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全六册

连玉明 主编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作者:

连玉明 主编  

页数:

2856  

Tag标签:

无  

前言

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说过,美国的高科技和中国的城市化是影响21世纪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城市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发展的进程,也影响着世界发展的进程。到2008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45.6%,我国的城市人口已达到6.07亿人。如果按照1%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期末,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50%,我国的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的增长将带来交通、环境、能源、就业等方方面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将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消费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这些结构的变化又将引发新的能源革命、新的产业革命和新的生活方式革命,这三大革命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城市的发展。虽然国际金融危机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但这场危机必将会过去,中国经济必将率先复苏,并有望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在后危机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应把握十个方面的新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回归实业”。现代服务业将主导未来经济,制造业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源泉。二是新兴市场国家在危机后占有更大发展先机和空间。特别是“金砖四国”为首的新兴市场经济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和实力将加速上升,并具备庞大的可供拉动的投资潜力。三是世界金融体系正在重建,世界经济政治新格局正在重新洗牌,中国有理由成为国际金融新秩序中的主角之一。四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随着全球经济衰退的持续,贸易摩擦日趋升温,美国对中国轮胎征收惩罚性关税案的结果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或行业仿效,从而影响世界自由贸易的前景和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

内容概要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承前启后”的关键点;是改革开放进入“深化攻坚”的新阶段;是城市化进程进入“内涵发展”的战略期。科学编制“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是一项十分紧迫和艰巨的任务。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市发展开始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城市软实力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成为城市发展的新格局: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凸显;城市群对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认识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基本特征,是制订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调结构”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攻方向:“重民生”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促改革”将成为城市发展的首要选择。

作者简介

连玉明,著名城市专家、城市战略规划师,教授。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领导决策信息》杂志社社长。连玉明教授是中共中央党校国情国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研究生,北京市政协委员,首都科学决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城市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特邀理事、中国非洲人民友好协会理事、中国东盟协会理事、中国韩国友好协会理事、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理事等。长期受聘为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乌鲁木齐市等城市顾问,主持多项城市发展重大课题研究和咨询,并担任奥运功能区发展规划首席规划师,北京奥运中心区环境建设总规划师。北京奥运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顾问。他提出的“城市价值链理论”被誉为世界三大竞争力理论之一;他创立的“学习型社会理论”在国内创建学习型社会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主编出版有《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报告》《中国城市品牌价值报告》《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等专著60多部。

书籍目录

总报告:中国城市“十二五”发展十大趋势附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参考丈本第一卷(0001~0442) 01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基本概念研究报告  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一定时间内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测和把握;是立足现实展望远景的过程;是在总结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未来一定时期内促进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02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演变进程与发展趋势研宄报告  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五”到“五五”,到探索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六五”到“十五”,再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阶段的“十一五”,“五年计划(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3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功能作用研究报告  中长期发展规划是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综合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和正确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促进宏观目标的实现,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及阶段性安排等方面。 04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理论基础研究报告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理论,是一项相当艰巨的工作。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宏观经济预测为中心展开,吸收了系统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等理论成果,以及学习借鉴国际上通行的编制战略规划的过程、方法,更科学地预测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05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建设研宄报告  规划是国家或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社会等诸目标的专门安排,并由此形成纵横交错的内容和纷繁复杂的关系,是单一规划难以容纳和实现的,必须要有一个有机统一的规划体系才能够进行协调。因此,统筹建立科学统一的规划体系是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编制及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 06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方法研宄报告  加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提高规划编制的透明度、民主参与度,广泛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对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就必须在规划的内容体系、编制理念、编制方法、编制程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与创新。 07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体制改革研完报告  当前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还没有纳入法制化的轨道,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宏观调控作用,切实解决原有规划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和问题,“十二五”时期要积极推进规划编制体制改革。 08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重构研宄报告  中长期发展规划指标体系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量化。建立科学的规划指标体系,对于全面顺利地实现规划制订的目标,科学准确地衡量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对规划指标体系的认识和研究,对于提升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09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报告  规划的实施是整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相对于规划的编制来讲,规划的实施所需时间更长、影响因素更多、难度系数更大。因此,建立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确保中长期发展规划顺利实施,是开展规划工作的最终目的所在。 10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评估理论研究报告  规划评估是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延续。一方面,评估是保证中长期发展规划在规划期内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是对规划实施的一种约束机制;另一方面,规划评估的成果是编制下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在规划制订与实施的过程中,规划实施评估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卷(0443~0932) 11 中国城市“十一五”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研宄报告  “十一五”期问,根据行政层次和对象功能的不同,我国基本建立起了三级三类规划体系。同时,强调了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规划衔接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 12 中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外脑”利用与“智库”参与研究报告  智库在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方面开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处于全面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在规划编制背景发生变化、规划编制客体复杂多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下,智库对于提高规划编制水平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3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编刮历程研究报告  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恩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也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总结和回顾“十一五”规划编制历程,再现“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将为各地已经陆续启动的“十二五”规划工作提供借鉴。 14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柏导方针分析研究报告  指导方针是统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灵魂。“十一五”规划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分析“十一五”规划指导方针,对于进一步梳理“十一五”规划的创新之处,以及对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借鉴都是至关重要的。 15 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基本内容分析研宄报告  中长期发展规划与国家战略、大政方针紧密相关。“编制出一个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使人耳目一新的规划纲要”是“十一五”规划编制的目标。通过对“十一五”规划的基本内容构成进行全面细致分析,以期为即将启动的“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有益借鉴。 16 中国城市“十一五”时期战略转型分析研宄报告  从“十一五”开始,在我国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变为“规划”。“一字之差”不仅是规划编制本身的变革,更预示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我国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发展模式进一步转变、目标取向进一步优化和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 17 中国城市“十一五”总体观划分析研究报告  总体规划是对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所做的总体设计和战略部署,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在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中居于龙头地位,是编制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重大政策措施和年度计划的依据,是其他各类规划都要遵循和贯彻的。 18 中国城市“十一五”专项规划分析研宄报告  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特定领域的发展,并决定该领域重大工程和政策安排的依据。专项规划是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具有导向性、协调性和服务性等特点。 19 中国城市“十一五”区域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区域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十一五”时期我国把区域规划放在了突出位置,对于区域规划战略位置的提升,充分体现了中长期规划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同时,也是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进一步加强空间合理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体现。……第三卷(0933~1384)第四卷(1385~1874)第五卷(1875~2332)第六卷(2333~2858)

