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40也没明白

段树军 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作者:

段树军  

页数:

245  

前言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在这个光怪陆离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面前,尽管40岁了,但是有些事情还是看不明白。陈子昂登幽州台而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哲人惑的是宇宙人生。苏东坡游赤壁,发思古之幽情: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李白揽镜自照: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惑的是韶华易逝。贤哲惑安邦定国,庸人惑柴米油盐。何以为惑,何以为不惑?曾经遭遇过许多命运的冰霜,也深刻体验过世态的炎凉,但仍然悟不出人间心态,命运无常。依然是喜忧参半,依然是儿女情长,依然是志向难酬,依然是紧张彷徨。为了生活而活着,每天披星戴月,单位和家庭之间,时间在匆匆而过。同学相聚,惭愧不已,别人官气财气日盛,挥洒自如,而自己却难于启口,只能哼哈而已,狼狈而去。蓦然回首,人生已过半载,而一切却显平平,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但生活使你无法改变,结果只能裹足不前,总感觉自己无法抓住时间,实现心中的理想抱负,然窥镜自视,已是白发些许,平添几多伤感,多了一点对自己的歉疚。人生于世,总想改变现实中已定的种种现状,这本来能够给人滋润生活的志趣,上进奋斗的车轮,甜甜的追随那超越现状、并愉悦身心的生活梦想。

内容概要

无论怎样的景况和跌宕,人过40岁以后,总要背负起沉甸甸的生活重负和人生担当!人说四十不惑,转眼之间,扪心自问,不惑何在? 40岁,不会妖怪成精,超凡入圣。所以,40岁的人生,有所惑,有所不惑。不必自夸不惑,也不要自愧有惑。惟其有所惑有所不惑,40岁的人生才别有滋味。 本书旨在给你一份提醒,使你在看穿了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和自己的努力徒劳后,还能有一分希翼,更加明确自己以后的人生!

作者简介

段树军,男,大学主修社会心理方向,多年致力于四十岁人群的性格状态研究。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心理学会会员。现为国内某大型医学服务网站心理频道主编,并主持国内多家报刊心理健康栏目。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心灵解惑:阳光照亮40岁心灵的每个角落 1 放松自己,学会释放压力 人到中年,积极消除灰色心理 不让焦虑成为自己的隐形杀手 笑对人生,为强压下的心灵松绑 告别完美主义,消除精神压力 40岁,适当调试工作倦怠心理 2 掌控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抑制怒火,冲动是魔鬼 悲伤不过度,尽快恢复阳光心态 遇事不抱怨,不让心情灰上加灰 消除恐惧心理,勇敢面对各种挑战 宣泄有招,为不良情绪找到健康出口 3 热爱人生,享受“慢”生话 不做疲于奔命的小老鼠 读读书,让思想跟随文字舞蹈 细细咀嚼,体会味蕾穿越心灵的满足 甜蜜入睡,将一切烦恼丢到床底下 走近音乐,让心灵在舒缓中回归 居室养花,让身心愉悦又健康第二章 处世解惑:40岁让社交生活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1 好口才,好人缘 学会说话,帮你获得别人的好感 巧妙赞美,获得轻松交往的通行证 幽默,人际沟通的助推器 一直倾听,永远受欢迎 语气委婉,更容易让别人接受 任何时候,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2 低调来做人 乐意分享,赢得朋友喜爱 吾日三省,莫论他人是非 学会拒绝,但不得罪朋友 宽容待人,给别人面子给自己余地 难得糊涂,该糊涂时就糊涂 3 高调来做事 责任重于泰山,敢于担当 雷厉风行,做事要果断 重诺守信,言必行行必果 应对挑战,全力以赴 不甘平庸,追求卓越第三章 事业解惑:40岁成为公司不可替代的人物 1 面对下属,工作有方法 对事对人要公正 让批评的语言动听些 使用好萝卜和大棒 善于接受属下的忠告 做一个让下属敬佩的人 2 对付领导,工作有技巧 做个卓越的执行者 敬业的人才会被重用 学会读懂上司的心理 积极赢得上司的信任 不妨学会反“管理”上司 3 巧发展,事业更上一层楼 积极抓住能提携自己的“伯乐” 换个舞台去跳舞,准备好了吗? 新官上任,谨慎烧好前三把火 不断充电,是发展事业的前提 40岁创业,让梦想照亮现实第四章 幸福解惑:40岁的家庭生活琴瑟和鸣,和谐美满 1 爱意融融,40岁婚姻更加牢固 好老公的6条军规 好妻子的6大定律 恩爱如初,把妻子永远当情人 管他就像放风筝,收放要适度 用沟通帮婚姻释放“恶性能量” 2 性福美满,拒绝“婚外”谚感 从容应对婚姻中的“N年之痒” “情感地震”来临前的8大征兆 用心找回失落的“性”福 与异性交往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40岁时,婚姻中的性爱艺术 3 好儿女,好父每 婆婆就是妈,做个好儿媳 不管有多忙,常回家看看 跟你的孩子一起孝敬老人 积极面对孩子的青春暴风期 爱孩子,但别附加任何条件第五章 魅力解惑:40岁的魅力不可抵挡 1 塑造形象,体现40岁成熟魅力 职业装搭配原则 休闲服饰体现卓越品味 40岁穿衣的T·P·O原则 巧用配饰彰显别样风采 理好发型:体现优雅气质 悉心妆容:彰显不俗品味 2 把握风皮,尽显40岁人生风流 微笑对人,尽显优雅气质 举止得体,成就潇洒风度 不俗谈吐,蕴含人生智慧 稳重自然,折射成熟魅力 尊重他人,赢得别人尊重 3 内外兼修,彰显40岁人格魅力 正直可信,让你笑傲风云 富有人情味,到处受欢迎 待人热情,展示开朗个性 与人为善,体现善良本质 常怀感恩之心,赢得感恩回报第六章 身体解惑:40岁登上健康快车 1 40岁决定100岁 健康是“1”,其余都是“0” 40岁时候的“身体事变” 突围40岁的亚健康 男人别赢了事业,输了健康 女人注意保养,依然美丽如初 40岁,学会用养神来养生 2 吃好喝好,人到40身体有保障 40岁年龄的饮食原则 低脂肪食物要多吃 延缓衰老食物应多吃 消除疲劳的食物要多吃 专家推荐的8个健康食谱 3 祛除不良习惯,为长寿打基础 不良生活习惯是疾病的源泉  减少熬夜,规律作息时间  与错误的饮食方式说再见  适当进补,但别补大了  生命在于运动,但不要盲动

