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读库0804

张立宪 主编 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作者:

张立宪 主编  

页数:

31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从内容、装帧方面,被业界称为当下“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杂志书。

作者简介

 张立宪,著名出版人,现居北京。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其06年凭一己之力推出的《读库》系列被誉为近年来“MOOK出版潮流中最具含金量的一本杂志书”,成为很多精英知识分子和爱书家们收藏的“私房书”。

书籍目录

《八月的乡村》——李志刚、李剑敏、侯飞;李伟、李冰、胡可《科人往事》——萨苏《“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唐铮《廖冰兄,侠骨童心》——李怀宇《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王天兵《希腊城市之光》——梁卫星《贾格尔、列侬与1968》——张铁志《老电影笔记》——小白《那个硕大的飞碟》——陈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花之静《旧时女子》——吴苏媚

章节摘录

  《科人往事》——萨苏  工资比毛泽东还高的科学家  我们平常人的眼里,科学界的人在1949年后好长时间都不大吃香,至少“臭老九”的帽子是戴着的。因此,当有一位老先生告诉我当年有的科学家工资比毛主席还高,老萨着实是有些不能相信。  然而老先生说这是事实。他还举了一个例子,那就是叶企孙先生。  老先生五十年代开始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工作,担任秘书,而秘书们的总管是谁呢?这个人的名字也会有很多人熟悉,那就是邓稼先。  数理化学部是科学院当时的第一大部(似乎还有一个科学技术部),要在这里做秘书,最低也得是当时全国十大名牌大学的高材生。  老先生告诉我,当他毕业的时候,全中国只有五万名大学生,今天,有五百万,是他想不到的。似乎也有为自己是那五万分之一有些得意的样子。  因为做这个秘书,教授们的工资多少,老先生也自然有数。  当时,叶企孙先生的工资,是三百六十元。  毛泽东呢,则是四百零四块八。  如果是这样,怎么能说叶先生比毛公工资还高呢?  因为叶还有一个固定收入,他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学部委员每个月要补一百元钱的。  所以叶先生的固定收入是四百六十元。  四百六十元是什么概念昵?老先生说,当时他的师兄在清华教书,每个月拿出八块钱来当伙食费,可以天天吃水鱼王八的。  所以叶企孙先生当时实在“阔”得很。  叶先生还不是最有钱的,当时工资最高的,既不是国家领袖,也不是科学家,而是梅兰芳——梅先生的工资一个月两千元。比他少一点的是马连良,马先生一个月一千八。所以抗美援朝梅先生要捐就捐飞机,连大炮都不放在眼里,那才是大手笔呢。  不过叶先生的钱,多半是接济学生和给穷亲戚花掉了,有些积蓄,也在“文革”中被抄家一空。那位在数理化学部当秘书的老先生,当时经常为了审稿的事情去叶先生家——那时候没有传真和电子邮件,重要的稿件只能秘书自己跑,今天想来倒也别有一种古风。他说叶先生家在北大,老院子,周围环水,给人感觉像个岛,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地方,但先生偶尔留他吃饭,一起吃的都是很简单的饭菜。唯有一次吃到了好东西,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当时先生看他送稿来,就招呼他说来得正好,于是送给他四个苹果。  当时的情况全国都在挨饿,先生也很消瘦,却有苹果给自己吃,还能带回家!小秘书喜出望外,那苹果的滋味和带来的快乐,一直记到了几十年后。  后来才知道叶先生是政协委员,有权利到政协的内部商店买东西十次(估计是一年十次)。当时学生们没有东西吃,叶先生就把能买的配额都买了苹果,放在家里,来的学生,同事就一人送四个,送完了,自己再去买。  先生自己吃过没有,就不知道了。  叶企孙先生何许人也?老实说听到他的工资比毛主席高的时候,我对先生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物理学家。当准备整理这段文字的时候,才查找叶企孙先生的情况,恍然间突然看到了一位大师的影子。  叶企孙,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创始人,他的门下,走出了中国科学院七十九名院士。他曾任国民政府中央科学研究院干事长,而在学术上,他在世界上为精确计算巴朗克常数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不懂巴朗克常数,讲此事的老先生口音很重,说的是“布莱克常数”,它的内容我一直没有搞清楚。但我记得有了这个常数以后,有很多物理方面的计算就变得迎刃而解。对叶先生的事迹,我就不必多言了。  叶先生晚年凄凉在“文革”中被作为特务嫌疑关押而后监督劳动。他的一位学生,我的师长曾亲口告诉我:“叶先生是活活饿死的。”这不是事实,但是因为我的这位师长曾亲眼目睹叶先生晚年的惨景,所以对此深信不疑。实际上,叶先生死于1977年,但他所受的苦,足以让他的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刘克选、胡升华《叶企孙的贡献与悲剧》中。曾描述过穷途末路的先生:  当时不少人在海淀中关村一带见到了这种情景:叶企孙弓着背,穿着破棉鞋,踯躅街头,有时在一家店铺买两个小苹果,边走边啃,碰到熟知的学生便说:“你有钱给我几个。”所求不过三五元而已!  而叶先生的侄子回忆,在那样的时刻,叔父没有向任何人表示过他一生很悲惨,他的看法好像是世界上和历史上冤枉的事情很多,没有必要感叹自己的人生,他对自己的遭遇淡然处之。疾病缠身,两脚肿胀,小便失禁的叶先生,经常坐在一张旧藤椅上,读点古典诗词或历史书打发时光。  1987年,叶企孙先生平反昭雪,重获清白。  写下这段文字后不久,有位老友来信,这样写道:“看着你写叶先生暮年的样子,心里很难过。同时让我想起另一个老先生,王淦昌。”  记得那是夏天,我和我父亲晚饭后出来遛弯,途经三十三中门口,碰见一老先生迎面走过来,乍一看和一般北京老人一样,老头衫,短裤,脚上一双拖鞋,背着手在散步。当时木樨地那段长安街还没拓宽,人行道也不宽。我记得当时我爸一把拉着我给这位老人让路。等老人过去以后,我爸悄声对我说,你知道刚才过去的是谁?那就是王淦昌先生!我虽然当时年少,不太了解王淦昌先生在中国核物理界威名,但知道他是“863”计划的倡导人之一。回头看看王先生背影,不由问我爸一句,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科学家?我爸当时笑笑不说什么。  后来在《北京晚报))看到,王先生就在他散步路上被骑车的撞伤,再后来就是他逝世的消息。  往事不堪回首,还是回到先生雄姿英发的时代吧。  英俊的叶企孙先生有一个谜,先生才华过人,侠肝义胆,却终身未娶,其中的真正原因在哪里?  另一位老先生和我谈起的叶企孙先生,让我想起了和他同时代的金岳霖,一样的才子佳人,一样的重情如斯,故事竟然仿佛雷同。  三角八卦  _  对叶企孙先生的了解,是通过文字才更多一些的。物理知识的贫乏,使我无法理解先生的才华和贡献,然而我记住了叶先生的学生李政道这样评价自己的老师一“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  和许多纸上谈兵的教授不同,叶先生曾亲自为冀中等抗日根据地搜购雷管、炸药等军用物资,并直接支持自己的学生去参加抗战,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抵抗力量的兵工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其中他一手培养并送到根据地的阎裕昌在1942年的战斗中被日军俘获,这位不屈的清华人被日军用铁丝穿过锁骨拖着游街,依然破口大骂,恼羞成怒的日军将他用乱刀劈死。  不过,叶先生自己的冤案,也正源于他的学生熊大缜(曾担任冀中军区供给部部长,1986年平反昭雪)被作为国民党特务冤杀的事情,这却是大家都始料不及的了。  叶先生在困难时期,利用自己的身份给来送稿件的后辈苹果似非特例,在有关文献上曾经记载他类似的事情:六十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国家为了照顾著名学者,给他们“特供”一些牛奶,叶企孙也是其中之一。但是,当他看到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有人患浮肿时,就把自己的牛奶一定让这学生喝下去,他说:“我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你们的,这点牛奶你们一定要喝下去。”  但另一件有关叶先生的传说,就让我有些真伪难辨了。那就是叶先生终身未娶,缘于在一次恋爱中的失利,在和一名同僚同时钟意于一个女孩子的时候,做了个君子协定。结果女孩子的红绣球打中了他的对手。先生就此淡泊于感情,专心治学一生。  这件事有些让人难以相信,因为叶先生是如此优秀——书香门第,哈佛大学的博士,清华物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卓越的成就,崇高的气节,加上英俊脱俗的外表,如此人中之杰,有谁做得起叶先生的情敌?有谁敢做叶先生的情敌?又有哪个女孩子会舍得放弃叶先生呢?!  据说,这个女子,就是当时北平女子师范大学的校花王蒂潋女士。  而叶先生的情敌,就是被称作中科院数理化学部帅气第三的周培源先生。  这段历史,文革中曾被红卫兵组织附会到与周先生关系密切,也是终生未婚的陈岱孙先生身上。要是按给我提供这个传说的老先生的说法,假如真是陈岱孙,也许周培源先生会败下阵来呢。  这个说法我最初是不大相信,因为周培源先生是1929年进入清华大学任教的,1932年与王蒂激女士结婚,假如和叶先生有这样一段三角八卦,则当时的叶先生已经三十岁了,以其时社会风俗而言,似乎有些过晚。  然而,和我讲起这件事的那位老先生,却是和周先生、叶先生一起工作过的,今年已经七十五岁高龄,在我国今天的物理学家中,可以排在前十位之中,说话一向十分可靠。我不好提老先生的名字,但可以给个线索——老先生曾经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支发光二极管。  所以,这个传说显然有一定的可靠性。  更为可靠的是,老先生说起了叶先生败北的原因,看来很合逻辑。  据说叶周之间有了君子协定之后,就等王蒂澂女士自行选择了。结果虽然叶先生是系主任,薪水也比当教授的周先生高,但王蒂澂女士最终选中了周先生。其原因,知情者说是有两条。  一条是叶先生略带口吃,因此交往的时候惜字如金,表达的时候不那样清楚明白。叶先生不是教授么?口吃怎么当教授?这一点儿都不奇怪,我见过的好几位科学工作者生活中都有一点口吃,但是在讲台上却侃侃而谈,看来无非“不紧张”这三个字。  谈爱情的时候,很少有人不紧张,教授也罢。  另一条是王蒂潋女士一直倾向找一个身材较为高大的伴侣,周培源先生恰好是又高大又英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读库0804 PDF格式下载