章节摘录

5.2权威性所谓权威,是指可以让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也指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权威性主要是指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代表了国家或者城市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政策框架,并涉及国家或者城市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社会经济事项的处理具有很强的引导力、协调力以及感召力。5.2.1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权威性是由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性质决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从本质上讲,是隶属于国家或政府公共政策的一种。这种政府公共政策的属性决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特质。规划制定的主体决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公共政策的权威性主要体现在政策的制定者是具有公共权威的政府,而社会公众对政策权威性的信从和认可也主要是因为其制定者是公共权力的化身,是国家公共权威的体现、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对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发展愿景的规划,它的制定者必须是政府。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类别和层级有所不同,但是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专项规划或者区域规划,也不论是国家层面的,还是地方层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者都是相应的政府。只有政府,才能准确把握一个国家或者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所以,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公共权威决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权威性。规划制定的过程决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由有相关部门研究,按照固定的程序层层推进的。特别是随着我国中长期发展规划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逐步明确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制、审批和修改程序,保障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严肃陛和权威性。规划的执行者决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必须具有权威性。作为权威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主要执行者是具有公共权威的国家机关或者是被赋予公共权威的相关的机构。例如,我国制定的历次“五年计划(规划)”,都是由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具体操作、实施、管理和评估的,这些政府职能部门是国家权力的体现。因此,执行者的公共权力赋予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权威性。

后记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基于这样一个判断, “十二五”时期,中国城市发展战略也将出现重大调整, “十二五”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期。这个“关键”表现为,中国城市将进入城市成长关键期和城市价值提升期,同时也是一个各种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和爆发期。在新时期实施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离不开对外在机遇的敏锐把握、对城市特质的清醒洞察和发展动力的深入挖掘。为此,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对中国城市中长期发展规划进行了长期研究,在2004年中国城市论坛上推出了《中国城市“十一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并对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给予持续关注,全面评估了中国城市“十一五”规划实施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十二五”时期城市发展新趋势、新定位、新战略,形成了最新研究成果——《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并于2009年10月17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上推出。来自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5个城市的400多名市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局)主任(局长)、规划局局长及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出席会议,就新形势下如何科学编制城市“十二五”规划等项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和深度解读,也对该报告的修改和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此后,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组织研究人员对报告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形成了一个总报告和六十个分报告,共400万字的《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六卷本。


编辑推荐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1-6(套装共6册)》: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要素分析中国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基本要素分析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如何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十二五”城市产业规划创新“十二五”如何破解从城乡二元到城乡统筹“十二五”城市发展中的综合配套改革与制度创新“十二五”期间的城市群战略与区域协同发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城市十二五核心问题研究报告-全六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