章节摘录

第一章心灵解惑:阳光照亮40岁心灵的每个角落1放松自己,学会释放压力人到中年,积极消除灰色心理20岁我们也曾玩世轻狂过,转眼之间就来到了人生的中场,有多少宏图壮志未能实现;有多少美好的憧憬依旧渺茫,40岁我们已经跨进了人生的中场,不觉间我们又要步人夕阳……在对岁月流逝的怅惘中,每个中年人的心理也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曾经的放荡与激昂,曾经的梦想与信仰,都渐渐地演变成了孤独、嫉妒、消沉、颓废、愤怒、紧张……这些状态在医学上被叫做“灰色心理”。最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的社会医学专家,他们认为许多40多岁的人都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消沉颓废和郁闷不乐的心理状态,称之为“灰色心理”。如果以40岁为界限把人生分为两个阶段的话,那么40岁之前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增长的过程:升学、就业、晋升、成家、生子……而40岁之后呢,却好像突然成了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健康退化了、子女长大离家了、事业发展缓慢了、婚姻出现危机了……这一切都让一个中年人产生了困惑的感觉,无法去做到孔子所说的“不惑”。一个40岁的人,事业有成的担心自己突然哪一天会失势了,担心会被年轻人超越,于是继续拼命地加班干活;一个40岁的人,就算没有成功的事业,还希望能够有力气再奋斗一把,再吃上几年苦,说不定运气来了,自己也能大富大贵呢!一个40岁的人,上有父母要奉养,下有孩子要教导,公司家里,片刻不停地奔波着,希望能给他们最好的生活。一个40岁的人,朋友越来越少了。即便是结交一个新朋友,也总希望自己能够摆脱掉功利的目光,用更加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去相处。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利益可图,谁会和你做朋友呢?一个40岁的人,身体已经大不如前,各种疾病就像一个个调皮的顽童一样,跟在你的屁股后面死活也不肯离去。一个40的男人老了,我们可以说他是变得更加成熟了,而一个40岁的女人却是实实在在的红颜凋零。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婚姻生活,就算没有浪漫的抒情,没有童话般的梦境,没有像蜜一样甘甜,也相知相守地走过来了。可是,却在最应该携手相伴的时候,婚姻危机也紧跟着来了。记得有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朋友找到郑板桥,希望他能给自己题几个字。郑板桥想了一想,就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大字。朋友一看,上面写得是“常想一二”。一朋友觉得很纳闷,这是什么意思呢?郑板桥就告诉他: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你平时就多想想让自己快乐的一两件事吧!是啊,40岁已经到了不惑之年,也许我们会在某一天突然顿悟,就像一个潜水艇慢慢地浮出水面一样:原来我们苦苦追求的生命意义是主观的,是自己赋予的啊!这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仿佛是从一片迷雾中走出来一样,眼前的时间不再是昏暗的,它是那么的明媚而又开阔,充满了阳光。 有一个患了癌症的人,特别地喜欢篮球。虽然每天都要被病痛所折磨,但每次电视直播的时候,他都会坐在电视机前认真的把球赛看完,这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乐趣。遗憾的是,他从来也没有去现场看过一次篮球。后来,一个朋友知道了这件事情,就特地把他请到了现场一起去观看比赛。当这位患者亲眼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出现在球场上时,他高兴地手舞足蹈。将近3个小时的比赛下来,他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完全沉浸在自己对篮球的喜爱当中。40岁了,我们或许会感叹年华的不再,每每浸淫在对往事的回忆里不能自拔;我们或许会抱怨社会的不公,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别人做对而自己做了就是错呢;我们或许为感情困扰,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把握了;我们或许会因为没有给子女一个良好的环境而自责,或许会为没让自己的父母安享晚年而愧疚……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那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想想另外的一二呢?生命终究是会老去的,在我们还有能力去把握的时候,以一颗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面对所有的不公,面对一切的困难与困惑,消除这些烦人的“灰色心理”,那么,我们周围的天空依然还是那样的明媚与广阔。不让焦虑成为自己的隐形杀手李先生已经40岁了,在事业上也算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人。他有着一份很好的工作,还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这样的家庭让多少人羡慕不已,然而李先生的心里却非常痛苦。他早就厌倦了自己从事了十几年的工作,一种想着跳槽,却又找不到更加满意的。