第一时间购买并阅读最新的《读库》,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这一期的读库依然精彩,从现在开始,等待下一期!期待更大惊喜!


之前因《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而发现读库系列,陆续买齐之后便是一通狼吞虎咽!这次的0804比预计出版时间晚了很多,当时还真有担心老六是不是也被经济动荡着了,被金融风暴着了。酸上一把:咱可是指望和读库“一起慢慢变老”滴呀!抠抠唆唆省着看,分了四个晚上毕竟还是看完了,意犹未尽呀!几乎每一篇都想大发评论一番。不过秉承“不长不短”的评论风格,就说一句吧:和聪明人聊天,看才华横溢者的文字,都是莫大的享受!——读库,我能!


毕竟当当会打折,而老六的读库不打折本期可读的闪光点太多了,可以一口气读完而不觉得累。老六出书是很舍得本钱的,读库的内容就无需多言了,单就一本书而言,读库无论从纸质、排版还是装帧而言都属上乘,不张扬,也不落伍,关键是无论在书桌旁,还是公车上、床上,及至厕所里,读他都很舒服。


《读库》里总有那么几篇文章,可以让我掩卷沉思,回味无穷。那些闪耀着光芒的灵魂值得被人纪念。本期《科人往事》是讲大科学家的逸事,够八卦,料很多。《“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讲的是香港文化界的沉浮。青文书店的老板罗志华的一生,令人非常扼腕。如此努力,也无力回天;如此热爱,也难免失败。不是他个人的失败,是社会的失败,一切被经济浪潮席卷和吞噬。——这篇文,真得另我非常感动。《廖冰兄的侠骨冰心》——一代漫画大师,在21世纪的新年写到“当今之现实比漫画更漫画,现代化的邪恶和邪恶的现代化,是漫画所不能表现的。中国漫画死了。”,讽刺到无可讽刺,现实比漫画更夸张。老人深刻而悲凉。《电影编剧的秘密》,编剧是大师背后的大师。一部好电影的前提,首先是有一部好剧本。且看《霸王别姬》、《秦颂》的编剧芦苇,怎样从一个舞台美工修炼成编剧的。


里面有我喜欢的内容,好多年的书,还是那么贵,读库很牛啊


平时不怎么相信网上购物,怕上当,损失了钱,还没东西,或物品是次品。只一次是报着试试看的态度,网上买了一本《读库0804》,又免收服务费,就不怕上当了。结果呢,很快就收到了正版书,又节约了一笔小钱,相当于半价,真好。


读库的品质像老六的人格一样闪亮!就是素洁的封面在配送过程中...算了,内容要紧.


