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防化装备

《空军装备系列丛书》编审委员会 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作者:

《空军装备系列丛书》编审委员会 编  

页数:

102  

Tag标签:

无  

前言

  空军武器装备是空军诸兵种用于实施和保障战斗行动的武器、武器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其他军事技术装备的统称,包括各种战斗装备和保障装备。  空军武器装备的历史不过百年,却谱写了武器装备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篇章。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直到1903年才由美国的莱特兄弟首次实现有动力自主飞行,1907年才开始用于军事。不论是在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冷战时期,飞机及相关技术都显示了突出优势,得到快速发展。空军从辅助兵种发展成独立的战略军种,从从属其他军兵种作战发展到能够担当战略战役主要任务,成为诸军兵种一体化联合作战的主力。空军武器装备也形成了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侦察机、运输机、特种飞机、雷达、高炮、地空导弹、空投空降、通信导航等多个装备系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精确制导弹药、预警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电子战装备、数据链、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空天防御系统等众多新类别武器装备还在源源不断地加入到空军武器装备行列中来。空军武器装备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百年之间,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人类社会也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转变,军队面临着深刻的转型和军事变革。在这个深刻变革的时代,空中力量成为高技术战争的关键因素,空中力量的运用成为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环节,空中战争形态仍在以高速率发生变化,空军仍是世界各国军队发展建设的重点。空军在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主权、抵御外来侵略、支撑不断拓展的国家利益等方面,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内容概要

本书共分为6章,从防化装备概述、核化生武器、核化生侦察装备、核化生防护装备、核化生洗消装备、核化生救治装备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核化生武器的发展史及防化装备的发展概况,提出了未来核化生武器及装备发展的趋势。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取材新颖,图文并茂,不仅可供防化专业技术人员使用,还可供部队非防化专业人员、核化生应急救援人员、高校师生及军事爱好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概述 第1节 防化装备发展简史 第2节 防化装备的现状 第3节 防化装备体系组成第2章 核、化学、生物武器 第1节 核武器 第2节 化学武器 第3节 生物武器 第4节 燃烧武器第3章 核、化学、生物侦察装备 第1节 核侦察装备 第2节 化学侦察装备 第3节 生物侦察装备第4章 核、化学、生物防护装备 第1节 个人防护装备 第2节 集体防护装备 第3节 烟幕防护伪装装备 第4节 防护装备发展趋势第5章 核、化学、生物洗消装备 第1节 洗消装备概况 第2节 洗消原理和方法 第3节 洗消剂 第4节 人员洗消装备 第5节 服装及个人装具洗消装备 第6节 兵器洗消装备 第7节 核生化污染水处理装备第6章 核、化学、生物救治装备 第1节 预防药物 第2节 救治药物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由此可知,整个冷战期间,世界一直处于核战威胁的高危阶段。  此外,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朝核危机,以及90年代末南亚次大陆印度、巴基斯坦之间克什米尔争端引发的核危机等都诠释了冷战结束后现代核危机的基本特点。  以上历史事件充分说明,进入核时代以后的人类根本不可能完全摆脱笼罩在头顶的核阴云,并且伴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广受核扩散以及新技术的影响,现代化的战术核武器研制使用,使核扳机被人类扣动的可能性更大。  二、核武器分类及划代  (一)核武器分类  随着核武器技术的发展,核武器的种类日益增多。从核装置结构原理划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特殊性能核武器包括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等。原子弹为第一代核武器,氢弹和中子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为第二代核武器。从投射系统划分,可分为核导弹、核航空炸弹、核炮弹、核深水炸弹、核鱼雷、核地雷等。从作战使用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袭击敌方战略目标和防御己方战略要地的战略核武器,另一类是用于支援陆海空战场作战、打击敌方的战术核武器。这种分类方法与地理条件、社会政治因素有关,没有十分严格的标准。美国官方还使用过战区核武器、非战略核武器的概念,并把远程、中程核导弹也划进这一类。  核武器释放的总能量即威力大小,通常用爆炸相同能量的TNT药量来表示,称TNT当量。核武器爆炸时产生五种杀伤破坏效应: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核电磁脉冲。除核电磁脉冲外,其余都能置人于死地,而放射性沾染对人伤害无声无息,难以察觉。核爆炸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爆点周围形成高温高压区,从而压缩外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这是核爆炸在较大范围内起杀伤破坏作用的主要因素。地面和空中核爆炸形成的火球发出很强的光和热,形成光辐射,它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和闪光致盲。核爆炸时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对人和其他生物产生放射性沾染。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的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从而激励出很强的电磁脉冲,其主要破坏对象是电子、电器设备和指挥自动化系统,高空核爆炸产生的核电磁脉冲作用范围可达数千米。  特种核武器是指以调整和控制核爆炸能量为特点的新一代核武器。一般的原子弹或氢弹在相同高度和介质均匀的环境爆炸时,其杀伤破坏效应所占的能量比例是一定的,释放的能量也是各向同性的。而特种核武器则是通过特殊的物理设计,对各种核效应的强弱和发射的方向加以选择和控制,以便更有效地打击各类不同的目标。可简单地归纳为"效应可控"和"定向"两个特点。这是自核时代开始以来,继氢弹研制成功后核武器设计方面最大的变化。特种核武器的出现,使核武器的使用变得更为现实有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防化装备 PDF格式下载



很好的资料,不错,收藏中


这本书要是彩图就好了


相关图书