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学双语建构论

廖昌胤 廖昌胤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9出版)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廖昌胤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9出版)  

作者:

廖昌胤  

页数:

27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文学双语建构论》从教学实践出发,对各种理论进行深度思考,研究双语建构的实质是文学话语建构这个命题。《文学双语建构论》的多节内容曾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十种学术期刊上,并以《创新性英汉语言能力双向迁移研究》项目荣获江苏省教育厅第二届教师教育科研“树勋奖”。

作者简介

廖昌胤,陕西柞水人,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后,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生导师。近年在《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外语教学》等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悖论叙事一一乔治.爱略特后期三部小说中的政治现代化悖论》等四部。研究领域:英语小说理论与批评、文学翻译、英语教育。

书籍目录

绪论 双语建构必由之路:文学话语第1节 文学双语建构模式的基本理论假设第2节 “双语共进”的图式建构第一章 双语对立:动力论第1节 普遍意义第2节 双轨系统第二章 双语基点:母语论第1节 韩愈的语言学习实践第2节 韩愈的语言学习理论第3节 韩愈语言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影响第4节 韩愈语言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第三章 双语认知:二语论第1节 语式意义系统第2节 句式语义系统第3节 篇章语义系统第四章 双语摄入:阅读论第1节 元图式摄入第2节 话语系统层级图式摄入第3节整体图式摄入第五章 双语生成:创作论第1节 创意性表述第2节 升华性创作第六章 双语转换:翻译论第1节 翻译的认知机制第2节 英汉翻译学习自组织机制第3节 翻译的阐释视域能否优化?——也从《锦瑟》的英译谈起第4节 翻译浑圆论第七章 双语流变:文学论第1节 文学话语建构——师专生英语素质PI系统教育研究第2节 E-learning环境下的文学抉择——英国小说批评传统的启示第3节 两性冲突与东西文化的流变第八章 双语同传:共进论参考文献致谢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双语对立:动力论双语动力的形成是双语系统对立的机制。双语能力是按照一种发展的双行轨迹形成的。这种双行轨迹是基于普遍意义基础之上建构的双语图式结构。第1节 普遍意义入的生长是营养供给与消费不断运动的结果。这种运动系统使机体保持相对的平衡。如果供给与消费量达到相等的时候,就会产生均衡点,机体处在最佳舒适度的运动状态中。这种运动的不断进行,使得供给不断出现缺失,这种缺失使机体处在远离平衡点的不平衡状态。机体一旦失衡,就出现紊乱无序。这种紊乱无序,就是机体不舒适。不舒适信号刺激大脑,大脑作出提供新能源的反映。于是,提供新能源就成为人最根本的天然需求。人在满足自己机体能源需求的同时,伴随着物种的繁衍的不断运动,于是性需求就成为继能源供给需求的第二个需求。这时候机体的不平衡运动产生某种信号,这种信号以某种波的形式发射出去。当两个同时产生性需求的人同时发出这种信号的时候,波就可能产生共振,共振使两个人的大脑产生同样的反应,于是性交就产生了。从而建立了以配偶为特征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的性关系在原始状态中,是以波的共振为维系的纽带。随着性生产的不断进行,这种波就不断得到强化,刺激机体,机体作出反应,这些反应,嗓子运动产生声音,目光运动反应自然界形状,以声波和光波为形式进行传播。于是,声波光波共振产生同样的刺激与反应。


编辑推荐

《文学双语建构论》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学双语建构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