读库的忠实粉丝,没期都买了,会一直支持


本辑读库一反常态,很是紧跟了一下时事,首篇《八月的乡村》描述了十六个参加了奥运会的运动员家庭,以冠军居多,也有未获得奖牌的。从这些图片和故事里可以看到冠军们成长的另一面,大多数家庭都付出了很多,窃以为这些故事也在一定程度上批评了我国的体育制度,虽然并未明言。萨苏以撰写民间抗战史而闻名,本辑却贡献了一篇《科人往事》,讲述了一些科学家的轶事。每辑读库总是或多或少地会跟小人书、漫画或电影扯一点关系,前者有《廖冰兄:侠骨童心》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者有《电影编剧的秘密》、《老电影笔记》。


读库,本本精品


读库一直都是不变的高水准


读库确实不错,非常有可读性,也有思索的空间


立宪的书很好,这期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其实在报纸上为了吸引人的话,也可以叫“一个书店老板之死”。小人物为了自己的兴趣,尽自己所能、财力,为了一个自己的爱好,却最终在自己最爱的事业中离开人世……由于喜欢买书,生活中逛书店的次数可以达到每年200次,亲眼目睹了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书店的生死,新的书店开门了,没多久,要么关门了,要么改变业务,持续长久的几乎很少,可见在当今传统书店生存的艰难,当然这也与当当、**有关……今天晚上,出去散步,顺便逛书店,碰巧书店老板和合伙人发生争吵,原因当然是对前景的忧虑和利益考量,但从结账的过程中仍然听到了书店老板对书店事业的热爱,这使我想起了这篇文章,并郑重其事推荐他阅读。他问我,悲剧还是喜剧,我没说答案,只说你读了这篇文章肯定会有所感想……,并且我希望你们不要散伙,继续干下去……


编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装帧设计朴素隽永,实在,希望一直办下去


书到的当晚一口气看完了前面两篇长文,很过瘾。讲奥运冠军的那一篇选取的角度确实很好,一般人只晓得奥运冠军在台前的辉煌,看看台下他们、特别是他们家庭的艰辛,实在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举国办体育的制度实在应该改改了。看到这篇文章的前一天,刚好看完了纪录片《筑梦2008》,里面采访有这篇文章中提到的一些体操运动员,结合参照来看,实在是有些感触的。顺便讲点感受,三位作者当中,李志刚的文笔比其他两位的感觉好一点。萨苏的《科人往事》抖了不少老先生的趣料,看他写得高兴,恣肆汪洋的,一下子就扯开去了,不错。


非常好,值得推荐给爱读书的人。


全国最便宜!!!支持当当!!!


最喜欢的文章:
《“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唐铮
《廖冰兄,侠骨童心》——李怀宇
《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王天兵
《贾格尔、列侬与1968》——张铁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花之静
《旧时女子》——吴苏媚


书好看,价格也便宜!


发货时间有点长了,一个星期才到。不过,书的质量都很不错。


才读了两篇文章,很好。真是相见恨晚!


感触最深的是《“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这篇,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需要一点持守!看完以后,有种想哭的感觉,向罗志华们致敬!


有深度有内容


在这之前很希望有一本东西能够包含很多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记录,纸张不错,手感很好,从此我会每期都一直捧在手上


送货很快,刚看,内容好像比上期要好!


我喜欢这本书,挺好的。开阔视野。


很值得读,确实是本好书的!以后会继续买下去~~~


电视编剧的秘密,值得品味。


让我被感动并且有所思考


开卷有益,喜欢!


很喜欢这样的装桢,正在读。


很不错!!关于旧电影的写的很有趣


买了一本给朋友。


《八月的乡村》不知到什么时侯真的是为了荣誉、兴趣、个人实现?


推荐。很好,读人间百态,意犹未尽。


有不少好文章。《科人往事》里大腕如云,妙趣横生。《那个硕大的飞碟》看完后,我不仅有重看“天煞”的冲动,如果作者是个“托”,他一定是比侯总更高明,更让人心悦诚服的“托”。《老电影笔记》风光炫丽,大有可观。作为动漫迷,不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肯定会后悔!


书当然没得说了,读库的老读者都知道其水准!不当的是当当送来的书,让质朴大方的读库装帧大失其色,书脊折断,封面脏兮兮,最可怕的是封底明显被水泡过。当当需要好好思量了。


《读库》出的太慢!,0805/0806两期,怎么现在还没上架?希望能按时出版!


第一次在当当买,书的质量很好,送货也挺快。刚开始看,从8月的乡村看到奥运光环背后的现实,科人往事里小窥科学界的轶事。喜欢读库的视角,继续保持质量啊!


《八月的乡村》张立宪怎么会放过奥运的话题呢,但是这个角度倒是没想到的,讲奥运冠军或者运动员的家庭生活比宣扬运动员如何刻苦努力然后拿到好成绩要有意思的多。《科人往事》原来那些科学技术界的大佬们也有这么有意思的事情《“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这篇特别感人,很喜欢。真的希望所有爱书人,所有为了自己梦想不停努力的人能够梦想成真!《廖冰兄-侠骨仁心》这篇我不喜欢,感觉是比较典型的“教科书”型的文章,从抗战写到解放,确不能吸引人《电影编剧的秘密》让我渐渐了解电影编剧了,原来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有收获。《希腊城邦之光》在我看来就太学术了,本身对希腊的东西就没研究,看得好累《贾格尔、列农、1968》乍一看还觉得是讲列宁红色战争的呢,原来是讲摇滚乐的,长知识了。《老电影笔记》一点点老电影中的情色记录,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在那个年代,确实有那么点惊世骇俗。《那个硕大的飞碟》又让我惊讶了,原来不是写飞碟的文章,只不过用一部描写飞碟的《天煞》作为主线,介绍了一下“碟片发展史”、模型片怎么制作的,不过倒是学到不少相关知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了机器人漫画的发展史,不错。《旧时女子》殉情、殉夫、慧眼、出墙、决绝……旧时女子的故事还真不少,或惋惜、或欣赏、或借鉴……各人自有看法。


买了18本读库,有6本不是封面脏的就是有破的,要不就是其他质量,之前当当买的好多书都这样,郁闷了。


我觉得下次读库里节选或者连载的时候,注明连载了原书的多少部分,会更明晰。我是指的那个电影编剧的秘密


我想读库会在有些人心中的份量很重,原因在于他写出了一些原生态的东西,时常有惊喜出现。如本集中对奥运冠军背景的介绍和中科院老牌科学家的描述。


读库买的不多 但是从印刷和选材 都是上乘 如果银子富裕 我会期期买


保持了读库一贯的水准


很偶然地结识了《读库》,它独有的气息让我喜欢,慢慢地品读,心慢慢地充盈。


在当当订购买了06-08三年的《读库》,编者选文角度挺独特,但精品太少。


本期读库堪称篇篇精彩


朋友推荐了这本书给我,从这一期的书中了解了奥运冠军们的童年生活环境以及家境...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棒呀,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血的代价啊...


每期都有一两篇让人读来唏嘘或者很开心的文章,这一期喜欢《科人往事》,挺有趣的。


《“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让我在火车上泪流满面心中说不出的怆然甚至很想去香港看看那个重新开张的青文会感谢罗志华们的默默付出真因为有他们的坚持我们才不会被庸俗快餐文化淹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怀念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真幸福啊《旧时女子》唉~~~~女人啊~~~自古都是这般命苦


买回来后搁置了一段时间,某天出门便想起把它待在身边看看,在麦当劳一个下午的时间,我一直在看书。关于奥运运动员的成名前后,心酸与辛酸,总让人体味着社会是多么现实,作秀的人一直存在,却无疑因为作秀确是能改变一些问题,可是,太多人的命运,不如挤破头来的荣誉那么耀眼。怎么活?平平淡淡?还是绞尽脑汁的赚取生活的资本。


书的内容挺好,就是书的封面脏点,有黑手印,让人看了挺不舒适!!


