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生态环境治理之道

钱箭星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作者:

钱箭星  

页数:

205  

字数:

220000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我们所面临的资源环境形势更趋严峻。我们虽然在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但是,每天我们都可以从媒体上看到各类生态环境问题的报道,有的甚至触目惊心。就拿笔者生活的长江流域来说,近年所见所闻的是长江水系的水质进一步恶化。2005年,长江流域(含太湖)废污水排放总量达290多亿吨,其中生活污水占1/3,工业废水占2/3。长江水质已经敲响了警钟。2006年11月6日至12月13日在长江从湖北宜昌到上海的江段,搜寻白鳍豚的国际行动以失败告终,如果不再有新的发现,我们很可能已经和“长江女神”白鳍豚永别了。自1978年开始,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其他科研机构对它开展系统的科学研究。1996年12月,我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1997年,白鳍豚成为农业部设立的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徽标图案的主体。白鳍豚两次上了邮票画面,多次成为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的吉祥物。2000年l0月31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首次将保护白鳍豚写进条款,白鳍豚成为名列我国法律条文的第一种珍惜野生动物。当时白鳍豚的数量已经不足100只,是世界鲸类动物中最濒危的一种。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将它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极危”物种名录中。白鳍豚在整个长江水系中没有天敌,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人类。不仅是白鳍豚,整个长江鱼类资源下降的速度比水质下降的速度要快得多。如果我们仍然更看重长江的经济功能,而忽视它的生态功能的话,2004年已经有学者警告说,长江的生态寿命可能只余下10年左右的时间。长江流域面积占中国可利用水资源面积的54%,可是很多人只知道利用它来发电、运输,甚至把它作为下水道。要知道作为一条有生命的大江,一定要具有生态功能,而且从长远意义来看,生态功能比眼前的经济功能更重要。可是,长期以来我们一见到江河就想着水电开发,长江上游的梯级开发基本上是一级紧连着一级,且大多采取引水式电站开发方式,把奔腾不息的河流变成了一连串间断的水塘,改变了江河的水生态环境。

内容概要

  本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分析了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之道,内容结构上分为三大篇:第一篇,主要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经验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新视角,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回答劳动价值论与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及对马克思是否具有生态思想的质疑,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认识马克思学说深刻的生态内涵;第二篇,从全球的视角论述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历程和两大类型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中共同而又有区别的责任;第三篇,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具体论述了环境保护的治理之道,包括环境法治与环境道德、环境安全与环境合作、政府的环保职能与环保绩效、科学家在环保运动中的作用,以及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作者简介

钱箭星,1955年生,安徽宣城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与政治。多年来一直关注世界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在《哲学研究》《复旦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论文,并与他人合著出版《寰球同此凉热》一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一个生态人类学的视角 环境文化的“滞后”和“适应”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自然价值”观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第二篇 20世纪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轨迹 发展中国家的人权观: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南北关系 南北方在生态环境问题中的现实与责任第三篇 环境“法治”的道德基础与环境“德治” 环境道德的基础、机制与效益 环境保护是21世纪政府的主要职能 以社会公平与环境公正为目标的发展 科技人员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WTO框架内的环境保护与贸易政策 从环境非合作走向环境合作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原始部落的生态平衡——一个生态人类学的视角  迄今为止,人类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迫使我们回过头去辨识步入歧途的岔路口,从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寻找解决环境问题可供借鉴的东西。我们可以从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审视原始社会的生存模式和环境态度,以期与工业社会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一比照,并为纠正现代人的种种失误提供一些反思。但我并不想一味赞美过去,更无意提倡复归原始。所谓“原始的”(original)不含任何贬义,大抵是起源、简单的意思,此处多用“部落社会”代之。  部落社会在人类发展史上占了99%的历程,而工业社会仅仅占0.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仍有一些地区残存着极少数的部落社会,如非洲卡拉哈里沙漠北部的昆人和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部落社会既然是人类的早期阶段,必定非常落后,依靠采集和狩猎生活的人群一定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然而,20世纪大量实地研究却改变了这种成见。1975年,各国人类学家聚会芝加哥,大会作出这样的评价:部落文化是一种稳定的、令人满意、生态健全的存在,而不是荒凉、贫困、龌龊与短命的存在,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成功与最持久的适应方式。  人们之所以会作出与先前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因为以往对部落文化的了解往往只限于表面,甚或由于现代强势文化居高临下采取的判断标准。随着考古学和人类学田野作业的展开,对部落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评价亦越来越趋于客观。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以可持续发展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原则作为新的评价标准,那么,部落社会就是达标的,而工业社会却不是。这个原则突出了人类社会的延续性,它是人类长期成功的适应规则。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生态环境治理之道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