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跟曹操学管理

史哲 编 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作者:

史哲 编  

页数:

246  

前言

提到曹操,免不了会让人想起《三国演义》中一幕幕真实刻画的人物形象。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曹操处在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社会矛盾空前尖锐。史书对曹操的评判褒贬不一,但曹操识人用人,其气度与才干,着实令人折服。常言道:“时势造英雄。”东汉末年,世事动乱,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培育了曹操,使他成为三国时期一方的霸主。曹操凭借其雄才大略,驰骋华夏,扫荡群雄,统一北方,居天下三分有其二,不愧为出类拔萃的英雄。然曹操终能成大业,识人用人是其重要原因。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称:“识拔人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史以为鉴,曹操之识人用人,实为今人之楷模。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东汉后期的社会动乱,东汉就不会灭亡,也就不会出现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一批叱咤风云的人物了。是时代给这些英雄人物提供了发挥才能、表演自己,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曹操是三国中最善于从对立面去看问题的人。所谓“大谋者小而大之,小谋者大而小之”,谋取天下做大事的人,即使最小的计谋也是大事;而只想做细琐小事的人,即使再大的计谋也是小事。曹操深识欲统一大业,既需要顺应历史潮流,赢得百姓的拥戴,更需要一大批俊杰竭诚相佐。故操破山东黄巾军、领衮州牧之后,即“招贤纳士,卑礼厚币,四方求之”。

内容概要

  在三国的明主中,曹操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他的不寻常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敢作敢当,意志坚决;二是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具有慧眼识人的能力。这样的领袖才能为更多人杰指明方向,带领大家百折不挠地前进,继而部署才恩能够由信而敬,由敬而忠。如此一来,运用权术,易如反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发掘人才”的识人之法 行大事小而大之,行小事大而小之 任人唯贤,聚一贤而众贤聚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人木三分,慧眼识人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问计于人,综合考察 以察为先,知人善任  以才为贵,爱才痴狂 亲名士,近名流  不拘一格,王室平民同台竞技 唯才是用,求才若渴 阴谋阳用,天下文人尽收囊中第二章 “仁者用仁,智者用智”的用人方略 唯才是举,任用天下之智力  知人善任,人尽其才 用合适之人,任非常之任  择人任事,因事择人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关键时刻,自己兄弟上战场 大胆用人,不负所望 知人所短,用人所长 反复小人,舍而弃之 慎无苛求,剪裁贴补尽可用  第三章 “宽以待人,海纳百川”的容才胸怀第四章 “恩威并重,以情动人”的攻心之法第五章 “大谋治人”的驭下之法

章节摘录

曹操善用人才,对他们信任有加。曹操任用山阳人满宠为许都行政长官,曹操堂弟曹洪门下的宾客屡次犯法,满宠予以逮捕审讯。曹洪先向满宠求情遭到拒绝,后告曹操,满宠害怕叫他释放宾客,便迅速将其处死。曹操闻讯高兴地向众人说道:“负责的官员,就应该这样做!”崔琰和毛玠一起负责官员的选拔、任免事务,他们所选拔的都是清廉正直的人士,品行不佳、浮华虚伪、结党营私的小人始终不能获得重用,以致天下的士大夫无不以自律的节操勉励自己,即便是高官宠臣,回家时也独自乘坐柴车,人府办公徒步从家中走到官署。文武显贵如此廉洁,民间风气也随之改变。曹操知道后赞叹道:像这样任用人才,使人人都自我控制,“吾复何为哉!”曹操善用人才,能够令荀和荀攸跟随他四方征战,经常参与机密,建言献策。曹操在荀攸去世后说道:荀或进献好的建议,不被采纳不罢休;荀攸排除错误的行为,不达目的不停止。并对他们中肯的观点,“久而益信,吾没世不忘”。同时曹操还广开言路,大力倡导说真话,提不同意见。在征讨乌桓问题上,不少人提出疑问。经过艰苦奋战,打了胜仗大军返回后,曹操对当时劝阻出兵的人加以重赏,深切地告诉文武官员道:先前出兵,实在危险,“虽得之,天所佑也,顾不可以为常”。大家的意见,才是完全之策,“是以赏,后勿难言之”。曹操善用人才,思贤若渴,亦不计旧怨。许攸是不可多得的怪才,在袁绍那里难展才能,多次进言出谋都不被采纳,因家人犯罪祸及于身,无奈间投奔曹营。曹操听到许攸来投,等不及穿鞋,光着脚出帐迎接。后来,许攸一计定乾坤,曹操出奇兵焚毁袁绍的粮草和物资,十万“绍军惊扰,大溃”,袁绍只带出八百骑士落荒而逃。官渡之战之所以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与曹操重用许攸不无关系。


编辑推荐

《跟曹操学管理·曹操用人管人的非常手腕》:“发掘人才”的识人之法“仁者用仁,智者用智”的用人方略“宽以待人,海纳百川”的容才胸怀“恩威并重,以情动人”的攻心之法“大谋治人"的驭下之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跟曹操学管理 PDF格式下载



三国智慧,描述的很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