书的格调,喜欢!书的纸张,喜欢!书的内容,喜欢!唯一遗憾的是,书的封页有明显的折痕。这一点让我伤心了好久。希望当当配货的时候注意这一些细节。毕竟对于我们这一些客户来说,书的内容是很重要,细节也是很重要的。


这是我看完第一篇文章后最大的疑问媒体的角度在哪里?制度的合理性在哪里?那些亚军,季军在哪里?那些与奖牌,名次失之交臂的人们在哪里?他们是否活该被忽视?他们的人生是否就活该坎坷崎岖?


最喜欢《二楼书店》,一个小人物近乎让人费解的坚持,执拗的执着,结局凄凉,更让人感佩!


到手的书好脏,封面清晰可见黑手印,抓狂哈


第一次买这样的书,还可以


书确实不错,我收集齐全了,


值得一看啦。以后打算一直买这个系列


很好,整体感觉都不错


就是为了看里面的:电影编剧的秘密。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了,只记得是一口气读完了。前面很感动也很触动。


以为会很枯燥,没想到却一点点地把它读完了,读完之后很舒服的感觉!


这本书大部分看过了,还不错吧。里面有篇希腊城邦之光,有点专业,得集中注意力才能看下去。不过,看完很感慨。对比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真是差别很大。


冲着萨苏的一篇文章去的


一直蛮喜欢这本书的,以前的几本也是在当当上买的。这次的这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郁闷!


小众的感动。


顺着楼上的思路往下说,这期读库老萨的《科人往事》实在好,强烈推荐。


书的内容还可以,就是书从62页开始到70多页,钉反了.希望以后注意


书倒是很快收到了,可是打开看中间至少20多页已经折的不成样子!


可能是我的水平还不高吧,不过,以后会继续关注!


只有几篇文章还可以,还没我的剪报本子好


昨天刚到手,看了2篇,不喜欢,看不下去。作为快餐性质的一本书,不知为什么定价那样贵?


《读库》是一本不错的“小”集子,既值得欣赏也值得收藏!这期中我比较看好的两篇文章:《科人往事》,作者萨苏通过他人无法具有的优势,近距离地反映了作为大学者的数理化院士们在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人性一面,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丰富了这些大家的形象,给人印象频深。值得我们这些小辈们一看,至少可以知道数理化部的三大帅哥是哪些人?及理科学者特有的细腻感情。《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这一个幕后的英雄,<霸王别姬》、《活着》、《图雅的婚事》等电影都出自芦苇之手,我对于电影中的一些人物是比较陌生的,但这三部我还是听说过的,特别是第一部,更是追得老婆的一大借口(只可惜没看到,不过人是追到手了,至今欠一场电影)。看过之后感觉他是一个特别有深度的一个人!!


我实在是很为难,因为当当让我很生气。本来是本新书,可是封面上却有不知是谁的黑黑的手指印,这还不算,还送了我一道长长长长的圆珠笔道,足有10cm长。书的内容依然是我喜欢的,可以打五星的。可是当当的服务,我只能给一星。当当为什么不让顾客在评书的同时也评评当当的服务呢???


  《贾格尔、列侬与1968 张铁志》音乐真的有种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在目前的流行音乐中我看不到这一点,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无病呻吟,不会去想革命啊,呼吁人权啊,呼唤改革啊。这个社会是怎么了,人人都这么辛苦工作忙碌是为了什么,还有理想有追求吗?是为了自己活着吗?
  美国完全没有像林达书中描述的那么自由,但是相对来说还是比中国自由。没有示威的社会真正的是和平的社会吗?抑或是人们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不会发泄出来,这样的堆积会不会造成后果。
  《“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原来一个书店里默默无闻的一个老板如此其貌不扬,但是却是一个如此有思想的人。他可以完全自己负责去出书,装订书本封面。虽然通往书店的楼道是那么昏暗,但是这个书店却是人内心的一盏明灯。最后他死的方式让人潸然泪下。在世界的很多歌小角落,人人默默为自己的理想执着奋斗着,但是社会没有那么美好,会欠债,会关门,会停业,会越来越潦倒。这是失败吗?
  就如《八月的乡村》里那些奥运冠军,他们背负的真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荣誉,我们面对名次时很淡然说着不要在乎,可是他们能不在乎吗!他们的名次直接决定了他们家庭的未来,还有那些为他们付出无数的亲人的生活。中国的体育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拿了一个又一个的金牌,只是一个生存工具而不是真正的兴趣所在。全民体育这个概念怎么样才可能普及呢。
  《旧时女子》这一章第一次看到了这么评判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是啊,梁山伯真的好懦弱,一直以来都是祝英台在掌握主动权在寻求自己的爱情。很佩服祝英台在那个社会环境下的勇气。中国人面对不能自由追求恋爱的环境,只会将理想寄托于下个来世。女性花心就是水性杨花,但是男的就不一样,一直以来为何女性地位就是那么低。没有追求自由恋爱的环境。


  五一去了HK铜锣湾一带的书店,此为初次接触HK的书店,出了地铁口开始一家一家找书店,感觉就是书店的招牌全是像电影里面的一样——从楼中伸出去的,还觉得挺有意思的,因为去的书店都是在二楼以上,进屋以后空间也不大,各类书籍都有。读了《二楼书店》这篇才知道原来铜锣湾一带几乎都是如此,也算是HK的一个特色了吧。还是喜欢经过几个楼梯拐角才到达书店门口,然后轻轻把门推开,进到书店的感觉。
  
  08年初不记得在哪里读过关于罗志华的文章,印象也比较模糊,只记得是一位书店的老板被埋藏于书堆之中,昨晚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从前的感觉全部来了。其实,他又算是什么老板呢!为了自己的复兴计划到处借款,死后未完成的计划才为人所知。单凭自己对书的热爱来经营一家书屋,却没有什么商业头脑,导致后期的青文走下坡路,总是容易令人叹息的。现在想想,真应当早几年去HK,也许还能赶上青文营业时候。
  
  PS:有家书店甚至把耽美类的小说摆满了半个墙,也有的专营内地或外文书籍杂志,还有的把mainland规定的各种Jin摆在显眼位置(意思是不是内地旅客快来开眼界啊!)。下次有机会去HK的话,一定要把其他几个地方好好逛一下,尤其是三联书店,这次没来得及去。
  


  1
  偶然在一份推荐书单里找到了《读库0804》,还是比较奇怪:早知道一个叫张立宪的人编辑的这一套书,但是把套书中的一辑进行推荐还是很少的。国内图书策划界招数很多的,张悦然出《鲤》系列,郭敬明搞《小时代》,虽风格鲜明,哪一期好的估计读者不见得说得出。
  必有出色之处。
  
