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民主不是万能的

王千马 中国发展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1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作者:

王千马  

页数:

233  

Tag标签:

无  

前言

跨国公民,又叫全球公民。在全球化时代,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普遍了。无疑,此书里的刘瑜、徐贲、玛雅、翟华、田原、加藤嘉一、李曼泰、徐滇庆、连鹏、王晓鹏这十人,正是这些跨国公民的代表。 在中国,跨国公民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留美幼童;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有一批人怀抱着人生梦想以及改变自身命运为目的而出国,成了“洋插队”。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透露,自1978年以来,106万中国学子留学海外,他们在异乡的土地上挥洒汗水,并积极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如今,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在世界逐渐掌握话语权,这些“洋插队”也开始改变“把异乡作故乡”的心态,积极回国创业成为“海龟”……沐踏着留美幼童的足迹,穿过“洋插队”的身影,浴着欧风美雨,他们长成了全球化语境下的跨国公民。 美国著名民调专家约翰·佐格比曾于2009年将18~29岁的美国年轻一代称作美国的第一代跨国公民,他们对二战、冷战完全没有记忆,因此最有可能在美国的中东外交政策方面主张平衡,最不可能主张跟伊朗打仗。他们更有可能拥抱其他民族的文化。相对应的是,中国第一代跨国公民虽然在70后甚至60后中已有零星出现.但80后以及90后们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以及互联网兴起等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更有可能意识到世界在某种程度上是平的。’ 他们不再“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期救亡图存,也不单为了追求个人幸福,或是改变人生命运。他们在中国与世界之间毫无障碍地进进出出,如电子产品的按钮那样自如地来回切换,甚至乐此不疲。在他们身上,有中国性,也有世界性。中国性的他们,会站立在中国的立场上触摸世界;世界性的他们,却能在世界的高度上打量中国。他们满心希望中国和世界能形成良性共振,而不是恶性循环。他们是热血的亲历者,也是清醒的围观者……他们要想成为真正的跨国公民,除了要摈弃狭隘的民族主义、超越自身国籍的局限之外,还必须要有全球意识,以及积极追求普世价值。他们身处在哪里不重要,是什么样的血缘不重要,是追求“救亡图存”还是“个人幸福”也不重要,但他们必须要坚定地站立在平等、自由、反战,以及环保等全球立场之上,并为之摇旗呐喊或践行理想。 书中采访的十位活跃的跨国公民兼意见领袖就在这种全球化的背景下畅谈这个时代的三个主题:民主、全球化和生存尊严——希望能给如今出国求学或者回国就业的“海龟”们,还有满天飞并有多重国家生活体验的人们找到一种心灵诗意栖居的理由。 关于民主,曾远在英国剑桥教书的刘瑜,被誉为“很有力量的一位女性”。她认为民主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劳什子,而是具体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当中:她认为一个健康的民主制度,一定要依赖于那些草根力量的蓬勃兴盛,中国的未来必须翼望于这种活跃的民间社会力量才能够发展的起来;她认为中国的70后女性对中国公共事务并不关心,是一个断层,而作为同样的70后女性她愿意呼吁一下“关心民主,本质上就是关心我们自己。” 关于全球化,来北大进修的加藤嘉一在某种程度上算是成功了,他频繁地出现在中国的各大媒体上点评时事,并表达自己对中国的某些看法,他还真诚地发现了中国的美,他被大国给诱惑了。从人生的长河里看,作为一个以后立志从政的日本人,他宁愿被大国诱惑,为以后的仕途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履历。 关于生存尊严,田原是一位诗人,也是精神世界最纯真的人,他去国怀乡在日本已经有20年左右的光阴,并获得日本第60届H氏诗歌大奖。他说在那里除了严谨之外,学会了两件事情:谦和和感恩。他认为诗人应该跟政治保持“九米的距离”,与政治保持距离,也更容易超越于政治。看到国内诗坛“梨花体”和“一把豪乳”乱飞的现状,他想提醒那些写了几首不错的诗后膨胀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人要学会谦卑。这类诗人大都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刻薄一点说,是一种无知和浅薄;而国内外有大成就的诗人不但十分谦卑,还都具有优秀的心灵气质,因为谦卑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让人收获生存的尊严。 这些跨国公民们爱母国,也爱移居国。反过来同样成立,也正由于他们在国与国之间来回生活或工作,人生便有了双重经验甚至是多重经验。他们会用世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母国,也会站在母国的立场来打量世界,来为母国和世界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内容概要

