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没有阿凡达
2011-1
中国发展出版社
韩和元
245
220000
无
带头大哥——美国行将崩溃,中国崛起势不可挡!当国人沉浸在大国崛起的癫狂中时,是否想过这不过是一个幻觉? ◎人才流失给俄造成超万亿美元损失,中国,你呢? 俄罗斯学者弗焦尔诺夫在2005年估算说,人才流失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然而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的新华侨华人数已经超过600万,2000年以来每年都有大约40万人离开中国,大部分是通过技术、投资移民以及留学等渠道流失的人才。对此中国官方研究机构却不得不承认: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居于首位。截至2008年,中国已经派出接近140万留学生,居世界之最,而归国留学人员却只有39万,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俄罗斯损失万亿美元,中国,你呢? ◎郎咸平忽悠了吗,中国经济为何危机重重? 中国的GDP总量排到世界第二,我们的经济实力真的就是第二了吗,还是被二了?郎教授认为从2005年开始,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了“产业链战争”的时代。所谓的“产业链战争”就是在整条产业链上,欧美发达国家把价值最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制造业一端(即“1”)慷慨留在了中国。而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六块非制造业(即“6”)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里。“6”是“软”的生产环节,“1”是“硬”的生产环节。在这样一种“6+1”产业链的定位下,中国就沦落在了价值的最底端。身处全球产业链低端的我们,除了贩卖劳动力和资源,还有何优势可言? ◎国内危机重重,中国,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今中国贫富差距的悬殊,已经让劳资关系十分紧张,整个社会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之中。对于一个具有“不患寡唯患不均”社会传统的国家而言,高度集中的财富的确有理由让那些社会精英阶层感到恐慌,离家出走或者是最好的选择。 高企的房价已经让中国经济透不过气。高房价严重的透支了中国居民的消费力,挤压了居民在其他领域的消费空间,也抑制了个人的发展空间,房地产经济就是中国的吸血经济。 几年前,网上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我们认识了硫酸铜,如今我们又从奶粉和鸡蛋里认识了三聚氰胺。民以食为天,天除了问题,民何以堪。 …… 国内情况乌烟瘴气,对于中国,想说爱你不容易。 金融危机最早预言者发出第三次警示,我们的软实力,正在“被丧失”!有软有硬才是实力,没有软实力,再莫谈大国崛起。
韩和元,来自湘西,身上仅流着1/8的汉族血统的伪汉。却曾以中国子民的身份先后供职于美资的经济研究所、投资管理公司,并出任后者的合伙人兼首席经济学家。美国《经济观察家》杂志认为,韩和元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最早预警者。出版有经济著作《告别恐慌——经济兴衰的密码与复苏之路》、《中国将重蹈日本覆辙?》。
序言一 警惕中国软实力危机序言二 退出、呼吁,中国该如何回应当前挑战 第一篇 美国软了吗 第一章:美国崩溃论,周期性意淫 西方大旗一倒,东方彩旗飘飘 “美国崩溃论”豪言再起 中国该领导一把世界了 日本也曾有那么点意思 第二章:阿凡达与孔子,文化软实力在单挑 广电总局通稿了一下 广电总局又尴尬了一下 抢着给阿凡达当爹 惨败的孔子 第三章 光硬是不行的 有硬有软才叫实力 “美国衰落”不靠谱 第二篇 中国很硬吗 第四章 呐喊有用吗 吴敬琏的忧心 郎咸平没忽悠 第五章:金融的彷徨 猴急的农行上市 银行业归零 金融改革的号子 第六章:优势渐远 从人口红利到人口负债 老龄化社会缺钙,还能硬吗? 悲哀的年均创富力 愚公们的破坏力 抑制经济增长的其他要素 第三篇 出走的快感:软与被软之间 第七章:精英的无奈抽身 移民,只在追逐内心的安全感 投资移民进行时 中国,他国人才培养基地 人才流失给俄造成超万亿美元损失,中国,你呢? 第八章:绿叶对根的纠结 “婆婆”的“骚扰” 仇富的代价 高房价VS奋斗,完胜 教育伤到的未来寄托 对不起,我们无法给您签证 还能吃什么呢 不容小觑的大问题 第九章:警惕!