  2
  买来读毕,符合我对于张立宪、杂志书和读库二字的想象:317页收纳十一篇涉及体育、影视、历史、记事等方面文章,难说篇篇精彩,但总有几篇让人震动、值得拒绝,完全摆脱了作为杂志的肤浅策划、走马观花,以及作为个人专著由于专注造成的思维促狭。后来从兰小龙专访里得知,《团长》里的张立宪就是他取得这位朋友的姓名;王三表博客里常常拿来制造笑话的二位之一老六也是张立宪了。原来他和写书的、搞杂志的都很熟。所以克服了他们各自的缺陷。
  
  3
  记忆里最早的杂志书还是在上学被教辅虐的时候,一个叫天星教辅的集团——他们将mook概念引入教辅出版领域,独创了mook教辅的核心品牌——《试题调研》及《金考卷》——给我的印象是,把教辅大部头拆散了卖,把试卷一张张摞起来卖。mook就是magazine+book的意思。但这么好第一个图书策划概念愣是让教辅领域抢先、运用最后搞得所有人印象不佳,唉。
  后来知道国外真是有mook这个概念的,李敖在话语环境艰难时期稿千秋评论系列大致属于此。《独唱团》其实也算虽然孑然一身吧,国内最好、最早当属郑渊洁的《童话大王》那才是一个人的杂志。但算起来,老六的《读库》应该是最切合这个概念的作品:个人认为,mook的制作上,编的意义要大于闯作。同时,要保证稳定的发行。做到这一点靠一个人其实特别难:要有眼光、有品味、有经营,所以,老六真的可以。
  
  4
  回到这本《读库0804》,重点推介唐铮的《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讲述在香港一个书店老板的颠簸生平,爱书的人看后难免落泪;《那个硕大的飞碟》一文在絮絮叨叨中普及了一遍DVD的常识,《老电影笔记》一文观后,除了会心大笑,难免让人琢磨作者小白到底是哪位语言大师?这字里行间能闻到了钱钟书的洒脱博闻。与时代紧扣的《八月的乡村》,是一则体育系列报道,更是一出描述举国体制下悲喜剧。
  5
  最后希望这mook能继续发行下去,在时间碎片化导致阅读浅层次化的现在,大块头里的大智慧无暇领略,小报小刊里的浮光掠影不解心渴,而介于深刻和随性之间的这类杂志,则可以让爱书有没时间读书的人“拿得起、放得下”。
  
  
  
  
  
  
  


  《八月的乡村》,当然不是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八月,奥运会举办的月份。文章写奥运会运动员的荣耀背后家人们的卑微与凡俗。叫嚣着崛起的中国不是真实的中国,那个挣扎的中国才是真实的中国;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国不是真实的中国,在乡村之上满是黄土和泥泞的中国才是真实的中国。十八个家庭,窥一斑而知全豹,真实的中国在这里。
  《科人往事》,科学家们的八卦,很有意思。叶企孙、钱三强、钱学森、严济慈,一串如雷贯耳的名字,因一段段八卦,而变成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在香港这样一个极度商业化而没有给文化留下丝毫位置的社会里,一群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这种坚守让人动容。一家家小书店如昏黄的灯火温暖着荒寒的岁月。青文书店老板罗志华被倒塌的书架压死,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事件。
  《廖冰兄:“侠骨童心”》,正文如题,从两个角度写廖的一生,资料很丰富,不过总觉得人物差那么一口气,没活起来。
  《电影编剧的秘密》,将类型电影的构思和创作过程娓娓道来,让人对电影工业有了更细致入微的理解,至少我知道了《霸王别姬》是怎么产生的。
  《希腊城邦之光》,是梁卫星的读书笔记,对希腊文明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读来很长见识,但感觉线索不够清楚,有点乱。
  《贾格尔、列侬和1968》,介绍了两位摇滚乐手在1968年的表现和此后的转变。
  《老电影笔记》,讲电影中魅惑人的情色镜头的,没太大感觉。
  《那个硕大的飞碟》,从为观看《天煞》(《独立日》)而做出的追寻切入,带出一段观影方式的发展史。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日本漫画,提及的漫画除了《机器猫》外,都没听说过,所以没什么感觉。
  《旧时女子》,全是梁祝、红拂、步非烟之类的老故事,攒集在一起,起些莫名其妙的名头,发些不痛不痒的议论,抒些不知所云的情,仅此而已。
  一期杂志,《八月的乡村》、《科人往事》、《“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有此三篇足矣。
  
  


  这次的三本书是为了寻香港的“二楼书店”而定的。依着去年的记忆终于寻到了《读库》的0804期,是一篇唐铮写的《“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这里的故事记录了香港二楼书店的代表人物青文书店掌门人罗志华,二十年与书为伴的漫漫历程。二十年寂寞又丰盛的路。他最后被埋葬在自己搬来搬去仍舍不得打折出售的书海里。在纪念罗志华的文章中多次出现一部书的名字《过于喧嚣的孤独》,是捷克作家博・赫拉巴尔的作品。主人公是一个废纸回收站的工人,终日在肮脏潮湿的工厂里操作压纸机,将废纸和旧书压扁回收。这样卑微的工作却没有淹没他的灵魂,反而给了他阅读的契机。那些被人遗弃的旧书成了他的珍宝,如饥似渴地读着,让贫苦的身体沾满了书香。就这样,他读了一辈子的书。最后,被工厂解雇的时候,他抱着自己心爱的几本书跳进了压纸机里,开动电钮将自己和书一同压碎,融为一体。
  
  人们觉得,这似乎也很贴合罗志华一生的写照。过于喧嚣的孤独。盛大的孤独在孤独里开出了繁盛的花朵。我也去找了这本书,然而几乎无迹可寻。当当只在部分区域有货。孤独和其所创作的,看来很难是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利益。人的一生或为利益做事,或为性情做事。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却用力鞭打着人们趋同,都向着利益做事。我们还有多少力量为性情做事,为公义做事?我们气喘吁吁被利益压弯了腰的身体还能探寻真理吗?我们还需要真理吗?还有多少心灵在乎这个?
  
  最后我买了博・赫拉巴尔的另一本书《河畔小城》。这是第二本书。
  初雪这天的第三本书是《藏书记》。后来发现和《读库》同为新星出版社出版的。恍然笑了,看来书也是有频率有脉动,惺惺相惜的。
  
  女作家赵淑侠这样描写她在瑞士的阁楼书房。“直到有一晚去关阁楼间那两扇不算大的窗子,忽见一轮淡淡的素月高悬于漫着薄雾的天空,茫茫静夜像是深不见底的海洋,透着极度的阴霾和沉郁。对面山头上的两盏信号灯,有如洪荒时代太古兽的眼珠子,火似的从无边的苍灰里闪出两点殷红,诡秘得叫人的思想追不上。我被这份动人心弦的凄美所震撼,初次发现这个高居阁楼之上的简单书房,有其特殊的一面。于是舍饭厅而登三楼,回归书房。”
  
  读到这儿的时候,总觉得这“阁楼书房”和那“二楼书店”也有某种惺惺相惜的味道。同样有着离地三尺微微浮于现实之上,贴近理想的味道。理想也是严酷的。总需要人们和现实的物欲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扩展心灵的疆域,摆脱束缚与局限,获得自由。心灵的自由,何其珍贵!
  
