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日志中国(第四卷)

新京报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

新京报社  

页数:

518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翻了一下案头的报纸,“日志中国”已出了几百期。一份报纸拿出如此多的篇幅、持续这么长的时间做一个专题,在现今中国报业中也算凤毛麟角,更为难得的是,以我们的才疏学浅末学后进,操作这样一个敏感、复杂而重大的题材,竟还能赢得上下左右的一致首肯,殊为不易。为此要感谢本报采编人员的职业精神和团队意识,特别是新闻中心的主力编辑记者们……希望“日志中国”不仅能够有始有终,还能为读者留下难忘的回忆。  《日志中国(1978-2008)回望改革开放30年(第三卷)》收录从1978年6月19日到8月18日的要闻。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

作者简介

《新京报》创刊于2003年11月11日。作为《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影响的新型时政类城市日报,根植北京,面向全国,放眼全球。
  《新京报》办报理念为“品质源于责任”,将媒体责任与新闻规律结合起来,以敏锐的视角、快速的反应、客观的报道、深厚的功力,持续推出重磅新闻和独立评论,彰显法治与人文精神,推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文明。
  《新京报》日均88版。报纸内容丰富多元,览尽时政、社会、国际、体育、经济、文化、娱乐、生活。创刊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多次被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中国最具成长潜力的媒体”、“中国最新锐报纸”、“中国最具新闻影响力的报纸”等,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

