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李振吉 编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8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李振吉 编  

页数:

384  

前言

  《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是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该项目自2005年初启动以来,历经3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并将研究成果编著成《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一书。  该书首次从历史的角度系统研究、归纳总结了中国古代中医标准,研究表明,我们的先辈已经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为我们奠定了中医标准化基础。并且发现中国古代的中医标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同时,这些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中医没有标准”、“中医不需要标准”的糊涂认识,起到鉴古知今,正本清源的作用。  该书确立了现代中医标准的属性分类方法和类目,首次根据类目结构设计现代中医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了有关中医标准在标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中医国际标准化组织及标准制订程序;提出开展合格评定等国际标准的推广策略;明确了中医药国际标准如何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际标准的接轨问题。同时,以国标“标准化工作导则”为指南,结合中医药的工作特点编写出一套适用于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导则、指南及编写规则。  该书研究制订了中医标准体系核心框架,框架一级类目分为中医基础标准、中医技术标准、中医管理标准和中医工作标准;框架主体做到三级类目,部分做到四级类目,少部分做到五级类目,其中反映中医特色的部分集中体现在四级类目和五级类目。二三级类目力求分类明确,不交叉不重叠;四五级类目以内容的成熟度、公认度和可操作性作为列入的重要指标。基本框架体例,以组织结构图的形式,按标准等级层层展开,力求展现中医(药)全貌。对于暂不能考虑周全的,或随着学科发展类目内容会增加的,框架则预留发展空间设立其他项。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该书就中医药标准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历史,中医标准种类及标准化原理,中医标准化与标准体系,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与推广,国际标准在中医医院的应用,标准化工作导则及工作指南,中医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中医药标准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中医标准的信息化管理与咨询服务,中医标准体系涉及的科技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中医标准体系建设纲要及政策建议。该书资料翔实,全面深入,相信读者能从中得到诸多裨益。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医药标准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一、中医药发展面临的形势 二、中医药标准化在中医药现代化中的战略定位 三、中医药标准化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新形势与新任务 四、中医药的学术特点与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 五、中医药标准化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六、中医药标准化预期的目标 七、加快中医药标准化步伐的举措第三章 中医发展史中的标准化 一、中医发展史中的基础标准 二、中医发展史中的技术标准 三、中医发展史中的管理标准 四、结语第三章 中医标准种类及标准化原理 一、标准的定义和分类 二、标准化的定义、原理及作用 三、中医标准化原理 四、中医标准分类第四章 中医标准化与标准体系 一、中医标准化 二、中医标准体系 三、中医标准体系框架 四、中医药标准化的管理体制第五章 中医药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一、中医药标准的实施 二、中医药标准实施的监督 三、中医药标准实施与监督的建议第六章 中医药标准化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一、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概述 二、中医药标准化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三、中医药标准化社会经济效益模糊评价的参考模型 四、模拟案例分析第七章 中医标准的信息化管理与咨询服务 一、中医标准的信息化管理与咨询服务总论 二、中医标准的信息化管理与咨询服务机构的设置 三、中医标准的信息化管理 四、中医标准的信息化咨询服务第八章 中医标准体系涉及的科技问题研究 一、中医标准体系建设必须以科技为支撑 二、中医标准体系建设将有力地推动中医科技的发展 三、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中医标准体系的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中医标准体系建设中亟须研究的关键科技问题第九章 中医标准体系建设纲要及政策建议 一、中医标准体系建设纲要 二、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第十章 中医药国际标准制订与推广研究一、国际标准化概念及发展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 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四、国际标准 五、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第十一章 国际标准在中医医院的应用 一、国际标准IS09000核心内容与理解 二、国际标准IS09000在中医医院应用 三、中医医院管理标准化进程 四、中医医院采用IS09001标准化管理案例分析 五、中医医院采用国际标准化管理的作用第十二章 标准化工作导则及工作指南 一、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导则 二、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三、国家标准制订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代码 四、标准编写规则 五、中医标准化工作指南附篇 部分中医药标准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①中医诊疗仪器设备标准:建立经络诊疗仪、中医多用吸瘀注药导热器、电动拔罐、经络拔罐治疗器、中医用安全拔火罐治疗器的诊疗仪器设备标准。  ②中医养生保健仪器设备标准:建立各种养生保健仪器设备的技术标准,如《足疗仪的技术标准》、《电动按摩仪的技术标准》等。  单独灸法治疗相关仪器设备:建立如长寿灸保健仪、冷光灸疗仪、多功能磁性灸炉等保健仪器设备标准。  单独针法治疗相关仪器设备:建立如电子数控温针仪、梅花针治疗仪、多功能针灸进针器等保健仪器设备标准。  针灸用经穴法治疗相关仪器设备:建立如全息经络针灸仪、经络按摩器等设备标准。  与中药相关的治疗仪器:建立如按摩三用仪、中药耳针仪、中药熏蒸治疗仪等保健仪器设备标准。  其他:建立如中医养生保健机等保健仪器设备标准。  ③中医康复仪器设备标准:建立如智能中医治癌仪、中医五音治疗器、中医负压治疗机等康复仪器设备的标准。  ④中医科研仪器设备标准  脉象诊断仪:建立如中医全自动脉象诊断仪、中医电子诊脉保健器、脉诊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标准。  经穴诊断仪:建立如经络电图仪、中医经络信息分析仪、头皮针诊断处方仪、舌象诊断仪、医用舌津液测定器、二十经脉测定自动诊断仪等仪器设备标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医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