  《藏书记》收录了许多名家关于书的轶事,是一本合集。其中不乏大藏书家的故事,富豪型的,清贫型的,玩家型的,文人型的。这又让我想到罗志华,他是属于什么类型呢?作家叶辉在纪念罗志华的悼文中写道,“在我看来,那是一场很不公平、也很不聪明,但非常了不起的‘一人战争’。”是啊,一个人的战争。他大概应属于纯粹爱书的类型。也许只有真正爱上了,才会在战争中甘愿为其死的。死也不能分开的,唯有爱。
  
  还应一提的是,罗志华不仅仅是普通的书商,他还是出版商。青文书屋在香港是有出版权的。他作为出版人,曾出版过许多作家的第一部作品。让那些青涩时代的文人踏出了纯文学领域的第一步。为了出这些心爱的又没有多少商业效益的书,他负债累累,甚至不再去印刷厂印书,租借复印机自己打印单行本。他一个人支撑起的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图书在香港多次获奖,这也许算是孤独中最大的慰藉吧。
  
  在唐铮的这篇《“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的最后,是一张图,画面里是一堆堆摆在货仓里的书。他写道,“会有那么一天,这些曾被挪来移去却无人欣赏的书会被重新摆上货架。”会有人期待着那一天吧。总还是有人在乎的。在这个美丽的荒诞世界里。对不对?
  
  


  初读有人名杂乱行文晦涩之感。不过这文却是这本读库之光。
  那篇伟大的演讲辞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讲),每个人都应该看看。
  作者是中学教师,70年代的人。可见我中华藏龙卧虎。


   其实,《读库》我读得并不多,不超过二十本。比起张立宪和《读库》的粉丝儿来说,这个数字并不值得炫耀。严格说来,按照新闻学的分类,《读库》连续出版,每期有不同的编号,应该属于期刊杂志,而不是书。但《读库》的主编张立宪一直保持以做书的心态打造着这本期刊。因此,以看一本杂志的心态去看《读库》,显而易见是不行的。
  
   为什么想起说说《读库》呢?这么说吧,如果说要读一本书,让你显得很与众不同,够文艺范儿,那么,我推荐《读库》。如果说一本书能让你迅速在人群中分辨出同类,那么只可能是《读库》。
  
   与《读库》结缘,得益于我一个很好的习惯:不定期去某位出版社大哥那里“扫书”,也就是拿走一切他书架上我看得上眼的书,具体数字看我当时的体力和携带的书包大小决定。
  
   一开始,《读库》灰了吧唧,朴素得近乎于简陋的封面让我第一时间忽视了它的存在。直到出版社大哥好心好意地将它从书堆里拣出来,郑重地放在我的面前,说“这是我的一个哥们儿办的,办得很用心”。我才勉为其难的收下它。那两本《读库》和一大堆七七八八的期刊杂志书籍堆在厕所的小洗衣机上,成为我的“马桶读物”之一。
  
   初开始看时,翻开第一页居然看到一张精致的藏书票,让我觉得有点意外。上一次看见藏书票,还是我在新华书店花了一百多大洋买的一套戴敦邦插图版《红楼梦》藏书标呢。一本期刊搞这么精致的玩意儿干嘛?我很是不屑一顾。
  
   但就是从那本《读库》开始,我踏上了四处收集《读库》的不归路,且得经受不同的朋友找我要《读库》,让我帮着找某本《读库》等各类无理要求。
  
  
   如果说《读库》是本期刊,你见过哪本期刊拿出五六十页的篇幅讲书云导演的《西藏的一年》之《冰雹喇嘛》,或者刊登刘香成的《毛之后的中国》吗?你能从一个小人物的人生起伏中看到整个社会的变迁,以及其中隐藏的政治变革吗?因为看过《读库》,你知道杨丽坤还有一个称呼叫“小九儿”,《五朵金花》的导演王家乙是在不情不愿的心态下拍出一部“山河美,人物美,音乐美”的“表现新中国的人民生活好”的彩色影片……
  
   有《读库》的粉丝儿喜欢把它放在床上,床上放不下了就摆在床边的地上,或是码在书柜里,看一趟整齐的数字延伸出去:0801,0802,0803,0804,0805……1001,1002,1003……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我们渐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开始习惯看文字中的结论,但这在看《读库》时,行不通。
  
  


  从第一次买读库开始,就坚持买了近10之多。
  
  其中有的文章非常很有意义,比如《为少数人的设计》,介绍哦能够了经历过911之后,在美国发起的一场帮助摆脱贫困的设计运动。其中,有为非洲干旱设计的小水桶,保险通,净水器,太阳能电源。以及介绍了抗震建筑的尝试,包括了一个著名的台湾建筑家。
  
  包括记得有几期会就一对个主题连续的出现相关的人物和文献,比选如对美国电影发展的历程,以及一些著名的导演的介绍。
  
  包括有一期有一篇文章讲述读书和教育的问题。讲述作者在北大的某个选修课上,被教授用朗读的方式阅读柏拉图,法律和人文的起源。并且就教育的问题提出挑战。
  
  当然,也有一些重大的历史时刻的回忆。不过,总体而言,都还是读后让人都有收获,如思维经过一次锻炼。
  
  但是,我已经连续快6个月每月购买这本书了。因为,书按说中越来越充满了那些故旧遗老的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我们了解某个人的感叹人情事故的故事需要那么多吗?
  
  我们需要的是看到世界那些发生变化,人们都在做什么样的探索和思考,以及那些神奇和奇妙的构想,社会的变革的历程,科技的发展,真想的剖析。我们需要这样务实的态度,来帮助所谓的失语的知识精英,重新承担社会脊柱的力量。而不是在那里病态呻吟的自我缅怀。
  
  这可能也是那些文人出身的出版人和策划人的局限吧。缺乏社会思维的深度,以及对更大局的观察和思考。总是局限在某种无聊的消极情绪中。
  
  本来是一本非常有期望的好书。但是,恐怕就此沦落。
  
  希望读够库能反醒,希望能够做一本具备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以及这个历史时刻能去把握的勇气和力量。
  
  
  


   P121 平心而论,我是小说发烧友,看得也多。从小说技巧来说,李碧华是个二流作家,不是经典。陈凯歌说:“你评价比我还高,我认为它还是三留小说。
  
   这样的对话,李碧华成了什么了?电影《霸王别姬》在我认为在大众眼中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电影,经典绝对算的上。或许编剧李碧华她真的只是挂着个名(听说的)。电影取得那么好的成功,但现在你们的这样谈话真的让我觉得很遗憾```````````
   我觉得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由自上往下一截比一截宽的园筒里,有能力者就一截的一截的往上跳,多跳两截的人的 视野是比下截的人宽些,但又么样?你知道这个自上往下的圆筒有多高吗?矛盾中他的散文集《秋的公园》里有篇文章写到,文化是一个几千几万级的阶梯,我们追寻文化就是在一级一级的爬文化的阶梯,比别人多爬二十多级的人看看身后的觉得自己比身后的人似乎高大些,有时他身后的人也这么多觉得前面的他比自己强些,但对于几千几万级的阶梯,你这多的二十多级又算的了什么呢?(原话记不清了,大概这个意思)
   最怕的是爬得没别人高却还在那里。。。。
   好多事,没必要!


