。
书本身质量很好!


有些地方可能会看不懂....当作丰富知识足够了...要是当作中医入门还差点火候...彩页很多..能引起人读书的兴趣


印刷很精美,虽然网上什么都可以查到,但是还是经常会去翻翻,还是喜欢纸质的书的感觉。


属于工具书,妈妈觉得还是挺实用的,可惜排版有些出错的地方,还有错别字!


给朋友买的,她说不错,内容很细。


作为快餐时代的经典包装,应该还是可以的。


我买黎送比妈妈的,她说很不错,所以就很不错了


书很厚,当个药典用查查药材的特性还是不错的,全书都配有药的手绘图片,不过对我们这样的外行看看,了解一下大概的药理就足够了,太深的还看不懂!


感觉不太好!没有用量,而且别名也不太全!


有些基本的药物找不到,我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