久而久之,他变得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总是莫名其妙的烦恼,脾气也开始暴躁起来,经常为了一些芝麻大的小事和妻子争吵不休。其实,李先生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每次却都无法自控。为了摆脱烦恼,他听音乐,去酒吧,剧烈地运动,甚至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去大喊发泄。这些方法让他暂时地摆脱掉了痛苦,然而当他重新回到现实的时候,心情又开始变得糟糕起来。就这样,在与焦虑长期搏斗的过程中,李先生屡战屡败,整个人都快要崩溃了。在生活中,有多少人有过李先生这样的经历呢?尤其是当一个人来到了中年,面对事业与生活的双重压力,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看一看你有没有下面的症状:坐立不安、魂不守舍、烦躁慌乱、情绪低落、暴躁易怒……这些就是焦虑的表现,过度的焦虑还常常会让人产生运动性不安和身体不适等。但是实际上,他们所担心的事情往往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威胁,并没有很明确的对象。也有一些中年人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和新环境适应很慢。对于自己的事业,他们也常常担心会出现问题,失败甚至下岗;又或者担心自己的婚姻,自己的身体,总之是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却让他们陷入其中不能自拔。长期的焦虑情绪会对人的生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心悸、不安、慌乱、胃绞痛等,并且还伴有唇焦口燥、血压升高等症状。焦虑情绪总是让人处在一种疲惫的状态下,导致心理和行为的失常,严重的甚至还会引起精神性疾患。那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摆脱掉这种焦虑呢?首先,面对焦虑一定要找出它的病根。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当自己不知道为什么而焦虑时,很多烦恼就会驳杂地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因此,要想摆脱焦虑,就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找到问题的所在之后,就要确定该怎么做,怎么才能解决问题。解决焦虑不能刻意而为,能改变的就要尽量去做,而无法改变的就要让自己平和地去适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能够摆脱焦虑。其次,还刻意试一下肌肉松弛法。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仅心理紧张,身体也无法得到自由的放松。这时候让自己的肌肉松弛一下,就会对焦虑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还会促进精神的放松。其实,摆脱焦虑一定要从心理上给自己足够的自信,不断地告诉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用深呼吸的方法使自己的身体逐渐松弛下来,将自己的注意力停留在比较有趣的事物上,这样重复操作,就能缓解焦虑。现在还有一种叫做“信息焦虑症”的说法,主要是针对从事编辑、记者等职业的人来讲的。网络时代人们更容易获取信息,然而大量的信息也会使人的心情变得浮躁,很难深入下去。面对这种情况,就要勇敢地做出选择和放弃。有用的信息保留下来,而没用的大可以丢弃一边,不要为了怕错过一点有价值的信息而搞得自己疲惫不堪。另外,也可以让自己的工作更具条理性,将各类信息分门别类的放好,这样复杂的东西就会变得简单起来。面对众多的信息,也要学会思考。未经消化的信息一条条堆积在脑子里,就会扰乱我们的思维。而让自己冷静下来去思考一下,就可以在思考中将信息焦虑摆脱了。生活和工作已经让我们疲惫不堪了,我们更不能再把自己弄得更加焦虑。所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把日常中的烦恼和焦虑都抛却脑后,让我们更有效率地去投入工作,更有活力地去享受生活。笑对人生,为强压下的心灵松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三国演义》的开篇就是这首词。从词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种大气磅礴与从容不迫,多少英雄人物,多少历史往事,都在时间的长河里流逝了。而一个看惯了世事变迁的渔夫,却在江渚之上过着寄情诗酒的生活,伴随着秋月春风,什么得失荣辱,都在一笑之中飘然而过。这是多么超然与旷达的心境啊!


编辑推荐

《40岁也没明白:与40岁有关的解惑法则》介绍了:40岁了,或许会感叹年华的不再,每每浸淫在对往事的回忆里不能自拔。40年有太多的感叹,从幼稚到成熟,从盲目到坚定,从赤手空拳到满目沧桑,喜与忧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稳稳当当地行进在人生旅途上,前面依然有风的方向。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40也没明白 PDF格式下载



对于40以上的人,人生之惑不是靠一个故事或几句话就能释解的,内容比较肤浅,不够深刻,1小时不到就读完了,当然,也有可能我的生活感悟不够,所以无法理解书中的经典之语。所以,现在对于“编著”之类的书,是否值得花时间看还是要考虑一下的。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