  引言
  
  “流水行云”原是我几年前出差时给爱人小牛所寄明信片的总称,不过是自嘲“流水账似的边走边说”,是汇报,也是自白。2008年7月整理访书翻书日志时,想着这题目挺适合的,便拿来一用。现在挑出有关《读库》的文字,按各辑出版时间重新排序(原来是随翻随写),写作时间附于其后。诚如网友所言,“现代信息繁多,不可能每个人擅长每件事,书籍不再是‘我宣扬你接受’的单方模式,网络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交流可能,大家共同进步便是!”我将有关《读库》的文字整理发布于此,便是意在与同好互动。今后若有新篇,将陆续增加。
  
  《读库0804》(张立宪主编,新星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记得读完《读库0604》,对刘芳的《天堂鸟飞过》印象颇深,不禁猜测:“老六会放过北京奥运会吗?如果《读库》要关注北京奥运会,会从哪个角度切入?志愿者吗?”现在结果出来了,老六自然没有放过(让他有些“窝火”的)北京奥运会,在《读库0804》里,他选择了《体育画报•中文版》记者的《八月的乡村》,绕过参赛选手,关注他们的家庭,展示荣耀、拼搏、感动、勇敢背后的开销、负债、生计、贫穷。可贵的是,记者的视线并未仅仅停留在获得金牌运动员的家庭,所以读者的感受也非“鸡犬升天”一类。“解决不了运动员出路,最终将吸引不到最优秀的运动员充实这个行业,除非是内心麻木或弱势群体的人,无路可走,才会选择这条路。财政不给钱,可以找企业,说不定反倒能让运动员吃得更好、锻炼得更科学、聘任的教练更优秀。顾中华直言:‘无非是解决全国那么多官员的去路问题。最不愿意退出历史舞台的人,就是那些正在舞台上的人’。”所言极是,然而现实是,即便解决不了运动员出路,依然有大量的人前赴后继,加入这个行业,只因弱势者甚多,为改变命运,值得一博啊。说句题外话,本专题照片全部彩印,意味着有五个印张四色印刷,占全书的四分之一,老六此次投入可谓大矣。
  《读库0804》里与我最亲近的文章,是《“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缘于自己五年的书店生活。我深深理解经营书店的艰难和可贵,由罗志华可见许多熟悉的身影。如今身为读者,又能怎么办呢,只有多去那些身边的书店多买两本书了,这样总比在其关张之后的一声叹息来得实在吧。本辑打动我心的文章,还有《廖冰兄:侠骨童心》、《电影编剧的秘密》、《那个硕大的飞碟》、《旧时女子》。
  挑俩刺儿。P22“361”应为“361°”;P95“学地不好”和“养兔子地”中,两“地”分别应为“得”和“的”;P176“的回忆录;还有什么天桥八大怪”应为仿宋体。【081107】
  
  


  《旧时女子》
  有一段逸文说:当了总统后的克林顿,在加油站看见希拉里大学时一个崇拜者在给汽车加油,他不无得意地对希拉里说:“你看,当年如果你选了他,今天你不成了加油工的妻子?”希拉里毫不犹豫地回答:“不,如果当年我选了他,那么,今天坐在美国总统座车的人不是你,而是他。”
  
  我觉得这样的逻辑是成立的,向希拉里这样强势的女人,无论嫁给了谁,他都会鞭策对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直至她满意。被她看上的男人注定会成功,作为白宫第一夫人这个超级贤内助,她是完美的。像这样的女人,男人遇上她会有种自我提升的感觉:自从和她在一起后运气就顺了,过五关斩六将,挽狂澜于既倒,走上了中彩票发家致富的一生。
  
  找到那棵树的时候,起先你找到的也许根本不是树,而是幼苗,他要一早就是树,早被人抢走了,所以眼力对于女人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嫁人就是赌博,它并非是玩老虎机撞运气,而是买定了就不离手,要有充分耐心----我很看好你,你不要辜负我。


  
   前年分几次买过几本 确是一本也没全读完
   是好书 也可算做好杂志吧 知识面很广
   从内容 或是从纸质\印刷等外部的质量来说都是可以的
   但做为这样一本书 在书店看到新出的一期定价30多 却是贵了
   倒也不是不值 只是真的贵
   做得比它好的也有埃 未见有它贵
   也许有出版社还是发行方有原因\有考虑\有意图
   也许我逛书店偶尔看到读库我还会买
   也许就不买
  


  NO.1【老电影笔记】小白
   十分有意思的一篇文章。作者梳理了那些弥漫在老电影里的情色气息,语言非常幽默,为我这样的“书呆子”增长了很多见识。呵呵(偷笑)。有志学习成人词汇的朋友可以看看。
  
  NO.2【“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唐铮
   非常让人感慨的一篇文章。在如花似锦的商业发话之下,记录港人阅读习惯的“二楼书店”早以像一个曾无限熟悉的古人,身影渐行渐远。第一次听到罗志文的噩耗,是在锵锵三人行里,文道述说了这样一个让所有读书人都慨叹不已的故事——年关,一个香港书人死于书中。此文正好是讲罗志文的故事的。然而,它不单讲一个人,也讲一代人,更讲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腔情怀、一份理想。
  
  NO.3【科人往事】萨苏
   特别不一样的人物小传。上个世纪前、中期的名人轶事我读了不算少。而之前读的多是人文、社科界的洁志芳行、文化掌故、风花雪夜;至于自然科学界泰斗的往事,我知之甚少。《科人往事》一文写的就是那个时期科学界众多学者的事儿。这些事儿未必是多大的事儿,都是些名人轶事,甚至有些带点儿八卦色彩。而那代知识分子的容颜和风骨是我们不能遗忘的精神财富。
  
  NO.4【电影编剧的秘密】芦 苇 王天兵
   相当“报料”的一翻对话。第五代有两个致命的问题,第一个不太会讲故事,第二个不太懂表演。芦苇,《霸王别姬》的编辑,在与王天兵的对话中,阐述了自己电影编剧的秘密。我不懂编剧,也不在意到底编剧是个怎么回事,但是此文,告诉了我《霸王别姬》是怎么发明的,告诉了我一个道理——读书永无止境。
  