书籍目录

序 始于1978 8月19日 公务员招考 “卷子”代替“条子”,公务员招录关后门  新观察:公务员制度彰显社会进步  考生故事:“做梦一样端上了铁饭碗”  那时流行:《我爱我家》8月20日  企业要松绑 55位厂长联名致信省委书记:请给我们松绑  新观察:企业改制需要新时代的改革者  温故知新:改革就需要不断“拆围墙”  那时流行:大碗茶8月21日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威海创卫,扫净家园好招商  新观察:“创卫”应当回归原点  温故知新:两头“公”牛方便村集体  那时流行:“三八线”8月22日 麻将解禁 麻将悄悄解禁“不登报不广播”  新观察:闲暇与娱乐不是洪水猛兽  温故知新:论麻将的无限可操性  那时流行:宋世雄解说8月23日 中国重返夏季奥运会 1984重返奥运东方巨龙轰动世界 新观察:中国结缘奥运奥运回馈中国 温故知新:1984年奥运冠军今何在 那时流行:运动服8月24日 首发商业卫星 “亚洲一号”发射 曾比原定时间晚两天   新观察:积极参与竞争出路就在前方   温故知新:“这颗星是中国心”   那时流行:“两弹一星”精神8月25日 文化商人张贤亮 张贤亮:下海是顺理成章的事   新观察:文学式微与作家的商海实践  温故知新:作家纷纷“下海”卷入经济热潮  那时流行:名人广告8月26日 电视选秀 “超女”操盘手王鹏:2005年的疯狂不会再有   新观察:娱乐王国的想象力不可估量   温故知新:她们曾是“超女”  那时流行:“海选”8月27日 一号文件 1982,“一号文件”为“包产到户”正名   新观察:乡村中国应向城市中国转变   温故知新:“兰考大爷”买表记   那时流行:少年队8月28日 新中国首家典当行 “红色典当”第一家21年后艰难前行  新观察:典当行卷土重来   温故知新:典当企业在大中城市兴起   那时流行:《西游记》8月29日 “文革”后首个访华交响乐团 小泽挥棒交响乐旋风“袭击”中国,  新观察:作为“符号”和“神话”的小泽   温故知新:大学生最喜格言“匹夫有责”   那时流行:捉迷藏8月30日 首条跨海铁路 轮渡运火车,岛陆相连的折衷方案   新观察:粤海铁路见证区域经济一体化   民间记忆:“我会坐粤海铁路去广州吗?”   那时流行:世界杯热8月31日 学习赖宁 如果赖宁还活着  新观察:理想主义精神永远不应过时  民间记忆:“用生命做代价实在太昂贵”  那时流行:《再向虎山行》9月1日 “点子大王”何阳 何阳:法治比点子重要得多   新观察:拍脑袋式策划必然被淘汰  温故知新:何阳卖“点子”赚了40万  那时流行:理查德-克莱德曼9月2日 健力宝盛衰 首批健力宝诞生在百事可乐生产线上   新观察:健力宝衰落:漂移的产权  温故知新:“向上帝祷告 中国人民永远别喝可口可乐”  那时流行:磁卡电话9月3日 小说《新星》发表 柯云路:《新星》透视改革初期“官场现形”  新观察:改革文学:突围思想困局  温故知新:《新星》热播农民欲出钱拍续集  那时流行:朱建华9月4日 “马家军”破世界纪录 马俊仁: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想说   新观察:现代中国体育追寻个体价值   温故知新:马俊仁向鸵鸟“取经”   那时流行:“百龙”矿泉壶9月5日 网络文学诞生 《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引爆网络“全民写作”   新观察:“网络文学”消亡喻示文学走向正常  温故知新:作协吸纳网络作家   那时流行:网婚9月6日 人工繁殖大熊猫 人工授精大熊猫繁衍破题   新观察:人工繁殖并非保护的终点  温故知新:大熊猫遭遇竹子开花危机  那时流行:熊猫咪咪9月7日 海外兵团 海外兵团20年:从“卖国贼”到“我爱你”   新观察:海外兵团让爱国更深沉   温故知新:乒乓国手流失呼吁相应法律   那时流行:洋火枪9月8日 张爱玲热 张爱玲们重又来,从无人知晓到排队求购 新观察:尘封文学重现见证时代成长 温故知新:文艺论争应学傅雷和张爱玲 那时流行:侦探小说9月9日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敲开电子商务之门 新观察:新型经济魅力无穷 那时流行:网吧9月10日 教师节 女教师被打引发设立教师节倡议   新观察:给教师一个制度性礼物   温故知新:读者倡议开展“尊师周”活动  那时流行:名片9月11日 出省费之争 博士校内摆烟摊撼动“出省费”制度   新观察:人才流动全局盘活   那时流行:桥牌9月12日 股权分嚣改革 股改大会防“意外”纸怀换卜玻璃杯  新观察:否定股改将颠覆改革共识  温故知新:“一小时等于125元”  那时流行:代金券9月13日 “蛇口风波” “蛇口风波”:“淘金嚣”的辩论震荡全国  新观察:许多常识来之不易  温故知新:蛇口青年无暇顾及“风波”   那时流行:同学录留言本9月14日 台湾记者首访大陆 台湾记者访人陆“等了你们38年”  新观察:互动让两岸政治变得更有弹性   温故知新:“晚报”社长被诉“伪造文书罪”   那时流行:肯德基 9月15日 首条地铁运营 从战备到运营北京首条地铁12年变身路  新观察:轨道交通是大城市的魂  民间记忆:“地铁参观券”是我最珍贵的收藏   那时流行:骆驼祥子 9月16日 首位环保烈士 丹顶鹤女孩的真实故事   新观察:中国需要更多“丹顶鹤女孩”   温故知新:标语程式化与官僚主义   那时流行:跳房子9月17日 清偿三角债 清偿三角债,一场全国战役  新观察:清理三角债企业信用受洗礼   温故知新:被人欠了1亿多领导却怕欠款人   那时流行:报纸周末版9月18日 追捕“二王” 1983年2000元悬赏抓“二王”   新观察:新时期的群众路线   温故知新:王宗玮曾是“文明标兵”9月19日 《渴望》热播 鲁晓威:《渴望》播出曾获“维护治安奖”   新观察:对于《渴望》的渴望   民间记忆:《渴望》人物谱  那时流行:辩论赛9月20日 价格改革 为解价格连环套莫干山上吵通宵  新观察:价格双轨制的功与过   温故知新:“官倒”,令人艳羡的职业   那时流行:小灵通9月21日 《话说长江》 陈铎:《话说长江》领着观众“走南闯北”   新观察:过度开发何时停?   温故知新:我们爱看《话说长江》   那时流行:羽西与《世界各地》 ……