  中国如何积极融入世界,又如何在世界的游戏规则下发展自己?站在中国的立场读懂世界,站在世界的立场读懂中国。跨国公民的中外生存及比对、刘瑜、加藤嘉一等跨国公民观世界看中国。

作者简介

  王千马:青年新生态作家,资深媒体人。曾出版长篇小说《媒体这个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5月)、《她比时尚寂寞》(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合著《20世纪60年代·西方时尚符号》(东方出版社2009年11月)。主编有国内首部关注当下年轻人生存困境及精神特质的《无法独活一致喂大的年轻人》(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5月)。今年新作《无所适从的荷尔蒙》(团结出版社2011年9月)。
  曾任《青年时报》文化主笔,瑞典时尚杂志《RODE0》中文版副主编、潮流创意杂志《FUN!》主编、城市类杂志《城市之间》主编等。在知名周刊《杭州杂志》上主持的对话栏目“舌尖上的先锋们”深受文化界人士好评。在《新周刊》、《昕薇》、《华商报》、《大河报》等报刊担任特约专栏作者。
  2003年曾以非典报道,获得“浙江新闻奖”。

书籍目录

关心民主,本质上就是关心自己
政治八卦的公共意义
空谈普世价值观,解决不了中国目前的问题
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制度”很浅薄
说“中日终有一战”是不负责任的,与爱国无关
中日两国人民对对方兼有自信和自卑
韩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包含着一点同情
在加拿大,地方政府的权力非常有限
中国的未来要看90后甚至00后
南非依旧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章节摘录

版权页:刘瑜:我觉得可能是,我以前在接受别的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了,我觉得这本书之所以现在还比较受到认同,还比较畅销,就是因为我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写了一本正确的书,所谓的时势,所谓的大背景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王千马:这本书其实是一些专栏的合集,当初你在写这些专栏时,有没有想到自己后来会有这么大的轰动?刘瑜:没有,我写的时候,都没有想到以后一定会出书,能不能出书在当时不是我能把握的,而且也没有特别明晰的想法,不过当时写得比较系统。我也想把我在美国观察到的那些所谓的民主的细节,给写出来,而且想尽量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主题来表达。最后出书,以及书卖得好基本上不是计划的。王千马:说起民主,总能让人想起90多年前的五四运动。在这次运动当中,生出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也就是民主和科学。这差不多也是民主这个字眼,第一次比较正式地走进了国人的世俗生活当中。后来,有人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时曾撰文说,“按照李泽厚先生的理解,五四运动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90年里,头30年是救亡;中间30年应该是启蒙,但结果是蒙昧,“德先生”变成臭老九,“赛先生”带上了红袖标;最近这30年,“赛先生”进了各级领导班子。


编辑推荐

《民主不是万能的》:10位意见领袖畅谈这个时代的三个主题:民主、全球化和生存尊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民主不是万能的 PDF格式下载



关心民主,本质上就是关心自己。
政治八卦的公共意义。
空谈普世价值观,解决不了中国目前的问题。
把一切问题归咎于“制度”很浅薄。
说“中日终有一战”是不负责任的,与爱国无关。
中日两国人民对对方兼有自信和自卑。
韩国人对中国的偏见包含着一点同情。
在加拿大,地方政府的权力非常有限。
中国的未来要看90后甚至00后。
南非依旧是中国的前车之鉴。
十个主题,对话风云,读此书犹如头脑风暴。讨论的意义在于你对于“民主”一词不再是空洞洞的虚无理解,而是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下次朋友聚会,谈起民主,你甚至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好书,值得推荐!


民主也好、独裁也罢,关键是要科学、和谐、贤能人士辈出人民群众共享


思想性非常强的,值得一读。很多观点耳目一新。


很有思想的一本书。


借别人的眼睛来认识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每晚睡前读一读,翻到哪页看哪页。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