  NO.5【那个硕大的飞碟】陈腊
   让我长见识的一篇文章。那一年, 作者看到了一个飞碟,一个硕大的飞碟。这就是牵动作者十余年的一部电影《天煞》。从《天煞》还引出一段影碟简史。【那个硕大的飞碟】讲述了电影从光碟和网络格式的变迁:“录像带——VCD——rm——FTP——DVDrip——Decss技术——无缝双T技术”。原来关于电影DVD是有这么多学问的!这其中不得不提到的是华裔电影DVD制作专家,林凡。他在DVD的制作中创造了太多的意外。
  
  NO.6【贾格尔、列侬与1968】张铁志
   一篇解读摇滚文化与革命、政治、社会改革的文章。谁是摇滚的革命家?作者选取了1968年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一年切入了上世纪的历史和文化。作者试图讨论贾格尔和列侬的摇滚理念,辨析文化和政治的关系,并且主张在历史的发展中探索人物和事件定位。
  
  NO.7【旧时女子】吴苏媚
   旧时各类女子在此文大集会,而唯有情字勘不破。作者用广阔的历史和文学视野捕捉了旧时女子的几个侧影:殉情、殉夫、慧眼、出墙、决绝。祝英台、朱丽叶、顾盼盼、花袭人、红拂、梁红玉、卓文君、圣女贞德、希拉里、黄蓉、赵敏、步非烟、潘金莲、潘巧云、包法利夫人、霍小玉、尤三……她们如花如梦,至真至诚、或洁或烈,也淫也乱。
  
  PS:1.以上顺序按我阅读先后排序。2.书还在阅读ing,本文亦在更新ing。


  翻完最后一页,觉得还是一本杂志,不过是那种很实在、沉甸甸的杂志,没有什么虚头八脑的东西。每一篇内容都很丰富,作者都很用心。比较喜欢二楼书屋、老电影笔记以及旧时女子这三篇。《那个硕大的飞碟》文笔稍欠,但对于初级碟友来说不失为一篇普及读物。


  看到了《廖冰兄,侠骨童心》这篇文章,说实在的,太过说教了,从抗战说到解放后,廖冰兄先生在作者笔下几乎就是一个完人,将这样的文章编辑进读库中,似乎失去了趣味阅读的宗旨,相比较而言,同样描写知识分子的《科人往事》就生动有趣得多了!


  这几天有点空,为了即将到来的多个假期做准备,逛了逛书店,破费了几百元。
  
  除了工作需要,也买了几本闲书消遣,有两本属于拿起来就放不下的,一个是老六的读库0804,一个是王军的《采访本上的城市》。
  
  老六的《读库》已经不用多说,我介绍过了N次,与其说老六的读库是书,其实更像杂志。双月刊,中篇。除了不是小说,像极了我年轻时喜欢看的《中篇小说选刊》。若干年后,我才知道张艺谋也曾像苍蝇一样踪着国内这几本纯文学杂志(还有十月,收获什么的),只为的是发现好剧本的坯子,无他。
  
  所以,如果从杂志的角度上看读库,判断是否可读的视角就和书籍不一样了。对于读库来说,每本书大概10几篇文章,我的期望是过半数就值回书价和阅读时间。这是我现在的感觉,以前略有不同,对老六的标准比这个高,所以我一直没有成为老六的订户。现在想想,有点可笑,我可以花一百块钱买一本书,只为书里的一个公式,难道不能对亲爱的老六更宽容一些吗。
  
  所以,看完了0804,我成为了读库09的订户,当然是有代价的,明年不会续订看了10余年的三联生活周刊了。这没有什么损失,三联还能说“人话”的几乎都有博客,靠着google reader的Rss不会错过。
  
  再跑一题,明年也取消了另外一本杂志的订阅,这本杂志我也看了10几年,从改版到中间更换内容合作商,可以说是久经考验。而且,认识洪波也拜托这本杂志,当年我为这本杂志写稿,洪波办另外一本杂志需要作者从而找到了我。取消这本杂志的订阅倒不是说杂志的质量有所下降,主要还是和纸质媒体和电子媒体相关,有时间,似乎可以专门论述,对了,这本杂志就是曾经叫PC magazine,今天叫PC professional的个人电脑。
  
  回到读库0804,以下几篇必读:
  
  《科人往事》——萨苏
  《“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唐铮
  《电影编剧的秘密》——芦苇、王天兵
  《老电影笔记》——小白
  《那个硕大的飞碟》——陈腊
  
  萨苏的这几篇文章其实他的blog上也有,至于其他的文章,你不想买书在书店里站桩读完也不会觉得累。
  
  至于《采访本上的城市》,已经上市很长时间了,凭借《城记》,我丝毫不怀疑作者和三联的眼力。但一直困扰的问题是时间和价格,这次也豁出去了。像《城记》、《采访本上的城市》这类书,算是畅销书,但是属于文化人的畅销书。不论观点对错,他们其实更应该给“没有文化”的人看。譬如抽95至尊的那批人,可是,这些书只能成为YY,什么时候才能影响到现实生活,我很怀疑。但我希望它不只是在坐而论道的“知识分子”中畅销,所以有机会还是要推荐一把。
  
  回到买书和读书,书价确实是贵了,原来没感觉。但其实,这年头什么不贵呢?停在第三极书店地库的车,在我逛书店的这段时间里,就消耗了25块钱,快赶上一本《读库》的价格了。所以,钱在时间面前,还是显得很脆弱,买书如此,读书更是如此。
  


  看《“二楼书店”辗转二十年》,哭得一塌糊涂。
  
  我自诩刀枪不入。看《画皮》时,身边的姐姐妹妹泪流得稀里哗啦,我却吃着零食说,这个蜥蜴男为什么从空气中出现,却要步行离开呢。
  娱乐至死,谁怕谁啊。我自以为修炼成精,却一朝破功。
  
  这篇文章里面写的这个人,也许不算聪明人。稀里糊涂地坚持着,只对自己的坚持清晰坚定。不会经营,不会投机。这样的人应该还有不少缺点,内向?顽固?别扭?也许吧。
  
  但是他却一直坚持。一直一直。一直到死。
  
  默默地被书埋葬。
  
  无论时间如何流转,世情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人,让人在面对他们的时候痛感语言的无力,无法摆出任何轻松调侃的表情。
  
  我不能坚持到如此地步,我却以人类中有如此执着之人为幸。或者说,我以跟他们同为人类为幸。
  


我也同意。而且我看小说中也有关于那个剑的细节,怎么能说是后来添加的。难道我看的是电影放映后的修改版小说??


我看到的小说中也有那把剑呢,读库0901里好像有电影编剧的秘密 续呢?不知道有写到有关这点没?我还没有0901..


是啊是啊 我也没看0901 要找来看看咯


因为霸王别姬的小说在电影出来以后,根据电影李碧华又写了一稿。


对于这样的编剧能取得“成功”,我感觉很诧异


编剧本身就是再创作。二流小说能拍出一流电影,而一流小说常常拍出二三流来。没什么奇怪。而且楼上上也有解释了。


沙发......
我也喜欢读库~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