章节摘录

  8月19日  公务员招考  “卷子”代替“条子”,公务员招录关后门  程连昌  1994年,中央国家机关首次招考公务员。消息一出,很多老百姓不敢相信,没有关系,没有推荐,光凭考试就能“端上铁饭碗,吃上皇粮”?不光是老百姓,一些国家机关也对这种制度存在怀疑和观望的态度。  “卷子”代替了“条子”,“考官”代替了“跑官”,公务员考试制度至今已走过了十几年,“凡进必考”的制度写入了《公务员法》。  程连昌,原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制度推行领导小组组长,亲身经历了公务员考试制度确立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年8月14日,作为中国公务员考试的倡导者和缔造者,他感叹,“凡进必考”封住了后门,“这种制度确立不容易,还要坚持和巩固”。  新京报: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来的?  程连昌: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是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部分。1980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要健全包括招考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干部人事制度,并提出:将来很多职务、职称,只要考试合格,就应当录用或授予。  人事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就是公务员的录用制度,这是入口,一定要把住。所以,邓小平的讲话,为建立和推行考试录用制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新京报:之前的录用制度有什么不合时宜的地方?  程连昌:过去的老模式是推荐、递条子、介绍、转入等形式。就是谁要想进,谁就找人,谁就推荐。这个办法是不行的,缺少公开性、公正性,特别是科学性。经常造成国家政府部门想要的人找不到,不想要的人硬往里塞的情况,根本谈不上职位和人才的吻合,谈不上任人唯贤,更不用说高效了。  “凡进必考有利废除暗箱操作”  新京报:考试录用就能把住入口吗?  程连昌:这种考试包括一套完整的程序,首先政府发布招考公告,有什么职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要向社会公开,而不是像老模式那样只有几个人知道。接下来的考试,是“凡进必考”,想当公务员就要考试,没有特殊和特例,这有利于遏制一些机关存在的一切不良风气,废除了递条子、找关系等暗箱操作。考完之后还有审核,择优录用,结果也要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这样就能较好地把住入口,一切都是公开、透明的,就像老百姓说的“玻璃房子里的竞争”。  新京报:这种考试录用公务员是不是也借鉴了国外的经验?  程连昌:在推行考试制度前,我们也注重研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英国、美国、加拿大,还有香港等地区的。在英国交流时,人家就说考试这种录用方式,中国是老祖宗,古代就有科举考试,国外公务员考试也是向中国学习的。  应该说,相比国外,目前我们实行的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形式上雷同,内容上我们更丰富,特别是能力测试的内涵更丰富一些。  新京报:初期推行考试录用,在一些国家部门有没有阻力?  程连昌:当时有一种观望的态度,对于考试录用这种形式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人抱着看一看的态度。是不是奏效,关键看两点:公正和唯贤,这是人事上最重要的两点,就怕搞关系等操作。  为此,1989年,人事部在6个国家部门和两个地区(深圳和哈尔滨)实行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试点,先在小范围内试试看,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面试考官像奥运体操裁判”  新京报:1989年试点后,为何到1994年才开始正式实施?  程连昌: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建立和推行公务员制度。1994年6月,人事部下发了《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这标志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所以,1994年8月,人事部组织了国务院办公厅、建设部、人事部等30余个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招考,以此来带动全国。  新京报:当时民众的参与怎样?  程连昌:当年7月30日,人事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组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此后3天有近14000人咨询,新闻界称之为万人赶考公务员。我感受最大的就是人们的确有很强烈的改革渴望,也认可这种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  新京报:考试的情况怎样?  程连昌:我去了几个考场,考场内课桌被拉开距离,考生们都很严肃。我也参加了几场面试,每场都有七八位考官,包括招考单位主管司长、所需岗位的负责人、还有各方面有经验的专家。这样既有了解岗位的人员,又有擅长考查多种能力的专家,从不同角度考核人才,有点儿像这几天奥运会上的体操裁判。突出的人才,几个问题就能体现出来,有争议的人员,这些考官还要研讨,最终择优录取。  新京报:这次之后,一些部门观望是否打消了?  程连昌:录取结果出来后,我得到最大的反馈就是,这种考试办法好,招考单位都说满意。人事部也参与了招考,我们自己都说这个办法就是好。  考试录取的前几届,平均招考和录用比例为36:1,后期达到46:1。一些地区和部门,对录用人员的跟踪、调查表明,用人单位的满意率达到98%。  “考公务员将要求基层经验”  新京报:目前,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被称为“中国第一考”。有政协委员提出,大部分考上的公务员都是应届毕业生,往往缺少实践经验,出现一些部委局的公务员因对地方和基层情况不熟悉,造成一些出台的文件操作性不强。  程连昌: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注意,今后公务员考试也会要求有一点基层工作经验,比如要求在基层岗位工作一定年限才能报考公务员,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已开始实施,以后会有这方面的要求和规定出台。  