人才的空心化 知识人=财富人 企业家也是生产力 凝聚力也是国力 第四篇 中国软实力验证 第十章 论软 实力,是种资源 软实力,一种培养粉丝的能力 软有软的力量 软硬都有用 第十一章:评软 共鸣的力量:非洲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行一百半九十:美洲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落花有意:东南亚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潜力股:中东的中国软实力评估 第十二章:中国软手段 投资 维和与人道主义援助 外交和参加多边机构 交流项目 别以为中国真的有那么大魅力 第五篇 软有力,才能硬持久 第十三章:软,你真懂吗 软实力=外交政策? 文化=软实力? 第十四章:别把国内价值和政策不当回事 美国是怎么美起来的 古代的软战略 塞缪尔•亨廷顿错了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软实力 第十六章 中国软革命 拿掉收入分配的夹子 双重结构之谜 看看罗斯福的犀利“新政” 吃的安全,是民生 教育,是国计
文化产业薄弱、教育制度僵化、经济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第一本全面探讨中国软实力缘何尽失的。深解中国精英移民大潮的切肤之痛——这是一个热点话题。精英移民折射的是什么?仅仅是有钱?仅仅是压力大?仅仅是没有安全感?恐怕不是。作者的考量是经济制度、自由度以及财富分配问题引起如文化、民族情结和凝聚力等软实力的涣散,直言中国崛起任重道远。十二五规划将软实力正式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软实力危机重重,已经被当政者和有识之士深刻认识到,对热点的政治话题进行深入和通俗化的解读。直击中国社会弊端,如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探究中国吸引力丧失的根源。作者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多年,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曾提出过许多可行性建议。被美国经济观察家称为本论金融危机的第一预言者。
无
深解中国精英移民大潮的切肤之痛——这是一个热点话题。精英移民折射的是什么?仅仅是有钱?仅仅是压力大?仅仅是没有安全感?恐怕不是。作者的考量是经济制度、自由度以及财富分配问题引起如文化、民族情结和凝聚力等软实力的涣散,直言中国崛起任重道远。
虽然郎教授以阴谋论著称,很多业内学者有些被他噎得无法发声,就集体嗤之以鼻。但这并不代表郎教授的观点中,除了阴谋论之外,就一无是处。显然,他对经济产业链的研究颇有深度,其观点还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比较满意,虽然是被标题吸引买的书,但是看后比较有收获,中国梦需要脚踏实地
书名我们没有阿凡达,我们没有的东西很多很多,作者通过分析我们没有的以及一些社会现象现实的评判来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阿凡达!!虽然很多东西很遥远,但是我们需要这样的呼声!!不错的作品,尖锐而不失趣味,我是怀着很大的好奇心看完的!!!
读此书,对于我们国人,应是一个警醒吧?
大胆剖析社会现状 有些还是挺有见解的 当茶余饭后的闲谈
耸人听闻,无病呻吟。惊吓国人。
书比较老了,,不过内容还不错
非常的精彩,论述到位,很喜欢
受益匪浅,有些内容。
不错挺好!!!!!!
可能真正不是被丧失 而是自己丧失的
科技是很重要的方面 更重要的是大多数青少年、年轻人、中年人、老人的价值取向
还有整个社会的总体价值观、未来观。
软实力的缺失必将逐步(被)补足
对于软实力的分析还是很透彻的,对得起这个价钱。
读了之后感觉有点悲观,不过用来警示盲目乐观派还是很有用的!
还不错啦,不过感觉后半部分比较好一点。
书看起来有些年代了 ,但是里面的内容大致看了一下还是可以的 ,毕竟这是打这么多折扣的
讲的内容不错就是书刚到的时候封面好脏,感觉是放了很久的书了
书看起来还是不错,包装的也很好,没有受损。就是可能受潮了,里面都发霉了。
小损伤,外在,内容很不错
看了70多页,感觉引用很多,观点稀薄。
当作是小说看也还是不错的,没有什么难理解的
书一般,通识性的书籍
封面很脏有划痕...
内容散乱,多有重复,泛泛而谈,并无深度。
感觉作者思维混乱,观点也很陈旧,本来是应该也好的题材,结果不知所云,这是我感到最乏味无趣的书之一
中国的软实力在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