新京报:有一些考生反映,笔试成绩第一二名的考生,在面试中得了低分。面试的比重超过笔试,可能会造成仍有一些人情关系在里面。  程连昌:公务员考试,考查能力比考查知识复杂,作为考查能力的面试具有更灵活、更丰富、更随机的特点。面试不是一个人对一个人,而是众多的考官面试一个人,这里搞关系并不答易。你可能认识招考单位的人,但不可能认识所有的面试考官,所以说面试还是一种客观、公正、科学的办法。  “熟人找我推荐,我说没用。”  新京报:作为公务员考试制度的缔造者,对于已走过了十四五年的公务员考试,你认为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程连昌:就是确定了“凡进必考”的制度,这一点我体会颇深。前两天一个熟人找我推荐一个同志做公务员,给了我一大堆材料,说我是人事部的老领导,当年的二把手,说话会很有分量。我告诉他,推荐也没用,因为“凡进必考”制度已写入《公务员法》。别说是我,就算更高的领导也没有这个权力,这就是制度的作用。  公务员考试发展这么多年,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也需要加强监督,但“凡进必考”的方向是正确的,这种制度确立不容易,还是要坚持和巩固的。  口耿小勇郝希良  考生故事  做梦一样端上了铁饭碗”  提起1994年的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张涛(化名)说“当年就像做梦一样端上了铁饭碗”。  这名出生在山东农村的小伙子,高考给了他到北京读大学的机会。1994年,张涛大学毕业,那时的大学生找工作大多还是靠分配。毕业前,他的一名同学就说已找好了关系,能去国家机关。“真的很羡慕”。  考生咨询“是不是真的”  张涛说,父母都是种地人,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从小就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能“端上铁饭碗,吃上皇粮”。那时,国家机关一般都是通过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渠道引进新人,“要有关系,要学校推荐”,这对于没有丝毫背景的张涛很难,按照分配。他准备去一所学校教书。  1994年7月30日,人事部宣布将组织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公务员录用首届招考,这一消息通过媒体传出。张涛跑到咨询点,看到围了很多人,“像我一样,都是问这是不是真的,招考正式的国家干部”。当时3天时间内近14000人咨询,被媒体称为“万人赶考公务员”。最终4400人正式报考30余个国家机关的490个名额。  张涛把这一消息告诉父母,他费了半天劲才解释清楚公务员就是老说法中“工人、农民、干部”中的“干部”。他回忆.父亲说咱家跟乡长都不认识,考国家干部能行吗?张涛坦言,不光是身为农民的父亲,就连受过教育的自己心里也打鼓。  录取当天做梦自己被骗  笔试、面试、张涛一路走过来,得到录用通知的那天,晚上做梦还惊醒了一次,“梦见自己被骗了,这不是真的。”他说。父母得知儿子当上国家干部,“高兴得直哆嗦”,还特意去祖坟烧了次香。  张涛称,那位找好关系的同学,因政策变了,最终没有考过,没能进入国家机关。  一场考试改变了一生。如今,张涛从科员变成了处长,工资从六七百元涨到五六千元。虽然不是同学中挣钱最多的。但他很满足。  55位厂长联名致信省委书记:请给我们松绑  “我们不揣冒昧,大胆向你们要权。”  1984年3月,一封紧急呼吁信直送福建省委书记办公桌上,55名厂长要求为企业“松绑”,其实事情的策划者是一名副厅级官员。由这位官员起草的呼吁信写得清楚:省委省政府下属不少部门把住权力不放,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  发生在福建省的这起“松绑”事件,成为中国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从此以后,在高层决策者的推动下,国有企业开始逐渐挣脱计划经济的“五花大绑”,迈向自主经营之路。  向有开明之誉的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推动此事所展现的改革者的热望和睿智,20多年来,一直被亲历者视作无法复制的传奇。研究会成了厂长诉苦会  起草呼吁信的副厅级干部叫黄文麟,时年50岁,任福建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会场的气氛太热烈了。”24年后,黄文麟回忆起1984年3月召开的那次会议,仍然记忆犹新。  当天,福建省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福州市二化招待所举行。与会者除了该省55家骨干企业的厂长和经理外,还有政府部门的代表——福建省经委的数名官员,其中包括黄文麟。  55名企业代表中,除了一人33岁外,其余都是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我们都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时年54岁的杜进兴是福州电线厂的厂长。  厂长(经理)研究会成立本意,是为了加强企业当家人之间的经验交流。但意外的是,因为福日公司总经理游廷岩的发言,使交流变为了诉苦大会。  游廷岩介绍,在日本的企业管理方式下,自己作为总经理拥有的自主经营权,和按照市场需要生产销售所产生的可观效益,让与会同行听了既羡慕又不服气。  杜进兴回忆说:“老游以前也是国有企业的厂长,确实很有才能,不过我们自认为不比他差到哪里。”  但事实却是,游廷岩的福日彩电,全中国都在抢,而与会的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却只能举步维艰。  杜进兴说,原因很简单:游廷岩拥有的企业管理权,绝大部分是这些同行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在国有企业,厂长想给职工修个厕所,都得给上级打报告申请,让他们如何大展拳脚?”工人打赌骂书记  黄文麟说,当时的国有企业婆婆多,管得还严。拿一个省级工厂来说,从厂长到车间主任的任命听主管厅局的;财政拨款归财政厅管;产量计划由省经委下达;工人群体由劳工局管;产品由工商部门包销……  “龙一多,就治不好水了。”时任福州电线厂厂长的杜进兴说,“人、财、物、产、供、销”经常打乱仗,对市场的反应滞后半年甚至一年。有的产品紧俏,工厂一天只生产3个小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日志中国(第四卷) PDF格式下载



我先在书摊上买的第六本,真心喜欢,回家后在网上把前5本一起购齐,很有满足感。


80后,喜欢这一套图书,内容不错只是,个别书页有些脏,擦过之后还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